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是水下考古队那些人,乎这艘船到底什么来历,他只在乎里面有没有值钱的东西,所以挖掘过程中难免会简单粗暴一下。
不过只要没有损害到里面的主体,也就无所谓啦。
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别人发掘一艘沉船,都是以年来计算的。陈正谦也不着急,毕竟都找到了,沉船又不会长脚跑掉。
像他这样,。t从寻找到开挖,只是短短几个小时的,要是传出去,简直是天方夜谭,别人也不会相信。
只是开挖过程中,时不时会挖到一些破碎的瓷器,陈正谦看着心疼,洗去污泥之后,都是洁白如新的漂亮瓷器,既有青花瓷,也有白瓷粉彩等等。
这都是钱呐!
可惜都碎掉了,哪怕修补完毕,估计也难卖出高价钱了。
尽管如此,陈正谦还是挑了一些碎裂程度较低的,容易修补的收起来,回头问问于老头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毕竟现在科技这么发到,古玩行业总有些高人能补回来让人看不出痕迹的。
另外看到粉彩的时候,看书wet陈正谦就明白了,估计这是一艘清代的沉船。㊣:㊣、半@浮¥生㊣
果不其然,等看到某个破碎的瓶子底部,写着“嘉庆年制”四个字,这下子沉船的年代算是确定了。陈正谦也就放下心了。
一般官窑瓷器的落款,都是写着“大清嘉庆年制”六字款式的,只有民窑的瓷器,才会写“嘉庆年制”这样的四字款。
嘉庆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入关后第五位,也就是乾隆的儿子,在位时间大概在1800年前后吧。
陈正谦也记得不是很清楚了,毕竟中华上下五千年,皇帝这么多,谁记得了那么多啊。
不过嘉庆年间的瓷器虽然算不得巅峰,甚至可以说是景德镇瓷器衰落的开始,但是也是不错的,价值也不算低了。
嗯,还是先把东西挖出来再说吧。
默默清理淤泥,终于被陈正谦挖到了第一个完整的物件。 <;!……fgou……>;
第469章 不枉此行()
这是一尊佛像,弥勒佛的造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肚佛。
清代闽南地区的德化白瓷佛像很是出名,很多到南洋或者西洋打拼的华人,在当地兴建信仰庙宇,都会从内地定做佛像,然后托船只运送过去。
这种行为在古代很常见,包括海外开辟的天后宫或者是其他的道观寺庙,很多都是从国内定制好,再运过去开光的。
这尊弥勒佛当真是栩栩如生,笑容憨厚。佛身整体大约高20厘米,佛像脖子上挂着的佛珠都能清晰数出,还有佛像露出的牙齿也是历历可数。
佛像内部倒是中空的,淤泥有点多,费了不少功夫清理。估计也就是质地瓷实,加上淤泥填充,才没有像其他物件那样碎裂开来吧。
旁边一尊观世音菩萨像的底座就碎掉了。
饶是如此,陈正谦也是很高兴的,大部分完好就行,只要碎裂部分还在,都还能修补回来。
陈正谦只是将弥勒佛的表面简单清洗一下,就把这尊佛像收了起来,应该也是个宝贝,于老头应该会喜欢吧。
至于观音像,得先把基座部分挖出来,确定碎片完好,才将它也一起放入乾坤袋。
这才刚开始呢,就挖到了这两个宝贝,陈正谦动力十足,刨土。
后悔的是忘记带一些专业的工具来了,当时只顾着腾出更大的空间来装宝贝,全然忘记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
失策啊!
不过很快陈正谦就将这些懊恼情绪抛在脑后了,因为他又挖到了另外一些东西
鼻烟壶。
什么是鼻烟壶?
鼻烟壶,简单来说,就是盛放鼻烟的器具。造型小巧玲珑,最大也不过是一只手便能握住,很是便于携带。
里面装着用碎屑的烟草,配合各类香料烘烤而成的鼻烟,用鼻吸服,从而达到明目提神的效果。
鼻烟是明末清初时候,由外国传教士传入中国的,最开始只有南粤一带人喜欢吸鼻烟。后来到了清朝,鼻烟成一种风尚,上至帝王,下至黎明百姓,都喜爱吸食鼻烟。
因此,也就出现了各种精美的鼻烟壶。
鼻烟壶的材质包括玛瑙、象牙、玉器、瓷器、铜器、琥珀等等,还囊括了青花、五彩、雕刻、内画等等技法,可谓是百花齐放之势,在中国文物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当时的鼻烟壶,除了实用性以外,还因精美的制作工艺和外观,成送礼馈赠和身份的象征。
据史料记载,康熙就曾召集大批的工匠,为其制作了不少玻璃材质的鼻烟壶,其中不乏内画的精品,并且流传到今天。
现在,鼻烟这种嗜好,虽然已经消失了,但是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了下来,并且价值非凡。
尽管鼻烟壶只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鼻烟壶却以其小巧精致的外表,和易于把玩的特征,成中西方收藏界的收藏对象,也是中国近代收藏的项目之一。
总之一句话,鼻烟壶值钱就是了。
陈正谦手上的这个鼻烟壶,是白瓷质地的。
将外面的淤泥清理干净之后,露出里面温润洁白的瓶身,整体完好无破碎,仿佛时光从来没有在它身上起到作用。
这个鼻烟壶,采用的是浮雕技术,小巧的瓶身上,雕刻的是双龙戏珠的图案,栩栩如生,可见当时雕刻工艺的精湛。
算上瓶塞,整体也不过7、8厘米,堪堪比得上陈正谦的中指长度。但是就是这么个小玩意儿,放到市场上,估计价值也不会低吧。
另外还有个青花的鼻烟壶,不过和之前那个相比,
这个是扁形的瓶身,正面是一条腾云驾雾的五爪青龙,背面则是一片空白。
说实话,这个给陈正谦的感觉就一般了,估计价值要低不少。
陈正谦草草冲掉两个鼻烟壶上的海泥,将它们收入乾坤袋。
这东西估计不是运往海外的商品,应该是船上某位大人物的用具吧,因为鼻烟壶的数量不多,另外有个碎了的,陈正谦就不理了。
大概也就是因为鼻烟壶的,所以才没那么容易碎吧。
不过能挖到值钱物件,陈正谦还是很高兴的,满满的都是幸福感啊。
他就像一个勤劳的矿工一样,眼前这么大一座宝藏,哪怕只有他一个人,也照样挖得兴高采烈。
没办法,自己还是穷啊,这么多值钱的东西,当然要努力挖才是!
终于进一步挖到船舱里面。
龙泉剑不断切开周围碍事的木板,U看书ww。uknsu.尽管这些木板冲掉淤泥后,依然如新,耐腐蚀程度相当高,但是陈正谦一点兴趣都没有。
又不是金丝楠木或者紫檀,也就一段破木头而已,随便捡个碟子都比它值钱。
说碟子,碟子就来了。
眼前满满一大格的瓷器碗碟,层层重叠,密密实实的。
大概是因为害怕海上风浪太大,船舱颠簸导致瓷器破碎,所以这些碗碟中间,都塞了些稻草或者碎布。
现在这些碎布干草基本都腐烂溶解了,但是大部分瓷器都保存了下来。其中碟子盘子保存得最完好,碗具则有部分碎裂,但是完好的也有不少。大的在下,小的在上,紧紧套在一起。
陈正谦惊喜地快要晕过去。
这下发财了!
一件件瓷器碗碟被陈正谦从淤泥中挖出来,洗掉其中的海泥和碎布溶解物,全部都是洁白如新,光可鉴人。
多美妙的瓷器啊,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啊。
现在,全都便宜自己了,哈哈哈哈……
单单是这一大箱的碗碟,陈正谦都觉得不枉此行了。
哪怕卖得再便宜,数量摆在这呢。上百个碟子盘子,还有几十个碗,都是极品的白瓷,远远不是现在家里那些吃饭的碗碟所能比拟的。
哪怕是陈正谦,都忍不住一阵激动,反正没人看见,对吧?
挖,不要停,我的内心已经饥渴难耐了。
这么大一艘船,不可能只有这么一箱瓷器,肯定还有其他的。
清理掉部分淤泥后,陈正谦又挖到了另外一箱瓷器。
半纸情书0说
第二更,第三更没写完,估计要12点半,抱歉。
第470章 始料未及的惊喜()
第四百七十章始料未及的惊喜
这个箱子里放的是茶具。
不是紫砂壶那种,就是普通的白瓷茶具。
一共十二个茶壶,碎了八个,剩下四个,其中两个也半残了。
残了的一个是断了壶柄,另一个断了壶嘴,就剩两个完好的。
据自己了解,一般这种大件点的瓷器,都会用竹篾织成的笼子装着,防止相互碰撞碎裂。但是再结实的竹笼,在大自然面前,也不可能扛得住重压啊,所以碎了才是正常的,能保存两个完好的,已经算不错了。
陈正谦捂脸,心痛啊!
这种感觉,就想一大堆红色钞票放在自己面前,但是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被慢慢烧掉。那种痛苦纠结,没经历过的人,回头可以试试。
茶杯倒是有不少保存下来的,凑出两套来没问题,也算不幸中的大幸了吧。
陈正谦这样安慰自己。
茶壶是制式的印花龙纹,做工以今天的目光看来,同样属于精致范畴。只是壶口以及壶嘴沾了淤泥,看起来有些脏,回去要好好清理才行。
两个完好的被陈正谦先挖出来,然后清理掉茶壶里面的脏物,再收进乾坤袋里去。另外两个半残的,找到丢失的部件后,也一起收了进去。
杯子也是挑完好的收起来,加起来应该勉强能凑出四套吧。
至于其他的,都碎得不成样了,陈正谦也懒得捡了。
与其白费功夫,不如速度快点,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值钱的东西。
开挖,看到一件件碎成渣的瓷器,陈正谦真的好心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