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语中打着机锋,似乎让人一听就能明白,但稍稍一想又完全不明白。越女思量,笑道:“宇宙大爆炸?”
陈缘摇摇头:“那也要等撞上才明白。”
。。。。。。。。。。。。。。。。。。。。
范蠡回了越国,他坐在马车中,满脑子翻来覆去都是陈缘的样貌,那位圣贤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他,范蠡心中虽有哀叹,但对方执意不愿来,他也无法强求。
儒家讲究一个礼字,自从范蠡入了儒门之后他便一直遵守这种规定,他认为自己是君子,既然是君子,自当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礼贤下士,对圣贤都做不到以礼相待,那么对于平民百姓,将相军兵还能又有什么尊敬之言?!
一个眼高于顶的君王注定得不到贤才,一个狂妄自大的国家必定会走向灭亡。范蠡深深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才会急切的希望陈缘随自己归国,儒家与法家,如果能相互结合,定然会爆发出璀璨的光彩,能够照亮这个黑暗的时代,而越国也会成为千秋之朝。
甚至,取代周王室,一统天下。
九日的长途跋涉,范蠡从陈国回归越国,那些拉车的马儿都不是凡品,据说有一丝龙马血脉在其中。
是的,不要忘记,这个春秋,是有仙的。
范蠡掀开马车的帘盖,越国,一个正在渐渐从衰弱转变的国家,厉兵秣马十年有余,而原本的越王勾践,则因为身染不治之症,已经去世一年了。
如今的越王是勾践王的三子,甘明。而其长子与夷也患上了与勾践同样的病症,紧跟着越王离世。
二子无能,故此三子即位,仍号越王。
范蠡回到越国王都,跋涉半日,面见越王。
甘明感到自己最近似乎有些心绪不宁,就像是要有什么不好的灾难发生。他知道这个世界有仙人,既然有仙人,那就是神话版的春秋,那么他这个预感定然不是空穴来风,只是他苦思冥想,也不知道到底这身体的原主人得罪了谁,欲除他而后快。
三子平素饱读诗书,不与人争,若是真有想要杀他的,那最有嫌疑的,就是原本与夷的部下与臣子了。
第六百四十二章 那是个圣人,还带着三徒弟!()
看见范蠡进来,甘明顿时面色变得缓和,高兴道:“范相,你回来了。”
在甘明穿越过来,并且继承了王位之后,他便重用范蠡,任其为相,与管仲同级。这种两相的模式让许多老臣诟病,且直言劝诫,但甘明依旧重用二人,不为外人惑。
范蠡有感自己能力不足,比不得管仲,执意要退去这职位,却被管仲劝阻,直言他乃不世的大才,既然越王任命,那自然有他的道理,并且为他阐述三王子的品行,于是范蠡才真正点头,答应这个差事。
穿越者总是有些超前的想法,这些念头有利有弊,在不同的故事中会引导不同的走向,最终的结果也是极其难以预料的。
范蠡见到越王甘明,连忙施礼,面色严肃,大叹一声。
“王上,我此次去陈国游说,见陈国气象与以往大不相同。过去暮气一扫而空,整个国家,数座城池奉行同种准则,我去三月,便让我感到震撼,他们的国力蒸蒸日上,乃是肉眼可见,用儒圣的话讲,便是‘日新月异’四字。”
范蠡把他在陈国的见闻尽数告之越王,甘明一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上,陈国早已不是当初的公侯大国,现在不过是旁支末流,国内连一个高手都找不出来,没有先天压世,国运衰竭,灭亡只是迟早的事情。
自己看中陈国,也正是因为这股子暮气,如果自己的改革能够让陈国的百姓知道,他们必然会向往越国的生活,以此聚拢民心,而陈国倒行逆施,定然会渐渐衰败,最后天下大势所向,越吞陈灭吴,已成定局。
他是知晓历史的人,虽然现在有了出入,而且世界的武力比曾经更高,但是吴越之战并没有结束,现在正是越国积蓄力量的时候,按照历史的进度条来说,还有两年时间,吴国就要北上中原争霸,最后大败,被越国趁虚而入,杀的片甲不留。
勾践虽死,还有他甘明在,越国同样可以争霸天下,而且会变得比以前更好。
只是,这期间似乎忘记了什么。甘明有时候会想着,他记得在这个积蓄实力的过程中,有一件与范蠡有关系的事情。。。。。。。。
听着范蠡的诉说,甘明不由地震惊起来,他脱口问:“不可能,这还是当初的那个陈国吗?!”
“是!”
范蠡认真的回答:“陈国之变化,让天都感到惧怕,乾坤扭转,如我所言,很快,不出三年,陈国便有吴越之力,十年之后,便有齐楚之威,二十年后,能与秦汉宋明扳手腕!”
甘明霎时大惊,这种变化超出了他的预测,完全不在计算之内,但他身为穿越者,终究是比旁人多一份冷静,这份冷静完全源自于对原本历史的掌控。
难道是有人改变了陈国?看来天下大乱,连圣人出世的时间都变了?
甘明对范蠡询问,却没想到后者真的点点头:“不错,正是有一尊大圣点化陈君!那位尊上言明律法,所制定之策,比我与管仲更加详细。恶必罚,善必奖;公道,人心之论,让我大彻大悟!”
“何为法?天道无情,故此至公!”
范蠡语气激动起来:“若是有此圣贤辅佐,何愁我越国不能灭吴!只可惜,我当时以相国之位相许而求,那位却是不屑一顾。”
“我恼,若是早些遇到这位圣贤,又何至于被那陈君抢得机缘?!须知,这位圣人出宫,言明离去之事,陈国居然想恩将仇报,把大圣斩杀在宫中,如此小人行径,实乃天地不容!”
范蠡挥袖,面色愤怒哀伤至极,同时面上满是惋惜之色。
“圣贤挥手破去数千甲士,领着三徒,飘然远去。王上,范蠡有罪,未能请得这位人中圣贤,还望。。。。。。王上降罪!”他说完便跪下去,不再吭声。
甘明从震撼中醒来,连忙把范蠡扶起,口中道:“自儒生出世,墨圣讲道,我便一直心中倾慕,这次与又一尊大圣擦肩而过,虽感惋惜,但亦非你之过,圣贤自有独到之处,他们乃是上窥天心者,探求世间真理,都是数千年才出一位的高人。”
“高人自有高人风范,无事,无事。”
他嘴上这么说着,但是心中却已经震惊的无以复加,法家之言已经成型,对方出现在陈国,颁布法典,言明法律,至法不容情,这简直就是法家集大成者,而春秋时代只有一人有此殊荣!
“难道是韩非子?!”
甘明心中震惊,要知道,商鞅这些都是法家中人,而韩非更是集法家之大成者,后来秦国能一统天下,与法家脱不了干系!
“不行,我一定要找到这人,虽然现在给范蠡说没事,但如果那人真的是韩非子的话。。。。。。我一统天下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这个世界不是以前,需要厉兵秣马,修生养息数十载,这个世界是有仙人的!而那些大圣大贤显然都是拥有无上伟力的大能者!
范蠡叹息着起身,甘明安慰他,而后忽的想起了什么,又对他道:“你说,那位圣贤还有三个徒弟?”
开什么玩笑,带着三个徒弟,难道是去西天取经吗?
范蠡听见越王问他,点点头:“不错,那是一位妙龄女子与一对少年少女。”
“那女子使剑出神入化,而那少女亦是无比厉害,那日晚上,我曾在圣贤居外,听那少女敲击竹棍,一共八十一响,其中真气浑厚如天雷鼓音,似仙神起舞。”
“而那女子更是厉害,我还在院门,那屋中便飞出一柄剑来,笔直插在我身前不到三寸之地,在多一分,我便要人头落地。这般手段,便是先天也不能随意使出,定然是见神之上的强者。”
甘明听得他说话,似乎脑袋里闪过一道灵光,范蠡和少女,妙龄女子?等等。。。。。
他好像回忆起了什么,于是一个故事在他脑海中成型,并且有着画面展现出来,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白。越王甘明猛地一个激灵,却是想起来了!
甘明抓住范蠡的肩膀,尽量让自己声音平静,装作好奇,询问道:“那,你可知那两个女子名讳?”
范蠡想了想,不隐瞒,道:“那妙龄的红衣女子我不知,但那少女,我听见红衣女子叫她作。。。。。。。。。。。阿青。”
第六百四十三章 一论道尽天下理,令百贤不能言()
甘明一瞬间明悟了,他想起来,同时心中倒吸口冷气。
这个剧本不对了。
阿青。。。。。。越女阿青!
可阿青怎么会跟在韩非子身边?而且时代也对不上。。。。。。。。对了,因为混乱,所以韩非子提前出世,又与阿青遇上?
这太混账了,如果没有阿青,那么越国的剑士们如何学得白猿剑法?没有这剑法,越国剑士如何跻身世上最强军队?
这是一个仙武的世界,虽然很像,但却不是曾经的历史,在这里,武道可以通天,一剑断海不是传说,而是真实的事情,那么像是越女阿青这种极为厉害的人物,可以称得上是剑神的女子,她的实力一定是高的没有边际!
但现在一切都没了,范蠡没有在长街上留住阿青,他们二人甚至没有产生什么互动,从范蠡的语气和表情来看,他们只是萍水相逢罢了。
甘明掩饰了自己的表情,身为一尊王者,决不能让臣子看出自己的真正心思,他所表现的都是伪装的外在,并且需要瞒过范蠡、文种这种极为厉害的人物。
“你可曾知道那一行师徒四人去了哪里?”
甘明朝范蠡询问,后者摇头,苦笑道:“圣贤不欲与我多言,就此远去,一步二三里,我早已看不见他的踪迹。”
“但想来,应当是一路西行。”
范蠡认真的回答,当时他看见陈缘几人离去的时候,是朝着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