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这羹汤是用了小冰块镇过的,在夏日里尤其解暑,李翠英吃着赞不绝口:“皇后娘娘这凤仪宫的厨子就是手巧,做出的吃食尤其美味。”
皇后笑一笑:“泰王妃若是喜欢,以后常来就是,想吃什么我都吩咐厨子给你做来。”
李翠英:“儿臣能吃上一两回已经心中很感激了,怎么能日日来打扰娘娘呢,恐扰了娘娘的清静,那就是儿臣的罪过了。”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赵皇后突然问道:“泰王妃可有好些日子不进宫了。虽说已经立了秋,可这几日是天儿最热的,怎么道来了。”
李翠英:“听说贵妃娘娘偶染风寒,泰王担忧,特的遣了儿臣进宫探望一番。”
赵皇后脸上杨着微笑:“哦!泰王真是孝顺。一听说贵妃身子不适,便让泰王妃进宫来尽孝。”
其实,赵皇后心中不悦,她这个皇后嫡母身子有恙,泰王泰王妃都不说来看一下,所以说还是亲生的好,眼中就只有他那个亲生的娘亲。
赵皇后说道:“本宫也听说了贵妃有疾,本想亲自去探望,但这几日自己的身子也有些不适,便没有去。”
李翠英赶紧装做担心的表情问道:“娘娘身子不适,应该在寝宫中多休息才是,我想贵妃娘娘也是希望皇后娘娘身体安康。”
赵皇后欣慰的笑道:“泰王妃总是这样体贴,有泰王妃你这个好儿媳,本宫和贵妃的病也会好得快一些。不过,这次怎么没有见到黄侧妃一同前来呢?往常贵妃身子有恙,可都是她进宫来侍疾的呀!”
李翠英笑得有些不自然:“黄侧妃今日身子有些不适,故而不能前来。”
赵皇后:“哦,原来如此。”
这时,跟随李翠英一同前来的一个随侍嬷嬷在她旁边拉扯了一下她的衣袖,李翠英不着痕迹的看了她一眼。
过了一会儿,李翠英就对赵皇后说:“皇后娘娘,儿臣见天色也不早了,泰王府中还有事情尚未处理,儿臣就先行告退了。”
见李翠英如是说,赵皇后也不好强留,只说了一句:“泰王妃真是泰王爷的贤内助,即是府中有事,我也就不留你了,过几日让黄侧妃带皇长孙过来给本宫瞧瞧吧,也不知为什么,皇长孙已经半月有余没有到宫中请安了,本宫怪想他的。”
李翠英此时眼中起了一丝慌乱,她只好努力维持着面上的镇定对赵皇后躬身行礼道:“是,皇后娘娘。”
赵皇后轻轻唤了一声:“青棉,送泰王妃。”一个着淡绿色宫装的的女子从赵皇后身后的一排侍女中走出来应道:“是,娘娘。”
这宫女款款行至泰王妃身边,手上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轻启朱唇:“泰王妃,这边请。”恭敬的把李翠英送出了凤仪宫。
第七十八章 皇后心思()
赵皇后端坐在凤椅上,看着泰王妃出了殿门,眼中蛰伏着一抹深思,定国公主从屏风后转出来,看着泰王妃李翠英已经远去的身影,说道:“这泰王妃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进宫竟然不先到凤仪宫内拜见皇后,而是直接去了刘贵妃娘娘的景泰殿,没有一点规矩。”
赵皇后似乎毫意:“刘贵妃母子受宠,本宫无子,他们岂会把本宫看在眼里。”
定国公主若有所思的说了一句:“母后,这刘贵妃娘娘每次有疾皆是宣的黄侧妃侍疾,今儿怎么又待见起泰王妃了?”
赵皇后面上没什么表情,淡淡的道:“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方才说起黄侧妃时,她一幅慌慌张张的样子,想来其中还是有一些事儿的。”
想了一会儿,赵皇后唤道:“绿箩,你且去景泰殿打探一下,今儿泰王妃是做什么来了。”
只见一位十分美貌的女子娉聘婷婷的走过来,在赵皇后面前行礼应了一声:“是,娘娘。”便出去了。
定国公主挨着赵皇后的下首坐下,早有宫婢为她重新拿了新的茶杯满上了刚刚适口的茶,她拿起杯子来饮了一口,只觉得有些热,于是叫宫婢:“算了,还是不要茶了,撤下去吧,给我盛一碗银耳红枣蜂蜜羹,再叫厨房的郝师傅做一些冰镇酸梅汤和千层糕来。”宫婢应一声撤下了几上的茶水,端着出了宫殿。
不一会儿,冰镇的银耳红枣蜂蜜羹端了上来,定国公主饮了半碗下去,这才觉得身上凉爽一些,不那么燥热了。
赵皇后看着定国公主皱着眉说:“定国啊,从小你就最怕热的,一到夏天就吃这许多凉的,可吃多了对身子不好,还是忍着一些嘴罢。”
定国公主意的笑一笑:“没事儿的,母后,等一下叫御医开两幅药调理一下就好。这天气这么热,不吃一些凉的怎么受得了。”
赵皇后还是忍不住唠叨:“可你不吃饭,只吃这些怎么行,五脏六腑也会受不了的。”
定国公主只管笑笑,娇俏的唤了一声:“母后。”后面这个字尽量的拖长了声音,撒起娇来。
赵皇后之好说:“那随你吧,母后不管你了。”
两人正说着,那位叫做绿箩的宫婢回来了:“皇后娘娘。”
赵皇后:“绿箩,查探得如何了?”
绿箩半垂着头,恭敬的说:“禀皇后娘娘,绿箩去了景泰殿后,找了一向要好的萍儿,可萍儿只是一个粗使宫婢,进不得殿内,只是说今日泰王妃去时笑容满面,出来时也是笑容满面的,似乎心情颇好,这在往日是不常见的。刘贵妃娘娘还使了最宠幸的贴身宫婢清芳姑姑亲自送出来,这也是往常没有的事儿。绿箩送了一个玉镯子给萍儿,要她务必问出今儿泰王妃去景泰殿的原由,萍儿应了,说是过两日回复。”
赵皇后一看,绿箩手腕上一直贴身戴着的一个碧玉手镯果然不见了,手腕上空空如也。
“绿箩你做得很好,紫纱,拿一对儿羊脂白玉镯子赏给绿箩,下去吧。”紫纱应声而出,与绿箩一起退了下去。
赵皇后微微侧过头去看定国公主:“定国,你觉得咱们大周的几位皇子如何?”
定国公主自然知道母后问的是什么,如何?谁能得登大宝!
定国公主想了想,说道:“大皇兄为人专横霸道,不过他的母妃刘贵妃十分受宠,外公是兵部尚书刘年鹤,舅父是常驻永州的三品宣威大将军,岳父是虎威大将军李茂,朝中大部分官员和武将也都多次上书请立他为太子,呼声很高。”
定国公主停了一下道:“至于二皇兄,他的母妃姜德妃还算受宠,但他本人就常常不苟言笑,整天严肃着一张脸,所以不太受父皇待见,二皇兄的岳父徐国公在朝中却很有一些人脉,门生故旧几乎遍布朝野。二皇兄天资聪慧,英武过人,处理事情井井有条,又和朝中许多人走的很近,依我看,他自己心中恐怕还是有些想法的。”
赵皇后听着女儿的分析,似乎颇感兴趣,问道:“那信王呢。”
定国公主笑着道:“三皇弟为人随和,宫中人人都与他亲近,三皇兄的母妃李贤妃也同他一样,为人随和,两母子十分受父皇宠爱,近年来,父皇有许多事都交由他去做,而且他也做的很好,使龙颜大悦。况且三皇兄的外公左丞相李均在朝中也有许多亲信,他们自成一派,一直在朝堂之上和泰王一派公然对抗,主张立三皇兄为太子。”
定国公主说完,看着赵皇后问道:“母后你觉得我说得如何?”
赵皇后说:“还有你四皇弟呢?”
定国公主不明所以:“四皇弟一向与世无争,只是老老实实呆在自己的府邸,又没有什么者,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
赵皇后笑一笑:“不然,你四皇弟在文坛上颇有盛名,与大周国的学子们很是亲近,他在自己府邸所主持的上京论政,招揽了大批的芊芊学子,近两年开办以来,为国家举荐了不少的人才,你父皇前儿个还夸了他呢!”赵皇后笑着说。
定国公主看赵皇后似有要抬举惠王的意思,不由得出言道:“可是母后,四皇弟可不像六皇弟,他是有母妃在的皇子。”
其实定国公主此言是在提醒赵皇后,惠王的母妃郭妃还在,惠王当然是轮不到皇后来收养的。就算皇后提携了惠王,用自己皇后的力量和娘家的实力帮助了惠王登上皇位,以后的皇太后恐怕惠王还是会立自己的亲生母亲。这样一来,赵皇后和自己这个长公主虽然出力最多,可是却捞不到多少好处。
定国公主说的话赵皇后何尝不知,只是眼看着自己已经是满了四十七岁的人,想再生出个嫡子是不大可能了,不说皇帝一个月只有初一十五才来她的凤仪宫,就算来了也只是和她一起用用晚膳,说几句话罢了,极少会留下来就寝。
这样低的概率,赵皇后自己心中也十分明白,想怀孕是很难的。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侥幸怀上了,以自己的高龄,能不能顺利产子还得一说,又万一生出来的还是一位公主呢?毕竟自己生了两个都是公主,也许自己的体质就是生女儿的命,赵皇后认命的想。
还有,就算千辛万苦生出来一个嫡皇子,前面已经有了这些早已成年多年的皇子们,他们自从成年后出宫建了自己的府邸,就开始不断的加强和扩张自己的势力,他们在各自的成长过程当中,也已经与皇上建立了深厚的父子情义。
一边是有强大后盾的成年皇子,一边是才刚出生的小小婴孩,自己就算是皇后之尊,也没有把握能一一扳倒他们,最的是,她已经等不起了。
最近一两年,皇帝的身子是越来越不好,今年就已经晕厥了好几次,平均一个月两次,最近一个月已经是第三次了。赵皇后曾经招来御医详问,御医说,皇上是心脏和血液上的毛病,无法根治,只有用药稳定住病情,这种病不能受刺激,如果受了刺激会发病更加频繁,待到两三天就晕厥一次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没有救了。
刘贵妃,姜德妃,李贤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