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颜国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青上前一步,福了一福说道:“回陛下,风水一说,自上古而来,那是古人选择居住地的需要,而总结的一门学问。人们依照风水学察看地形地貌,选择避风向、避水灾、向阳、干燥、取水排水便利的地方作为定居点。风水学从一开始便提倡我们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神灵一说,多是后人附会。关乎风水还有一说:‘风水之法,得水为止’,早在秦朝,人们就在广西开凿了灵渠,联通了海洋江与大溶江,如今已过千年,我大兴依然能从中获益。这说明,只要能顺应地势,合乎民意,开凿运河便可行。”

    皇帝点点头,又向众大臣说道:“众爱卿有什么想法只管说来,理不辩不明,这一争一辩之间才能把事情弄清楚,徐卿你先来说说!”

    那位姓徐的老臣上前一步,说道:“回禀陛下,老臣以为开凿运河或许是件好事,但工程太过于浩大,所费人力物力难以计算,恐怕会伤及国家元气。”

    皇帝捻须沉吟道:“吴卿,你且来说说看,这开凿运河之事会动用多少人力物力,费多少银钱粮食,需要几年方能完工。”

    吴青镇定地说道:“回陛下,微臣是这样想的。在运河所经郡县,以雇募制为主,召集失了产业的流民以及工匠,再以征役制让在押的囚犯参与开凿。运河全线所需人力加起来应在百万人以上。一年的银钱耗费在千万贯左右。至于口粮以一人一天两升计,一年总共约在一千万石左右。因所费巨大,银钱和口粮必须按标准发放,定时定点,派专人监管。每处郡县还需派驻医官医技为河工医伤治病,防治时疫。再把开凿运河的河工伤亡率列入到当地官员的政绩考核中,此两项措施能尽量避免加重百姓负担。至于几年完工,臣估算了一下,各地同时开凿,应该会在五年内完工。”

    那姓徐的老臣听吴青说完又说道:“一年要费钱千万贯余,粮食千万石,这岂不是要把国库掏空吗?陛下,臣以为这实在不妥,国库没了钱和粮食,怎么去维持军队的开支,怎么修筑黄河堤坝,这些也都是头等大事啊!”

    吴青马上回道:“据我所知,去年我大兴仅酒课一项,就已超千万贯,并非像刚才徐老所说会掏空国库。而且,现在江南稻米丰收,完全可以应付开凿运河所需的口粮。大兴开凿运河就如寻常一户人家倾尽钱财修筑房屋,虽会让家中一时窘迫,但是能给家人遮风挡雨,而且还可以惠及后代子孙。陛下若能开凿运河,不仅会立时受益,而且会造福后世,垂名青史。正因为涿杭大运河工程浩大,乃旷世难成之大业,一旦修成,必定也是旷古伟业,不世之功。”

    吴青此番豪言皇帝意动不已,古往今来,哪个皇帝不希望自己能建立丰功伟业。皇帝抚须颔首道:“吴卿此话有理,不能因为所费巨大而怯步不前。做大事应当深图远算,不能因噎之故,而绝谷不食。如今江南物产日渐丰饶,南方赋税也日渐举足轻重,开凿运河确有必要。太子,你且说说看你的想法?”

    太子上前一步回道:“回父皇,吴学士所言儿臣深以为然。开凿涿杭大运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儿臣愿意主动请缨,为父皇监督工事。”

    太子话音刚落,诚意郡王也出列说道:“父皇,儿臣也愿意效犬马之劳,尽心竭力为父皇分忧。”

    皇帝笑道:“很好,如今你们都长大了,是该历练历练了。开凿运河一事,朕意已决。众爱卿就此事再商议一下细节,等有了详细的计划,再呈与朕。各位还有其他事需上奏吗?”

    皇帝既已决定,众臣也不敢再多言。有事情需面奏的就赶紧发言,吴青则退回到队尾乖乖下朝了。

第六十一回 求发展改进织染() 
因为第二天是旬休,吴青一当完差就直接赶回庄园,顺利的接手了新的田地。所属的四十家佃户知道吴青接手了他们耕作的田地都喜不自禁,无需吴青多费口舌就痛快地签了合约。

    吴青让这些新接手的佃户收割完小米后,留出一百三十亩田地种些韭菜、胡荽、白菜、萝卜、芹菜、芥菜之类的蔬菜,其余三百多亩仍种冬小麦。

    这样安排,一来是因为工场工种加起来可能会超过一百人,每日需要消耗的蔬菜。二来,明年她要用种蔬菜的地种西瓜,因为种小麦的话,等到收获再播种西瓜,时间肯定来不及。

    话说那日拿到西瓜种子后,吴青就数了两千粒种子作为一亩地的播种标准,再称了整袋种子,估算出这两斗多种子恰好能种一百三十亩。而剩下三百多亩种冬小麦的地,明年收割以后,刚好赶得上种芝麻。她早在去年就曾打算种些芝麻,把《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几种榨油方法分别尝试一下。

    这个时候,地里的棉花已陆续吐絮。佃农们拿着筐子拣成熟的采摘。吴青也加紧了工场的筹备工作,争取尽快开工。

    现在她的工场已经有一百七十三名适龄女劳力。吴青挑选了四十几个不需要照顾老人小孩的健壮女劳力,安排到工场的各个工序。

    三十个会用纺车的安排做纺纱工。四名体格最健壮的安排操作搅车。其他还有五名擦条工,五名浆经工。又征选了十个男劳力作弹棉工兼杂工。加上从外面请来的三十名织工,六名男染工,以及李大媳妇在内的五名厨娘和作采买的李大,整个工场共有九十六人。

    吴青和他们议定好工钱,分别签了劳动合同。从外面请来的织工和染工,每人每月三贯钱。其余佃户负责的工种都是每月两贯。

    照此算来,一个月工场人的工钱加起来就是两百二十八贯,一年下来就是两千七百三十六贯。再加上每月一百贯的伙食费和一年的染料费及其他物料费,估计工场一年的开支就得将近五千贯。

    这个数字对当时的普通人来说想都不敢想。粗粗算过这笔账,吴青深吸一口气,现在就看工场能不能之处市场反响好的棉布了。

    上一次织工们织出了几匹平纹胚布,吴青拿到布行街问过行情。吴青的白叠布一匹长四丈,幅宽三尺余,比之高昌国进口的,除了幅宽多了一尺外并无别的优点。几个掌柜的给出的收购价都是在单价一贯左右,差不多是高昌国白叠布的市场价。

    提高棉布的附加值,吴青和织工们提议,采用织罗的工艺,试着加软综,织出斜纹布和三梭布。再让染工们染出不同颜色的纱线,用错色、配色的方法织出不同的图案。

    匆匆安排好庄园的事物之后,吴青回到了兴业坊的居处。对工场的进展,吴青放心不下,她吩咐庄六,每日送她到国子监之后,再跑一趟工场替她瞧上一眼,回来刚好能赶上接她。

    就这样忙活了十几天,仲秋又到了。仲秋宫宴上,皇帝终于高兴地宣布,涿杭大运河不久就会开工。现下已经派太史局的官员实地勘测,用不了两个月就能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

    宫宴上皇帝对吴青又嘉奖了一番,赐下不少锦帛、茶叶、宫廷点心和鲜果,其中就有一筐南方运来的柑橘。回到家中,吴青也无心过节,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带上堂姐和那筐柑橘赶往庄园。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工场里终于织出了吴青想要的几种布。斜纹布和三梭布织得是柔软紧细,富有立体感。还有用染过颜色的纱线织出的花布,虽然只有简单的锯齿纹、回字纹、井字纹、菱形纹和卍字纹,但也算是不小的进步了。

    吴青让织工们再试试丝织上的提花工艺,织出更复杂精美的棉布。又让染工们把一些白坯布整染成蓝色、青色、棕色、褐色、黑色等色布。再试试用蜡染、扎染的方法染出不同花色的布匹。吴青准备把这些成品拿到布行街问一问行情。

    经过市场调研,吴青工场出产的三棱布坯布收购价一贯二,整染过的一贯三,几何图案的一贯五,蜡染扎染的一贯四。斜纹坯布收购价是一贯五,整染过的一贯六,几何图案的一贯八,蜡染、扎染的一贯七。

    吴青对这个价格还算满意,当即签下收购协议。约定今后每月供货六百匹左右。其中三棱布、斜纹布坯布各五十匹。几何图案的每个图案各十匹。整染的各种颜色各三十匹。扎染的各二十匹。蜡染的各二十匹。

    等到月底旬休的时候,庄园地里的棉花已收获结束。小米也已收割,种上了冬小麦和各种蔬菜。工场的织工又按织罗、织绮的工艺织出了各种纹路的棉布。花布的颜色和图案也更加复杂精致。看到工场运行地这么好,吴青一直悬着的心算是落了地了。

    虽然开局良好,吴青也不敢让自己闲下来。有空的时候她还经常琢磨织染工艺。她想到上一世曾在电视上看过关于XJ艾德莱丝绸的纪录片。这种丝绸采用的是扎经染色工艺。它是按图案的要求,在经线上扎结,进行分层染色,整经对花后进行织造。

    想到这个,吴青兴奋不已,趁着旬休就赶往工场,就这个想法和织工染工们商议了一番。果然,下一次旬休去看的时候,还真就织出了她想要的花布。这种花布图案粗犷奔放,色彩绚丽鲜艳。如同油彩画就的一般,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染工师傅还提议,可以尝试一下凸版印花和镂空版印花。吴青一想,也是啊,上一世在博物馆工作,就曾经接触过这两种印花工艺的资料。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印花敷彩纱就是用三块凸版套印再加彩绘制成的。

    说起来做凸版和镂空版也不难,书肆的雕版房有现成的雕版高手。吴青想到就做,又赶往书肆印坊余大哥和几位雕版工人帮她雕刻几份花版。

第六十二回 正旦晋封开国伯() 
十月初,朝廷下令各处运河工地开工。忠亲王、太子和诚意郡王被任命为运河巡察使。忠亲王负责巡视幽州、京东东路及京东西路段工程。太子负责巡察淮南东路段工程。诚意郡王则负责巡察两浙路段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