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246-美国与伊朗:曾经的亲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应,这引起胡佛的不满,为了向英方施压,胡佛计划前去伊朗,以考察那里的形势,并暗示如果英方坚持己见的话,美国有可能要抛开英国单独与伊朗达成协议。这时再次担任外交大臣的艾登对胡佛的建议非常不满,他认为胡佛的作用应该仅仅限于调查伊朗形势、教化伊朗人认清局势等事项上,而不应该提出上述诸建议。另外,艾登也希望胡佛能先到伦敦,然后再去德黑兰,以此来显示英美两国的联合立场。Tore TPeterson,The Middle East between the Great power:AngloAmerica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1952~1957,Tore TPeterson,The Middle East between the Great power:AngloAmerica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1952~1957,前引书;p22,p25    
    1953年10月中旬,胡佛不顾英方的不满,径直去了伊朗,并向伊朗人阐述了当前的世界石油形势。之后胡佛又去了伦敦,与英政府和英伊石油公司高层进行了接触,他坚持认为,因为伊朗人对英伊石油公司痛恨有加,在未来签署的伊朗石油协议中,它不能占有太大的份额。虽然英方先前接受了组建国际石油集团接管伊朗石油的建议,但是坚持英国要占有51%的份额,而且还要让英伊石油公司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美国驻伊朗大使亨德森坦言,任何一个同意英国上述计划的伊朗政府都不可能存在下去,即使是国王也不敢接受这一点。为了说服英国改变立场,胡佛在伦敦积极活动,以帮助英伊尽快恢复外交关系,他认为只有两国进行直接谈判才能解决如此复杂的纠纷,而且通过这一途径也能让英国人直接感受到伊朗人的仇英情绪,从而有助于英国认清现实。胡佛还暗示他有可能再去伊朗,看伊朗人是否能比英国人多一些通融性,对此艾登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他担心胡佛这样做会延缓英伊复交的步伐。Tore TPeterson,The Middle East between the Great power:AngloAmerica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1952~1957,Tore TPeterson,The Middle East between the Great power:AngloAmerica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1952~1957,前引书;p22,pp26~27    
    在美国和伊朗形势的共同压力下,英方的立场逐渐弱化,它不仅接受了组建国际集团的建议,而且还被迫接受了英伊石油公司不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设想。接下来就是各参与公司间的谈判了,主要议题当然是份额分配问题。出于对自己先前地位的难以放弃,英伊石油公司在谈判中要么是表现消极,要么是要求增加份额,使得谈判难以顺利进行。面对此等情况,胡佛和美国政府都表示了自己的愤怒,向英方发出警告,说目前的形势十分严峻,如果英伊石油公司的不合作再得到英国政府纵容从而危及到谈判的话,美国将会另辟蹊径解决此问题,意即要抛开英国另作考虑。在此等压力下,英伊石油公司和英国政府最终在1954年做出让步,有关各方也因此达成协议。协议规定,英伊石油公司和美国的石油公司各占40%的份额,壳牌得到14%,法国石油公司则得到6%。另外,美国政府也反对英国政府向伊朗的索赔要求,认为伊朗的形势已经非常的糟糕,再向它索赔无异于往伤口上撒盐。国务卿艾伦·杜勒斯指示胡佛说,美国只支持对英伊石油公司在伊朗受到损失的资产进行赔偿。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只好再次低头,接受伊朗仅仅赔偿2500万美元的建议。James A Bill,The Eagle and the Lion:The Tragedy of AmericanIranian Relations,Tore TPeterson,The Middle East between the Great power:AngloAmerica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1952~1957,前引书;p22,pp105~113    
    英伊冲突的解决是美国外交的胜利,之后英国在伊朗的地位一落千丈,和苏联一样,它也失去了干涉伊朗的直接工具。至此,美国在大国对伊朗的角逐中最终取得了胜利。此后,美国向伊朗提供了包括经济、军事、教育等全方位的大规模的援助,使得巴列维国王的独裁统治地位日益加强,伊朗则成为美国一个非常倚重的冷战伙伴。第三章美国与伊朗1953年政变第三章美国与伊朗1953年政变    
    在美国伊朗关系史上,1953年政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美国策划领导这场政变的主要出发点是防止伊朗落入苏联的怀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美国置伊朗的国家利益于不顾,悍然将合法的摩萨台政府推翻,伊朗民族主义运动因此遭遇严重挫折,现代中产阶级所倡导的国家民主化进程难以为继,伊朗又恢复了权威主义的政权模式。另一方面,1953年政变也弱化了巴列维主导的伊朗政权的合法性,并且还为日后伊朗民众强烈的反美情绪埋下伏笔。尽管这次政变对长远的美伊关系发展不利,但是在其后的20多年中两国政府间的关系却得以迅速发展。事实上,这次政变的成功也标志着“二战”后美伊亲密关系的最终建立。


美国与伊朗1953年政变伊朗政变前的局势

    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导致了英伊关系的彻底破裂,英国驻伊使馆人员在1952年9月1日撤离德黑兰,这标志着英国对伊朗长期控制的结束,此后伊朗虽然仍然还有英国的追随者以及情报信息网,但是英国先前在伊朗的影响力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尽管英国使馆的撤出给受到英国支持的伊朗扎赫迪将军带来不便,但是他仍然积极谋划推翻摩萨台政府。为了取得企图实现自治的巴赫提亚里部族的支持,扎赫迪向其领导人许诺,一旦推翻摩萨台政府,他将建立“自由南伊朗”,巴赫提亚里将会得到自治权。1953年2月中旬,扎赫迪又请求一些伊朗军队将领支持他的倒摩萨台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巴赫提亚里部落和退役军官协会的一些人向位于胡泽斯坦(Khuzestan)省的一支伊朗政府军发动了攻击,引起较大的伤亡。面对此景,摩萨台采取了报复行动,他下令逮捕了扎赫迪和其他的谋反者,并以辞职相威胁。深感压力的国王则宣布他要到国外度假,这激起了德黑兰市民的广泛骚乱,一些反对摩萨台的势力趁机组织了规模很大的游行队伍在王宫门前聚集,然后又向摩萨台的住所行进,呼吁摩萨台离职。这时,一场规模更为宏大的支持摩萨台的游行队伍也走上街头,两支游行队伍发生了激烈的暴力冲突。对于上述事件,美国驻伊使馆向国内报告说,“目前的可能是摩萨台政府将会倒台”。但是摩萨台却成功地渡过这次危机,忠于摩萨台的部队又恢复了国内秩序。Mark JGasiorowski,USForeign Policy and the Shah,pp72~73,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1    
    在1953年2月骚乱以后,政变的流言开始在军队中传播,巴赫提亚里地区的不稳定不断加剧,人民党此时也表现得相当活跃,致使摩萨台下令逮捕可疑的人民党成员,这使得人民党逐渐拉开了与摩萨台的距离。摩萨台先前无可置疑的民族阵线领袖的地位这时也受到挑战,这主要是因为深孚众望的宗教领导人卡萨尼、劳工党(Toilers Party)领袖巴凯等人与摩萨台的分歧逐渐加深,而他们在城市下层中的影响又不断增强,这大大削弱了摩萨台的群众基础和在议会中的支持力量。4月末,伊朗国家警察总长阿富萨特斯(Afshartous)将军遭到绑架并被暗杀,阿富萨特斯一向被广泛认为是富有朝气的、廉洁的官员,是摩萨台忠实的拥护者,他的遇害对民族阵线的士气是一次沉重打击。到1953年夏,伊朗的局势更加动荡不安,摩萨台也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Mark JGasiorowski;USForeign Policy and the Shah前引书;1991;pp73~74


美国与伊朗1953年政变伊朗政变的筹备(1)

    在英国驻伊使馆关闭时,军情六处(M—6)驻伊朗的主管伍德豪斯(Christopher Montague Woodhouse)被派往华盛顿,去寻求美国对推翻摩萨台政府的支持。伍德豪斯首先去了中央情报局(CIA),在那里他的计划得到维斯纳(Frank Wisner,当时掌管CIA秘密行动处)、艾伦·杜勒斯(Allen Dulles,维斯纳的副手,下任CIA局长)和科尔米特(Kermit Roosevelt,维斯纳的中东地区的主管)等人的积极响应,但是同时他也被告知,在杜鲁门总统任期内,推翻摩萨台的计划不可能被美国高层接受,不过新当选的艾森豪威尔总统有可能会认同这个计划。Christopher Montague Woodhouse,Something Ventured,pp116~119,Granada;1982    
    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宣誓就任美国新一届总统,相比较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怀有更为强烈的反共产主义色彩。艾森豪威尔政府为了更为有效地遏制苏联,在外交政策上作了一些调整。美国新的全球战略要求在减少美国国防开支的同时增强遏制苏联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同苏联周边的国家加强联系并增强它们的实力,在苏联的周围建立一个防御链。因此,在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外交政策中,伊朗的地位得以提升。为了解决英伊间的石油争端,美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因为英伊双方的毫不妥协,结果使美国的努力大都付之东流,美国对此很是不满,美国官员也越来越相信,只要伊朗处于摩萨台的领导之下就永无宁日,人民党就有上台执政的可能,这对美国的遏苏战略极为不利。鉴于此,美国对摩萨台的态度迅速强硬起来,美国高层于是认同了英国人的观点,认为把摩萨台赶下台是必要的。Mostafa TZahrani;“The Coup That Changed the Middle East:Mossadeq vThe CIA in Retrospect”,World Policy Journal v19 No2,2002国务卿约翰·福斯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