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风流女寨主柳如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以后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这个传说是真的吗?”

    “这个传说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应该是真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秋节的时候听大人们说的。”

    “小姐,这个传说你千万不要传出去。不然,被人知道是要砍头的”

    :

052 古代之上官府的祭祖仪式() 
上次,欧阳馨语讲到有关秋节朱元璋起义的传说,小翠丫鬟提醒她,叫她千万别一时口快给说出去了。 在古代,一切有关谋权造反的言论都是要被诛九族的。

    “知道了,还好这里没有别人”欧阳馨语听了小翠的提醒,赶快惊吓得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她可不想因为口误,在这个远古而又陌生的年代香消玉殒。

    “小翠,老爷和夫人叫婉儿小姐去正厅堂祭拜祖先了,你快点准备一下带小姐过去吧”小月丫头站在上官婉儿房间外面,冲着小翠叫唤了一声,然后匆匆离开了。

    “哦,知道了你去回老爷、夫人话,婉儿小姐马上就到了”小翠立即应声道。

    “还要祭拜祖先?又不是大过年的,怎么那么多节目啊”

    “今天这上官府的节目可多着呢,小姐,我们快点过去吧小月这丫头走得这么匆忙,想必外面很忙,小翠也应该过去打打下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小翠,你可真够勤快的,我要是有你这样一个妹妹该多好?”

    “小姐见笑了,我一个丫鬟,生来就是劳碌的命,怎么能和小姐相比呢?”两人一边小声地聊着,一边走着出了上官婉儿的闺房。

    “小翠,你要是我们现代的人该多好,我们现代不管出生在什么家庭。贫穷也好,富贵也罢,那也都是有尊严的,在我们现代讲究人人平等。人只有贫富之分,却没有贵贱之别。大家你过你的,我过我的,互不干涉。就算有穷人到富人家去干活,那也是有工钱领,要受到老板尊重的。”

    “小姐,小翠倒是对你所说的生活有些向往,不过,既然生在这个年代,也只能认命。或许,小翠来生真的就转生到了现代,成了你们现代人的一员呢”

    “对啊,小翠我觉得你跟我堂妹欧阳馨兮的性格好像,你说,她会不会就是你今生转世过去的?”

    “真的吗?我真的跟小姐在现代的堂妹很像吗?那馨兮小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小翠似乎对欧阳馨语的话很感兴趣,于是她缠着欧阳馨语追问起来。

    “我堂妹是我叔叔的女儿,比我小一岁,她是台湾女子高高三的学生。她的性格和你一样,活泼、机灵,长得也很可爱,很逗人喜欢。在现代,可是有很多的男生喜欢她的哦”

    “那她是不是长得很漂亮?应该比小翠漂亮很多吧”

    “馨兮是长得很漂亮,小翠的脸蛋生得也很好看。不过,你跟她长得一点儿也不像,只是行事风格上像而已。”欧阳馨语看着小翠定定地看了几眼

    “哦,小翠知道了,那馨兮小姐肯定不是我的来生了,我们只是性格相近而已”听到欧阳馨语这样说,小翠心里顿时有一点点失落。如果,她也能像身边的这位馨语小姐一样,是一个有未来,有故事的人,那该多好

    说话间,欧阳馨语与丫头小翠已经到了正厅祭祖堂,里面的一切似乎都准备好了,只等她们过去仪式就马上开始了。好像有很多长者来了,但是欧阳馨语一个都不认识,那些应该是老爷请来的当地有头有脸的政要和的

    “婉儿,快点过来,到额娘这里来反把手洗干净了,等下马上就要给祖辈们上香磕头了”看到欧阳馨语进了正厅,上官夫人立即小声向她招呼道。

    欧阳馨语发现,虽然整个正厅人头攒攒,却鸦雀无声,使整个祭拜仪式显得非常严肃。看此情景,欧阳馨语心里有几分胆怯,甚至是惧怕。她是假冒的上官府的后人,她怕上官府的列祖列宗知道了,会怪罪于她。可是,这么隆重的节日和祭拜仪式,她是没有任何借口且任何办法拒绝的。因此她只能硬着头皮站在那里,一直把头常常地埋在颈项里,不敢抬起来直视正厅正央上方的上官府列祖列宗的先人牌位。

    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祭祀分成祭拜祖先和祭拜各种鬼神二类。祭祀乃起源于商朝,商人认为鬼神有很大的权威,能够决定人们的命运,所以他们十分崇敬鬼神。他们把鬼神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类,且以人鬼、祖先为祭拜的主要对象。他们认为祖先虽然死了,灵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祸、赐福与子孙,因此他们每天都排定日程,虔诚祭祀。这种崇拜祖先的观念一直延续到现今,形成我国化的特色。再者,东汉时的丁兰二十四孝之一以砍柴为生,常因母亲未能按时送饭,而怨怒再三。一日因见乌鸦反哺恩情受感,见母亲来便迎向前去,母不解其举,于惊慌之余,竟投河自尽。丁兰救援不及,只得一木,于是以之为母日夜祭拜,此一孝举流传民间,亦形成日后人们祭祖之习俗的由来。

    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节日。据史记载,秦汉时期,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之后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古代,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大多数是将祖先的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旗族人祭祖与汉族人有所不同,汉人祭祖多半以鸡、鸭、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

    大多数祭献礼仪包括上香、读祝、奉献饭羹、奉茶、献帛、献酒、献馔盒、献胙肉、献嘏辞、焚祝、辞神叩拜等。有的地方在焚帛烧钱纸时,主祭要在神前献上一杯酒,然后由礼生送至焚帛处,将酒酹在上面,酹时将酒滴成一“心”字,以示祭者献上钱帛之虔诚。在祭祀过程的重要环节,还几次鸣锣击鼓或弦乐伴奏,为祭礼增添热烈气氛。祭礼结束后,将猪肉、羊肉等祭分给参祭代表。也有将祭用于宴请参祭人员,只给少数的行祭人员与乡绅、长老等发点祭。

    :

053 古代之满族人的供祖、祭祖与祭神(上)() 
说到满族人祭祖,跟汉族比起来有不同的特色,这里作者就借机会利用两个章节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让大家了解一下满族人是怎么祭祖、供祖?分享一下满人祭祖的故事。   w w wnbsp;。  。 c o m满族人祭祖先和天地神佛的传统源远流长。农村满族人又因其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决定了他们在祭奠形式上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一)满族人的供祖

    满族人对祖宗非常尊敬,称祖宗叫“祖上”,祖宗板叫“位板”,供祖叫“立位”,祖宗板因年久更新叫“换位”。祭祖时用的猪,叫“使唤猪”或“祭祀猪”。日子过得比较兴旺的满族人,都立位。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日子旺,敬祖上,狗大孩子胖。”

    位板是两块长方形的木板,长二尺许,约八寸宽,三面装板刻花。满族人以西为大,位板供在西墙上,西炕不准坐人。每个位板前面刻四个字,南边位板上刻“蒸尝百世”,北边位板上刻:“俎豆千秋”(这八个字是“诗经”所载,表示子孙万代不断祭祖)。位板前摆香碟,木制,四寸见方,二寸高,上刻趟槽,正面刻莲花。南边位板摆三个香碟,北边位板摆四个香碟,供七个。

    这种摆法表明我们是长白山七道沟人。我屯赵家摆六个香碟,说明赵家是六道沟人。洪家摆一个香碟,就表明洪家是一道沟人{1}。我见到洪家板位前贴一张黄满洲彩(黄挂钱),这是他们头道沟人供祖的规矩。我家两个位板,南边位板比北边位板高一寸,香碟完全刷黄油。立位时,木匠做位板等祭器,都必须用吉星尺排尺寸,长短尺寸一定要赶上尺上的“吉星”。

    供祖烧达子香{2},不用一般香。达子香别名“满山红”,每到春季开花最早,先开花,后长叶,开花时清香扑鼻。这种植物在依兰县满山都是。烧达子香时把香碟由位板上请下来,碟内放上净灰,然后将达子香连叶带枝轧成香面,放在槽点燃。点燃达子香叫描香,先放净灰是为防止燃烧香碟。

    两个位板间靠下的位置贴一张大红纸{3}写的“福”字,“福”字下边贴一张“素洋房”。“素洋房”是用蓝色、黑色加白粉色画的一张画,上有一片松林,远处有山,近处有水,前边一道小桥,桥下还有莲花,松林边是几所房子。因是索画,就叫“素洋房”。

    祖上忌孝服,穿孝服的人不准进祖堂,如果进去要把孝服剪掉一块,表示这身孝服已经作废。如果本族人家办丧事,必须把祖上用幔帐遮上。

    (二)满族人的祭祖

    祭祖使用的祭器一般是:

    地桌一张(长方形)摆件子用。

    槽盆一个(长方形),需能放下一口一百八十斤重的猪,槽盆放在地桌上。

    炕桌二张(长方形),供粘糕用。

    小方盘二块,摆件子端肉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