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水中打拳,于许广陵而言,已经成为了习惯,这时打拳,他倒不再是肆意地发挥了,不再是打他的“许氏混合王八拳”,而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一招一式地打着陈老先生教给他的那些拳法。
有一个词语叫做“反刍”。
某些动物比如说牛,吃草时,它先大口吞食,短时间内就可以吃掉大量的草,正是“先不管消不消化,只管吃”,吃饱了再说!
吃饱之后,得暇时,再把吃到胃里,已经经过胃初步消化过一番的草,返回到嘴里,再慢慢咀嚼,吞到胃里。
这个过程,可以多次地来回。
直到那些草,在胃里和嘴里,反复来回地运转消化,尽可能地消化后,被身体最大程度地吸收!
从某种意义来说,许广陵现在就是在反刍。
当时从陈老先生手里学习这些拳法,那是真的快,一天一套,甚至后来一天好几套的。
这么快的速度,掌握了没有?
掌握了!
但单纯只是掌握而已。
他的头脑记住了这些拳法,并且完全可以说是相当地深刻地记住了,但他的身体没有记住。
前段时间,刚下天池的时候,许广陵也打拳,并且把这些拳法肆意地截取,取他所需,然后在陆上和训练基地那些好手对战的时候,发挥出了惊人的战力。
但现在,他老实地打着拳。
一招一式。
每一招,每一式,许广陵都既认真又缓慢地打着,然后细致入微地体验着,这每一招每一式对身体气血的引动和影响。
==
感谢“有名烟鬼”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staralan”的月票捧场。
第368章 武宗之路()
许广陵第一个接触的拳法是太极拳。
那时,章老先生还不是他的老师,而只是一个寻常的公园老头。那时,许广陵也是第一次从灰暗中抬头,在大早上,“神经病”般地去公园。
两人以拳结缘。
老人演示着,他跟学着。
先学招,后体会架式,再随后又在老人的引导下,试图去领悟“太极拳的宗旨”,并由此而逐渐走上了一条当初的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道路。
时间才堪堪半年左右,但只有回忆起来,才会发觉这段路到底有多长!
那时,许广陵对很多东西都是一无所知,包括拳法。章老先生,及其后的陈老先生,他们的世界,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对他来说完全就是陌生。
陌生得如同不存在。
彼时,许广陵打拳,就只是打拳,他对章老所授的太极拳有所变招,但那并不是他有意变的,而是身体自然而然的改变。
而这时。
天池底,许广陵一招一式地打着陈老先生所授的拳法。
形式上,他是在打着拳,当然实际上也是。
但与此同时,在更高的一个层次上,他是用自己现在的身心,来体验、感受以及解析这些拳法。
一拳打出。
一脚踢出。
不同的姿势,不同的力道,不同的速度。
它们对手足心窍有什么样的影响?它们对臂腿处的内窍有什么样的影响?它们牵动了身体哪些部分的气血并对脏腑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这些,许广陵全都可以清晰地感知着。
一套拳法打完,许广陵开始为它打分。当然打分只是顺带,或者说是某种不自禁的本能,而在打分之后,在老老实实一招一式地开打了好多遍这套拳法之后,许广陵开始对它斫砍。
“妙招。”
“高招。”
“正招。”
“蹩招。”
“邪招。”
在体验和解析之后,许广陵把那些招式划分为这五个档次。
“邪招”,是最下等,对脏腑及气血流动有负面影响的招式。某些这个档次的招式本身是有意义的,比如说用来技击,自损一百,杀敌三千。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才是高招和妙招,甚至绝招。
但对现在的许广陵来说,自然是无需这种需要“自损”的招式,虽然这种层次的气血运转根本已损不了他分毫。
但他还是把这类招式给摒弃了。
它们的价值,只在于参考,可以作为素材(拳法库)而存在。
但它们本身,不适宜再存在于许广陵的拳术体系中。
“蹩招”,对身体无损,但对气血的运转和调动不合理,或多余,或累赘等。
“正招”,就是那些比较合理的招式了,放在象棋中,就是跳马守中,炮镇大营,卒开道,车巡河。——它们不是妙手,但却堂堂正正地作为一种基石、基础而存在。
这一类招式,也是许广陵最为重视的部分。
他未来的拳术体系,也将以这些招式为基础而搭建。
还是拿象棋来说,象棋对弈中,中后期,所有的妙手和杀招,都是在“合理布局”这个基础上而产生的。
你合理,而对手不合理,那么走着走着,你的路便会越走越宽,而对手的路却是越走越窄。然后,他莫名其妙地就会撞到你手里,被你轻易地砍杀。
你杀他毫不费力,甚至有好多种手段。
而他前后左右,没有一条路可走。
所以,站在这个高度来看,其实“妙手”是不存在的,追求妙手,学习妙手,无异于刻舟求剑。
只要你合理。
只要你的对手不合理。
那么,下着下着,随着棋局的进行,你的妙手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出现得云淡风轻,出现得莫名其妙,出现得可以频繁到让你想吐。
你的对手一样想吐。
他想吐血!——怎么就尼玛这么倒霉呢?这运气也太差了吧?这不科学!
其实没有那么玄妙。
就三个字。
他“不合理”!
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
当初,给许广陵讲授医学的时候,章老经常旁征博引。
医学是许广陵陌生的、不熟悉的,而老人便会用许广陵不陌生的、熟悉的东西来举例,通过这种“类比”,让他得以深入深刻地明白和了解。
就如讲感冒。
老人是以中国古代中原这边和游牧民族那边的双边关系,来诠释感冒的。
今时今日,许广陵的脑海里,关于“感冒”的条目下有很多备注,而其中相当的一部分,是他后来在图书馆里读书时添加上去的。
读的什么书?
不是医书。
而是历史!
现在,许广陵就是以自身的“象棋大宗”的身份,通过在棋道中所悟得的棋理,来引导他对这些拳法招式的解析和定位,并进一步引导着他对拳法体系的建立。
这种引导有用么?
太有用了!
许广陵发现他对这些拳法和招式,理解得再没有任何一刻,有现在这么清晰和透彻。
有个成语怎么说的?
势如破竹!
找到了关鍵,切中了肯綮,随后,就是大局抵定,就是势如破竹!
当初,初步地学这些拳法,许广陵也不过就是一天学那么一套或几套,而现在,从一个相当的、根本的层次上来解析这些拳法,许广陵的进度却反而快得不可思议。
他先是老实地打着。
一遍,两遍,三遍,某些拳法,他还会打到四遍,五遍,六遍。
嗯,截至当下,还没有需要超出六遍的。
然后,这些拳法招式,就会在他脑海里,或“哗啦”一下,或慢慢慢慢地,散架,直至彻底地分解开来。
分解成最基本的元素。
不是招式,而是招式背后的原理、作用,及它们对身体气血的全方位影响。
这些拳法,被许广陵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吸收之后,化为最丰厚的养分,哺育着他对于武学方面的理解,让他真正第一次地走进“武学大宝库”之中,披览所有。
之前,一百多套拳法身法等在手,许广陵在这一道上,本质而言,其实仍然只是个花架子。
他身手或许很高超。
但让他高超的,不是这些拳法和身法等,而是他自己的身手,那种远较一般人为强大的身体素质。
就如两个人对拳,一个人赤手空拳,而另一个人拳上套着钢套,毫无疑问是后者大占优势,但能就此说后者拳法很高超么?
不能。
彼时,许广陵对于这些拳法身法等,就是这样的。
但现在,他真正地,借助着“准大宗师”以及“象棋大宗”这两个身份,或者还有其它的一些并不成体系的身份,走进了这些拳法身法中。
==
感谢“万古仍存”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魔少-001”的月票捧场。
第369章 开!开!开!开!开!()
太极。
形意。
十八肘。
白鹤。
黑虎。
虎鹤双形。
咏春。
螳螂。
柔术。
Systema。
……………………
一套又一套的拳法在许广陵手里过着,渐渐地,可谓食髓知味,让他欲罢不能。
这些拳法,有的大开大合,有的阴诡刁钻,有的以柔克刚,有的以刚制柔,有的拳为牵制脚打人,有的脚为支柱双炮锤,有的意如春水,有的心似金钢。
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这不止是拳术的世界,更是人心的世界,也是对身体穷极各方面发挥的世界。
许广陵沉浸此中,慢慢地,竟忘了原本的目的。
就如一个果农秋天了摘园里树上的果子,摘到高处了发现够不着,家里又没有梯子,于是就自己打造一个小梯子,但在这个打造的过程中,他发现了木工的有趣。
于是,“木匠”的技能点被点亮,却浑然忘了他原本是要摘果子的。
然而,就算不去摘,果子熟透,熟得透透透透,也是会自己掉落到地上来的。
就在许广陵练习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