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右平晚上在写完一幅字后颇为自得,高兴之下喝了一杯果酒,随后打开佛法论坛看看上面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帖子。很多初学者的言论虽然肤浅,却偶尔也能说道关键之处,对于他的修行也多少有些益处。
这几日论坛上围绕着那个净心寺住持的偈子打了一番嘴仗,虽然在静安法师发话后批判者居多,他却是觉得这偈子很适合很多刚入门的人。就连他的修为,也可以用这偈子警醒内心。只是静安法师的话已经盖棺定论,倒让他不能多说。
打开网页扫了一遍今天的帖子,没有什么太值得注意的。
随手刷新一下准备关掉网页的时候,看到最上面出现了一个帖子:《口中言少,自然祸少》
这个帖子名倒让他有点兴趣点击进去看看。
里面内容很少,只有一句话:
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大悲无泪,大悟无言。缘来要惜,缘尽就放,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一个字一个字读了一遍,安右平忍不住点头,前半部分是居士修行修心之要,后面几句却尽显修行有成之人的洒脱。
看了眼发帖人:素问,想了想没什么印象。不知道论坛什么时候又出了这么一个人,有机会倒可以讨教讨教。
随手在下面留言:“话语虽然简单直白,但深得居士修行三味真谛。”
大多居士都有工作,只是晚上才打坐修行,这个时候也是论坛上人最多的时候。
安右平对素问这个名字没什么印象,但总有有心人在。
没过5分钟,就有人在下面回帖:“素问?我记得那个东海净心寺的住持也叫素问。”
“同名吧?”
“看注册日期是今天的啊,静安法师刚说过他是‘误人子弟’,就有人注册这么个名字上来发帖啊,没准真是真人呢。”
“写的不错啊,安师兄也留言了,深得修行三味啊。”
“对于居士来说不错,一寺住持来说算不上什么吧,恐怕真如静安法师所说的,刚过门槛而已。”
“我好像发现了好玩的事啊。你们再看第一句话,口中言少,自然祸少。静安法师刚刚说他误人子弟,他就说这么句话。这偈子表面看是说修行,实际上第一句话才真是他要说的啊。”
“我去,好像还真是,不过这脾气也太那什么了啊,别人说一句,立刻骂回来啊。”
“确实挺厉害,为了骂人专门写这么一首偈子藏到里面,还是事关修行。可惜看后面几句洒脱自在,但这住持本人脾气可是不符合啊。”
“也是静安先说人家‘误人子弟’啊,是个人都会生气,佛还有火呢。”
随后有人@版主,确定了素问这个ID的地址果然是在东海。
虽然东海几十万人口,不一定是素问,但众人已经笃定就是那个净心寺住持无疑了。不止第一句话,连帖名都是:口中言少,自然祸少。含义不问可知。
……
接下来几天素问很少去正殿,也是拜师学武之人太多,他不想多费口舌。
每天花些时间教一龙几人龙拳,王德在一边看着眼睛里掩不住的羡慕与渴望。不过这几天挑水也让他知道了想学武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再问了三人也经历过这样的磨练之后,每天无论花多久时间,总要把一缸水挑满。其他时间就在一边看一龙三人练武,在心中暗暗记下。
素问在教拳之余,多是到后山工地转转。这几天又进来一些工人,同时做两栋建筑内部的装修,另一部分人做着建筑外部的装饰。
按照这个进度,10天之内两栋建筑就能完工,不过素问也多掏出几十万的人工费。
三层的地面除了正在打地基的藏经阁,以及确定位置的木人巷等地方外,其余地面大半铺设上石板。站在这里能够眺望远处,心胸开阔,气息容易放开,也是极适宜练拳的地方。
四层仍然在建造僧舍和斋堂的主体,才建一半。僧舍是分为三院。
其中一院为素问及鲁智深等人居所,毕竟以后寺内人多口杂,这些人不适合与普通僧众居住在一起。
另一院是普通僧人居住之地,最后一院是那五十三个孩子的居住之所,还有就是想要出家但还在考察期的居住地方。
三院只有一堵墙隔开,有院而无院门,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分隔。
而那条引流的小溪就在三院之前流过,上面搭着一座小桥。而在小溪边,同样起了一个凉亭,几个石凳。
素问站在凉亭的位置,能够一直看到远处的东海市。
阿甘和阿布跟着素问在后山跑上跑下,尾巴摇的飞快,不时就追着蝴蝶跑到远处去了。
素问拿出手机,给杜心铁打了个电话,询问关于贷款建设武校的事。
按照素问的想法,武校就在净心寺山下不太远的地方,租用一块地方二十年就行。这笔钱净心寺可以出,不过后续建设费用就要找银行贷款了。
电话另一端的杜心铁听了素问的话,对他说道:“智深法师三人的成绩,市长也很关注。建立武校这个事是肯定没问题的。不过设计金额不小,这事我也要问一下,问完我给大师你回过去。”
素问说声:“有劳了”就将电话挂断。像这样贷款的事,杜心铁也要先询问市长的意见才行,不然他也没有那么大面子让银行本地行长点头。
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卖()
到了傍晚,素问才接到杜心铁的电话。
“素问大师,贷款没有问题。不过毕竟一个新开办的武校到底怎么样谁也不知道,银行希望如果武校收入上有问题的话,用寺中收入偿还。”杜心铁多少有些尴尬,毕竟用寺中收入做为抵押,多少有些不地道。这件事上市长也不可能全力支持素问。
“可以,多谢了。”素问倒不很意外,不过同时提出另外一点:“寺中建设资金还有些短缺,不知道是否可以贷款?”
“这点应该没问题。”杜心铁顿了顿又道:“市长很支持大师的想法,如果有必要的话,净心寺可以收取门票。”
素问笑了笑,“多谢市长了,不过不需要是这样。寺院乃是功德之地,贷款修建已经是迫不得已了,收门票这事怎么也不可行。”
“那大师可以随时去新华支行找支行长办理这事。”
素问再次道谢后挂断。对于偿还贷款素问并不担心,别的不说,无论是入常米,寺中的莲子,还是各种水果,都是外面绝对没有的东西。无论口感还是功效都独一无二,如果真要放到市场上去,偿还贷款一点问题没有。
只是现在修建寺院正是如火如荼,想要加快进度罢了。现在正殿还在原来的位置,山门偏向一边,多少有些不妥。将正殿修建好之后,藏经阁搬到三层,僧舍、斋堂、客堂、香积厨也修建完,其余的就可以慢慢修建了。
净心寺正殿后面的土屋,这些日子刘在山七八人一直窝在里面,每日里面都是烟雾缭绕,一般人进去就得熏出来。
刘在山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不适合表露出居住在寺院内,每日也极少外出,白天都是在屋里带着,下午后人少了才出去转转,透透气。
此时刘在山一群人正在莲池旁边,看着面前的景色心情惬意很多,连日里一直在寺院藏身的憋屈也减弱不少。莲花香气充斥在鼻中,也让人脑中清明。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个二十七八的男子一脸急色从山门处跑了进来。
“山哥,山哥,愣子被抓了。”
听了这话,原本还带着笑容的刘在山表情凝固下来,缓缓转过身子,看着跑到自己面前喘着粗气的男子。正是一直在山下打探消息的两人之一。此时他鼻青脸肿,眼眶也青了一个,身上还带着不少灰土脚印。
而其余的人也纷纷静了下来,看着来人。
“怎么回事?”刘在山沉下表情问道。愣子虽然名字这么叫,却是最机灵不过,怎么被人抓了?而且他这样子鼻青脸肿,加上身上的脚印,分明是被人围殴的,又怎么能跑得掉。
“我和愣子被黑狗的人发现了,没跑掉。然后他们把我放回来给老大带话。”那人说话之时不时抽动着眉头,脸上带着痛苦之色。
“衣服脱下来。”刘在山沉声说道。
“山哥,我……。”那人还要说话。
“脱,衣服脱下来。”刘在山喝道。
“山哥,我没事,还是先想办法把愣子救出来吧。”那人仍然说道。
刘在山上前猛的一脚将他踹倒在地,对身后的人道:“给他把衣服脱了。”
身后的人犹豫一下,还是上去两个人几下把那人衣服扒了下来。只看那人浑身上下,除了脸部有些伤痕,衣服上虽然全是脚印,皮肉伤却一点伤痕没有,连淤青都没有一块。
看到他这样子,刘在山身后猛的冲出一人扑到他身上挥舞着拳头朝他脸上砸了下去,怒骂:“你这个二五仔,愣子那里去了?愣子呢?”
“先停手。”刘在山喝了一句。“让他说。”
旁边两个人连忙将他拉开,他叫铁奎,是愣子的表亲,也难怪这么激动。其他几人虽然也是心中有些愤恨,但还是想听他解释,是不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毕竟从一个村子出来的十几人,到现在只剩下在场的八个人了。加上陷到对方手里的愣子,也才九人。
地上那人被打的鼻血长流,一翻身跪到地上,鼻血也不擦,就那么任由滴落到地上。“山哥,愣子真被他们抓走了。”
“怎么被抓的?”刘在山冷着脸问。
“被黑狗他们发现的。”那人低着头道。
刘在山转过身子看向莲池,长叹一声。“我想听真话,都是一个村子出来的,我放你走。你知道我刘在山的为人,我只想知道为什么。”
其他人都看到,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