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先生,不知有没有机会跟你单独聊聊,我跟孙先生都对你的公司和科创中心感兴趣。”
丹尼李趁机发出了邀约。
做投资就是这样的,财富的快速升值秘诀,就在于不停地寻找那些有快速成长机会的项目和人,而现在,一个比年轻时的孙正义还神奇的余文钢理所当然地进入了丹尼李的视线。
天才,能被焦子秋主动挖进高新区的两家新创公司,这两点足以让丹尼李对余文钢产生强烈的兴趣,他想深入了解一番,然后看看余文钢有没有资金方面的需求。
投资要趁早,万一余文钢真是下一个孙正义,或者哪怕是有孙正义一半的成就,那这笔投资就赚大了。
孙正义此时也有着同样的想法。
尽管他清楚余文钢应该是对他有所图,可他何尝又不是对余文钢,他的公司,以及科创中心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呢?
“可以啊,如果两位一会有时间的话,等酒会结束了,我诚挚地邀请两位去我的办公室坐坐。”
余文钢也爽快地答应了。
这叫一拍即合。
他又何尝不是对摩根士丹利和孙正义有所图呢?尤其是孙正义。
尽管他所图的东西还很模糊,可机会不就是在一次一次的碰撞中出来的吗?
当然,酒会是走马观花认识人的地方,而他又是酒会的主人,此时并不适合跟谁长聊,因此他发出了酒会后的邀请。
这两位也是他首次邀请去办公室的酒会上的客人。
在应付完孙正义和丹尼李后,余文钢又跟着焦子秋在酒会上逛了起来,焦子秋还有很多很多人要介绍给他认识。
那可是送上门的机会和财富。
哪怕余文钢自己未必稀罕,可要是能为科创中心多拉点赞助也是好的。
效果是相当好的。
尽管已有不少企业负责人直接去了服务台那边咨询甚至预约成为企业会员,可越是大型的企业或投资公司,就越想跟余文钢这位负责人详细聊上几句再做最后的决定。
当然,他们的目标也不是交20万成为普通会员那么简单,而是奔着最高级别的至尊会员去的,要求也更多。
完全一千万的目标不要太轻松了。
甚至翻倍也有可能。
当然,这也需要余文钢付出一些精力和时间,比如说像跟孙正义和丹尼李那样,单独深聊上一会,才能最终把钱忽悠到手。
不过这是值得的。
不是吗?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折磨后,酒会终于进入了尾声,在跟李一诚、焦子秋一一送别到场的来宾后,余文钢走向了仍等候在那里的丹尼李和孙正义。
该狠狠地薅薅这两位有钱大佬的羊毛了!
第541章 不缺钱!
孙正义又一次跟着余钢好奇地回了创新大楼,因为余钢告诉他,他的两家公司和办公室都在那里。
这是孙正义和丹尼李都求之不得的事。
如果能顺便了解一下余的两家公司及所进行的项目,远比简单聊聊要有收获得多。
只不过跟着他和余钢一起去的除了丹尼李以外,还有李一诚和焦子秋这两位,这让孙正义又有些奇怪。
因为他又一次看出来了,这两位位高权重的政府官员都对余钢很尊重,甚至隐隐以年轻的余钢为首。
真的很像上大学时的自己。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孙正义感慨地想道。
当年他上大学时,莫泽尔博士,切克卡尔森教授等人,对他也是信任有加,任由他驱使。
而刚才在酒会上,他也亲眼看到,余钢应付各色人等也是游刃有余。
这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有着极强的人格魅力!
他又一次给余钢下了一个评价更高的定论。
那么接下来,就是好好了解一番余钢的几家公司,科创中心未来的运作模式,以及余钢本人的思想和未来计划了。
“我的几家公司,人员暂时是以学校的年轻老师及优秀的学生为主,因此办公场地暂时还设在这里,不过焦主任已经在高新区为我准备了新的场地。”
余钢当然是一位合格的主人。
他似乎很清楚孙正义的想法,又边走边用流利的英语跟两位客人介绍说。
这也是孙正义极为欣赏他的一点。
流利的英语!
这让他和他沟通无障碍。
而据他所知,中国国内的很多企业家,除了那些海外留学归来人士以外,英语都很差,可余钢却和马云一样,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这是一家企业能否顺利走向国际的关键。
既然他的几家公司是以年轻老师和学生为止,那规模应该不是很大吧?
孙正义边走边猜想道。
他又一次想起了自己的大学生涯。
想当年他弄多国语言翻译器时,连个像样的办公场所都没有,经常是借用教授们的实验室。
可接下来他却大吃了一惊。
因为他发现,余钢不仅有办公场地,而且还很大,装修相当不错,除了人数还不算多以外,其它方面的综合情况已经不亚于一般的中型企业。
难道他并不缺钱?
他心里又产生了新的疑惑。
丹尼李也发现了一点,因为他发现这里的两家公司,一家是挂着理想信息的招牌,另一家挂的是理想化的招牌。
他突然想了起来,在挂牌仪式的最后,理想信息曾作为企业代表给科创中心捐助了两百万元,而上台的正是他刚才见到的那位漂亮的俞女士。
一个能大手笔地往外捐钱的人,会缺钱吗?
丹尼李有点忐忑起来。
不过既然来了,那就没什么可多想的,先谈了再说。
余钢的招待还是不错的,早在酒会结束之前,他就安排了纪灵月先回他的办公室,把水烧好,把茶给泡好,因此当孙正义和丹尼李一到他的办公室,热腾腾的好茶立即就被端了上来。
“给两位正式介绍一下,这位是来自日本的孙正义孙先生。”
余钢开始笑着向焦子秋和李一诚泄露孙正义的真实身份了。
只不过此时的孙正义对于国内的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怎么出名,所以焦子秋和李一诚都是一脸懵逼。
来自日本的孙正义孙先生?
这是何方神圣?
两人一直以为孙正义是跟着丹尼李来的摩根士丹利的职员,顶多算是比较高级的那种。
“对了,几年以前,孙先生就投资了雅虎,现在他手头的雅虎股票,应该价值上百亿了吧,单位是美元。”
余钢又笑着补充了一句。
焦子秋:“”
李一诚:“”
上百亿?美元?天哪!
两人一下又傻眼了,他们没想到,余钢在酒会上随便抓一个貌不惊人的矮个子,竟然会是一个隐藏的超级大富翁。
他们也总算明白,为啥余钢放着那么多企业界和投资界的大佬们不邀请,偏偏邀请丹尼李和孙正义两人了。
原来这才是超级大肥鱼!
不过让二人尴尬的是,两人虽然是有化的人,可是在工作了这么多年以后,外语基本上都已经还给老师了,因此就算有这么一条超级大肥鱼在,也只能望鱼兴叹。
唉,看来要再学学外语才行了啊!
两人开始猴急。
尤其是焦子秋,作为高新区的负责人,为区内的优秀新创企业拉投资是他的责任和义务,可现在放着这样一条超级大肥鱼在面前,却沟通不畅,这该如何是好?
“快,帮忙跟孙先生沟通一下,帮我向他表达一下我和高新区对他的诚意,热烈欢迎他到高新区参观交流。”
无奈之下,他只能向余钢发出了求助。
余钢笑着转向了孙正义,说道:“抱歉,孙先生,我把您的真实身份告知了我的两位朋友,焦先生让我告诉你,如果你对中国的企业感兴趣的话,欢迎您到高新区去考察,哪里有着很多很有前景的优秀企业。”
作为日本人,孙正义还是很讲究礼节的,立即诚挚地跟李一诚和焦子秋重新打了个招呼。
不过他内心却更为疑惑了。
你之所以邀请我来你的办公室,参观你的公司,不是你自己对我的资本感兴趣吗?为啥还把我往外推?
他疑惑地看着余钢,很有礼貌地说道:“余先生,可以先说说你的几家企业吗?我对它们非常感兴趣。”
孙正义开始单刀直入。
他的性格就是这样的,一旦他对某个人或某个项目感兴趣,他就会表现得非常诚挚,很少会拐弯抹角,这也是他能成功的秘诀之一。
“当然可以。”
余钢先笑着回了一句,然后吩咐纪灵月道:“去,拿几份咱们公司的宣传图册来给孙先生和李先生。”
理想信息和理想化开始正规化运作后,与以前已经大不一样了,最起码余钢现在不需要再用电脑跟人描绘他的宏伟蓝图了,有做得非常精美的宣传图册可用。
面子功夫得先做足。
这是商业运作的重要原则。
但他立即又笑着跟孙正义说:“不过事先声明,我的公司现在并不缺钱,暂时不需要孙先生的投资。”
孙正义:“”
你不缺钱?
那你向我示好,还拉我来你的办公室干什么?
丹尼李也一脸狐疑地看向了余钢。
不缺钱?
不缺钱还给我们介绍你的企业,这位余先生的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第542章 钱打水漂了
不管余文钢缺不缺钱,可他的两家公司却把孙正义和丹尼李的欲望给勾起来了。
一家理想信息,以技术国内领先的校园卡项目为引,成功对接了银行,准备先在高校市场开通网上电子支付,再逐步将电子支付覆盖到全领域。
一家理想文化,以通信创新业务为引,结合互联网,主营音乐门户,并且有着可快速盈利的创新商务模式,甚至有望改变整个音乐行业的整体格局。
这是余文钢对着宣传图册为两人介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