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嘌隼吹兀乙恢倍荚诿孛苄卸褪橇栊桃彩亲罱庞胨〉昧怠
得知温侯将与去卑决战,十三就一直在想自己能够如何帮助温侯,可惜取得联络后凌刑一直让他稍安勿躁,他也只能静等时机。
他虽是间谍,但谋略不低,对于大城塞的诱饵作用刚开始还没有看出来,但在吕布大军出现的时候就想通了,而且他还想到了更多,自己就在去卑的身边,这点想必温侯也知道,或许他留着自己就是为了让自己在关键时刻给去卑致命一击。
不过温侯并不知道去卑此人很小心,而且对于汉人有着本能的警惕,哪怕面对自己这个心腹谋士,也很难近得了他的身,更难突破他身边的保护,所以在吕布率军攻入匈奴敌阵肆意扬威的时候,他脑中立刻浮现出对付去卑的好办法,那就是让温侯过来,直接威胁到去卑,所以他假意劝说去卑“请君入瓮”之计,实则内心也有忐忑温侯肯定会识破,就不知道识破之后会不会还过来,所幸接下来的剧本都按照他所想的发展。
这时候吕布已经想通了一切,不过他心里倒没有被人摆弄的想法,反而拍着十三的肩膀哈哈大笑道:“好,很好,你做的非常好。若有什么要求现在可以提,本侯会尽量满足你,若此此之后可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十三摇摇头,想了想便道:“十三只求温侯赐名。这便是无上荣耀了。”
吕布一愣,但随即反应过来,也不得不称赞着十三的机敏,这是一个有长远眼光的人,这样的人才可用,而且可以大用,他在心里为其做了判定。
最后吕布为十三赐名吕严,字恪德,也算是寄托了自己对他的一些希望,而且他还直接宣布吕严为代朔方太守。
这吕严有勇有谋,且在这朔方郡呆的时间不短,不会有陌生和适应的问题,作为一个过渡阶段的太守倒也算不得什么,更何况吕布就在“隔壁”,随时看着他呢。
而这对十三如今的吕严来说就是一步登天,对吕布焉能不感恩戴德,本来的崇敬之情更上层楼,简直要掏心掏肺了。
……
西河郡,郡治离石县。
代郡都尉的陈立刚自与上郡接壤的西部边界巡查归来,从他脸上浓重的表情可以看出,有事发生而且还是不好的事。
进入虽还处于重建中但已经恢复了部分昔日繁华尤其是人口增多添了人气就好像充实了许多的离石城,陈立莫名叹了口气,然后就直奔太守府。
贾诩的太守府座落在离石城北,所谓坐北朝南、风水宝地,而这儿实际上也就是离石城内原本的太守府经过翻新之后由贾诩再入主。
贾诩对于这些倒一向没什么挑剔,他就不是那么讲究的人,这一次将陈立带在身边,而让陈习跟在曹性身边,也是吕布手下人才实在是不够用,只好自己来培养,培养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是跟在合适的人身边,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锻炼机会。
贾诩对于陈立还是很看好地,相比其弟他除了武艺差些可谓文武双全了,虽然在贾诩心中吕布那才叫做真正的文武双全。
当然在培养陈立的同时,首批并州书院毕业的“实习生”也被贾诩要来了一部分,安排到了西河郡各处,这些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年轻有活力,也有激情想要有一番作为。
不过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注定了要有一些人脱颖而出,也要有一些人提前被重建中的西河郡的现实困难打倒,相比之下倒还是陈立贾诩用得更加顺手,所以在郡都尉曹性被吕布拉去朔方郡的情况下他干脆让陈立出任代郡都尉,若这段时期他能够圆满完成,让贾诩满意贾诩不介意直接向吕布建议将其扶正,至于曹性反正吕布那么看重他不愁找不到安排他的事做。
陈立见到贾诩的时候,贾诩正在参看马钧随吕布出征朔方前为他留下来的一套农具,这是在五原地区已经初现当初河套荣盛之景的情况下,马钧总结经验造出来地,贾诩打算在如今真正堪称是百废俱兴的西河郡内推广,毕竟如今西河郡在吕布手下七郡中,可是唯一一个需要靠着其他郡来接济的郡,贾诩作为西河太守,自然想要早些摆脱这个情况。
西河郡的基础其实不差,毕竟曾经的河套地区就将朔方东南、五原南部以及西河郡大部分都包容了进去,甚至可以说西河郡是整个并州内最有发展潜力的一个郡,暂时放下了政治斗争与军事攻略,只定期处理各地汇总的间谍组的情报讯息的贾诩,现在是将全副心神都放在了这上面,他很清楚一旦西河郡真正发展起来,对于吕布势力将会有很大帮助。
见到陈立到来,贾诩脸上露出笑容,“肆德来啦,来坐坐……”
陈立却没有那个心情,他脸色阴沉,语气也十分低沉道:“太守立此番急切赶回,是有紧要军情通秉。”
贾诩目光一沉,陈立说的是军情,而这时候他下意识就想到了南边的雒阳董卓,这位目前仍然算是天下第一大势力的权臣,可是不应该啊。
只听陈立在贾诩示意下继续道:“前日早些时候立按例去往圉阳巡边,却发现斥候来报,在白土县与龟兹县处都有发现异动,恐是不妙啊。”
白土县和龟兹县,那都是西河郡边邻上郡所辖,而上郡此时在羌人手里,贾诩心中一动,难道是……(。)
第一百七十二章、战后议事()
天,渐渐亮了,一场战争、冲锋厮杀过后,就是长久的沉默,一股浓重刺鼻的血腥味在这方天地间久久不散,但对于身处其间的人来说,却似恍然无觉,或许是已经习惯,或许是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被其他事情所吸引,无暇顾及。
战争结束后的战场之上,硝烟弥漫,还有未曾燃尽的火把,掉落在遍地的尸体中间,自行开始了火化的过程,也根本无人去顾及,好像就等着它自己熄灭。
滴、滴滴……
起初只是一滴、两滴,而后一连串,淅淅沥沥的雨丝,就像是天上女神的泪水,将天与地之间连成一片。
这雨来得毫无预兆,却又来得恰到好处,浇熄了焚尸的火焰,清澈了乌瘴混乱的战场,甚至洗涤了战争过后不管胜利还是失败的交战双方将士复杂南明的心扉。
在大城塞一块凸起的岩层地下,临时在此避雨的荀攸“哎……”地一声,充满了无限的惆怅和思绪。
“公达何故叹息啊?”背后突如其来的声音叫荀攸不觉吓了一跳,反应过来便转过身去,眼见着良乐似笑非笑看着自己,那眼神中的光芒更似是完全参破了他的心思,饶是以荀攸的心性此时也不由得脸色一红,过了会儿方才轻咳一声道:“嗯咳,良祭酒怎的出现在此处?”
“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温侯让乐来叫上公达,一起去参加战后总结会议。”说着,他还看了荀攸两边一眼。
荀攸当然也不可能是一个人,身边时刻跟着两名看守,不过在这种时候他们会关上自己的耳朵。
而良乐口中所谓战后总结会议其实是出自吕布之口,他念得挺绕口,不过这却不是第一次了,吕布早在河北与麴义大战的时候就已经将此概念引入了军中,所以就是荀攸也不陌生,因为他跟随吕布来到这里其实也就参加过两次军事会议,一次就是在西安阳县的时候,还有一次则是大城塞之战前,谋划这一出诱敌之计,这算是第三次。
当然也是荀攸第一次参加战后军事会议,早就有些耳闻的他不禁有些好奇,那个温侯这一次到底又是捣鼓出了什么东西出来。
其实荀攸接连对吕布的几次态度潜移默化的变化,一个很大的原因便在于吕布的许多所为引起了他的好奇。
须知人生来便有好奇,人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好奇,亦是万万不能地,可这世间好奇若放在不适宜处,好好的事情便都会横生波折,至于究竟最后会往好还是坏的方向发展,则谁都难以预料。
荀攸正是由于好奇心痒,引得他越发想要了解吕布,而越了解吕布,他心中所谓绝不归服的心思也就在不知不觉间动摇了,吕布自然就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此次出征才要带他出来,希望能够有个机会能够让他彻底归心。
可惜的是荀攸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表示,明明明眼人如良乐都能够看出他的心在一点点动摇,不过良乐却也能够理解,这毕竟不是个人的事情,似他这般倒可以不必考虑太多,反正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作何决定也只需要自己承担后果,但荀攸背后还有荀家。
别看荀家在颍川地面上是数一数二的世家大族,就是在天下间名声也不小,可到底也只是一个家族,现下颍川在董卓手里,而董卓又与吕布不对付,他荀攸若是投了吕布,难保不会引起董卓不满,而且他荀攸一人在此也就罢了,问题是荀彧也在此处,荀爽无人知晓他真实身份倒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往往不会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世家来说,这显然并非一个好的选择。
当然了,目前荀彧和他都还未作出决定,但荀攸心里清楚,他们在吕布这里,这只是早晚罢了,就看他现在心里动摇的厉害,难道小叔父荀彧会比他好上多少?
就像荀彧曾经在荀攸面前说起过,吕布囚禁他们叔侄的手段或许不怎么光明,但不也正说明了他对自己二人的看重么?这句话看似代表不了什么,但已经说明荀彧不会对吕布抗拒。
心中转着这些念头,荀攸却无法控制自己内心好奇,还有另一种蠢蠢欲动的心思,刚想着拒绝到嘴边却成了:“还请伯羽在前边带路!”
良乐目光一闪,突然意味深长地笑了……
大城塞内部可不小,但也无法容纳这数万将士,所以大多都是搭起了帐篷了事,吕布却是在大城塞内的一个小屋子里,召开了这场战后军议。
而且这军议还是等到良乐将荀攸领来了,看着手下文武基本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