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当全军在张辽的率领下一起朝他高呼“将军”、尤其是觉察到他们目光中的炙热的时候,吕布更是感到满意,军营中的热火朝天就象是在应和着外面的天气和太阳的热情,也让吕布心头也是一片火热。
时间流转,仿佛只是一眨眼睛,就到了初平元年七月末,这期间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放在历史的长河里恐怕都惊不起一丝的波澜的事情。
先是河东黄巾余孽郭太的彻底覆灭,新任凉州牧、西征将军牛辅以长安为轴对周围进行了彻底扫荡,先是以诱敌之计一举击溃了郭太主力,而后大军自长安等犄角三城倾巢而出,就如同星罗棋子一般散布西陲各地,以震慑四方,这一不动则以一动则如雷霆的举措对于更西边的韩马自然也是一个震动。
再有曹操悄然在徐州崛起,其联合最大的陈、糜二家结成政治盟友,尤其是在曹操迎娶了糜家之女为妻,使这个联合更加稳固,哪怕还有一个大家族曹家的曹豹对他不感冒,却已经算是在此站稳脚跟,更隐隐要架空徐州牧陶谦,而曹操随后更假借驱逐周边黄巾余孽之名,招兵买马扩充军备,试图从政治和武力两方面一起着手,控制住这边的局势,可以说徐州一方势力正隐隐崛起,也无可阻挡。
还有就是东南角的孙策,与袁术似乎是杠上了,两方势力在此周旋,虽然看似孙策不管是人力还是财力以及整体实力都处于下风,但孙策的实力在不断壮大中却是事实,除了孙策的手段和曲阿、太史慈的帮助之外,袁术本人自毁其根基、惹得天怒人怨也是主要原因,虽然袁术仍然占据大头,但从长远来看谁也说不准哪天这块儿就会变天。
至于荆州、益州、巴蜀乃至于冀州等地,反而平静得有些不像话,即便只是短暂,对于百姓来说或许这样的生活才是他们真正需要地。
不过这些不管大局还是局部的动静,基本都暂时影响不到吕布的身上,而且他对预计将大变的未来越来越没有那样紧迫的心情,因为现在他有了更多的底气,比如越来越有一种强大气势的并州军。
并州军的变化是个人都看得出来,不好具体说明,但就是一种源自于精气神的根本改变,对于一支真正强大的军队来说,他们最强大的地方往往不在于他们的实力,因为受到的影响因素太多,战争本来就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一场战役对战双方的胜负也要看彼此发挥如何,而稳定而自信的心态、理智清醒的头脑这些是保证发挥的关键,也可能决定战役结果。
如今的并州军显然在这条大路上越走越好,本来就是战力强大的天下几大军团之一,现在又增加了这一股精神、气势,一切正步入正轨,吕布没有理由不感到开心。
旁边长相出众的宋宪和魏续两人见吕布脸上露出满意神色,也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这时正好吕布转过头来看到他们,不过现在对这二人吕布也多少有些改观了,也不会再排斥他们这种小得意。
说实话,在历史上魏续和宋宪二人不失为猛将,甚至不失为义气之人,转投曹操之后两人互相扶持,而且作战勇猛,就是原来在吕布麾下南征北战也是屡立战功,只不过之前背叛吕布这一点成为人生污点,但试想想有果必有因,如果吕布能够多掌握一些御下的手段,不求如曹操那般厉害,只要胡萝卜加大棒、以势压人和以情动人双管齐下,许多武将的心思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这个时代的许多人更不愿意当叛徒,哪怕是小心思颇多的宋宪和魏续两人,只要吕布稍微转变就算不能让他们完全去卖命,哪怕只是在下邳之时对他们的态度变化一下,也不至于产生后来被他们三个抓了去献给曹操这样杯具的情况。
现在宋宪两人慑于吕布威势,一直活在他的阴影底下,但他们并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饭桶,更还没到后来那种程度,实际上在并州军这样的蜕变过程中他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一般来自于吕布的吩咐他们都会尽力去做,待他的态度更是一向恭谨有加,让吕布有时候都觉得自己以前的看法和做法是不是有误了。
当然了,为上位者就算自己觉得错了也不能够表现出来,而且以前那些对于两人也有不小的震慑作用,虽然贸然转变态度未免使人疑惑,但也同时会增加一些莫测感,既然如此干脆现在就开始灌一些**汤,反正这个吕布一向擅长,只听他开口就说道:“那个……子承(魏续字)、卫德(宋宪字),你们二人跟随了某,也有几年了吧。”
吕布的口气对他们可是前所未有的温和,语调也很平缓,让魏续和宋宪听得齐齐一愣,一时间都没来得及理解吕布话中的内容,待反应过来之后,两人心中早已是泪水翻涌了,心说不容易啊,前段时间还心怀忐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吕布突然对他们冷淡闲置下来,于是两人就商量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期待着有一天能够换回吕布“回心转意”。
他们倒是明智,也不管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对,毕竟以前的吕布对他们可不差,两人长相都不错总能多赚一些印象分,更何况还能够把准吕布的脉马屁拍得那是一个响啊,有对比才有突出,所以吕布对他们“突然”的冷淡才更加让人觉得惶恐。
然而长时间以来吕布却都没有变化,让他们都有些绝望要放弃了一般,只不过很多情绪出于对吕布的敬畏还是不敢太表现出来,可没想过今天又是突然吕布又变了态度,这可是放在以前才有地,难道吕布也被他们这段时间以来的行为感动了?
“是是……”魏续支支吾吾终于开口,而且还记得特别清楚:“有七年又四个月了……”
“是吗?”吕布也有些恍惚,其实人心有时候真是很奇怪地,七年多的时间相处,哪怕是上下级,但也是有感情地,更何况还是战火中来去,更显珍贵,如果顺利引导,还可能像后来那样的走向么?
有些事情必然会随着自己的到来而改变,就算是历史的惯性也无法阻挡,吕布的心中燃起了这样的自信,更有一种将要改变历史的豪情,大手一挥便道:“既然子矜留在了河东,他留下来的弓箭手便交给你们了。”
谁都知道在一支部队里弓箭手的重要性,这分明是要重用他们的信号了,两人对视一眼,都语气激动应道:“是——定不会教主公失望地!”'s ……》
第六十二章、布局()
(嗯,没错,今天两更,这是第一更到了~)
很少看到吕布这样的笑,应该来说吕布很少在贾诩等人面前有这样毫不掩饰自己心底情绪的时候,贾诩当然能看出吕布的高兴,却不具体知道他的臆想,不然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想法,他只当是吕布为自己终能够拜他为主而喜悦,这让他有一种受到重视的感觉,不管他多么奸诈狡猾、老谋深算,既然决定认定吕布,自然也希望能够得到他的认可和看重,吕布这无意的表现却令他很受用,所以口中随即就道:“诩之前对主公若有冒犯之处还望勿怪,以主公之英明韬略,当也不会与我这等俗人计较,若实不满意,诩愿先献一策以弥补往日之过。”
这话说得很漂亮,也很有贾诩的风格,既能够周全吕布的面子让他高兴,也能够表明自己的心意让吕布放心,总之是一切将吕布摆在首位一般,当然若看破这心思就会觉得他说的是巧妙,但有这样弯弯绕绕的心思其实已经不纯,不过吕布自不会计较这些。
当听到贾诩最后一句话时,吕布就心想果然不出我所料,他就知道贾诩这么郑重其事没有那么简单,定然是有后续,这就像是一般加入一个组织都要有一个投名状一样,光光是说出来的忠心怎么够用,当然也得要有一份“厚礼”送上,而似贾诩这样的谋士,自然就是献上一策,就如周公瑾的二分天下和诸葛亮的三分天下,不过贾诩当然不会直接给吕布分析天下大局,他的性格注定了他的“投名状”也会是走得比较现实的路子。
果然随后就听他道:“主公而今最关心的,无非就是对于并州军的掌控问题。虽说主公在军中威望甚高、无人可比,然则主公现今毕竟是属董卓手下,必然会受到他的钳制,而且就从之前李文优向主公讨要曹子矜开始,说明那边对于主公的想法已经有所察觉,一则李文优为警告及以此混淆主公视听——这点以前便有说起,掠过不提;另则说明董卓和李儒也已准备开始对并州军下手,而且不会在与之前那般明显,不管明招暗着都不会少,但绝对令人防不胜防,尤其如调走曹性这般手段多来几次,或者再安插几人进来必然影响军心和主公威望,对于并州军整体发展都是不利。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若真要时刻提防,主公恐会疲于奔命,这或许也是李文优所乐于见到地,既如此自不能够令他称心如意。诩想,既然不适合时刻提防,那就干脆便放松些又如何?就算是令他们探听到什么消息,但深层的秘密以及重要位置的人选却不会令他们有机会介入,这样松紧适当才是最适合的策略,更要紧地是,除此之外咱们还可以找些方法令他们无法专心于此……”
“文和的意思是……”吕布眼前一亮,抬起头来看着贾诩,其实心中已经有了想法。
贾诩就是一笑,道:“那董卓既然觊觎主公的并州军,主公莫非就不想要他的西凉军?”
怎么可能不想?吕布心里忍不住一声惊呼,感觉被这一番攒动居然有些心热的感觉,或者说这是他本来就有的想法,只不过需要一个引子,如今就被贾诩三言两语撩拨起来了。
西凉铁骑、并州狼骑,堪称当今天下最尖锐的两只力量,能够与之相比的少之又少,任何人能够掌握其中一支,就实力大增,若能双双拿下,有这么多精兵,再加上吕布本身现在手底下也不缺少良将,还有就是大部分普通士兵,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