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短短的一次见面,就让焦子秋主动送上门来,并且这么快又开始以朋友相称,这是何等熟悉的一幕?
好像自己第一次跟他见面,就开始跟他称兄道弟了吧?
唉,这小子长袖善舞的本事真的太厉害了!
不过让李一诚颇感欣慰的是,余钢并不是那种过河拆桥的人,在勾搭到位高权重的焦子秋之后,第一时间就能帮他搭桥牵线就能证明这一点。
不用说,对于李一诚来说,焦子秋绝对是一个值得交往的对象,能和这样一个体制内的能人建立起私交,绝对会对他未来的发展大有帮助。
有心了!
尽管刚被余钢说了腹黑,可此时的李一诚却是对余钢充满了感激。
只是他忍不住想,以这小子雁过拔毛的本事,这次焦子秋主动送上门来,又被这小子捞了多少好处?
越来越有能耐了啊!
第529章 织网
体制内的人坐一起喝酒聊什么?
如果是人多的应酬场合,先是论资排辈,然后你敬我,我敬你,说一些恭维话、客套话、场面话,基本上不会有人说什么肺腑之言。
这样的局往往没太多意思,没几个当领导的会真正喜欢,但却是推不掉的应酬。
如果是带点个人感情的小范围的私宴,那能聊的就多了,但话题往往会离不开几大类,政治,经济,民生,体制内的八卦事等,偶尔会涉及到个人未来的发展等。
这样的宴,气氛就轻松多了,牵头的人如果会来事,大家就会说一些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今晚这一场就属于小范围私宴。
牵头的人是余文钢。
因此,今晚的氛围怎么样,大家能不能把关系拉近,真正建立起较为亲密的私人关系,就看余文钢的发挥了。
对余文钢来说,有拉近彼此之间关系的必要吗?
当然有。
不管是在哪里,官和商二字都是联系得非常紧密的,官需要商来搞经济,获利润,让主政之地得到发展,商需要官提供环境、政策支持,以及在关键时刻给予一定的保护作用。
对于不打算进体制内的余文钢来说,他要是想做大,要想躲避来自外界的恶意伤害,就必须织一张网,把自己严严实实地保护起来。
这就是他要把焦子秋和李一诚拉一起的原因。
他的事业已开始正式起步,有织网的必要了,既然是网,那线与线之间就需要交织到一起。
正如他所说,这两人都是想干事的人,也具备相当的能力,未来在体制内的发展应该都不错,趁早建立好关系的话,对他的未来应该是大有帮助的。
甚至于说,有可能的话,他也会开启作弊器,来为他们的提升提供一点助力。
“怎么样,咱们今晚就不用敬来敬去了吧?随意喝,喝个高兴就好?”
酒一开,余文钢就理所当然地主导了话题。
他先给今晚的喝法定了个调子。
“这个好,我赞成。”
焦子秋立即响应道。
在场的几人里,论级别当然是他最高,所以他必须得先表态,那样级别比他低的李一诚才放得开。
至于余文钢……
呵呵,这小子根本就没把他和李一诚当领导,他倒是想见识一下,这小子在酒桌上的表现又如何,能不能又给他惊喜和意外,能不能把他喝高兴。
“不过咱们总不能干喝吧?来点什么话题?”
于是,他顺带着给余文钢出了点小小的难题。
余文钢笑了笑。
对于一个在前世已酒精考验的革命战士来说,在酒桌上来制造点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是难事,有必要的话,他甚至可以跟焦子秋他们大聊特聊体制内的那些门门道道。
当然,那并不符合他现在的身份。
而且,处于织网的需要,他得聊一点能体现他自身价值的话题,那样他才能得到另外两人的认可。
“有一个话题两位肯定都感兴趣,估计我一说完,你们两个都得跟我碰个杯才行。”
余文钢开口了。
焦子秋的好奇心一下就被吊起来了,问道:“什么话题?”
“一个价值上亿的话题。”
“有没有这么夸张啊?”
焦子秋又笑着问道。
“这个话题,让我几句话就帮科创中心又从侯老板那里多讹了一百万。”
余文钢笑着回了这么一句。
为了发起一个有价值的话题,可怜的侯崇国将被拿来八卦了。
焦子秋又露出了些许惊讶的神情。
关于余文钢讹诈侯崇国的事,他亲眼见证了下半场,看到了余文钢当着他的面讹了侯崇国十箱好酒,但却不知那一百万的事,于是立即又笑道:“快说说看。”
李一诚也露出了好奇的神情。
“侯老板这次来江陵,其实对要不要投资光电产业这是挺纠结的,因此在去高新区的路上,他就征求起了我的意见……”
余文钢简单地讲述起了当时的事,说起了自己对于光电产业的发展趋势判断,顺利地把话题切入了光电产业这一焦子秋最感兴趣的话题。
不出十年,国内的通信传输领域将全面进入光时代。
明年开始,国内的因特网应用和数据业务方面会开始爆发增长,光传输市场会成为通信市场的快速增长点。
明年光纤到户技术应该能得以突破。
……
当余文钢再次把这些观点一一复述出来后,焦子秋的表情又一次呆滞了。
太准了!
这预判准得远远超乎他的意料。
作为高新区的负责人,准备将高新区打造成中国光谷的焦子秋,对于光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当然是非常了解的,了解程度甚至还要超过骆俊鹏那样的通信专家。
因此他很清楚,通信传输领域进入光时代是迟早的事,他也知道,数据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已显露,光传输市场成为快速增长点也是必然的,至于光纤到户技术……
高新区里已有好几家企业在联手进行技术攻关了,据说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确实有望在明年得以突破。
他为什么会判断得这么准?
这正是焦子秋颇感惊讶的地方。
不过更让他惊讶是侯崇国的态度。
侯崇国愿意为余文钢的这一判断给科创中心赞助一百万,这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
“这么说来,其实在到高新区之前,侯总就因为你的这番话已经动了投资之心?”
他欣喜地问道。
“嗯,没别的意外的话,这事应该十拿九稳了,等科创中心挂牌那一天,你应该又可以见到他了。”
余文钢又笑着透露了一句。
在跟高新区接洽完之后,侯崇国又跟电信院签署了刷卡机项目的投资合作协议,就先行回成都了,但他向余文钢许诺,在科创中心挂牌那一天,他会再次过来,作为科创中心的首家合作企业亲手送上两百万的支票。
愿意兑现两百万的捐赠承诺,并且还准备亲自跑一趟江陵,这已足以说明侯崇国来江陵投资光缆厂的意向。
焦子秋一下又兴奋了。
他立即端起了酒杯说道:“尽管你已经定了不敬来敬去的规矩,可这一杯我还是得破个例,来好好敬你一杯。”
上亿投资引入的大功臣,他不敬余文钢一杯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李一诚也端起了酒杯说:“为了你帮科创中心讹到的那两百万,我也得敬你一杯。”
“焦主任,李哥,我刚定了规矩,你们就一起来破,这也太不给面子了吧?”
余文钢得了便宜还卖乖。
这下焦子秋不乐意了,说道:“你这称呼不对,你叫一诚老弟李哥,却一直叫我焦主任,得罚一杯。”
余文钢:“……”
又来一个想当我哥了?
他顺从地端起了酒杯,改口道:“好好好,焦哥,李哥,咱们一起碰一杯。”
三人都开始称兄道弟了。
网已开织。
重回一把火
第530章 挂牌前夕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在进行着。
包括科创中心的挂牌准备,也包括余文钢旗下两家公司的入驻高新区,还包括余文钢手下几大项目的开发。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家公司入驻高新区。
从公司性质来看,不管是理想信息还是理想文化,都拥有自行开发的核心软件,都从事的是软件或互联网等相关业务,尤其是理想信息,不仅属于软件行业,还带有金融后台服务的性质,高度符合高新区的引入标准,因此经高新区管委会综合审核后,一举获得了高新区最大力度的政策扶持。
所得税的五免五减半是肯定的。
营业税的减免也是必须的。
三年免费办公用房租赁,按工业用地最低标准提供自建办公用房所需土地,并提供固定资产投入建设现金补贴,专线接入费用减半收取……
这些该有的政策优惠都应有尽有。
尽管余文钢近期并没有把人员迁过去的打算,可高新区那边还是在管委会附近为两家公司准备了临时办公用房,面积高达近两千平方,并附带有一个机房,以供两大公司随时进驻。
这让余文钢不得不承认,已主动跟他称兄道弟的焦子秋确实已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因此他也向对方答应,一旦两家公司开始机房建设,就直接将机房先安放过去。
高品质的恒温无尘机房,高带宽专线接入,廉价的专线使用费用,这样的条件对余文钢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
还有一件事情也特别让余文钢满意,那就是专利代办公司的引荐。
在焦子秋的引荐之下,一家很专业的专业代办公司就主动上门来找余文钢,一是谈两大专利的代办申请,二是谈跟科创中心的专利申请合作业务。
这家名为创友的专利代办公司也拿出了十足的诚意,除了为余文钢的两家公司提供最优惠的专利代办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