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上到下,居然都把屏幕给覆盖住了!
根据直播间人数来看,此刻,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观众发言了,才能有这个弹幕量!
而等这首歌唱完之后,小礼物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再然后,鲜花、巧克力、蛋糕等,都有人送,再紧接着,几乎是同一时间,不同的两个人分别打赏了一张演唱会门票。
简单来说,连主播加观众还要再加上友情观众,总共不过百十来人这样的小直播间,这一刻这表现,完全当得上“炸了”这个说法!
周蓝兰似乎也被惊呆了,好半天都没有说话的。
而很多的弹幕,一直在滚。
第459章 世界与我不相关()
在一首歌中,曲(旋律)、编曲(乐器演奏)、词、唱,这几者并重,极端情况下,只要几者中任何一者出色,都可以成就一首不错的歌曲。
比如听一首外文歌曲,有的人根本不了解歌词说的是什么,但就是听旋律,就喜欢上这首歌了。
有的歌曲,曲子简单,但编曲水平极其高超,相当的吸引耳朵,让你想忽视都不行。
有的歌曲,曲和编曲都普普通通,但那歌词,却让你一见之下,便触动心怀,引起强烈共鸣,然后,你还是喜欢上这首歌了,甚至将之奉为自己的经典。
有的歌曲,曲、编曲、词全都乏善可谈,没有一点亮点,但歌手的演绎,却让你惊艳,越听越耐听。甚至第一次听只是觉得还不错,但听着听着,一遍又一遍,你就掉进里面出不来了……
因此,虽然说是“歌曲”,看起来只是简简单单的一首歌,但它其实是一个系统,一个包含了好几个部分的系统。
所以想真正地做好一首歌曲,其实是相当不容易的,最为普通听者熟知的歌手,也只是这条生产线上的一个部件而已。
好曲遇不上好编曲,好曲好编曲遇不上好歌词,好曲好编曲好歌词遇不上好唱者,又或者反过来,如此等等,总之,这几个因素,全都齐备优秀,那是相当不容易的,甚至,录音制作,也都可以列入其中。
周蓝兰唱的《江南春》这首歌,曲和编曲,都当得上优秀,甚至比“优秀”还要更优秀一些,词么,就一般了,六十分,或者高一点,七十分,但也就是这样了。
唱呢?
这首歌,许广陵说不上是为周蓝兰量身订做,但确实考虑到了她的情况,可以说,算是一半的、普泛的量身订做吧,所以周蓝兰唱这首歌的时候,是比她唱其它的那些,要更出色一些的。
总的来说,这个演唱,给她打七十五分到八十分,是没有问题的。
这,对于一场网络直播来说,已经足够打上“惊艳”的标签了,所以一首歌,让直播间集体安静,一首歌,又让直播间集体沸腾。——也就是这一首歌,让周蓝兰这个小主播,开始“不一样”。
对她直播间的观众来说,这是惊喜吗?
是。
绝对是!
但这却只是一个开始。
每两周一首新歌,新的原创歌曲,新的相当好听的原创歌曲,直至发展到每次直播,除了开头的兰花草一成不变之外,十首歌,一半翻唱,一半原唱,渐渐地成了她直播间的标志。
独一无二的标志。
数遍所有的网络直播平台,也没有第二号。
在她拿出第二首原创的时候,后台发来了签约邀请。
周蓝兰没理。
第三首的时候,又发了邀请,还是没理。
第四首的时候,没有动静。
第五首的时候,电话直接打到了她的手机上,然后,她老爸接的电话。
婉拒。
表示这孩子现在还在上学,直播什么的,就是闹着玩。
话说,有这样闹着玩的么?
……
直播平台上,一个小主播冉冉升起,而微博上,一个叫做“钢琴让我很不美丽”的小女子,一样在冉冉升起。
或者用“冉冉”这个形容,不是很恰当。
一场电影的参演,让她的粉丝关注直接从几十万暴涨到几百万,虽然和动辄几千万的那些偶像没得比,但是,这已经足够称得上是“红”了。
甚至都有人说,那部电影,她这个出场不多的配角,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从涨粉幅度来说,这个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部电影,也改变了郑琴的生活。
微博粉丝暴涨,随便发条微博,底下的评论也轻松过万。
继懵懵懂懂的第一部参演之后,陆续有好多个电影和电视剧剧组,向她发出了邀请。
商演的层次直接上了好几个台阶,而演出的时候,也经常会有观众认出来了,“咦,这不是那个那个谁么……”
还有,和宋导的侄女,也是最初她的推荐者,宋薇,成了朋友。
好朋友。
宋薇的性格很奇怪,说不出是世故还是天真,也说不出是热情还是淡漠,总之,和郑琴以前认识的所有女性都不一样,和郑琴自己也不一样,但两人,确实是成了好友。
或许钢琴和演奏,在她们的关系中起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作用?
继《灼灼其华》《烂柯》《世界扉页》几首曲子后,她又断续地接到了几首新的曲子,如《长白之春》等,而这些曲子的演奏,也渐渐地让她在另一个圈子里,开始知名。
……
大傻、佳公子,当然现在他们基本上是被称为是“赵总”和“林总”。
前美女摄影师和前专栏撰写者,正开始驰骋于人生的另一个疆场,接触着很多很多的人和事,并在被迫中痛苦也愉快地实践式学习着很多新的知识。
“以矿泉水为例,论‘商品’的诞生”
“消费心理学,暨国内当前阶段的饮食消费层次”
如此等等,两个商业方面的小菜鸟被饲料和激素猛灌,在快速地成长着,而广陵集团,就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实验品。
而经过漫长的准备,“广陵食府”也终于开业了。
定位于中档。
设点于一二线城市。
开业也只是第一步而已,其运行模式,还需要在试点中不断地磨合和修正,但不管怎么说,第一步,是踏出去了。
……
外界,和许广陵有关的,大抵也就是这些了,还有其它的一些边边角角,则无须赘叙。
而除了这些之外,“世界与我不相关”。
与其说被世界遗忘,不如说是本就没有被世界记住。在阿尔金山无人区,许广陵一个人,与荒野相守,与天地相守。
一只狸花猫,是惟一的陪伴。
根本窍法的习练,步入了新的层次,也开始把他带入一种光怪陆离的境地。身心方面的诸多效验,离“正常”越来越远,离“不可思议”,越来越近。
对种种效验和变化,许广陵在脑海里详细地记录。
而除了记录之外,他所做的,就是淡然以待了。——我只勇猛精进,任它风来雨去。
在把整个无人区都探索了差不多之后,许广陵向着昆仑山脉的方向,漫步而去。
==
感谢“梧桐树上的蜗牛”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麻辣兔丁好麻辣”的月票捧场。
第460章 大地之脊()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这是前段时间,许广陵所看过的图书管理员的词。
其实更早的时候,他还看过宋人的一首诗: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这一词一诗,诗词的作者身份差异巨大,但两首诗词所体现的某种况味,倒是很有那么点类似。
诗是一个叫王令的人写的,王安石很赏识他,也有简拔之意,如果情况正常发展的话,王令很可能成为王安石宰执期间的一名得力助手,可惜,此君英年早逝了。
昆仑之高有积雪!
这句看似普通的话其实并不普通,就一句话,以那个年代,作为一个身在内陆的人,他是如何知道昆仑之高有积雪的?
就连现代,还有很多人不知道高山雪线这种东西呢。
其实类似的诗词还有不少。
比如同为宋人辛弃疾的那首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又比如明人王阳明的那首蔽月山房:“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我们今天看来,这两首也都很普通。
但他们的那个时代
尤其后面这首诗,王阳明写的时候,才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毛孩子。
这些人,是真正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从阿尔金山无人区,向着昆仑山脉而去的时候,望着遥远视线尽头的皑皑白雪,许广陵不自禁地便想起了这些,然后不由得地心中感叹,古往今来,天下之大才,何其多也!
身为超凡者,并越来越超凡,在几乎所有的方面。面对这些人间杰士的时候,许广陵心中却是惭愧。
无它,他是外挂玩家,而人家是天赋玩家。
这没得比呀!
当然,也只是惭愧而已,是不可能上升到自我否定的地步的。
而究其实,所有的天赋玩家,其实也都是开了挂的。——相对于其他芸芸众生来说。
所以顶窍的通与不通,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