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太子的病一直好不了就好了,这么多名医在京城汇聚,好些都不比宫里的太医差,他们要是能一直待在京城,咱们都能多活上几年了。”
有人如此感慨,却被旁边的人一把捂住了嘴:“你不要命了?敢诅咒太子的病好不了,别说多活几年了,要是被人知道,你的小命儿怕是就要立马玩完了!”
那人脸色唰的就白了,抽了自己两耳光。祸从口出,他往后再不敢对贵人的事情发表言论了。
召民间大夫进京只是明面儿上的,既然萨满已经说了,太子这回犯的不是病,而是诅咒,那么就不是医术可以解决的。暗中,各大寺庙的高僧、各个道观的真人被召入京,为太子驱邪。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无论来了多少人,得出的结论都和萨满差不多,太子这是遭了报应,非是人力可以改变的。
这些高僧、真人虽说名义上是出家人,但事实上却是很少有人能做到四大皆空的,从古至今,宗教大多都是依附于朝廷而存在,甚至许多所谓的得道高人还会为了道统之争参与进皇权的争斗中,因此,暗地里,这些高僧、真人也在关注着康熙的几个儿子。
原本他们对太子也是比较看好的,然而这件事一出,他们就知道,太子绝对不可能是下一任的皇位继承人!
能够被请进宫为太子“驱邪”的高僧和真人不比民间那些靠着坑蒙拐骗混吃混喝的假道士、假和尚,他们是真的有一定的本事的!
因此,他们很清楚,如果太子是下一任的皇位继承人,那么他根本就不可能在正直壮年时就遭受报应!天子,是有龙气护体的!哪怕是未来的天子,地府也不可能出手整治他!除非,二阿哥只有太子之命,却没有皇帝之命!
能够被请到京城来的无疑都是各大寺庙和道观里有身份地位的人,在意识到太子不可能登基之后,这些人趁着在京城里的这段时间,不着痕迹的和几位阿哥接触了一番。
这一日,止安禅师路遇济生禅师。止安禅师是京郊潭拓寺的住持,济生禅师乃是扬州福缘寺住持,二人都是佛法高深之辈。
济生禅师道:“听说止安禅师今日在宫中巧遇了八贝勒?”
止安禅师说:“济生禅师昨日不也和七贝勒坐而论禅了么?”
两人对视一眼,就明白了各自看好的皇子是七阿哥和八阿哥了。
止安禅师说:“听闻大觉寺的性音禅师和四贝勒来往过密。”
济生禅师道:“四贝勒倒也可以说是位君子,只是贫僧观他身上戾气较重,将来怕是流血颇多啊。”
止安禅师点头道:“贫僧也是这么看的。八贝勒礼贤下士,为人宽和大度,当得一个贤字。济生禅师何不同贫僧一起辅佐八贝勒?”
济生禅师笑道:“七贝勒文韬武略,敢于任事,为人赏罚有度,当得一个明字。止安禅师何不同贫僧一起辅佐七贝勒?”
贤只可为王,明才可为君。
止安禅师微微皱了皱眉,旋即舒展开来:“那咱们就各凭手段吧。”
“正该如此。”
皇子们还未开始夺嫡之争,旁观者就已经在暗潮涌动了。除了这些“世外之人”,身在局中的朝廷大臣们更是恨不得把眼睛擦亮,好在众多皇子中选中未来的皇帝,夺得这份从龙之功。
太子这次的病让一切都提前了。
召集了那么多大夫进京,都没有人能够治愈太子的疾病,连他的痛楚也不能稍稍控制几分。而高人们也表示束手无策,康熙的心情可想而知。
后宫里暗自偷乐的人不少,不过大家都了解康熙,没人敢表现出来。
然而这时候,诚郡王却撞到了枪口上,被康熙狠狠的训斥了一顿,并且连爵位也从郡王降到了贝勒。
九月十一,在敏妃的丧期还未足百日之时,诚郡王不知怎么想的,居然剃了头。
按照宫中的规矩,嫔位及以上的嫔妃去世,皇子百日内可不剃头。
敏妃虽然生前没有品级,死后却是被追封为敏妃,一切治丧标准也是按照妃位的规格举办的。按照规矩,皇子就应该过了百日才剃头。
康熙本来就在为太子的病情而烦心,这段时间朝中大臣都被他痛斥了好几个,心里的邪火还没有散发干净,诚郡王居然自个儿撞到了他的枪口上来,康熙顿时就将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三阿哥也是鬼迷了心窍,因为太子的病情,他自觉太子恐怕是坐不稳位置了。而大阿哥他一向不看在眼里,认为他就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夫,做个领兵打仗的将军还能胜任,治国却是要靠脑子的。
他觉得,太子要是丢了位置,他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一时冲动,就置守孝于不顾了。
到永寿宫给额娘请安的时候,胤祦撇撇嘴说:“我真想把三哥的脑子剖开,看看他里面装的是不是全是草,这样蠢的事情居然都做得出来。我敢说,就凭他这回的犯的这个弱智的错误,皇阿玛就绝对不会考虑他!”
如果仅仅是有野心,皇阿玛还会给他一次机会,有野心却不懂掩饰并且还犯蠢,这样的皇阿玛是看不上眼的。
第431章 敏妃之死(5)()
成茹淡淡的道:“也怪荣妃对三阿哥太宠府却是没什么长进。”
荣妃初进宫时非常得宠,孩子生了一个又一个,五子一女,宫里还没有哪个女人比得上她的,就是德嫔的三子三女,在儿子的数量上也是远不及荣妃的。
可惜荣妃生得多,却养不活,儿子一个个的夭折,最后只剩下一个胤祉。对这个硕果仅存的儿子,荣妃自然是百般宠爱,什么事情都给儿子先做好了防范,让胤祉顺风顺水的长大,这经历得少了,城府自然就有些欠缺。
偏着头,成茹笑道:“说起来也奇怪,大阿哥和三阿哥是唯二养在宫外大臣家的皇子,结果大阿哥明显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三阿哥又是不是犯点蠢,这等巧合也太有趣了一点。”
胤祐扬眉:“这不奇怪。”
大哥和三哥在进学以前都是养在宫外大臣家,大臣家中的阴私自然不可能让阿哥们看见,且大臣们再是位高权重,面对皇子也是天然的要矮一截,在面对他们的时候,只有战战兢兢的,只求他们身体健康,不要出什么差错就好了,哪里会费尽心思的去教导他们?
都说三岁看老,大哥和三哥在宫外长到五岁才回宫,有些东西已经固定了,难以转变了。
成茹想了想,笑着点点头:“对,不奇怪。”
中午胤祦匆匆吃完饭就起身要走:“额娘,我去永和宫看看十三弟。十三弟真是太可怜了,敏妃娘娘还没有入土为安,三哥就做出了这样的事,今天我看到十三弟瞪着三哥,眼眶都红了,要不是皇阿玛在,十三弟恐怕就要对三哥挥拳头了。”
虽然十三弟武艺不错,不过到底年纪还小,恐怕不是三哥的对手。这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不管三哥是不是有错在先,十三弟如果对兄长出手,那就是不对,皇阿玛对十三弟的怜惜也会大大的降低,他还是要过去看看,给十三弟好好的说说其中的道理。
成茹摆摆手:“去吧。”
等小儿子走了,成茹问大儿子说:“祦儿什么时候和老十三要好了?”
在成茹的印象中,自家小儿子向来是和老九、老十玩得比较好。十三因为额娘在永和宫的关系,和四阿哥、十四阿哥走得比较近。
胤祐说:“九弟十弟不是都已经在学习政务了吗,没有在上书房读书了,十二是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十一不喜欢十四,倒是和十三还比较合得来。”
成茹就点点头:“老十三是个不错的,十一和他交往我也很放心。只是老十三和十一交好的话,恐怕在德嫔那里会吃些苦头。”
德嫔一向和她不和,肯定不希望老十三和十一交好的。
胤祐冷笑一声,说:“德嫔还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在她心里,也就只有一个老十四罢了。听说她对十三还算好的了,对四哥更差,连十三都比不上。做人额娘的能做到这一步也真是罕见。”他顿了一下,说:“对了,敏妃娘娘走了之后,对于十三和八妹、十妹有没有什么安排?”
成茹眼神微闪:“怎么,你有什么想法?十三那里是不要想了,德嫔肯定不会放手的,别人也没什么理由去争取。温恪和敦恪那里倒是能够做做手脚。”
事实上德嫔连温恪和敦恪也不会想要放手的,她要拿捏十三,最好就是把温恪和敦恪两个养在永和宫,失去了额娘,两个妹妹就是十三心中最深的牵挂了,有她们二人在永和宫的话,十三对德嫔自然是要格外的小心恭敬了。
不过,宫里这么多人看着呢,德嫔想要把他们兄妹三人都掌控在手中,绝对是不可能的!
胤祐微微勾了勾唇角:“额娘把十妹接过来吧。”十妹年纪小,在宫中待的时间也就更长一些,有利于和她培养感情。
成茹收了脸上的笑,正色看向儿子:“你决定了?”
胤祐静静的回视:“是的,儿子决定了。”
人生路漫长,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机会称帝的,现在,有这样一个绝好的机会摆在他的面前,他如果放弃了,将来肯定会后悔的!
他想要坐上皇位,并不是想要那份掌控天下的权力,他只想尝试不同的角色,经历不同的人生,而皇帝这个角色肯定会给他带来精彩的人生!
他的人生还很漫长,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处理凡尘俗务并没有什么耽误不起的。另外,当上皇帝之后,全国的人力物力都能为他所用,在修炼资源方面也就不用怎么担心了。更何况,有了这样的人生经历,对他往后的修炼肯定也是有帮助的。
成茹定定的看着儿子良久,胤祐眼中的坚定都不曾动摇,成茹才缓缓的笑了起来:“只要是你们自己的决定,额娘都支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