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素问当天给他们讲了几个金刚经中的故事以及一些典故,两个小时后便告辞离去。
“他这么做有什么效果么?”有看守所的警察纳闷,净心寺现在在东海名气这么大,关于住持素问的传闻也是颇多。他们还以为能有什么了不得的地方,没想到两次来了都是讲几个故事就离开,让人多少有些失望。
“你管有没有效果,反正上面交代的,随他来去就行了。”另外一人不以为然道。
现在都是义务教育,这帮人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都有九年,不还是进了看守所?
想要拿基本佛经就让他们改过,做梦去吧。
回去的时候,行慧终于忍不住问素问:“住持,咱们这么做有用么?”
“他们每天在看守所里面都做什么?”素问反问道。
“没什么事做吧?”行慧想了想说道:“这两次过来路过那些房间,我看里面的人都是闲待着。”
“既然他们没事做,有本故事书可以解闷,他们看不看?”素问又问。
行慧想了想自己,如果是自己在那里,肯定是看啊。别说故事书了,就是给自己一本文言文古书,他也肯定会看。
因为在里面实在没别的事可以做了。有个打发时间的东西总是好的。
“然后他们就算记不住里面的故事,起码也会有一点印象。”素问说道。
“何况书里面很多东西的描写,既让他们向往,又让他们排斥。”
“向往,排斥?住持,这话怎么说?”行慧没听懂素问的意思,诚心诚意问道。
“向往,是他们对故事里的净土景色,佛陀菩萨的无尽寿命,他们对这些有着向往。别说他们,就连一个正常人都会向往。”
“而排斥,则是因为他们不信。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们对经文中的故事都嗤之以鼻。毕竟谁都不会把故事当成真的。”
“然后呢?”行慧下意识问道。
“然后,他们会反驳我。”素问说道:“有反驳,有争论,我就要解释。这是他们提出来的,所以我的解释他们会记到心里。这样,他们就记住了。”
“就这样?”行慧不明白,就算他们记住了,又有什么用么?他们还是不信。
“这其中有一部分人会开始动摇,若是他们在外面,肯定会把这些东西抛到脑后。但他们在看守所中出不去,也无事可做,没有外来信息的干扰,脑中又有这些东西,就会琢磨。越琢磨印象越深刻,越怀疑。”
“接下来就要看我们怎么做了。”素问笑着说道:“毕竟这事以前谁都没做过,毕竟佛渡有缘人,有缘才能渡啊。这次我也算是摸着石头过河,做一次尝试。”
素问对这事考虑了许久,觉得在这种环境下,成功的几率还是不小的。
几人回道寺院中,行正来到素问面前道:“住持,道济大德回来了。”
素问微微一愣,道济这一走也有一个多月。如今确实也该回来了。
“而且道济大德还带回来一个徒弟。”行正补充道。
素问闻言笑了笑:“这是好事。能让道济大德看上眼,他确实是有佛缘之人。”
“你们都回去吧,我去见见道济大德。”素问让三人离开,自己回到僧舍,来到道济的房间前敲了敲房门。
本以为道济会在房中,没想到竟然不在。
素问又到药师院,只见药师院中不少人都在,大部分都是看病的病人。随着山门再开,到寺中找秀岩看病的人更多了。
素问在里面转了一圈,仍然没看到道济,这就让他有些奇怪了。道济回来后去哪了?
既然没找到,他也不再找,径直回自己的房间。
结果刚推开房门就看到道济四仰八叉的躺在炕上,一条腿还翘起来,还有呼噜声传出来。
而旁边一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恭恭敬敬的在那站着,尽管道济已经睡着,可他仍然没有一丝懈怠的样子。
“你就是道济大德刚收的弟子吧?”素问微笑问道。
“道济大师说看我表现。”年轻人说道。
“出来说话,别打扰他睡觉了。”素问招招手。
年轻人看了看道济,又看了看素问,一动没动,反倒将脑袋垂了下去。
素问见到他这模样笑了笑。“这是我的房间,我是这里的住持。你不用担心,道济大德不会怪罪你的。”
年轻人抬起头来又仔细看了看素问,似乎在确认他说的话是真假。
他刚才上山的时候已经看到了,寺院占地极大,建筑宏伟庄严,寺中僧人也是不少。
在三层的时候还看到一些人在旁边练武,还有许多人在一边观看。
他心里觉得,这么大的寺院,住持肯定是个德高望重的高僧。
没想到竟然是个很年轻的僧人。
年轻人想了想,最后还是摇了摇头。他的心思很简单,他是要拜道济为师,又不是拜这里的住持为师,住持是谁和他都没关系,住持的话也不代表他就要听,反而是道济在这里,他才不走呢。
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思德()
看到少年的样子,素问也是无奈。如果按照他以前的话来说,就是哏,太哏了。
不过听他的话,道济还没收他为徒,却又将他带到这里,不知道两人是什么情况。素问倒是有些好奇了。
素问刚打算出去,道济突然直挺挺的从炕上坐了起来,直勾勾的盯着那个年轻人,看他眼神清明,哪里像是刚睡醒的。
那少年看道济看着自己,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说什么,又将脑袋低了下去。
“你跟住持走,什么时候背下来《维摩诘经》,什么时候再来找我。”道济说完话又躺了回去。
素问听了这话,知道了道济确实要收他为徒,而且还是俗家弟子。因为《维摩诘经》一般都是禅宗居士修行。
便笑道:“那你随我来吧,我给你安排一下。”
年轻人这才跟着素问出去。
“你是怎么认识道济大德的?”素问询问道。
年轻人叫做李思德,今年十七岁。家人在前几年的一场地震中都身亡了,只剩下他自己,所有的家产就剩下地震后当地政府给的安置房,以及父母留下的几万块钱。
他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没了父母,整个人都陷入迷茫与悲痛之中,后来就一直沉迷网络,也不再去上学。
一直到那几万块钱花完,他也没了生活来源,只好出来打工。
不过他什么都不会,年纪也小,只能在饭店当服务生。
有一天下着大雨,他在下班的路上正好碰上一场车祸,一个男人骑着摩托车带着女人孩子,被一辆汽车撞翻出去。
那个孩子被两人护在中间,只是受了轻伤。但那男女受伤都很重。
他看到那个景象,还有那个带着伤势与鲜血哭闹的孩子,重伤不起的那一男一女,就想起了地震中的自己与故去的父母。
在帮忙打了急救电话之后,他就一直撑着衣服在女人上方,帮她挡一些雨。
第二天他在饭店下班的时候,就遇到了道济。
“小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布施一些事物,与贫僧结一道善缘?”
李思德一听是化缘食物的,倒是没怎么排斥,在旁边一间小面馆请道济吃了一顿饭。
吃饭的时候,两人都没有说话,吃完之后道济就离开了。
第二天下班的时候,还在原来的位置,还是道济,说着同样的话。
他俩也在同一间面馆吃面。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一直到第九天都是如此。
不过后两天,他只是坐在那看着道济吃。
这一天吃完了,道济问他:“为什么不吃?”
“快没钱了。他回家自己下点面条,能省不少。”少年直言回答,对于自己没钱这件事,没有半分的不好意思。
“那你为什么请我吃饭?”道济又问。
李思德本想说自己也不知道,不过脑中突然灵机一动,脱口而出道:“和你结个善缘。”
道济听后哈哈大笑。
道济笑了半天才说道。“外面的天空那么大,你在这里只能看到这么一点,不如随我走走看看。”
李思德听了道济这话,突然莫名心动,当即一冲动就点头答应下来。
第二天和饭店辞职,好在老板不是苛刻的人,给他开了20天工资。
随后他就随着道济一路走,一路看,期间道济也和他说了许多事情,有关于佛法的,也由关于这个社会的。他有些记住了,有些记不住。
但有一点他确认了:道济是个了不起的人。
道济说的一些话,他从来没想过,也从来没听别人说起过。但道济说出来后,他就觉得非常有道理。
后来他就起意想要和道济学东西,学什么都行,因为他已经吃过没知识的苦了。
不过道济这一路上虽然教了他很多东西,却在收徒这件事上始终不松口。
素问听了李思德说的这些后,点了点头。这是他的机缘,也是他善信的果报。
想来道济是先见他在雨中伤者撑衣服,也觉得他有佛缘,才会在第二天找他。
而后面几天,则是考验他是否真的有佛缘。
如果他拒绝了道济,那就是佛缘不深,也就没后面的事了。
说到底,这李思德心性不错,有善行,有福报,同样还有佛缘,被道济带回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李思德聊过之后,素问就将李思德安排在僧人的僧舍之中,与行田挨在一起。
随后将行田叫来,对李思德道:“他是我的弟子,比你早入寺一段时间,你若是有什么不明,可以询问他。”
李思德看着只有八九岁大小的行田,没有半分轻视。
他知道,无论是寺里面的熟悉程度,还是佛法,这个孩子都比自己强上太多。自己比对方多的,只是岁数而已。
李思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