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颜国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人、三十人。这三个学院算是国家高级专科学院。

    虽说是专科学院,但学员不愁没有出路。像算学院的监生毕业后通过,可太史局、户部、工部等需要算术能力的岗位。书学院的优异者,一般翰林书画院,成为翰林待诏,掌批答四方疏表,文章应制等。律学院的学生,最普遍的出路都是先担任地方推官,再按政绩逐级升迁。

    国子监要容纳一千余名监生,几十名教职人员,还有几十名胥吏勤杂,就需要建很多屋舍。国子监规模庞大,仅讲堂就有三十余间。另有监生斋舍两百余间,公厨、吏厨、监生食堂七八处,书库、杂料库、粮库若干。

    国子监体量最大的建筑是大成殿,位于国子监中轴线上。主殿供奉孔子、孟子等先贤画像。国子监祭酒、司业、监丞、主簿等人在大成殿两侧的东庑、西庑办公。

    大成殿殿后,有一座园林,名静思园,院内有一池,名勤业池。勤业池边矗立着一座三层砖木建筑,名御书阁,藏书几万册。

    此外,国子监的武学院还有专门的射圃和校场。

    吴青进了国子监的大门,向看门人说明来意,由看门人领路先往大成殿东庑的主敬堂等候。堂内有茶酒侍先招待吴青茶水,再前去通报。

    不一会儿祭酒和司业都从各自的听事堂过来相见。吴青早已知晓,国子监祭酒就是丽修容,如今的丽昭仪之父。韩祭酒五十开外,须发半白,一副学者风范,为人谦和有礼。

    卓司业四十许,高大魁梧,国字脸。一双眼睛如寒星射光,两道眉浑如黑漆刷就。猛一看不似文人学者,倒像是个领兵打仗的武官。

    吴青说了些客套话,两位上司也不咸不淡地回了些客气话就算是报到了。

    接着,吴青又到大成殿西庑拜会了国子监丞、国子主簿、国子监正等几位行政官员。

    监丞负责日常行政,为祭酒、司业之副手,秩正六品上。

    主簿掌管厨案和知杂案。厨案管钱粮、书册。知杂案管杂务。秩正七品下。

    监正掌管学案,学案负责监生文、武公私试。另统领各院学正,相当于现代的教导主任。秩正七品上。

    监内三案都有胥长、胥佐各一名,贴书若干。这些都属于胥吏,是国子监日常的具体执行者。

    和上司同僚们见过了面,接下来该是上岗了。出了大成殿,吴青举目四望,也不知算学院的路径。

    正发愁时,前面有几个监生路过,吴青忙追上前,拱手道:“打扰诸位郎君了,敢问算学院在何处?”

    那几个监生停下脚步,看见眼前的吴青皆露出惊异之色。其中一位身着宝蓝缎襴衫,面容清俊的少年拱手还礼,微微一笑道:“官人客气,算学院在国子监东北角,从大成殿东庑往后走,穿过静思园就到了”

    吴青忙再拱手致谢,向这几位监生告了辞。

    吴青走后,这几个监生议论开了。其中一个白胖的监生用肘弯碰了碰刚刚指路的少年,坏笑道:“嘿,我说,人都走远了你还在瞧什么呢?”

    另一个长着一对桃花眼的监生噗嗤一笑道:“朱兄原来是好这一类的。刚刚那位,啧啧,眼睛里隐含锋芒,倒不似寻常女子。”

    大家口中的‘朱兄’面上一红,辩解道:“胡说些什么,她可是圣上新封的明惠县君,正五品上算学博士。我听闻那日正旦国宴,就是她大显身手,智退了北狄使臣。今日见到真人,只是有些感慨罢了。想她小小年纪,就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我虚长她几岁,却还寸功未立,实在惭愧。”

    桃花眼监生惊讶地“哦”了一声说道:“原来她就是上次花朝节宫宴上,夺了雨棠妹妹诗赋魁首的明惠县君啊。”

    朱兄不悦道:“什么时候诗赋魁首成我堂妹的私物了,既是比试,合该择取优者。我堂妹如今越发骄纵,倒是少不了你们这些公子王孙捧拥赞和的功劳。”

    白胖监生嗤笑道:“嘿,朱五,你怎么亲疏不分呐。你不肯偏帮你堂妹,那就由我们来疼雨棠妹妹吧!话说还有半个月就是上巳节了,这次去东郊樱山踏春,你把雨棠妹妹也带上啊!有佳人相伴,春游饮宴也更有滋味。”

    桃花眼监生忙道:“是极是极,朱兄千万不要忘了带上雨棠妹妹啊……”

    正往算学院走的吴青哪里知道,自己的一次寻常问路,倒是引发了一场关于自己和朱雨棠的小小争论。按照刚刚那位监生的指示,吴青很快到达了目的地。

    算学院规模不大,仅两间讲堂,容纳八十名监生。两间听事房,为两名算学博士,及学论、学直、学正、学录的办公地点。

    算学院除两名博士外,另有学论、学直各一名,为助教,秩正八品上。

    学正一名,监生纪律、执行学规、考校训导,相当于辅导员,秩正八品下。

    学录一般由表现优异的监生担任,辅助博士等教职工监生,相当于算学院的学生会主席,无品秩。

    此时已是未时四刻,吴青和另一位算学博士见了礼互通了姓名,算是认识了。这位博士姓邓,四十来岁,面目清癯,头发稀疏,身形干瘦。倒很有些现代搞数理研究的老学者形象。

    邓博士朴实敦厚,不善言辞。很好说话地和吴青协调了课程。吴青今后的课程安排是:每日未时二刻至未时六刻,也就是下午一点半到两点半,在甲讲堂授课。申时至申时四刻,也就是下午三点至四点在乙讲堂授课。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内城门会在每日申时六刻,也就是下午四点半关闭。吴青十分感激邓博士照顾,衷心致谢。邓博士连连摆手,直称吴青年幼,合该自己多照顾些。

    因为今日吴青拜会了上司同僚,耽搁了时辰,所以今天的课程安排就不做变动了。邓博士建议吴青熟悉一下环境,翻阅一下学生的资料,明日再授课。吴青连忙点头答应。

    等回到居处已近酉时。和瑞娘她们一起用了晚饭,吴青就赶紧回到书房备课。明日就要参加生平第一次常朝,她得早睡早起。

第三十七回 文德殿初次上朝() 
第二天,吴青寅时四刻即起,胡乱地吃了几口面片,瑞娘和小玉利索地服侍吴青穿戴好朝服。与昨日所穿公服不同,朝服为一套绯色罗袍裙,上身为朱衣,下身系朱裳。内里衬以白花罗中单,外束罗大带,再以革带系绯罗蔽膝。腰挂玉佩、锦绶、银鱼符。着白绫袜,黑皮履。手执象牙笏,头戴三梁冠。这身冠袍带履虽繁复,但的确显得庄严隆重。

    此时天还未亮,庄六将两盏写着官位的桑皮纸灯笼挂在马车前头两侧,不紧不慢地往皇宫方向赶。

    至待漏院,但见灯火一片。文武百官有骑马的,有坐马车坐驴车的,乱哄哄挤作一团。周围还聚集着的早点摊档,卖灌肺、胡饼、煎饼的摊子一个挤着一个。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味。

    吴青咽了一下口水,按捺不住,吩咐庄六买了两份羊肉毕罗,一人一个吃得津津有味。羊肉毕罗外面撒满芝麻烤得酥脆,内里羊肉喷香流油,咀嚼时口齿生香,回味无穷。

    约卯时一刻,禁门开启。群臣分文武两班,按品级排队入内。吴青跟在队尾,一路行至文德殿。

    文德殿是文武百官参加常朝的地方,皇帝并不出席。与此同时,垂拱殿朝会正在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三品以上职事官参加,商议事务。

    俗话说春寒料峭,冻杀年少。二月里乍暖还寒,一些年老体弱的官员被这凌晨的寒风一吹,一个个瑟瑟缩缩。好在百官听候旨事的文德殿东庑,里面设幕帘、连榻和冬毡,供应茶水点心,百官在此听候旨意。

    官员们一边喝着热茶汤,一边吃着热烘烘的黄糕糜,身上的寒气渐渐得以消减。身上暖和适意了,众人便都七嘴八舌地闲话起来。

    有一官员说道:“你们听说了没有,最近北狄在临近咱们大兴的边境又集结了不少人马。不会是出尔反尔,又要进犯我国吧?”

    另一官员摆摆手道:“这个倒不怕,且不说北狄与咱们大兴已然签订了盟约,誓不再犯。单就说有忠亲王在,北狄就不会再越过燕山。”

    旁边一位官员点点头道:“此话有理,若不是忠亲王镇守,以北狄骑兵之勇,不至于在渔阳郡与我军僵持了整整一年。现如今,北狄军队从渔阳郡撤出,忠亲王也接管了渔阳郡的军政事务,掌握了古北口等关隘要塞,再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又有一个年轻些的官员说道:“北狄这次在边界布防,怕是与他们朝中的国师出逃有关。听说北狄使团回国后不久,北狄王因盟约之事未讨得便宜迁怒于国师,要将他施以火刑。岂料国师在北狄颇有些信徒故众,提前得知了消息,连夜出逃。那国师知道不少北狄要闻秘事。想来,北狄王担心他逃到国外会泄露机密,故而才会在边境大张旗鼓,层层设防。”

    众人听到这样的解释,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一旁的吴青听完这些对话,原本对忠亲王有些心灰意冷的心思,又慢慢松动了。她安慰自己道:忠亲王接管了渔阳郡,又要面临北狄在边境增兵的危局,诸事缠身才会无暇回信,再等些日子一定会有回应的。

    约半个时辰后,垂拱殿朝会结束。宰相至文德殿宣敕,群臣列队听旨。

    吴青站在队尾,听着宰相念了一通言语工整、声律铿锵的敕文,心里暗自咋舌道:乖乖,这种文辞古雅,骈四俪六的文章,亏得自己是中文系毕业,要不然真得云里雾里放光彩了。

    敕书也不长,宰相摇头晃脑地念了半刻钟也就宣读完毕了。无非是皇帝教令臣下,使之警诫,不可怠慢政务之类的套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春天到了,人容易渴睡犯懒,大家要克服懒怠之心,工作上要勤勉守时。

    接着,宰相宣布朝会结束,此时已将近辰时。吴青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