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争之中,败的一方逃起来必须是乱,如果还很有秩序那明显就是撤退而非逃跑了,而乱到了一定程度,那就是溃败、惨败。
所以李儒和吕布他们的设计,就是在拼杀到了一定程度董卓军的损失已经越来越大的时候,有意识却很隐蔽地故意放联军攻上来,而后引发本就人心惶惶的董卓军的溃逃,及至于整支军队的大乱;而如果不真正乱起来、逃起来,那么联军中肯定也有通军事之人,说不定就能够看出什么来。
就比如曹操,如果被他发现破绽,进而不再往他们设的圈套里跳,那前面所做的努力就全部无效了,那些牺牲也全都白费。
那么怎么样的逃跑才能够真正达到那样乱的效果呢?
世上只听说过无坚不摧的强军,哪里去找一群奥斯卡影帝组成的军队?所以说,想要让联军真地认为他们是溃散、逃跑,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真的打败,或者说制造出败军的效果,比如说主帅没了啊、帅旗倒了啊之类的,自然而然即便是堪称精锐的这些西凉军也会士气锐降再被敌人随意几个冲锋可能就冲个七零八落不成建制,而更关键的还是,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他们就必须要做出损失巨大的心理准备。
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如果损失的那些将士真的能够起到迷惑敌人的效果,而后计成他们最终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那他们也不是白牺牲的,只是这本身就有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战场哪里有可能真地让其中一方玩弄于鼓掌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李儒都感觉到了忐忑不安,实在是这个决定确实不好下,所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了即便是他,一旦失败了也绝对承受不起,甚至就算成功了,到时候也必然是要主动请罪地。
而现在开始,就正是时候,也确实是他们自己开始一手推动了随后来的董卓军大溃逃!
如果说刚开始联军还有疑问,那么在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多联军将士冲了上去,干翻了董卓军,而董卓军的后退动作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明显,到最后却成了将指挥不了兵,兵跟从不了将的局面,将兵分离是一个很可怕的情况,因为大部分普通士兵哪怕是最精锐的那一种,在战场之上失去了指挥也会变得盲目,尤其是董卓军除了依仗着虎牢关之险本来就不如联军的整体实力,如今倚靠没有了,只能够靠着出色的指挥和协调了,偏偏却在这一环节出了漏洞。
而最令人不可思议地还是,最应该在这个时候站出来的吕布、华雄等并州军还有西凉军的将军们却是一个个地不见了踪影。
在联军这里,因为这一点还引发了一个不小的争论,尽管看着现在联军势头大好,董卓军已经再无翻盘之力,越来越多的己方将士涌入了虎牢关,也让他们信心大增,然而小心无大错,尤其是这么多日子以来和董卓军的交锋,对方的应对让他们也能够感觉到他们的厉害,尤其是袁绍等人知道的还更多一些,根据他们得到的消息,此次来的可是董卓手下第一谋士,很是厉害。
只不过,这段时间以来对于联军来说,虎牢关之战的不顺利,对于军粮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偏偏他们又不好绕路,这不是为了面子不面子的问题,而是绕路耗费时间和精力不说,对于士气将会是一个沉重打击,虎牢关就象是卡在喉咙里的鱼刺,让人拔不出来分外难受。
所以当此刻虎牢关终于出现了胜利的曙光,大部分人最直接反应还是心里面都是一松,却是连一丝异常念头都不敢露出来,就怕这些辛苦都是一场空,有时候不能够面对现实比屈从于现实更可悲。
但也有人表示怀疑地,曹操就算是其中之一,不过当他向盟主袁绍提出来的时候,袁绍却先是一愣,在一番争论之后,他突然对着众人一笑,说道:“诸君无须担心,恐怕这敌军是真地要退了……”
“哦,盟主此言何解?”另一边公孙瓒却是立刻站出来,一拜后问道。
袁绍有时候表现出来似乎有些张狂,但他很多时候是很细心和谨慎地,至少他现在还没有到历史上后来作用四州那么庞大的势力,他还是那个头脑清醒很有能力的袁本初,大家只当他和之前荥阳时候一样有什么暗招了。
袁绍却只是神秘一笑,并没有说出来让大家分享的意思;而就是这时,虎牢关上传来了动静:
“诛国贼,复汉室,威武、威武……”
在这一刻,虎牢关上,冲上去了的联军爆发出了一声惊天呐喊,那支代表着讨董联军的临时的汉军红底黑边——刘秀之前因为汉灭秦、土克水的阴阳学而被推国色为黄,但是刘邦斩白蛇起义一直觉得自己是黑帝又崇尚黑色,不过自刘秀开始东汉以火德崇尚红色,所以此时应当是国色为红,军中又有襢1c院谙笳魍严的传统,故为红底黑边——军旗插在了虎牢关关口边,意味着这块难啃的骨头,在他们长达月余(差不多从初平元年四月开始一直到现在五月下)的辛勤努力不停进攻几乎是用同僚们的血水、汗水以及一条条生命的代价终于换来了成功?br/》
而从这一刻开始,通往洛阳的最后一道屏障被打通,洛阳之前,联军几乎再无阻碍……
第六十四章、逃跑也是一种技术活(下)
第六十四章、逃跑也是一种技术活(下,到网址
。。。
第六十五章、虎牢关之后()
此时的李儒、吕布等人又在何处呢?
从计划展开的那一刻,两人就已经脱离了虎牢战场,或者更准确地说,董卓军的首脑人物,几乎都在那一瞬间悄然离开,而只剩下一群没有将指挥的兵,没有命令可依的将,一群领导阶层的离开后果也很明显,最直接就是导致了后来董卓军的指挥彻底混乱,防守线彻底崩溃,再也无力做到有效的反击和防御,被联军步步紧逼,最后直接逼下了虎牢关。
而后就是他们预料之中的溃逃开始,本来计划之中就是如此,而联军猛烈的打击也被计算在内,总之考虑了各种因素,所以看到现在这种结果,总地来说还是在预料范围内,至于出乎意料的一些损失那就没什么好说地了,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能够想得到,毕竟不管是李儒还是吕布,都只是人不是神。
而就在联军拿下虎牢关,此时的李儒和吕布等一行人,却早就在成皋县泗水镇之外了。
就在这个地方,他们还提前潜藏了一部分的人马,实际上却是之前就特意从虎牢关之中抽出来地,又不是故意要让军队在虎牢关彻底全军覆没,而且就算是让敌军看得到他们抵抗的激烈也不需要将全部兵员都放在这里当炮灰,反正联军怎么也不可能知道虎牢关里面确切的兵力,这就是他们可钻的空子。
虎牢关原本杨定手下守军就有一万多人,后来洛阳抽调了三万援军,吕布率领的并州军运粮队也有五千人——实际上这样的数目也带着援军的意思,加起来就有不下于五万兵马,而作为后备留在这里的就有一万多人,包括八千西凉铁骑(离开了虎牢关之后虽然等于离开了一层天然的壁障,骑兵自然就有了用武之地),以及三千并州轻骑,也就是说,这一万多人基本上都是骑兵,所具备的一个最大的共同点,自然就是转移很迅速、速度非常快,因为速度上所具有的优势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让李儒等从容布置。
这万余人马之所以会停驻在这里,除了保留有生队伍之外,也是为了随后一个最主要作用,那就是收拢一路而来的逃兵。
因为虎牢关地形的缘故,董卓军的溃逃基本上是呈半弧状,也就是从虎牢关往后退,而后呈弧形散开,而预留的这万余人,干的就是截留这些人、而后将他们重新聚拢在一起的事情,这都是早就设计好地,溃逃什么地都是做给敌军看地,但总不可能真的坐视损失而不做点什么,这就是亡羊补牢,大概为时还未晚。
而经过了这么一番之后,最终重新聚拢在了一起的董卓军也有三万多人了,有一些是在虎牢关之战真的伤亡了,但这部分其实是其中很少一部分,大概还不超过总人数的十分之一,而剩下还有那些却不知道什么原因并没有被拉回来。
不过却也无所谓,就是现在这个人数也足够李儒利用从容展开计划了,在虎牢关之后一直到洛阳一线的所有布置也逐渐安排下去,一切已定,他们已经尽了自己的力做了够多了,剩下地,却都是看联军这边的应对了……
与此对应,有关于李儒等人的去处,拿下了虎牢关的联军立刻在盟主袁绍升帐之后引发了诸侯的一场讨论,说起来这一场胜利还是给人隐隐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虽然一切进展的顺利也正是大家所希望地,可如果真和之前虎牢关守军的顽抗表现比较起来,未免就有一些不相称了。
而尤其令不少诸侯感到疑惑未解的是,作为盟主的袁绍,究竟是为什么能够那么肯定董卓军就会退而且不会是什么阴谋,他那番信誓旦旦的话可还言犹在耳呢。
本质上来说讨董联盟是一个合作性的联盟,实际上即便是盟主也无从指挥其他人,这也是很多时候联军看起来无法做到令行禁止、调度统一的原因,而因为这身份地位上的平等,所以这些诸侯在面对盟主袁绍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掩饰,直白表现出了自己想要知道的心情。
这一次袁绍却没有故作神秘或者说也没有办法故作神秘了,环顾了四周一双双疑惑渴望的眼神,他心中一动突然大笑道:“诸君放心,可不是什么对咱们不利之事,绍之前未开口是因为大局尚未定,恐生变故,而今既然大局已定,就是说出来也无妨。”
帐内顿时变得无比安静起来,这个秘密对于众人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地,而且如果说刚开始袁绍成为盟主多少有点儿临时性和互相妥协推诿才有得这么一个结果,但后来袁绍却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