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盒子面前刷一下,‘滴’的一声,车钱就付了。
“这样一来,乘客就不再需要时刻准备零钱,公交公司也不再需要安排大量人手去清点硬币。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吕会宁的口才确实相当不错,他以一个大家都熟知案例,很形象地把一样隐晦难懂的新技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述了出来。
“事实上,类似的不便在我们校园内也照样存在。
“就以咱们去食堂吃早餐为例,咱买两个包子,给食堂阿姨递过去十块钱,她得翻半天箱子,然后找给咱九个硬币。
“按照咱们食堂现在的运作模式,买包子是如此,买稀饭也是如此,午餐晚餐也是如此。
“这样一种模式是有很多不便之处的。
“第一,在就餐高峰期,每个窗口都排着长长的队伍,食堂阿姨却把大量时间浪费在收钱找零上面,这样严重影响劳动效率不说,还容易找错钱。
“第二,学生或老师吃一顿早餐回来,身上却多了一兜子硬币,哐啷哐啷的,很难受不说,还很容易丢。
“第三,食堂每天收完钱后,食堂阿姨们还不能立即休息,还得把一箱子一箱子的零钱给清点出来。
“第四,咱们后勤处和财务处也没得轻松,食堂的钱收上来后,后勤与财务的人也得一遍又一遍地来清点对数及入账。
“所以,公交公司和乘客所面临的麻烦,在咱们学校也照样存在,甚至更麻烦。
“于是,业内就提出了校园卡这样一个概念,来替大家解决麻烦、提升劳动效率。”
吕会宁以同样通俗易懂的方式,巧妙地把校园卡项目的概念引入了进来。
不仅如此,他还巧妙地把后勤处和财务处这两大与校园卡项目息息相关的部门拉下了水,告诉两位处长,这个项目对你们来说大有好处。
因为他讲得实在是有点生动,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住了。
“事实上,校园卡项目所能解决的,还远不止食堂买饭这么一个问题,还包括很多很多,比如说学生打开水、澡堂洗澡、图书馆借书、上课打卡等,都可以用校园卡来解决。”
紧接着,他又开始将校园卡的应用领域开始延伸,用极其生动的语气,来告诉大家,校园卡项目一旦应用后,将给大家带来何等的方便。
“最近在电视上面,我看到了这样一句广告,叫‘一卡在手,走遍天下’,在我看来,这句广告词稍稍改一下,改成‘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也挺好的。”
在详细介绍完校园卡项目的应用领域及重要性后,吕会宁以一句大家所熟知的广告词结束了第一阶段的介绍。
经他这么一说,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很清楚地理解校园卡项目了。
会议室里响起了短暂的掌声。
这是对吕会宁精彩表述的肯定。
连余文钢也不得不承认,吕会宁很有后世央视著名节目《百家讲坛》上那些名家的风范。
如此看来,这个局搅起来还有一些难度啊!
他一边跟着鼓掌,一边暗暗观察起会议室其他大佬的反应来。
他能看得出来,在这群一个个身份都不低于李一诚的大佬们心目中,既有学术专长又有口才的吕会宁是很受他们欢迎的。
这样一来,若是他一会开始搅局,会不会与一群大佬们为敌?
他感觉稍稍有些棘手了。
“接下来,我跟大家讲讲这个项目的技术实现难度。”
短暂的掌声停止后,吕会宁又开口了,开始讲更为关键的问题。
这也是余文钢所关心的内容。
能不能有搅局的机会,关键就在这里,因此他也凝神认真听了起来。
“刚才邱主任提到过,早在去年十月,教育部就下达了文件,要求各大高校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度,其中重点就提到了校园卡项目。
“那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为啥咱们学校却迟迟没有动起来呢?
“其中的原因,当然是这个项目是一个业界没有先例的新项目,所牵扯到的知识点、技术点很多很多,技术实现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其复杂程度,可是比我刚才提到的公交卡要大多了。
“在科技领域就是这样的,越是好的东西,技术实现的难度就越大,事实上,在这个项目上迟迟没有动起来的远不止我们江大,据我所知,哪怕是清华北大,在这个项目上暂时也没有动作。
“因此,今天我们能动起来,其实已经是走在前面了。”
按照原本的计划,吕会宁开始卖惨。
这是十分必要的。
要知道,这个项目的方向虽然明确了,可技术实现起来确实有很大的难度,很多应用的技术实现都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因此,他可不希望大家把期望值无限拔高,以免给他接下来的开发工作带来难度。
还是那句话,路要一步一步走。
余文钢听了却是心里一喜。
你继续卖惨吧!
你卖得越多,一会我就越能给你出难题。
他知道,搅局的机会应该快来了。
重回一把火
第397章 拆台
“这个项目的难点主要在哪里呢?”
吕会宁开始重点来卖惨,他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来跟大家解释这个项目技术开发实现所面临的一道道难关。
比如说跟整个校园信息化大体系的对接和信息标准化。
再比如说构建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体系。
又比如说如何确保安全有效的数据交互。
甚至于他把离线交易如何来实现的难点也摆到了大家面前。
总而言之,在他的描述中,这个系统的建成,需要技术人员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克服一道道的天堑和难关。
他的卖惨也是相当有效的。
因为这一段内容包含了太多技术方面的内容,在场的这些大佬除了骆俊鹏等少数几个懂技术的以外,其他大佬都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
可就算是这样,吕会宁还不满足,他转向骆俊鹏说道:“骆院长,我刚才所说的这些没错吧?你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按照会前他与骆俊鹏所达成的一致,他开始向另一位技术大拿寻求支持了。
可骆俊鹏却暗暗冷笑了一声。
这些难点真的很难吗?
早在一个月前,在他第一次见余文钢时,余文钢就向他拿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好吧,在再晚一点时间,余文钢甚至连明确的技术解决方案都拿了出来。
现在,那份解决方案就静静地躺在骆俊鹏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
要不要现在就把那份方案拿出来?
骆俊鹏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毫无疑问,这份方案一旦拿出来,吕会宁的危言耸听就会被化解大半,可是这样的话,他跟吕会宁所建立的统一战线还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会被打破。
要打破吗?
换做是在会议开始之前,他肯定是不想打破的,因为他也不想一下子就给自己招来太大的开发难度。
可现在他却想改主意了。
想改主意的原因,就在于现在的吕会宁风头太劲,筹备会才刚刚开始不久,他就一人包揽了发言权,把自己包装成了这个项目的最高权威。
至于对骆俊鹏这位在场的另一位技术大拿,他只不过是在自己的发言快结束时,不咸不淡地来了一句寻求支持的话。
这给骆俊鹏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吕会宁:老骆,肉我都啃完了,还剩一口汤,你把它给喝了吧!
打发要饭的!
骆俊鹏现在的感觉就是如此,像吞了一只苍蝇那么难受。
这对电信院来说可是有隐患的。
要知道,项目一旦进入竞标阶段,到时负责投票的可是在场这些各部门的大佬,若是他们都把吕老头当成权威的话,那电信院在竞标中很有可能会吃大亏。
不行,必须得打压一下吕会宁,让各方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骆俊鹏明确了这一想法。
他立即笑道:“吕院长说得没错,这个项目的技术实现确实有很大的难度,有很多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去解决,但话说回来,这些问题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的。”
转折就这么来了。
吕会宁惊讶地看向了骆俊鹏。
他也听出来了,骆俊鹏的这一句明里在肯定他,但后面一句却是在否定他。
明褒暗贬!
这跟之前约定的不一样!
老骆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立即向骆俊鹏投去了疑惑的眼神。
骆俊鹏笑了笑,没有理会吕会宁的疑惑,而是从脚边拎起了自己随身携带的那个棕色牛皮大公文包,从里面取出了一大跌已打印好的资料说:“我这里有一份方案,为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项目,请大家先看看吧。”
别以为骆俊鹏没有留后手。
早在他接到会议通知时,他就已经把余文钢给他的那份技术解决方案稍稍改动后,打印了很多份出来,准备拿到筹备会上来当杀手锏。
口说无凭,有方案才是王道!
吕会宁越是一副胜券在握的姿态,他的反击就会越猛。
在这个项目上,在电信院和计算机院之间,合作只是一时的,竞争才是本质。
在吕会宁的惊讶之中,骆俊鹏开始分发这份重量级的方案。
哪怕是吕会宁这位潜在竞争对手,骆俊鹏也毫不吝啬地给了他一份。
大家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弄得有点懵。
包括邱连荣。
这是什么情况?
按照正常的项目建设流程,不是先开筹备会议,再出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方案,也就是项目建议书,然后再出技术解决方案吗?
怎么电信院现在连技术解决方案都提前准备了?
作为项目筹备组的副组长,也作为这个项目真正的主持者,他也被这意外的惊喜弄得有点懵。
骆院长这是在拆吕院长的台?
作为项目主持者,他当然清楚电信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