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伤已然好得七七八八了,得妾母日夜挂念,扶瑄心里真是过意不去!”
“难为你为谢家承此大难。有道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瑄儿将来定会像老爷一般为国之栋梁。”
“父亲高山仰止,扶瑄不敢造次。”
赵姨娘笑了,道:“傻孩子,谁人不是从幼时顽劣过来的,你别瞧你父亲此刻波澜不惊的样子,他年轻时可与你像极了,一样的性情中人,为了情谊奋不顾身,后来方被世事磨平了棱角。”
扶瑄也笑了,道:“妾母说笑了。冒犯家规一事是扶瑄错了,扶瑄知错了,再也不会犯了,只是劳妾母为扶瑄闯了厅堂失了身份,扶瑄……”扶瑄说罢退下来软塌,在赵姨娘膝前端正地行了一个大礼。
赵姨娘见状赶忙起身去迎,淡然道:“你没事便好。此刻我再看来,即使今日我不去,也有王大人会保你,毕竟四十棍棒下去……老爷还是知分寸的。只是当时我也一时情急,乱了方寸,才做出这番不雅之举。”
扶瑄听闻黯然神伤,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赵姨娘知他又是自责了,便宽慰道:“你也不必愧疚了,事情也过去了,全当是天意,一切之事,老爷或许自有打算。我听闻,昨日你前脚离了乌衣巷,后脚老爷就派了精锐亲信跟着你的马车去了,昨夜那些亲信更是把葵灵阁团团围住暗中保护了你一夜。老爷事事洞悉,或许今日的厅堂家审,也有他独到用意,我们就不必去揣测了。”
赵姨娘语毕,扶瑄却像失了魂般镇住了神,他只道是自己心思细腻,却不想父亲更是技高一筹,无怪乎昨日回程时种种不寻常,原是一切尽在父亲手中掌握,正出着神,却听门外有仆从来报说要找扶瑄。莲心打起帘子帮着出门去探问,末了收回来一封空着署名的信封递给了扶瑄。
赵姨娘也是眉清目聪之人,便道:“扶瑄今日来看我,妾母很是欣喜,这会子天色也暗了,你先回去吧,我这也要继续礼佛了。”
扶瑄低头望着这信,也心领神会了赵姨娘这话用意,恭敬地拜别了妾母便回自己卧房去了。
第二十四章 烹茶曳心()
扶瑄回房,掩上门,确定四下无人,方将刚才收来的信从怀中取出,对着烛火瞧了瞧,信封右下隐约映出一个墨色的香草图案,是置于信封内的信纸透出来的,图案小而精细,不仔细瞧倒未必能发觉得了。
扶瑄唇角勾起一抹弧度,他知这是蓖芷送来的,便撕开信口将其中的信纸取出,果不其然在信纸上见到一串数字。他又从书案上取来一本《汉林广记》,这样的稗官小说在年轻公子的书案上比比皆是,毫不起眼,却正是破解数字玄机的秘钥。
扶瑄将信纸铺展在桌案一侧,另一手对照着《汉林广记》上的页码、行数及字数手自笔录,这本小说王谢家的公子都随身带着一本,互通书信便以数字加密,纸内画符区别身份,晋朝造纸之书已是发达,随身本更是做得精巧细致。片刻之后,一段完整的话便可跃然纸上。
扶瑄凝神细誊,边写边读,愈读竟愈是心惊,仿若这手自誊写的不是墨字,而是鬼怪画卷似的。只见纸上赫然书着:女刺客失踪,我已去寻。
扶瑄镇了镇神,思索了片刻,又将纸置于火烛焰心里焚毁了。他知蓖芷做事自有章法,也不急于去复信催促,适当之时蓖芷便会捎信来报新况。他只是惊心这女刺客好是厉害,从前他也小觑了司马锡的胡蛮杀手,只道是那些人孔武有余,智慧不足,而此刻女刺客竟连蓖芷派去的人马也能甩了,当真是个狠角色,那人此刻失了踪,莫不是又要来行刺吧?
扶瑄这才恍然惊觉王谢老爷给他下禁足令的用意,父亲与王伯父想必亦是断了女刺客的线索,唯恐她去而复返,故而出了这个以保万全之策。
扶瑄思虑着,却也无能为力,眼下该做之事皆分派了人去做了,为今之计只有等,期寄着蓖芷那边能马到功成,亦或是苏之到了北境之后能有所进展。
自从经历了家规堂审一事,扶瑄的性子也比从前定了许多,少年郎虽仍是意气奋发之貌,却也知晓收敛着性情不再冒然了。堂审时谢全给他定下了“三不许”,不许出户,不许饮酒,不许有人服侍,扶瑄起初还不甚习惯,但渐渐得也逆来顺受,又常到赵姨娘那里走动,陶染得一身禅意,渐渐也从欲与忍的权衡间尝到了些许曼妙滋味。
时光流动,转眼已是人间四月天,春的气息浓烈得似要将人迷醉在新绿里。扶瑄在乌衣巷内颐养了几十日,已然恢复为遇刺前的玉姿优容。美色少年总是为人津津乐道的,何况这建邺城里哪有不透风的墙,府外的市井妇嫂又开始私下议论这“玉面郎君”的风采韵事,有说这女刺客是从前“玉面郎君”辜负了来寻仇的,有说这女刺客是狐妖变的来迷惑“玉面郎君”却被他识破故而杀之的,但凡种种这一桩一件,却都离不了情与色二字,这些事传来传去,又被摆花街的说书人添油加醋了一番后诉诸于众,更像真的似了。扶瑄有时也能从出府采办的小丫头口中听闻一二,自己听罢也笑了,当真比那些荒诞戏说更是精彩。
扶瑄就这般靠着出府的人传回来的消息打发烦闷时光,想着也总不是一个办法,思来想去,便又想起了王府果园里的那张琴案。幸而“三不许”内没有“不许赏乐”,深春慵懒,怡心萌动,扶瑄便搬了琴来王府果园里坐着抚琴,一日一日,渐精渐进,倒也偷得半晌独乐乐。
这日,他又在园中抚琴,抚着抚着,风过藤枝,疏影摇动,扶瑄一下子便想起了当日葵灵阁内一夜畅欢的美好光景,心中不禁低叹了一声,也不知自己送去的松香龙葵姑娘满意不满意。扶瑄这样的公子,赠出手的必然是建邺城内数一数二的好东西,但龙葵姑娘见多识广,究竟这松香入不入得了她的眼?
正思虑着,扶瑄余光瞥到果园外的矮树丛间有一对掩掩藏藏的大眼眸,正泛着灵光朝自己扑闪,便笑道:“桃枝,别藏来,都见着你了。”
桃枝生的小巧,也就不及豆蔻的年纪,掩在矮树里正好与树一般高。桃枝嘟着嘴从矮树丛里探出身子,像是做了什么坏事似的一脸歉意,不必说,她还是为自己害扶瑄受罚一事耿耿于怀。桃枝也不进到果园里来,只是努着嘴朝着什么方向向扶瑄示意。
扶瑄心领,循着她示意的方向望去,十丈开外的石凳上放着一盏茶。
扶瑄暗自笑了笑,嘴角的弧度淡然却如春日的果园的色调般温润。这个桃枝平日风风火火,大大咧咧,但底子里却心细如尘,连扶瑄扶完琴口干都算得准确。
扶瑄起身过去端起茶碗,又笑着翩然走向桃枝所处的矮树丛。
桃枝显然是未料及扶瑄会过来,慌忙憋着声喊道:“那茶是谁放在那儿的我也不知,没人服侍公子,没违反禁令,公子快拿去喝就是了。”
话音刚落,扶瑄已然在树丛前站定,摸了摸桃枝的头,俯身笑道:“我知你是心疼我,但老爷们既然立了惩罚就该遵守,并不只是做个样子给老爷们看的。烹茶烧水这些事杂事,也是一种修行嘛。今日桃枝替我烹茶,不如请桃枝教我烹茶,如何?”
“当真?公子真要学烹茶?”
“自是当然,即刻就学,桃枝茶师。”扶瑄顺手敬上茶,道,“茶师可愿收我这愚笨的小徒一枚?”
桃枝凝视着扶瑄的俊容羞红了脸,赶忙别了过去道:“公子又拿桃枝开心……我教你还不成嘛!”
桃枝领着扶瑄下了灶房,莫不是因为这次禁令,扶瑄也全然不会有心思去这灶房火舍一探究竟。今日来灶房一见,却是非同凡响,台面上屯放着各式灶具,一些洗净备用的瓜果蔬菜整齐得码在一边,午后的灶房已然散去了准备午膳时鼎沸的人群,只有三三两两的婢女仆从在几个炉子上生着火,却给来者一种气派十足,场面宏大的感受。
埋头干着活的仆人们见着府中仪表堂堂的公子来了,竟也是始料未及,一个个慌忙起身前来行礼。这些在灶房做事的是仆从中的下等之人,与料理主人们起居内务的仆从不同,他们平日是见不到主人们的,而这次却又是来了这么个传闻已久的美少年,几个灶房中的婢女瞬时涨红了脸,捂着胸口似要压制这怦然心动。
“你们起来吧。别吓着我家公子了。”还未等扶瑄开口,桃枝已然喝出了声。眼下对着这些仆从,桃枝又恢复了一派神气凌厉的模样。
待仆从们回到各自位置,桃枝这才把扶瑄引到烹茶烧水的席位上来,指着邻旁一张台子道:“这些瓶瓶罐罐的,里头都是茶叶。知公子你最喜洞庭茶,放在最外头方便拿取。”
扶瑄听闻便去瞧这些罐子,将最外头一瓶转了过来,瓶身之上果然贴着“洞庭茶”的软布细条。这些仆从们将这些内务后勤归置得整齐妥帖,井井有条,想必也确实是花了一番心思的。
“烹茶之初,最关键的其实不在于烹的手法,而是这水。”桃枝提过一个丸形梅砂铸铁壶过来,道,“从前府里也用铜壶,但铜壶煮久了有股铜锈气,比之还是这铸铁壶灵光些。水也需是好水,公子茗饮的水皆是杭州虎跑泉汲来的,再派人快马运到乌衣巷。从前冬天也试过用些什么梅瓣上的雪融的水,虽然精贵,不过都是玩弄些意趣,总不如虎跑之泉来的甘冽。”
桃枝说罢将缸里的水舀了一瓢灌进壶里,一名灶房的仆从立即将一炉烧得通红的炭火端了过来,桃枝将壶放置于炭炉之上,冷铁碰着这热炭顷刻发出“滋”得声响。
“我竟不知这烹茶还有这么多门道。”扶瑄见着桃枝一气呵成的动作赞着。
“万事皆有门道,正如桃枝也不懂公子朝堂谋划的那些门道。”
烧水的功夫,桃枝用灶房现有的热水温了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