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现在李一诚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眼睁睁地看着一亿美金从他身边溜走了。
尽管那并不是他的,可若是余文钢的公司突然变成市值超亿美金的巨无霸,那不也是他的业绩吗?这可比科创中心目前所能带给他的成就更大啊!
焦子秋也一脸严肃地看着余文钢。
原本他是应该陪丹尼李和孙正义一起回开发区的,可现在他顾不上了,因为他需要余文钢给他一个解释。
一个拒绝上亿美金投资的解释!
现在该轮到余文钢头疼了。
这算是关系拉得太近的烦恼。
尽管要不要这笔投资是他自己的事,可一旦和李一诚和焦子秋把关系拉近后,他们就有了关心他并询问原因的理由。
尽管他们更多的是在意自己的业绩。
“呵呵,现在拒绝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他不得不回了这么一句。
“为啥?”
李一诚穷追不舍。
焦子秋也一脸严肃地等待余文钢的解释。
“一家初创公司,越是在起步阶段就越不值钱,所以拉投资的话,最好是等做到一定规模后,真正缺钱的时候再跟资本去谈条件,那时同样的股份就可以要到更多的投资。
“放心吧,既然孙正义赞助了科创中心,就说明他不想放弃我这一项目,以后他会投更多给我吧。”
不得已,余文钢给出了一个非常强大的解释。
想要得更多!
当然,这只是他的借口。
要不要涉足b2c那一块,他暂时还没想好,再说,就算要涉足,他也未必需要拉投资,因为说不定到时他自己就已经赚了足够多钱了。
在不缺钱的情况下,如果公司是曾几何级数发展的,又何必把丰厚的回报分给他人呢?
当然,这话他暂时没法说,因为那样既有狂妄自大的嫌疑,而且还会招来李一诚和焦子秋进一步苦口婆心的劝说。
不管怎样,这一理由绝对够强大了。
原来是想要更多!
不过这小子确实暂时不缺钱,先把公司做大,再要更多的投资确实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两人释然了,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余文钢的办公室。
这还只是余文钢烦恼的开始。
那两人刚走,汪玉、俞一尘、陈博三人就一起来到了他办公室。
“余总,听说你刚拒绝了一亿美金的投资?”
一进门,汪玉就急不可耐地问道。
唉,这两夫妻,一个德性!
余文钢又暗暗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消息准是纪灵月泄露出去的,所以一下子就弄得他旗下的三巨头都一起来他办公室打探消息了。
很显然,他们也觉得他的拒绝很不可思议。
“放长线钓大鱼,你们懂吗?”
他实在是不想说过的话再说一遍。
不过为了安抚手下的三员大将,他又说道:“放心吧,这钱跑不了的,你们抓紧时间把公司给弄起来,以后投进来的钱只会更多。”
他突然想起来,孙正义的那张两百万美元的支票还在他手里,于是他赶紧拿起了支票,往汪玉面前一递:“喏,赶紧给科创中心入账去吧。”
汪玉的脸上终于又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作为余文钢的财务总监,一听说余文钢竟然拒绝了一亿美金的投资,她当然是最生气的,要知道,那一亿美金要是到手,钱可是归她管的。
一亿美金啊!
想想都能笑死。
可一亿美金就那么被余文钢给拒绝了,她当然得来兴师问罪一番,她怕自己势单力薄,还特意拉上了陈博和俞一尘。
当然,从纪灵月嘴里她还得知,那一亿美金虽然没有得手,可科创中心又额外收获了两百万美金的赞助,所以她也顺便来取支票了。
要说今天收获最大的,还得数科创中心。
侯崇国的两百万已经入账。
另外一场酒会,有意向赞助成为会员的又有上千万,尽管大部分钱还没到手,但那是迟早的事。
现在突然又多了两百万美金。
这么一算,科创中心差不多起码有三千万的资金了。
这钱也是归汪玉管的。
这么多钱,她还不知该怎么花,不过立即去把车买了是最起码的。
一想到这点,她立即就释然了。
陈博也无话可说。
对他来说,现在的运作资金是够用的,而且他也赞同余文钢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因此他并不觉得余文钢暂时拒绝了一亿美金的赞助有什么大不了的。
赶紧把校园卡项目先运作起来再说!
他意识到,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理想信息未来的前景无可限量,而他,将亲手来跟余文钢一起来创造奇迹。
这样的发展前景,远不是星辉世纪能比的。
来跟余文钢果然是明智的!
此时的他心里是喜滋滋的。
俞一尘此时却有话要说。
一亿美金的投资,哪怕是被余文钢拒绝了,听起来也还是挺喜人的,可那与理想文化无关,因此一对比之后,她开始有压力了。
“你别吹牛,赶紧弄钱去,我还等着你给钱去买音乐版权呢!”
她气鼓鼓地来了这么一句。
余文钢:“”
好吧,你们一个个都是大爷。
不过还别说,在拒绝了那一亿美金之后,他也再次有了紧迫感。
确实得想办法多去弄钱了。
先把薅华为羊毛的事列入日程再说!
他又暗暗下了个小决心。
麻烦还没结束。
等打发走手下三员大将之后,还没过多久,骆俊鹏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还是为了拒绝那一亿美金的事。
他是从李一诚嘴里听说的。
余文钢又叹了一口气。
唉,都说钱多了会烦恼,为啥我经得起钱的诱惑也会有这么多烦恼呢?
他突然意识到,这事估计是瞒不住了,尽管他拒绝了这一亿美金,可这一拒绝的消息恐怕比收下那笔投资更具爆炸性。
一亿美金都拒绝,有这么牛的人吗?
而李一诚和焦子秋为了证明自己没支持错人,肯定会拿这事到处去宣扬,以证明他们眼光独到。
这样一来,想封他们的口都难了。
果然,在应付完骆俊鹏后还没过多久,侯校长的电话又打过来了。
唉,这烦恼啥时候才是个尽头啊?
余文钢心塞。
第546章 腹黑的想法
要不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一直到晚上,余文钢才有闲来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在此之前,他都在一直疲于应付各路人马的关于拒绝一亿美金投资的询问。
不知不觉中,他在江大和江大以外的人脉已开始有点广了。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这是后世的一句名言。
而在这里,他指的是自己凭借电子支付所占据的先机,让所有欲从事电子商务的人无路可走,包括杭州的杰克马。
这并非是不可能。
凭借前世的经验,他就知道,在信息领域,往往存在一种畸形的现象,那就是赢者通吃,输者连粥都没得喝。
这在后世非常普遍。
当然喽,在市场太过于庞大的电子商务领域,想做到赢者通吃有点难,只不过一旦做好做大了,竞争对手想追上就有点难度了,若是领先者不能做到自己吃肉别人喝汤,那只能说明本身存在较大的问题,让其他人有空子可钻。
在余文钢看来,前世的阿里系就是如此。
毫无疑问,从结果上来说,在二十年后市值能排进世界前十的阿里巴巴是成功的,并且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光环背后掩盖的是什么?
掩盖着诸多的问题。
问题一:假货泛滥,欺诈横行。
这是阿里系尤其是淘宝网发展前期最为让人诟病的问题,为了快速发展,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上淘宝开店,阿里推出了众多的政策优惠,但却没在质量和诚信监管上下太多功夫。
迫不得已,淘宝网在后来又分出了天猫,来做品牌和建立诚信体系。
问题二:没给实体经济留太多的活路。
阿里系打着“用户至上”的口号,不停地在价格上来做文章,再加上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结果导致实体店逐渐无利可图,生意越来越难做,不会搞电商营销的加工厂生存越来越困难。
从表面上看,阿里系的这种运作模式,是便宜和实惠了广大用户,可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对整个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厂家,商家,用户是一条简单却完整的价值链,在这条价值链上,价值分配应当合理,每一个环节都有利可图,整个大环境才会进入良性发展状态,财富分配、就业等问题才能得以良好的解决。
可结果呢?
肥的是阿里系本身,已经那些不择手段去做营销的电商,灭的是实体店和制造企业。
问题三:店大欺客,过河拆桥。
一开始,在淘宝开店的商家,只要稍稍勤快一点,就都能赚到钱,可后来淘宝发展起来后,游戏规则就变了,开店成本大幅增加不说,还不给普通店家活路。
问题四:垄断的本质。
前世的阿里巴巴曾提出过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的五新概念,这一概念跟传统经济的五大支柱一一对应。
从表面上看,阿里系是准备用信息技术对这五大支柱进行重塑,让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
可结果呢?
结果是阿里系利用其庞大的用户消费数据,携数据来要挟传统企业,将它们纳入阿里的生态体系后,拼命压榨它们的利润,然后肥了阿里,穷了企业。
这就是典型的吸星大法。
所以,在余文钢看来,阿里的五新概念,本质并非是创新,而是推陈出新,目的是干掉传统企业重新洗牌,形成事实上的垄断。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