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一把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创业过程也相当顺利,靠做华为的代理,港湾网络第一年的营收就达到了两个亿,成功帮李一南赚到了第一桶金。

    可少年得志的李一南却是欲壑难填,一番思索之后他决定走一步险棋:先从华为内部挖来大量技术与销售人员,再用自己的公司开发并出售华为的竞品与服务。

    于是,李一南背叛了华为,从合作走向了对立,并因此招来了任正非的打压和报复,一番厮杀过后,李一男落败,华为以17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港湾网络公司。

    造化弄人。

    连李一南自己都没想到,在辗转数年之后,他还是重新回到了华为,可是与上次不同的是,这一次的他却再难得到重用。

    于是,在与华为的合同期满后,他又一次离开了华为,开始了折腾的中年人生。

    离开华为后,他先后进入百度、12580、含沙红创投,可均与东家不欢而散,后来他又创办了牛电科技,眼见又要翻身,可惜几番起落的他并没有从过往的经历中吸取足够的教训,2017年,因为内幕交易,他锒铛入狱。

    超牛的起点,悲剧式的人生。

    这就是李一南。

    一个比孙正义还天才的天才,但结局却相差很远。

    现在,余文钢又将与这样一个天才来打交道了,这让他既忐忑又期待。

    期待的原因不必说,当然是他对真正的天才有所兴趣,再来上一回真假天才之会,明里暗里再较量一番。

    至于忐忑,是因为他虽然知道李一南这个人,但前世并没有会过他,所有关于他的一切,都是后来从任正非传里看到的。

    据说,这是一个智商超高但情商极低的天才,偏执,狂妄,自负,说话难听,极不好打交道。

    一流的智商,三流的情商,这是熟悉他的人后来给他的经典评价。

    这样的天才,其实是不太好打交道的,想通过他来薅华为的羊毛,势必会有极高的难度。

    可余文钢有得选吗?

    “怎么样,你准备什么时候去?我好跟那边约定时间啊。”

    正当余文钢在思索时,骆俊鹏又开口询问了,很显然,此时的院长大人还不知道,这次将碰上一个何等难缠之人。

    “16号吧,你约16号吧。”

    稍稍斟酌了一下后,余文钢给出了具体的时间。

    按照江大的安排,所有班级将在14号考试完毕,15号开始正式放寒假,通一班也不例外。

    而彩铃业务的专利申请这一块,申请回执在前几天就收到了,因此余文钢准备干脆一放假就立即飞深圳,先跟李一南见上一面再说,至于能不能顺利薅到华为的羊毛,就听天由命了。

    实在不行,就想办法去见任正非。

    “你确定只是以拜访的名义,不提前告知真正的目的吗?”

    骆俊鹏又追问道。

    在此之前,余文钢就曾要求过他,在联系华为的重要人士时,就以他去拜访的名义,而不是业务合作洽谈。

    这让骆俊鹏颇为头疼。

    这不是挂他的羊头卖余文钢的狗肉吗?万一没谈好,岂不是把他的招牌给砸了。

    “当然。”

    余文钢更是坚持了这一点。

    面对一个狂妄、不好打交道的天才,若是一开始就透露目的,万一被拒了岂不是惨了?

    他开始期待放假了。

 第560章 天才相见

    什么叫年少有为?

    李一南就是。

    生于1970年,天资聪颖,博学多才,15岁便考上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

    这些都足以成为李一南人生中的第一道光环。

    1992年,他在星罗棋布的企业里听说了华为,当时的华为还很弱小,但在它的种种经营理念和文化宣传中,有一条叫“决不让吃亏”,正是这一条,把李一南给深深打动了,次年,当他硕士研究生快毕业时,他慕名来投,成为华为的一名实习员工。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实习员工李一南一进入华为,就被任正非慧眼识金,委以了万门机研发的重任,并在当时华为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拨了20万美金来给他购买外国设备。

    其实初次尝试并不算成功,那20万美金的投入并没带来什么有用的成果,但任正非并没有责怪他,而是继续对他信任有加。

    对此,李一南是万分感谢的,并因此起了报答之心,1993年年中,他在告别实习阶段后,成了华为的一名正式员工。

    接下来才是他的真正崛起之路。

    两天之内,他从一个普通员工晋升为工程师;

    两周之后,由于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小有成就,他又被破格提拔为高级工程师;

    在工龄超过半年之后,他成为中央研究院的副总经理。

    这就是所谓的平步青云。

    可李一南觉得,他的平步青云是建立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的,比如说他在成为中央研究院的副总经理之后,很快就在cap;c08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发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因此被提拔为中央研究部总裁,同时兼任总工程师的重要职务。

    此后,在华为内部位高权重、工作经验大有提升的他,对华为所作出的贡献更大了,华为在他的指引下,已经发展到了巅峰状态。

    因为他的突出贡献,华为内部的员工一致认为: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华为的发展方向。

    就连一向强势的任正非都对李一男爱若亲子,以至于在华为内部,“李一南可能会成为任正非接班人”的传言也广为流传。

    事实也在向着这一步发展。

    1997年,27岁的李一南又得以提升,成为了华为的副总裁,据业内考证,这是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中最年轻的副总裁。

    华为副总裁并不是他的终点。

    就在刚过去的那一年,也就是1999年,他又得以进一步提升,成为了华为的常务副总裁,在华为的权力仅在任正非之下。

    当然,他也离开了他所熟悉的技术研发岗位,而是负责起了市场方面的工作。

    新的岗位稍稍有些棘手,不过李一南相信,棘手只是一时的,以他的能耐,很快就能在新的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就在此时,他曾经的一位老部下找到了他,说江大电信院的院长想来华为参观访问,问他方不方便接待一下。

    换做是别的来访者,他是不屑于去接待的,可江陵来客却是有所不同的。

    他15岁离家,之后在江陵生活了八年,可以说,江陵是他的第二故乡,而他虽然不是江大毕业,可华中理工离江大仅有四五公里的距离,他上学期间可没少去江大玩。

    因此,在年终他已不是太忙的情况下,江陵来客,尤其是江大电信院的院长来访,他还是有兴趣去接待一下的,毕竟江大电信院的毕业生在华为也很受欢迎。

    他等来的是一老一少两人。

    陪同这两人前来的,是他曾经的手下,负责硬件开发设计的于厚林,江大电信院曾经的硕士研究生。

    “李总,这是江大电信院的骆院长,这是我的一位小师弟,姓余,叫余文钢。”

    尽管于厚林比他还大上八九岁,可是在他面前,也还是毕恭毕敬地介绍着两位来客。

    “骆院长,热烈欢迎。”

    李一南程式化地向骆俊鹏伸出了右手。

    在交际应酬这一点上,确实不是他所擅长的,因此尽管他对骆俊鹏的到来表示真心欢迎,可是还是没法像公司市场部那些人一样,随时都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他也有疑惑的地方。

    这骆院长来就来吧,为啥还带着一位小年轻?

    当然,因为这位小年轻实在是太过于年轻了,因此他很快就忽视了他。

    可接下来他却大吃了一惊。

    在招呼两人在会客沙发坐下后,李一南单刀直入地问道:“骆院长,这次来华为,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吗?有没有我可以帮到您的地方?”

    尽管他是少年得志,可对于骆俊鹏这种通信领域的技术大拿,李一南还是挺尊重的,哪怕他并不盲目崇拜所谓的技术权威。

    “李总,我是陪他来的,我个人倒是没什么特别目的。”

    骆俊鹏却笑着指了指他身边的那位小年轻。

    陪他来的?

    这位小年轻叫什么来着?

    李一南疑惑地看向了小年轻,开口道:“请问”

    因为一直把注意力放在骆俊鹏身上,他忽视了刚才于厚林对这位小年轻的介绍。

    好在于厚林并没走,并且还清楚他的习性,因此又说道:“李总,重新给您介绍一下,我刚才听骆院长介绍说,我的这位余文钢余师弟可是很了不得。”

    原来叫余文钢!

    李一南总算是记住了这个名字。

    可于厚林的话又引起了他新的疑惑。

    很了不得?

    怎么个了不得法?

    他疑惑地看向了于厚林。

    “我听骆院长说,余师弟还是江大电信院大一的学生,不过他一进校,就已经创立了三家公司。”

    于厚林又开始继续介绍。

    李一南:“”

    大一就创立了三家公司?

    听起来好像有点厉害的样子,只不过创立公司是过家家吗?数量多就厉害?

    对此,他稍微有点不屑。

    “而且这三家公司里,有两家公司已经入驻了东湖高新区。”

    于厚林又加了一句。

    李一南:“”

    竟然有两家公司能入驻东湖高新区?

    那就有点厉害了!

    他惊讶地看了余文钢一眼。

    作为华中理工的毕业生,他对东湖高新区是非常熟悉的,因为华中理工就在高新区内,因此他知道,新创公司想入驻高新区还是有难度的,一入就是两家就更是相当了不得。

    “而且,其中一家还得到了软银孙正义的高度认可,在上个月,孙正义就到了江陵,表示愿意给他的那家公司投资一亿美金。”

    于厚林补上了最为重要的一句。

    李一南:“”

    软银的孙正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