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论对华为掌控力和影响力,那余钢暂时肯定远不如他,所以任正非也并不担心。
焦子秋再次呆呆地转向了余钢。
嘴巴张得大大的。
华为大老板!
任正非的这一句玩笑,立即就把他的八卦之心给勾起来了,他很想知道,昨晚的晚餐之后到底又发生了什么?
难不成两家公司的股份置换协议真的达成了?
他心里痒痒的了。
可现在还是不方便问。
“办公场地的话,暂时用你给我预留的那里吧,另外你再给我物色一块好地,准备建厂建办公楼。”
余钢却立即进入了角色。
焦子秋不得不问道:“要多大的地?”
余钢板着手指头算起来:“接入网络单元、基站、基站控制器生产厂房,小灵通手机生产厂房,中心控制器,路由器,其它设备像中心控制模块、移动管理中心、操作维护中心可以用现成的,再加上办公大楼
“先给我准备四到五个大型厂房用地,再加上办公区和生活区,预留个十几平方公里再说吧。”
焦子秋一下就听傻眼了。
预留个十几平方公里?
你当高新区是荒郊呢?
余钢却眼睛一瞪:“必须得好位置啊,你要是不给我弄好地,你小心我把一座通信城建到别的地方去。”
任正非也听傻眼了。
十几平方公里?
还通信城?
要不要玩这么大啊?
而且还以这种要挟的语气来跟体制内官员谈这么重要的事,这种洽谈方式也太特别了一点吧?
不过在他看来,余钢这又是在狮子大开口,反正是预留用地,又不要华为先掏钱,所以他也由得余钢去瞎胡闹。
反正对华为不是坏事。
他所关心的重点并不是这个,而是余钢所说的那些技术术语。
尽管华为之前并没有在小灵通业务上押注,可对于他的组网方式任正非还是清楚的。
从技术上来说,小灵通业务是在无绳电话的基础上延伸,采用微蜂窝技术,将电话以数字无线方式接入固定电话网,作为固定电话延伸的业务。
因此,在组网方式上,它的通信线路和交换机用的是固网现有设备,然后在此基础上,多了中心控制模块、移动管理中心c、操作维护中心oc、接入网络单元anu、基站控制器csc、基站cs和手机ps等。
而余钢刚才的这番话,随意中却准确地把这些技术术语说了出来。
这么说来,这小子对小灵通技术也早有研究了?
这对任正非来说又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他早已知道,余钢在技术方面是一个连骆俊鹏这位通信专家都给予高度评价的天才,可天才也是有专长的,有没有研究某一方面的专长,比如说小灵通技术、移动网技术等方面又是另一码事。
如果有,那他就真是捡到宝了!
在小灵通技术的研发上,若是有一位既懂又天才的人带领,说不定随时就能给他意外的惊喜。
他觉得有必要追问一下这事。
于是,他果断地向焦子秋请辞道:“焦主任,那我这次就不多打搅了,我还得赶飞机回深圳。”
他也打算撒手不管了。
反正这边有余钢在,以他跟焦子秋的亲密关系,他相信华为不会吃亏。
“这么快就走?那我一起送您去机场吧。”
焦子秋也立即有了决定。
对于任正非这样的大佬,他当然得给予足够的尊重,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他得在送走任正非后,揪住余钢来问个究竟。
于是,原本是余钢一台车送任正非等人的,现在又多了一台焦子秋的专车,只不过焦子秋把任正非的两位随从请到了自己车上,他自己则陪任正非坐进了余钢的那台别克新世纪。
“唉,我说你们两位好意思啊,好歹我已经是理想和华为的双重大老板了,还要我来给你们当司机,过分了啊!”
余钢的牢骚立即又来了。
这是对任正非刚才说他是华为大老板的报复。
任正非无奈地笑了笑,回道:“你别小气,给我当一回司机,回头我送你一台好车用,你这车自己开开还行,用来撑门面就有点不够了。”
为了笼络余钢,他决定先给点好处了。
这也是必要的,毕竟余钢马上就是华为江陵研究院的院长了,迎来送往的,一台别克确实不够格了,那就干脆给他配上一台好车。
在笼络人才方面,任正非一直很大方,更何况这还是他所物色的接班人人选。
“什么车?”
余钢立即就兴致勃勃地问了起来。
他笑着回道:“奥迪,宝马,奔驰,任你选。”
“那就来台宝马x5吧,我还是喜欢高大一点的suv。”
任正非:“”
又变脸变这么快!
要不要这么现实?
“行,那我回去后立即给你安排一下,马上给你送过来。”
他爽快地答应道,并且顺口问道:“你对小灵通技术是不是也很了解啊?”
“嗯,懂一点。”
任正非又追问道:“懂多少?”
“年前定出一个准确的研究方向,半年内出初步成果应该没问题。”
余钢随口回道。
任正非:“”
这怎么可能?
我就算是把整个华为的技术高手全塞过来,也不太可能吧?
焦子秋:“”
半年后就出成果?
那岂不是半年左右,华为就会在这里投巨资建大厂了?
有没有那么好?
第579章 叫穷的余文钢
半年时间够吗?
勉强。
余钢清楚地记得,在前世的2000年6月,工信部就会下发通知,将小灵通定位为“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这标志着限制小灵通发展的政策有所松动,于是,各地的电信公司掀起了第一波小灵通网络建设高潮。
这一波华为可是不能错过,若是错过了各地电信公司的第一期网络建设,第二期第三期的扩容基本上就没它的份了。
前世就是这样的,国内国外众多通信设备生产厂家,因为瞧不起技术落后的小灵通业务,把目标盯在了3g上,结果除了把小灵通技术引进国内的ut斯达康之外,就只有中兴和朗讯跟进,然后这三家公司赚了个盆满钵满,中兴也因此缩短了跟华为的差距,ut斯达康更是市值曾高达百亿美元。
也就是说,华为必须在年内就拿出一套像样的东西,才能赶上小灵通建设的第一波高潮。
半年时间技术突破,再半年时间建厂生产,与此同时跟各地的电信运营商去接洽,时间刚好够。
好在余钢是开挂者,他可以为研发指明最为正确的方向,并且一出来就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也好在华为有着厚重的设备生产基础和经验,技术方案一出来,立即就能建厂生产,再加上它原本的运营商关系和渠道,在小灵通业务的第一波建设高潮中分上一杯羹是没问题的。
当然,现在的他又需要面对任正非的盘问。
因为任正非根本就不相信,他能在半年之内就出成果。
“小余,你真的对小灵通技术有所了解?”
顾不上余钢正在驾车,任正非直接问了起来。
没办法,时间紧迫。
“怎么,懂这个很稀奇吗?一项落后的2g技术而已,别忘了,我本身就是通信专业的,而且我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余钢又抛出了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理由。
在昨天的酒桌上,骆俊鹏为了向任正非炫耀他的得意门生,曾津津乐道地余钢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比如说一周之内以接近满分的高分过高数、过目不忘的学习本事等。
正好,现在被余钢拿来当了借口。
任正非点了点头。
通信专业的学生,过目不忘的学习本事,又突然遇上了投资过ut的孙正义,对小灵通业务产生了兴趣并深入了解一番,这解释算是合理。
可了解和精通是另一码事,要想带领研发团队在半年内就出成果,就算是精通都还有些不够。
于是他又说道:“那你说说看,小灵通业务都有些什么优缺点?”
余钢:“”
非要我讲这个?
就不怕我把车开到沟里去?
“你非要听的话,我就跟你讲几点有技术含量的吧,至于网络建设成本低,资费便宜什么的,这些是人就知道的特点我就懒得跟你讲了。”
余钢还是开口了。
任正非:“”
是人就知道?
这也太夸张了一点吧!
不过他想听的确实也就是有技术含量的东西,于是说道:“你说。”
“跟gs所采用的是数字调制技术相比,小灵通业务采用的是phs微蜂窝技术,和gs网络相比,它的基站建设成本低,但覆盖范围小,信号穿透能力差,容易掉线等”
余钢张嘴就来,带着大量的技术术语滔滔不绝地说起了小灵通业务和gs手机业务的比较,并针对它的缺点,把研发方向的重点引向了小灵通业务的技术核心:基站设计和网络优化。
这一下又把任正非给听懵了。
这岂止是精通?
这叫专精好吧!
他发现,从余钢嘴里冒出的很多观点,连他都闻所未闻,要知道,尽管之前华为并没有在小灵通业务上下注,可作为通信设备生产厂商,公司内部还是仔细研究过这一业务的,并针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终以报告的形式递交到了他手里。
可就算是那些非常专业的报告,也不如余钢现在所讲述的那么详细,而余钢不仅准确地讲出了它的优缺点,还针对某些缺点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尽管暂时还只是一些简单的思路,可任正非听得出来,这些解决方案大部分应该是可行的,最起码能让华为的研发中心在技术研发方面有了明确的方向。
捡到宝了!
任正非又开始窃喜。
他决定,一回到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