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廖凡民曾经思考过,参加国际辩论大赛的全部都是各个大学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尚在象牙塔里面读书,没有实际的接触社会,他们辩论的内容,几乎全部都来自于书本,很少有现实社会的积累,而辩论到最后,大都是理论之间的对决,或者书本的对决,这就让电视观众逐渐的失去了兴趣。
随着社会的进步,如何的挣钱、如何的出名,如何的游刃于社会,成为了最为关注的事情,至于说坐而论道的辩论赛,被大众媒体抛弃和放弃,就很正常了。
切身感受到社会快速发展的廖凡民,对于辩论也逐渐的失去了兴趣。
会议商讨的就是辩论比赛举行的时间,以及如何组队等问题。
廖凡民几乎没有发言,毕竟他是第一次参加学生会召开的会议,不发言也是正常的。
97级每个系都要组建一个辩论队,每个队的队员为六人,其中四人为主力选手,另外有两人是预备队员,这样97级就有几十支辩论队伍。
辩论比赛按照淘汰制的方式举行,经过初赛的淘汰,有八支辩论队能够进入决赛,决赛同样是淘汰制,最终胜出的辩论队为冠军。
每个年级前四名的辩论队,将参加学校举办的辩论大赛,学校将从参加比赛的辩论队之中,挑选参加第四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的选手。
原则上大四的学生不会参加全校的辩论比赛,因为第四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在下半年举行,到时候他们都已经毕业了。
只要能够在年级的辩论赛胜出,参加全校的比赛,就很有可能被挑选参加第四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这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荣耀和无尽的机会。
往年举办的每一届电视辩论大奖赛,最佳辩手以及获得冠军队伍的大学生,在分配工作的时候,都能够进入心仪的单位,就算是毕业不包分配了,这些辩论出色的大学生,同样会被相关单位注意,得到学校的鼎力推荐,从而轻松的找到好的工作。
所以辩论赛引起大学生的高度关注,也是有道理的。
“辩论赛计划四月下旬开始,在学校礼堂进行,比赛计划七天时间,第一轮比赛三天,第二轮比赛两天,第三轮比赛一天,决赛一天,能够进入第二轮比赛的参赛辩论队八支,辩论赛的题目已经拟定出来,明天就下发,有一个月的时间准备,整个年纪的辩论赛四月底必须结束,前四名的辩论队参加五月底学校举行的辩论大赛。。。”
沈亚玲说的很清楚,也很明白,97级的辩论比赛,必须在五月初全部结束,前四名的辩论队参加全校的辩论大赛,也就是说进入第二轮比赛,凡是在比赛之中胜出的辩论队,就可以参加全校的辩论比赛了。
一般情况之下,大一的学生很少有机会代表学校去参加全国性的比赛,不管是从学识还是口才,他们都比不上大二和大三的学哥学姐,而且辩论赛研究生也参加,人家的经验更加的丰富,而南华大学法律系的学生,又是参加辩论赛的重点成员。
说到底,97级的辩论赛,就是储备人才,只要在年度的辩论赛之中露头,进入大二自然成为学校关注的对象,很有可能被选拔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的电视辩论大赛。
沈亚玲说完之后,扭头看了看廖凡民。
“廖主席,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廖凡民有些猝不及防,他根本没有打算发言的,想不到沈亚玲直接点名了。
“我没有什么补充的,一定按照会议的布置,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
学生会主席看着廖凡民笑了笑。
刘涛来自于北京,对于组织各类的活动有着很高的兴趣,或许是在首都出生和长大,刘涛对于各类的社会活动,都保持很高的关注度和积极的参与度。
刘涛同样是法律系,对于同为法律专业的廖凡民成为学生会副主席的事情,非常认同。
“廖主任,沈主席说的是,你在学校的名气很大,这次可要带头参加辩论赛,说不定能够被选中参加全国的辩论赛。”
廖凡民连连摆手。
“我不行,辩论方面我没有天赋,平时就很少说话,要说上去辩论,听见别人说的头头是道,一着急怕是什么都说不出来。。。”
“廖主席,你可一定要参加,你看看,我们学生会的主席和副主席,全部都是法律系的,其他的系都有意见了,我觉得你们两个副主席,都要参加这次的辩论赛,我们学生会带头了,其他人也就没有什么话可说了。”
听见刘涛这样说,沈亚玲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的笑容。
“是啊,廖主席,我们俩都要参加辩论赛,学生会的要带头。。。”
廖凡民的头有些大,他是真的不想参加辩论赛,太耗费时间和精力了。
每个辩论团队的背后,都有一帮人支撑,需要找寻相关的资料,需要就辩论题目确定下来辩论点,拟定辩论辞,需要挖空心思想对方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如何的反驳等等,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哪怕是学校的教授,一个人都不可能想到那么仔细。
辩手就更加辛苦,需要阅读海量的资料,不管是平时的准备,还是真正参加比赛,精神必须高度集中,要随时应对对手抛出的刁钻的问题。
这可比一场考试辛苦很多。
学生会开会持续的时间不长,很快就接近了尾声,不管哪一个学生会干部发言,都不会有长篇大论,该说什么很快说完,不同意就说出不同意的地方,简单说明理由,也就是在这种高效的争论之中,观点很快统一。
作为学生会主席,刘涛不会参加本次的辩论赛,他亲自担任了筹备小组的组长,负责相关的组织工作,更是要去邀请学校的教授,担任辩论赛的评委。
“各位同学,学校对这一次的辩论大赛非常重视,要求我们学生会好好组织,我希望学生会的所有干部,都要带头参加辩论赛,展现我们的风采。。。”
刘涛的总结同样简单明了,几句话就说完了。
不过廖凡民的脸上,却带着一丝奇怪的笑容,他从刘涛的话语之中,闻到了一丝的官味,或许作为学生会主席的刘涛,尚未意识到这一点。
廖凡民站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刘涛叫住了他,留下来的还有沈亚玲。
“廖凡民,还没有来得及祝贺你当选为学生会副主席,这段时间事情有些多,等到辩论大赛结束之后,我请你吃饭,刚才我想过了,法律系的辩论队,沈亚玲和你都要参加,沈亚玲做一辩,你做四辩,也就是自由人。。。”
廖凡民还没有来得及开口,一边的沈亚玲就开口了。
“没有问题,我们一定为97级法律系争光。”
廖凡民看了看刘涛和沈亚玲。
“刘涛,学生会如果一定要求我参加辩论赛,我服从,不过我有个想法,这一次辩论赛的组织活动很多很杂,你一个人来回的奔波,时间和精力都是来不及的,需要有人协助,平白无故的要求其他的人来帮忙,人家也不一定愿意,还觉得耽误了时间,我是最好的人选,尽力配合你完成这次辩论赛的各项组织工作。。。”
刘涛看了看廖凡民,不由自主的点头。
辩论赛的组织工作的确很多,都很细致,一个人就算是能够忙出来,也考虑不到那么周密,学生会只有那么多干部,都去参加辩论赛了,还有谁来完成组织工作。
“说的也是,到时候我一个人跑来跑去的,可能耽误事情。”
“刘涛,我认为廖凡民说的有道理,干脆我也不参加辩论赛了,协助你们做组织工作,学生会其他的干部参加辩论赛,我们三人完成大部分的组织工作,完全说得过去。”
“好,那就这样,法律系的辩论队,我来负责组织。。。”
第98章 不对劲()
辩论赛引起了巨大的关注,特别是在97级大一学生之中,可以说是引发了轰动,学生会主席刘涛本来是要求学生会的干部要踊跃参与,起到带头作用,结果主动报名、愿意参加辩论比赛的人数太多,学生会的干部最终都退出竞争,将机会让给其他同学。
这就让辩论赛的相关组织工作得以顺利的实施。
学生会的干部虽说不参加辩论赛了,但是相关的组织工作是必须要做的,比如说组织每个系成立辩论队,找寻老师的帮助,搜集相关的资料,保证辩论队能够顺利的训练,有些时候甚至要在训练的时候,成为反方与辩论队展开辩论。
初赛的所有辩题都发下来了,一直到比赛开始的前七天,每个辩论队的领队才会去抽取辩题,明确辩论对手,在这之前的准备,就是搜集资料,熟悉每一个辩题,毕竟谁也不知道会抽取到哪一个辩题。
这样的准备工作很繁杂,辩手需要了解每一个辩题,但不必要过于的深入,毕竟比赛前七天的时间,领队抽签明确辩题之后,才会真正进入到实质性的、精细的准备阶段,从那个时候开始,闭门的训练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廖凡民和沈亚玲两人都是负责协调法律系的辩论队。
南华大学每年组成的辩论队,法律系参加的辩手是最多的,包括法律系的研究生,这也是因为法律系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每年学校内部举办的辩论赛,法律系总是能够进入前四甚至是决赛。
程雅惠没有成为新闻系的辩手,但是被抽调做相关的组织和服务工作,包括搜集资料等等,也变得忙碌起来,与廖凡民见面的机会自然是少了一些,很多时候,廖凡民与程雅惠见面,仅仅是在食堂,而且谁也不知道法律系和新闻系的辩论队是不是会成为比赛的对手,故而两人之间的接触还要避讳,绝不能私下里交谈,否则有泄漏“机密”的嫌疑。
倒是沈亚玲,无时无刻都在廖凡民的身边,虽然在学生会里面,沈亚玲的资格比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