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宗室里面的人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见风使舵的本领比较强。
之前八阿哥形势大好的时候,他们积极地想要推动八阿哥上位。后来八阿哥被康熙打倒在地,十四阿哥成为大将军王,一时风头无两,这时候他们又纷纷转而支持十四阿哥。前不久,康熙明确表态,要传位给七阿哥,他们又开始力挺七阿哥。
之所以宗室的人容易成为墙头草,就在于不管哪个皇子当上了皇帝,他们始终都是宗室,新帝登基就算是要进行大的清洗,基本上也是针对于前朝众臣,很少有对宗室开刀的。只要他们往后安分一点,最多也就是手中少了一些权柄,富贵还是不愁的。
当然,如果能够富贵和权柄兼而得知,那当然是更好。
因此,在猜测到康熙突然病重,要立即传位的时候,又探知到,有人安排了杀手在半路截杀七阿哥,这些人的心思又活络起来。左右没有生命威胁,若是闹腾一下就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权柄,为何不闹呢?
然而三阿哥的一句话,却是让这些宗室爷们儿们心中很是不快。
简亲王当下就道:“诚亲王此言差矣,立储一事乃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大事,我等身为爱新觉罗家族的一员,自然是有责任也有义务,给皇上提点建议的。”
简亲王身为宗正,这话由他说出口来,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字。
八阿哥不由得狠瞪了三阿哥一眼,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他也知道当下不是内讧的时候,忙出言缓和了一下,简亲王哼了一声,倒是没有继续向三阿哥发难了。
八阿哥对梁九功说:“我们也是担心皇阿玛的身体,还请梁总管跟皇阿玛通传一下。”
梁九功欠了欠身,说“:不是奴婢不替八爷通传,实在是万岁爷已经明确的跟奴婢说过了,诸位阿哥爷没有到齐的时候,谁都不许去打扰他,还请八爷体谅。”
八阿哥眯了眯眼,说:“不能亲眼见到皇阿玛平安,我们都无法放心,如果梁总管不愿意通传的话,到时候闹将起来,这个责任又由谁来承担呢?”
梁九功嘴角浮起一抹苦涩的笑,他现在还真不敢得罪八阿哥,谁知道七爷能不能够平安赶到呢?在七爷没有登基之前,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现在要是把八阿哥得罪狠了,若是有个万一,他的小命儿怕是要不保。
正在这时,众人身后传来一个声音:“我来承担!”
八阿哥心里咯噔一声,回头望去,果然是老十和老十一到了。
说这句话的正是胤祦,他嘴角噙着冷笑走到了众人面前:“八哥不是想要知道皇阿玛是否平安吗?梁总管,麻烦你通传一声,就说我和十哥已经把事情安排好了,特来向皇阿玛复命。”
梁九功满心的欢喜,只要这两位爷赶到了,哪怕是七爷那里出了什么差错,皇位也轮不到三阿哥、八阿哥等人,他欢喜的道,两位爷请稍等,奴婢这就去通传。
九阿哥这时也放下了心中的大事,在十阿哥和十一阿哥胸膛上,擂了一拳:“你们总算是赶到了,害我担了这半天的心,有没有看到七哥?”
两人都摇了摇头,胤祦说,我和十哥都派了亲卫前去迎接七哥,相信过不了多久七哥就能赶到了。
九阿哥轻吁了一口气:“还是你想得周到。”他看向三阿哥和八阿哥的眼神中就带上了点点幸灾乐祸,他们两个的美梦又要破碎了。
这边康熙听到了梁九功的禀报,说十阿哥和十一阿哥回来了,也是放下了一桩心事,又听到梁九功说了前面的闹剧,冷哼道:“让老十和老十一进来,其他人要来就在门口跪着。”
梁九功知道皇上这是生气了,不过他是乐于见到皇上生气的,刚才想三阿哥、八阿哥,和宗室的一些王爷联手挤兑他,要不是十一阿哥他们及时赶到,他恐怕就没有好果子吃了。他的心眼儿可不大,能够让这些爷们儿在门口跪着,受点罪,他心里也舒畅。
梁九功屁颠颠的跑去前头传旨,胤誐和胤祦自然是立即就跟着梁九功走了,三阿哥和八阿哥迟疑了一下,也跟了上去,其他人对视一眼,也跟在了他们后面。在这样的紧要关口,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到最新的消息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受点罪,那有什么?他们哪天不跪个十次八次的?
康熙已经在成茹的服侍下穿好了衣服,靠在床上,胤祦二人走进房间请安。
十阿哥说:“启禀皇阿玛,儿臣已经派了心腹之人接管了九门的防务,有几个刺头跳出来闹事也被儿臣拿下了。”
隆科多就皱了皱眉头,被十阿哥拿下的不会是他的人吧?他看了眼四阿哥,发现四阿哥的脸色也是有些阴沉。
胤祦说:“儿臣也派人接管了五城兵马司的兵力,几个平时心思有些灵活得过分的,儿臣也派人把他们看管了起来。”
八阿哥听闻,眼角抽搐了几下,他好不容易才安插了几个亲信进去,不会被老十一连根拔起了吧?
胤祦抬头,看到康熙的脸色很不好,不由得心下一酸,哽咽道:“皇阿玛,您的身体怎么样了?孙御医怎么说?”
康熙微微笑道:“朕还撑得住。”没有等到老七平安归来,没有等到亲口将皇位传给老七,他是不会闭上眼睛的。
康熙用了这一个“撑”字,胤祦就知道他的身体是真的不好了,当下眼泪就下来了。
康熙又是欣慰又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傻孩子,哭什么?人总有一死的。朕八岁登基,从古至今,再也没有哪一个皇帝在位的时间有朕长,六十一年来,朕自认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大清的江山社稷,也对得起天下的黎民百姓。除了不能看着宸星长大成人外,朕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第512章 尘埃落定(5)()
尽管德妃有太多的不甘心,可是时间还是朝着年底在慢慢的前行,不曾为她而停留。
德妃也曾经想过要用非常手段来阻止胤佑当上皇帝,可是,胤祐身边的人都是非常忠心的,她想要收买也无从收买起,而能够被她收买的人,又无法接触到胤祐。更何况在大势所趋的当下,也没有哪个人这么蠢的愿意被她收买,德妃就这样不甘心的看着时间慢慢的流逝。
转眼就进入了十一月,初七,康熙偶感风寒,孙御医给他用了两天的药,仍然没有什么起色。原计划十五日到南郊举行祭祀活动,也因为这场病不得不改变。初九,康熙命胤祐代他主持十五日的南郊祭祀。
初十这天,胤祐前往南郊,沐浴斋戒。
在他临行之前,成茹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有说出口。
康熙生病的这几天,还是每天都批阅奏折到很晚。成茹看着,非常的生气,忍不住对他发火道:“爷以为自己还是年轻的时候呢?生病了就该好好的休息!朝廷上的事情是处理不完的,如今到了年底,又没有什么大事发生,耽搁几天也没有多大关系,你的身体却是耽搁不起。”
康熙也知道成茹是心疼他,呵呵笑道:“朕继承皇位六十余年,无一日懈怠。自古勤奋难,懒惰易,朕若是一次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等到习以为常之后,就会从此君王不早朝了。如果大清的江山因此而受损,朕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成茹心里在流泪,因为她发现,以康熙身上生命之火的微弱程度,恐怕熄灭就在这几天了。她实在不忍心看着他在最后这几日还这么的劳累。
这些事情,她不能跟康熙说,也不能跟两个儿子说,只能自己一个人默默的承受。
最后成茹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她说:“我以前听老七说过,有些人的奏折上面满纸都是空话、大话、奉承话,根本就没有必要看。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让大臣们把奏折先过一遍,每一本奏折上面划出重点来,皇上看的时候,只要看重点的几句就可以了,既节省了精力,也不耽误事儿。”
成茹觉得大清现在的体制很有问题,事情不管大小,全部都要皇帝来一言决之。这样一来,要做一个好皇帝就必然会很辛苦,而想要不辛苦就很容易成为一个昏君。
成茹觉得,可以把奏折划分出一个等级,什么样的奏折由什么人来处理,把规矩先定下来,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所有的奏折都要递到皇帝面前来这样的事情了。
不过这话暂时也不用跟康熙说了,省得他心里又牵挂着,还是等儿子登基之后,再让他来进行改革吧!
成茹的这个提议康熙倒是接受了,他笑道:“朕这几天不舒服,就听你的,偷个懒。不过往后老七继位之后可不能这样,就是现在朕事事过目的情况下,底下的人还会欺上瞒下,要是连奏折都不看了,岂不是要变成瞎子聋子,被朝臣们所蒙蔽了?再苦再累,为了祖宗传下来的江山社稷,还是要坚持的。”
康熙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可是瑕不掩瑜,单单勤奋这一项,就为他加分不少。这也是成茹之所以为他所吸引的原因。
对于儿子的精力,成茹是非常有信心的,她笑道:“爷就放心吧,老七也不是个懒惰的,他会继承你的意志,将大清治理好,为后世子孙打下坚实的基础。”
康熙又是欣慰又是遗憾,他说:“朕恐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茹儿别忘了将这些告诉朕,朕将来在地下……”
成茹捂住他的嘴,眼圈微红:“呸呸呸!好好儿的,爷说这个做什么?”
康熙也是愣了一下,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继而神情就有些低迷,难道说他真的已经老了?
摇摇头,将这个让他不舒服的想法甩出脑子,宝贝女儿才刚出生,他还想要多陪她几年,看着她活泼泼地长大呢!
然而康熙的这个愿望是实现不了了,孙御医的方子这一回彻底的失去了作用,康熙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