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能让枯枝长成一棵小树。
难道作用于种子、作用于幼苗,反而不顶用?
没这个道理!
不过这个实验暂时许广陵还没有做,一是暂时用不着,没必要,二是现在他也没时间、没心思搞这个,还有三,对那雾气,暂时他也还谈不上啥操控。
更进一步,那雾气到底是什么,他还是想要更深入地了解。
而这都需要时间。
不过不管怎么说,话说从头,对于蔬菜类的种植,许广陵是很有想法及把握就是了。
但鱼类,肯定不是这回事。
养殖的鱼和野生的鱼不是一回事,这是神农诀的分析所告诉他的结果,二者差异极大!而属于个人的野生的鱼……难道要许广陵去把太平洋给承包了么?
不管怎么说,想自己提供,鱼类比蔬菜类要复杂,而且复杂得多。
==
感谢“浅潋音”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菡萏轻舞”的月票捧场。嗯,本章的那第一句送给你,祝开心。:)
第238章 瞬间爆炸()
蘑菇、青菜、豆腐、鱼、肉。
蘑菇很干净,但是太过小家碧玉。青菜只是一种辅材,它本身很乏善可谈。豆腐是脚踩两只船的物种,是背叛了自身阶级立场的可耻(光荣)投机分子。鱼和人体的契合度很高。
从身体的感受和体验中得出了这个结论之后,许广陵不免就对之有所分析。
恩,其实分析还谈不上,只能说是一点初步的想法。
蘑菇或者说菌类,属于地球生命的初始,它和其它后来的生命种类比起来,就如同沙土之于砖石,砖石是大厦的基础,但是沙土是砖石的基础。
基础意味着什么?
一方面,它意味着原始,意味着不那么高级。
另一方面,它却是“最小的单位”,而这点落实到人体中,就意味着它不会给人体带来任何污染,反之,它是反污染的!
因此,这是一种真正的有百益而无一害的食物。
而其唯一的不足,也就是太过低级了,人体这座高级而且是相当高级的大厦,不可能仅仅依靠它来作为支撑,撑不住的。不止是人,多半就连猴子都不行!
菜类,叶子是其呼吸的地方,在人体中就相当于肺。
医学上一直就有把肺称为“肺叶”的说法,其实肺和叶子本质来讲是一回事,在植物来说是叶子,而当植物化作动物,叶子从外置到内置,也就成了肺。
所以多吃叶子能补肺,这一点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二者本来就是一而二二而一。
但阴阳从来相伴,利害多是一体,多吃叶子固然是能补肺,但如果多吃了许多含农药等类污染的叶子,其结果就不是那么美妙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不容置疑的,而全民卫生知识的普及及卫生环境的改善,也是极其巨大的。”
“但是!”
“这几十年来,特别是最近这二十年来,我国癌症的病发率,却是呈现出一种直线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肺癌!”
“这和空气的污染,应该是有巨大关系的。另外,和饮食可能也有关系。”
这是章老的话。
前段时间,给许广陵讲述肺部知识的时候,章老向许广陵普及了这么一段信息。
而此际,许广陵通过自身的证验,知道,肺癌病发率的上升,其最大的原因,很可能不是空气污染,而是饮食污染。毕竟前者比较间接,人体对于外部的污染多多少少有一点防护和隔离,虽然很不完善。
而后者,却是很直接的!
很多普通人,以为多吃蔬菜对身体好,但却并不知,当他们食用而且是长期食用并不那么可靠的蔬菜,简直就是开门揖盗!
这无疑是一件很无奈也很让人叹息的事情。
对于菜类来说,叶子是如此。
而茎,是其传输养分的通道,就类似于输油管或者说自来水管。
所以绝大多数菜类茎部的营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作为一种食物,它们对人体来说,最大的作用处,可能也就是纤维素吧。
菜类真正的营养重心,其实还是种子。
譬如油菜,其种子油菜籽,然后是由籽榨出的菜籽油。
菜籽油,是很好的。
这是菌类及蔬菜类,然后是豆腐或者说整个豆类。
许广陵现在对这一类别的食物感觉很复杂,一方面,外界的知识都在说豆类是很好很好的,而且仅从它们的生长来说,自身能够固氮合成营养简直是太神奇不过了。
但是另一方面,自身的体验又在告诉他,豆类对于血液及心脏确实有那么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作用,或者直接点说,负作用。
所以暂时阶段,对这类食物,许广陵还是抱持着一种怀疑且谨慎的态度,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也就是所谓的不置可否。
当从豆腐再过渡到鱼,直接就是海阔天空!
鱼类对身体的全面补益作用,是许广陵以前从来也没有想过的。
而现在,有了结果,反推原因,其中的一些脉络隐隐约约地就出来了。
比如说,纵观人类的发源地,四大文明古国什么的,无一例外地,全都发源于海洋之边,而从古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少则几千年,长则上万年,人类文明最活跃的地方,依然是沿海!
同为中国南部,东南和西南简直就是两个天地,为什么?
就因为一个沿海,一个不沿海!
比如说,人体内部的盐度环境,和海洋的盐度环境很接近。
比如说……
嗯,其实是有一大串的。
而这些所有的东西串起来,都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人类和海洋息息相关,从亘古贯穿到现在,也必将从现在延伸到未来。人类看似生存在陆地,但其根源、根基以及依靠,很可能还是在海洋。
那浩瀚的蓝色,才是地球所有生命包括人类的摇蓝。
鱼类,对人类来说,有着某种“同源”的关系,是以,其对人体的补益较大,为其它食物种类所不及。
五大链条,已经过去了四个。
而从鱼过渡到肉,又是怎么样的一种光景呢?
不妨沿着时间的长河,倒溯回去,回到那原始的生活环境中,想象一下,原始人从平常的采集生活,吃些野果野菜甚至是野草之类的,偶然有一天,天降雷霆,大火点燃了森林,也烤熟许多来不及逃生的动物。
最原始的“烤肉”,就那么大大方方在摆放在了原始人的面前。
闻到那奇特的香气,一个小部落或仅仅是一个小群落,畏惧着,迟疑着,但难以抗拒诱惑地寻踪而至,而后,再次地畏惧着,迟疑着,其中一人拿起来“烤肉”,放到鼻端,凑近口端。
还是畏惧着,迟疑着。
但接下来,注定有一种行为要发生,注定有一种石破天惊要上演。
轻轻地,或者狠狠地,撕咬上一口。
然后……
或是嘶吼,或是捶胸,或是打滚,或是回身向族群拉扯着又跳又蹦,
那是生命难以扼制的惊喜。
当许广陵素食了好些天,当他一一地品尝和分析着菌类菜类豆类鱼类,而最终,终于来到了肉类的时候,当一块他亲自挑选亲手烹制的肉类入口……
那比过去不知道已经敏感了多少倍的口腔,瞬间爆炸。
那感觉,或许就如原始人尝到第一口烤肉差不多吧。
不论现在整个世界上素质主义有多流行,当肉类入口,味蕾激活的瞬间,许广陵就明白了,肉类,作为食物,其有些方面,是前四个种类的食物绝难以企及的。
==
感谢“深蓝密境之主”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大同天”的月票捧场。
第239章 蜕变()
最“好吃”的,还是肉类。
假设把一个人饿上几天,饿到极处,然后再把蘑菇、青菜、豆腐、鱼、肉这五类烹饪好的食材放到其面前,绝大多数人选择的,应该是肉肉所散出来的气味,对其形成的诱惑最大!
但还是那句话,阴阳常常相伴。
肉类是好的,但它们的杂质也最多。
其实不是杂质,只是它们并非为人类而设,更不是为人类专门的量身而设,在许广陵的体验中,如果说吃了蘑菇像喝了纯净水,那吃了肉就像吞了口泥石流。
虽然这泥石流最终还是会被净化,但整个身体在这个净化的过程中都很劳作。
目前来说,许广陵也不知道吃肉对身体的好处更大还是坏处更大,他所知道的只是好也有,坏也有。
学生有疑问,找老师。晚课过后,客厅闲谈时,许广陵试探性地把吃肉这个问题抛出来,问询于二老,然而两位老人也并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章老的回答是,长寿的老人里,吃肉的有,不吃肉的也有,天天都吃肉的有,几十年都不沾肉的也有。
陈老的回答是,老夫年轻时,最喜吃肉,锻炼过后,饱饱地吃上一顿肉,简直就是人生最大快事。想着锻炼后有肉吃,老夫打拳才有心,才有劲儿,整个人的精神气都不一样的。
随后三人又围绕着这个问题来了番谈古论今,其间肯定有谈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什么的,但整个一晚的闲谈结束,许广陵还是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不过,收获还是很大的。
其实,每天晚上,不论正课还是课后的闲谈,许广陵收获都是很大。
正课且不说,作为“千年第一神医”,章老的医术水平许广陵还没有真正见识,但其授课水平,许广陵却是见识了,而老人是越来越给他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真的是每一天,都帮他开拓了一片新地图。
闲谈么,两位老人都是饱读之士,这里的饱读可不是世俗或者说通常意义上的饱读,什么移动书厨之类的,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