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稍斟酌之后,他憋出了这么一句。
余文钢又笑着说道:“如果我说我赢定了,你信不信?”
李一诚:“……”
看着魔一般自信的余文钢,他不得不继续说道:“给我一个理由。”
“我说两点,你认真思索一下。
“第一,自94年开始,国家教委就定下了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在去年,又是连下两道文件,让各大学加快这一计划的进程。
“可江大作为全国综合实力排进前十的知名大学,却为啥迟迟没开始校园卡的项目?
“不止是江大,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所有大学,都还没推出这个项目,这又是为什么?
“第二,我刚才说电信院的项目组也可以采用我的那份技术解决方案,为啥骆院长半点推辞的意思都没有不说,反而表现得很欣喜?”
余文钢给出的不是理由,而是两个值得认真思索的问题。
“你的意思是说……”
“我的这份技术解决方案,就是目前业内最好的技术解决方案!”
余文钢直接公布了答案。
因为他的时间很紧迫,因此他懒得在这种小问题上跟李一诚绕弯子。
李一诚又思索了几秒。
他不得不接受了余文钢的这一结论。
确实,国家关于校园信息化的规划已经出台好几年了,去年又连下两道文来催进度,可就算是这样,校园卡项目也还只是存在于概念中,这只能说明大家都在这史无前例、没任何参考的新项目上,都还没找到成熟的解决思路。
包括江大的计算机院和电信院。
而电信院的骆院长之所以动了成立项目组的念头,就是在了解到余文钢的解决思路,并且在看了他的技术解决方案后才下定决心的。
这确实可以勉强得出余文钢的这份技术解决方案可能是业内最好这一结论。
“可问题是你的这份方案已经给了骆院长啊!”
李一诚又找出了一个可以质疑的理由。
“这你就外行了。”
余文钢却来了这么一句。
紧接着他又说道:“在软件开发的流程中,技术解决方案又叫概要设计方案,主要是给客户看的,里面会提到粗略的解决思路,但不会涉及到系统的具体技术实现。
“技术实现这一部分,是在下一步的详细设计方案中,又叫技术开发方案,这一方案基本上是不对外的。
“因此,骆院长哪怕有了我的技术解决方案,想拿出一份可行的技术开发方案来,也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他勉强拿出来的技术开发方案,是很难比得上我这个思路已成熟的原创者的。
“这就是他为啥想极力说服我进项目组,并且不惜委任我为副组长的原因。”
一份完整的推理分析思路被余文钢摆到了李一诚面前。
李一诚又傻眼了。
他又一次不得不承认,余文钢的这番推理分析又很有道理。
他也不得不难以置信地追问道:“你的意思是说,你的开发思路已经非常成熟?”
“当然,要不是思路已完全成熟,我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出一份连骆院长都挑不出任何毛病的技术解决方案来?要知道,从上次我跟骆院长提起这一思路,才过去了十几天。
“不信你再去问问骆院长,若不是整个项目都已经考虑得非常成熟、全面,还有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出一份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来。”
余文钢又理所当然地回道。
李一诚又沉默了。
尽管他并不是技术专家,可是作为大学的老师,他很清楚,越是大型的项目,就越是费时间,像校园卡这么大型的项目,如果按正常的进度,从项目立项到真正出成果,耗时两三年是正常的,甚至于说,耗时好几年却一无所获的项目也比比皆是。
这么说来,余文钢还真有获胜的希望?
李一诚开始动摇了。
从一开始的严词拒绝,不想陪余文钢一起疯,到现在变成了开始认真考虑要不要跟他玩一把大的。
“可问题是你现在已经把技术解决方案给了骆院长,这意味着他的项目组也可以借鉴你的方案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你还有赢的可能?”
他又提出了一个疑问。
“这你就外行了吧!”
余文钢还是毫无顾忌地继续着打击模式。
“像技术解决方案这种东西,讲的只是一个大致的解决思路,这种东西最大的用途,是给那些不怎么精通技术的客户看的,是不具备太深的技术含量的。
“真正具备技术含量的,是我刚才讲的详细设计方案,像这种很有技术含量的方案,就算是在项目组内部也是高度保密的,能全面掌握它的,通常只有方案的设计者,也就是系统架构师,至于其他人,很可能只会知晓自己所负责的那一部分模块。”
余文钢又说了一大通让李一诚听得云里雾里的专业术语。
不过他算是听明白了,余文钢的意思是说,就算骆院长拿到那份技术解决方案也没太大的用,真正核心的东西,还是保留在余文钢自己脑子里。
“这么说,你真的觉得你有很大的把握赢?”
李一诚进一步动摇了。
“我说了,我是奇迹创造者,我能带你装逼带你飞。”
余文钢又自信满满地回了这么一句。
这下李一诚很难再淡定了。
真要陪他一起疯吗?
陪的话,有可能会让骆院长和吕院长对他有所意见,并有可能闹出笑话来。
可是不陪的话,就可能会错失一个天大的机会。
该如何选择?
重回一把火
第358章 再玩一把大的
“先说说看,需要我怎么帮你?”
稍稍思索之后,李一诚又退了一步。
没办法,在余文钢身上发生过太多让他感觉神奇的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说他是一个奇迹创造者并不为过,因此,细细想来,余文钢并非没有再次创造奇迹的可能。
那就值得下注了。
当然,这得看需要下多大的注,再权衡一下是否值得。
“第一,帮我拿到参与竞争的资格。”
余文钢提出了他的第一个要求。
这就是他必须得拉李一诚下水的原因之一。
他需要有人帮他拿到入场的资格。
依他的经验,他很清楚,像校园卡业务这种特别重大的项目,并不是谁都可以拿到入场资格的。
想入场,要么你有相当的名气和公认的实力,让项目需求方,也就是江大对你有浓厚的兴趣,要么就是有强有力的靠山来推荐你。
毫无疑问,名气和公认实力这东西,余文钢暂时是没有的,而且他的身份还是大一学生,因此在没人力荐的情况下,恐怕他想见江大的项目负责人一面都很难。
而靠山这一块,骆俊鹏已经变成了竞争对手,因此余文钢只能把主意打到李一诚头上来。
“这个问题应该不大。”
李一诚立即表了个态。
这一点对他来说确实不算什么问题。
像校园卡这种跟学生有太大关系的项目,只要一启动,肯定是绕不过他这个学生工作总负责人的,他相信稍稍运作一下,帮余文钢拿一个入场资格还是不成问题的。
“第二,帮我解决项目组工作场地的问题。“
余文钢又提出了第二个要求。
又是关于场地。
之前在李一诚办公室时,他就提过这个问题,当初一口气就要门面、要办公场地、要实验机房三大要求,而现在他又多了一项要求,那就是项目组的工作场地。
毫无疑问,这么大一个项目,因为时间的关系,他是不可能真的一个人来单干的,他需要将整个系统模块化,然后把一些不太关键、核心的模块交给其他人来帮他完成。
也就是说,他即将成立一个技术开发团队。
按照他原来的想法,是准备利用电信院的计算机房来做开发工作场地,那样一来,连开发用的电脑都省了。
可现在他跟电信院已经成为了竞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再用电信院的资源就不太好了,因此他决定还是另外再找个场地,干脆自己投钱装机来弄一个独立的工作室。
反正他现在已不差这点小钱。
“这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在问清楚他的需求后,李一诚又表态了。
场地问题对他来说确实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团委下面有的是场地!
要知道,不管是文理学部那边的学生活动中心,还是信息学部这边的学生活动中心,其实都属于校团委名下的资产。
因此哪怕余文钢想把开发工作室设在信息学部这边,以李一诚的身份,帮他在这边的学生活动中心楼上弄一间大教室出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当然,到时还是会以社团的名义来操作。
他接着又问道:“还有吗?”
“没了,接下来你就看我怎么玩就好了,其它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
余文钢笑着回道。
看你怎么玩就好了?
听他这么一说,李一诚顿时又有了一种预感:这小子很有可能又在憋大招了!
要不要陪他玩?
答案是肯定的。
相比项目成了以后所能得到的,余文钢的这两个要求对他来说真不算什么,绝对值得他下注。
若是真成了,那余文钢的成就将不再属于电信院,而是属于校团委,除此之外,挑战杯这一块还将有大收获。
“行啦,那就这样吧,你先送我回去,等我安排好了再给你消息。
“记住一点,既然你非要拉我陪你一起疯,那麻烦你做任何重大决定之前,请务必提前知会我一声。”
李一诚终于入套。
……
在把李一诚送回团委后,余文钢径直返回了理想电脑服务社。
一个上午的时间已经快过去了。
服务社的店里,莫逢春早已到位,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