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谟校导噬贤踉实笔倍曰歧热怂档哪训谰褪撬攵圆嚏叩恼嬲碛擅矗吭谡馐澜缟希涝恫荒苄】茨切┰诼沂滥芄徊┑靡幌嬷氐墓僭保蛩嫡兔牵灿涝恫灰呖此牵降睦碛桑サ艄诿崽没实耐庖拢簿褪且桓黾虻サ拇看馕硕说慕杩诙选

    当然现在有吕布在,虽然董卓死了以后,蔡邕似乎还是在自家府上遥拜了一番,但有吕布为他掩饰,而且蔡邕在那些士大夫眼中声望依然很高,尽管看起来蔡邕却与他们渐行渐远,在那段时间甚至没有多少人会刻意注意到他头上,可就算知道了,还是会尽量忽略过去,再加上现在王允又早便死了,所以蔡邕再没有因为这件事情经受那些无妄之灾。

    而同时又因为吕布早早便为他打过了招呼,所以凡是涉及到与编修史籍有关的东西,蔡邕都能够得到周边最大范围的方便与帮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的工作量,毕竟当初董卓还在的时候虽然这个大汉第一权臣拍板但真正实行下来还是要靠下面具体的人,那时候不知有多少人在阳奉阴违,令蔡邕很伤脑筋,现在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这也让蔡邕很是感慨,谁又能够想到当初只是无意结下的一个善缘,在今日竟然能够发挥如此作用,又有谁能够想到当初那个为虎作伥的傲慢武将,而今却成为了公认的大汉肱骨、朝廷支柱?

    吕布会这样帮他,当然不只是因为那此时尚在京畿之地的蔡琰,以及对这有坚持有原则的可爱老头的敬重,还有便是编修史书对吕布本人来说也是十分看重地。

    要说起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对此多半都是予以重视的,尤其是汉朝的史官地位都颇高,一般只要不是出现司马迁为李陵之事顶撞汉武帝的所谓“大不敬之罪”,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即便是如此,司马迁的位置也没有被取代,这自然是因为史官传承的特殊性。

    蔡邕并非专门的史官,他之所以能够获得编修汉史的重责,一者来自于家学渊源,二者便是他自身的文化修养令人信服,不管是在艺术、书法、史论等方面的造诣和成就,他都堪称是当世大家,若果换做其他人想挑过这史官之责,说不定要引起一番争议,但蔡邕不会。

    原历史时空里,蔡邕被王允害死,经学大家郑玄就曾发出感慨:“但不知何人可续?”说的就是蔡邕死后,这汉史不知还有谁能够编修下去。

    事实上如果说司马迁编写《史记》的时候将之前的夏商周等时代都放进去,还能说是总结前人情有可原,那从班固的《汉书》开始,当朝的史书理应是由当朝人来写,三国断代史《三国志》就同样是大概生活在这一时期的陈寿所著,偏偏《后汉书》却是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范晔著述,虽然同为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但从时效性、确定性等方面来说,除了最早的《史记》在秦汉之前那些往往是经过考证得出来的历史之外,《后汉书》恐怕是其中做得最差的。

    但这却也不能够责怪范晔,只能说自《汉书》王莽新朝之后一直到《三国志》汉灵帝之间的这段历史,其实就囊括在了原本应该由蔡邕编写的这部汉史中,可惜因为其人已殁,书继续不下去了,自然也只能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面,否则也轮不到两百年后的小辈来为他们盖棺定论了。

    如今自然是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吕布也相信蔡邕会尽其所能,著出能够流传后世经盛历衰的汉史来。

    “老爷、老爷……”

    蔡邕正在想着待会儿的吃食,他得要好好犒劳一番自己,不过吕布创造的那什么火锅却不能再吃了,虽然一想到就令人嘴馋。

    其实吕布前世虽然是一个宅男,但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宅男,尤其是在吃这一方面,一般外头有什么新鲜玩意儿他总会第一时间知道并愿意跑出去尝尝鲜,有许多还尝试着自己DIY过,所以他脑海中有不少吃食,有些需要特殊材料的,在这年头当然办不到;而有些只是靠着点子和工具,稍微简化一下就可以了,虽然对于吕布来说口味差了很多,但对于蔡邕这种从未碰过的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蔡邕也是个老饕,在这方面与吕布绝对是有共同语言,遗憾的是这年头没有辣椒,那玩意儿吕布记不清楚确切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了,但不会早于明朝,而现在这时候难道叫自己跑到美洲去找?没有辣椒,说实话火锅就感觉少了很多味道,吕布教给蔡邕的这算是简化版的四川火锅,而且也只有白汤汁,正是因为缺少了辣椒,没有办法跟红糖汁混合使用,出来的味道就差了许多,现在蔡邕还会喜欢不过是贪图新奇,吃多了也就是那么回事儿了。

    这时候蔡邕正自吞着口水呢,被这声音一打扰,不免有些心烦,不过他听出了这是自家管家的声音,这管家很早就跟着自己,很有眼色一般是不会在这个时候打扰自己地,想必是真的碰上了什么了不得的急事。

    蔡邕也有些坐不住了,睁开眼睛站起来回头望着管家跑来的那个方向,看着年纪也不小的管家这一刻有些慌忙而且因为太赶太急以至于都气喘吁吁的样子,他皱了皱眉,喊道:“慢点慢点儿……什么事情这么慌慌张张的?”

    “老爷,外面有人、有人要见老爷……”

    蔡邕有些不悦,管家不是那种没轻没重的人,怎么这时候却说出这样没头没脑的话来,不过他还是听出了一丝不寻常来,他说的是“有人要见”,而非“有人求见”,一字之差,其中差别可就大了。

    “说清楚点,来者是何人,何至于让你如此慌张?”

    那管家脸上这时显出一丝惭色,嗫嚅道:“我也不知是何人,只知他头戴斗笠、身材孔武,虽只是一人,但却无人可以阻止他进来?”

    蔡邕这府上可没有那么多护卫,实际上一般也不需要,他身上又没有纠缠着什么利益,谁会好好冒着风险只为跑来对付他呢?

    蔡邕本来还只以为管家这是自乱阵脚,但没想到对方话音刚落不久,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前院传来,然后是一阵激烈的打斗,接着便听到一声声惨叫,前院通过来的门在管家之后再次被推开,这次明显比较大力,那门被完全推开之后,很快又借着惯性带回去了,而就在那一刹那,蔡邕二人透过门缝已经看到了前院的场景,那些护院一个个都躺倒在地上,个个哀嚎不已,而此时推门之人已经长驱直入,随即门晃了几下自己就关上了。

    果然如管家所说,这人头戴斗笠,斗笠上还垂下来一圈黑色的纱布,模糊了他的面孔。

    这人生得倒确实是孔武有力,虎背熊腰、臂膀粗圆,而且一进来就带来一阵煞气,让直面的蔡邕忍不住打了个寒战,立刻惊叫道:“你是何人?”

    谁也想不到这人这时停下脚步,听到蔡邕这话,居然直接摘下斗笠,露出了真实面目,蔡邕望见的刹那,便忍不住失声道:“你是……”好在他的自制力极强,很快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才没有全部喊出来,但脸上仍然带着一丝惊异显然对来人的身份很是出乎意料。

    其实也由不得他不惊讶,站在他面前的这个外表粗犷的大汉,不是当初号称西凉军中第一猛将的华雄又是何人?

    蔡邕当初为了编修汉史之事,不得已寄托在董卓之下,其间没有再做过其他事情,倒也算不得助纣为虐,所以虽然因为与国贼董卓牵扯上关系对他的名声有损,却并没有影响他在大多数士人心中的地位,像是太傅马日郸以及一众士大夫对他坚持修史一事就一直很是支持和佩服,也就自动忽略了他跟着董卓之事了。

    也是因此,当董卓覆灭,吕布入主雒阳、成为太尉之后,以他与蔡邕的交情,更会满足蔡邕修史的一切要求,而且比当初董卓做得更彻底,几乎是他需要什么就为他提供什么,再不可能出现历史上因为不被允许执笔修史还要被杀的情况了,当然也不可能再自杀了。

    现在蔡邕每天过得很充实,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不理会世俗那些大事,这样反而让他过得越来越年轻。

    可面前华雄的突然出现,却让他突然觉得,自己似乎还是没有办法完全抽身而出的,因为自己同样也是一个局中人。

    ……

    荀攸已经回归雒阳城了,虽然河北局势还未完全稳定下来,即便是冀州局面也没有定下来,但是剩下都只是一些扫尾工作,就算将荀攸留在那里,也不过是拖住他,还没有多少他发挥的余地,反倒是在雒阳这边,吕布已经感受到了这里的不平静,干脆就将他派回来,辅助张辽等人,稳定局面、迎接各方来敌。

    当然除此之外,荀攸之所以会赶着回来,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有一个消息急着要告知荀彧,最好还是亲口告知,所以他直接回来了。

    “你说的可当真?”

    面对荀彧不信的目光打量,荀攸倒是显得相当坦然,他知道这不是小叔在怀疑自己,只是对于自己所说的事情本能不信罢了,他摊一摊手,道:“当然是千真万确,这些可并非是攸信口说的,而是太尉那里收到的确凿消息,给我阅过了。”

    荀彧良久沉默不语,紧锁着双眉,显示着此刻的他陷入了艰难的思考。

    荀攸没再说什么,不过心里却是不以为然,和荀彧不同地是,他对于那个所谓的荀谌可没有什么感觉,既不会为他的突然出现而感到欣喜,也不会因为他不知所踪而觉得伤悲,本身虽然荀攸和他们都属于伯侄、叔侄的关系,可并非同一支,隔开了中间两代,在荀氏这种大家族就已经算不上多亲近了,何况荀攸还根本没有跟那荀谌见过。

    荀彧这是又说道:“太尉是什么想法?”

    荀攸注意观察着荀彧此刻的表情,见他半点儿其他情绪都没有显露出来,也有些没底,最后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