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番协商之后,一个规模庞大的项目筹备组的人员核心框架确定了,至于具体干活的组员,由这些核心成员推荐即可。
既然核心框架已经确定,周鸿斌立即又做出了下一个决定:召开项目组的第一次筹备会议。
通知很快就下达到了相关人士。
余文钢第一时间从李一诚那里得知了这一信息。
计算机院和电信院既当上场队员又当裁判?
这样对自己这一方似乎有些不公平啊!
对于项目筹备组的会议,余文钢原本是没资格参加的,可是他一听说另外两大竞争对手既当参赛队员又当裁判,他立即就不干了。
“李哥,能带我参加会议吗?”
他第一时间就向李一诚提出了要求。
“带你参加?不合适吧?”
李一诚稍稍有些为难。
要知道,今天这第一次筹备会,有资格参与会议的都是学校各部门的一把手,级别上没有一个低过他的,若是他突然带余文钢这样一个小萝卜头出现在会场,让他怎么跟那些领导们解释?
“怎么不合适?我也是校团委的干部好吧,再说,我还是校园卡项目方面的专家呢,连我这样的专业人士都不能参加的话,其他人哪有资格参加?”
余文钢开始胡搅蛮缠。
李一诚差点又被气哭。
“这话你在我面前说说就算了,千万别走其他领导面前乱说啊!”
他立即就把余文钢训斥了一通。
训斥归训斥,但他心里却认可了余文钢的说法,准备以助理的名义带余文钢参会。
确实,连技术解决方案都已经准备好了的余文钢,在这个项目上确实可以算得上专业人士。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李一诚也不希望余文钢在项目的竞争中吃亏,毕竟按照余文钢和他的约定,余文钢将会以校团委的名义来参与项目开发的竞争。
不能让自己人吃亏!
“到了会上,你千万别乱说话啊!”
李一诚又谨慎地叮嘱了一句。
余文钢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我知道。”
他一边回应李一诚,一边却在琢磨如何去当一个合格的搅局者。
按照他最新的想法,是想在项目的立项阶段就将两大竞争对手彻底淘汰出局,而不是将竞争拖到招投标阶段,因此,他必须在项目的筹备阶段就开始来搅局。
你们两方不是既当队员又当裁判吗?那样很辛苦的,干脆专心做裁判吧,脏活累活交给我去干就好了!
这就是余文钢的打算。
正当余文钢跟李一诚在合谋搅局之事时,骆俊鹏却在纠结一件事情。
要不要将筹备会议的事情通知余文钢?
他看着手中的那份技术解决方案在发呆。
按照正常情况,余文钢作为这份方案的创作者,他其实是应该带余文钢出息会议的,那样的话,一旦会议上涉及到与项目相关的具体内容,不管是应用方面的还是技术层面的,余文钢都有可能提出更好的建设性意见。
可问题是因为余文钢的执拗,他跟电信院已经成为了潜在的竞争关系!
给竞争对手一个站在同一起跑线的公平竞争机会?
想了想,骆俊鹏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想法。
要知道,有意参与竞争的可不止是余文钢,还有计算机院那个更为强劲的对手,而他现在手中的这份技术解决方案,就是他在会议上先压计算机院一头的最好机会。
那就等会议完了以后,再视情况知会余文钢一二吧。
骆俊鹏做出了最终决定。
重回一把火
第394章 大佬间的明争暗斗
校园卡项目筹备组的首次筹备会议是在下午两点,可是午餐过后,骆俊鹏就先接到了计算机院吕院长的电话。
“老陆啊,先来我办公室坐坐吧,晚点咱们一会去开会。”
吕会宁向他发出了邀请。
这吕老头,又打算干嘛?
骆俊鹏嘀咕了一声后,动身前往三号教学楼计算机院吕院长的办公室。
吕会宁就是计算机院吕院长的名字。
其实吕会宁年龄并不算大,也就比骆俊鹏大了那么四五岁,只不过因为用脑过度,头顶上早已变成了地中海,因此骆俊鹏一不爽,当面背面都会叫他吕老头。
两人的私人关系其实挺不错的,可吕会宁因为比他大了那么几岁,就一向以兄长自居,还经常在他面前得瑟,所以骆俊鹏不爽的时候还蛮多的。
他很快就抵达了吕院长的办公室。
“吕老头,你又叫我过来干嘛?你不知道我的时间很宝贵吗?”
一见到吕会宁,骆俊鹏便毫不客气地怼了起来。
现在他这样子要是被电信院的老师和学生们看到的话,绝对会大跌眼球,他们可能很难想象到,平时那个风度翩翩的儒雅学者,竟然会有如此市井的一面。
其实这很正常。
学者也是人,儒雅的那一面是在人前的风范,市井的一面才是不加掩饰的轻松。
吕会宁也是如此。
两人在私下里根本就不跟对方客气。
“你这老陆,你以为就你忙啊?我的时间也很宝贵的好吧!我叫你来当然是有事情跟你商量。”
吕会宁立即就回怼了回来。
绝对是没安好心!
骆俊鹏在心里嘀咕了一句后,自己走向了茶水柜,找出了茶叶,自顾自地给自己泡上了一杯茶,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在老吕没把具体的事情说出来之前,他懒得去追问。
估计不是什么好事!
不出他所料,他刚坐下,吕会宁就端着自己的保温杯在他对面坐了下来,开口问道:“老陆啊,听说你们那边也在成立校园卡项目的课题组啦?”
“有这个打算。”
骆俊鹏一边回复,一边又在心里犯起了嘀咕。
他就知道,吕会宁之所以在会前约他见面,就是奔着校园卡项目来的,事实上,两院就紧挨在一起,哪一方稍有风吹草动,根本就瞒不过对方。
吕会宁立即就摇了摇头道:“何必呢,搞这样的项目,你们院肯定是搞不过我们的,何必折腾呢?有这精力去做点别的不好吗?”
这真的很气人!
好在骆俊鹏早已习惯了。
在过去的数年里,因两院在业务和技术领域互有交叉,因此在很多方面,包括在课题上,都一直处于明争暗斗的状态,而每一次竞争开始,吕会宁都是这样一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姿态,先来玩一把心理战术。
说起来,论发展历史的话,电信院其实比计算机院要长得多,早在建国以前,江大就成立了与电波传播相关的游离层实验室,电信院就是在那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至于计算机院,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才从包括电信院在内的多个院系抽调人马成立,然后缓慢发展,一直到九十年代才快速发展壮大。
一壮大,就开始来抢电信院的风头!
这真的让骆俊鹏有点不爽。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近些年来计算机院确实是人才辈出,在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等领域都压了电信院一头。
严格来讲,校园卡项目也确实是一个以计算机软件及应用为主的项目,因此吕会宁先在他面前得瑟一把也是很正常的。
得瑟就得瑟吧,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骆俊鹏淡定地回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再说。”
他决定还是不跟吕会宁来打嘴炮。
那样没意义。
“好吧,既然你不死心,我也懒得劝你了,咱们来聊聊筹备会的事吧。”
吕会宁也放弃了继续在口头上占便宜的想法。
事实上,他之所以提前叫骆俊鹏过来,并不是为了打嘴炮,而是希望能在某些方面先达成共识,先把项目启动起来再说。
只有项目启动了,两人才有得争。
“老陆,一会在会上,一旦涉及到具体项目的内容,估计还是咱俩的事,在这方面你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吕会宁终于谈起了正事。
作为参加过无数项目筹备会之人,他很清楚,别看项目筹备组的人头很多,可一旦涉及到具体的项目内容,不管是应用需求还是技术实现,大部分人都是很难提出建设性意见的。
就算有人提建议,估计也是天马行空地瞎提,给项目开发来出难题。
因此,吕会宁觉得有必要跟骆俊鹏先达成一致,掌握会议的发言权,以把握住项目建设的大方向。
不出意外的话,筹备会所讨论的第一项,必定是项目的具体内容,之后才是各部门之间的通力配合之类的。
“你这边有什么想法?”
胸有成竹的骆俊鹏却不动声色地反问了起来。
别看吕会宁之前在他面前得瑟,可他并不认为电信院在这个项目的竞争上,一定就会输给计算机院,要知道,他手头可是连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都有了,思路已相当成熟。
不过他当然不会轻易将自己的底牌给暴露出来。
“关于这个项目的具体应用领域,你这边心里应该有底了吧?”
吕会宁又问了一句。
骆俊鹏配合地点了点头。
“依我看啊,咱们不妨把这个项目分做几期来搞,一开始别弄太复杂了,先把餐饮、用水、校内购物这些与消费相关的弄起来再说,至于其它的,比如说门禁、图书借阅,与其它系统的对接、银行对接之类的,不妨放到二期三期去弄。”
吕会宁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于校园卡项目的具体应用领域,业内早就有了无数的设想,可正因为想得实在是太多,反倒把整个系统搞得非常复杂,结果至今都没有哪个学校搞出像样的系统出来。
因此,在吕会宁看来,为减少前期的工作量,先把系统简化是有必要的。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这点我同意。”
骆俊鹏立即投了赞成票。
别看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