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在为接下来的第二把火做铺垫。
会议室里还是一片安静。
安静得非常可怕。
若是余钢所说的是真的,那这对华为来说,真的是相当要命的。
江陵向来就有九省通衙之称,鄂省又是位于中国中部的一个人口大省,若是这么大一个省集体上小灵通项目,对周边省市的带动作用将有多大?
而老任之前的话则更是预先证明了余钢的话并非忽悠。
那这么一来,华为之前在CDMA95项目上的押注就算是彻底输了,也正如老任所说的,华为将因此跌入深渊。
这么一来,刚启动的小灵通项目就将成为华为的救命稻草。
从这一角度来说,大家选择留下来,确实算得上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一旦小灵通项目起飞,那在座的各位就将成为华为的大功臣,到时,不管是待遇提升还是职位升迁,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可问题是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了,这位神棍般的院长真能带大家飞起来吗?
跑道好像有点短啊!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余钢又出声了。
他似乎知道大家在想什么。
“正因为如此,我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跟你们磨叽,向你们一个接一个地来证明我到底有多牛叉,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一次性向你们证明,我真有带你们飞的本事。”
只是他接下来的这一句,还是狂妄得没边。
众人:“”
真想把这家伙拖出去直接打死,免得让人听得憋屈!
在场的 除了少数人事行政财务等后勤人员以外 其他大部分一个个都是技术精英,可现在余钢竟然当着这么多技术精英的面 说要一次性证明他有带大家飞的本事。
这是打算一对多的节奏?
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刺激的大伙 立即暗暗摩拳擦掌,等待余钢出招 准备一会将他的脸按在地上好好摩擦摩擦,稍稍擦薄那么一点点。
“不过在我出招之前 还得请大家先把保密协议给签了 因为接下来的内容属于高度商业机密。”
余钢又出声了。
并且向于厚林点头示意。
于厚林立即就起身,跑向了自己办公室,很快又抱着一大叠打印材料回来。
余钢早已吩咐过他,新的同事到了以后 在接触小灵通项目相关件之前 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像他自己那样,签署那份条件相当严苛的保密协议。
严苛到什么程度?
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方式向任何人泄露与小灵通项目相关的消息,包括技术,包括档 包括消息,泄露者将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
一旦从研究院离职 三年内不得从事跟小灵通业务有关的任何工作。
不管是有意泄密还是大意泄密,一旦被核实 轻者将接受内部处罚,重者将赔偿巨额损失不说 还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连于厚林都想不明白 没有过职场经历的余钢到底是怎么想出这么一份严苛的保密协议来的。
比华为原有的保密协议还要严苛得多。
而现在他手里抱着的 就是一份份已经提前准备好了的保密协议,以及小灵通项目的总体架构方案以及拆分方案。
他原本是想开完会后再一个个找大家签的,谁知余钢竟然这么心急。
接下来是发协议,看协议,签署协议。
如此严苛的一份协议,大家自然需要慎重对待,只不过这份协议虽然严苛,但总体来说也还算合理,因此大家一番交头接耳之后,最终都还是全部都在自己的协议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因为余钢的嚣张,大家都不想在这点小事上跟他纠缠了,尤其是当大家听说连于厚林和老任都签署了同一份协议后。
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把他按在地上狠狠地摩擦了。
接下来是一份份总体架构方案先发到了大家手中。
“毫不掩饰地说,你们手中的这份架构方案,是我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完全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连于厚林也只是参与了后期的项目整理分拆工作。
“你们可以先大致浏览一下,然后自认为自己也有本事做出这样一份高水准架构方案的请出声,我可以把院长的位置让给他。”
方案一到大家手中,余钢又出声了。
独立完成,一个人的功劳,高水准一个个溢美之词被他毫不吝啬地冠到了自己头上。
还嚣张地说,谁要是有本事做出同等水准的架构方案,他就把院长的位置让出来。
这注倒是压得够大的!
只是大家会服吗?
当然不会。
于是大家立即把专注力投到了手中的这份架构方案上,顿时,会议室里不停地响起了刷刷刷的翻页声。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脸色开始变得沉重了。
因为他们发现,这份架构方案确实很有料,不仅有料,而且还多得让谁都不敢轻易吱声,没有谁有把握说自己能做出这样一份高质量的架构方案来。
为什么说一个优秀的架构师是一个项目组的核心和灵魂?
因为又专又精又博。
就以小灵通项目为例。
在小灵通项目的组网方案里,有很多模块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说互联互通模块、移动管理中心、接入网单元基站控制器、基站、网络优化等。
在这些模块里,每一个都隐含着极其复杂的功能,并且既涉及到硬件也涉及到软件不说,还要将软硬件集成。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的人精于硬件,有的人精于软件,有的人则是精于集成
一个人若是想做到又专又精又博,除了得有天赋以外,还得不停地在各个岗位上进行轮换,参与到所有的环节中去,靠长时间实践来积累。
谁要是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坐上李一南的位置了。
可现在,大家都做不到的事,余钢却做到了不说,水准还高得让大家怀疑人生。
他是怎么做到的?
作为识货之人,大家只需稍稍一看,就能看出这份架构方案得技术含量来,他们发现,最起码在他们自己所擅长的那一领域,他们竟然无法就方案挑出任何毛病来。
这家伙都把脸送上来了,竟然没地方下手?
已大致浏览过了方案的人开始面面相觑。
第650章 又捡到宝了
这么多技术能手在场,竟无人敢站出来面对年轻院长的挑衅,这实在是一件有点尴尬的事情。
更尴尬的还在后面。
等大家看完后,都默不作声地看着他时,余钢又出声了:“好吧,看来我的这份架构方案应该是得到大家的认可了,那咱们换一个玩法。”
大家还是默不作声。
既没人对这一说法表示反对,也没人来出声拍余钢的彩虹屁。
毕竟大家跟这位年轻的院长还不熟,不知他的品性如何,生怕随便出声会惹祸上身。
“接下来,大家可以就方案中你们所擅长的领域向我提问题,要是有人能难倒我,也算你们有本事。”
还是一对多。
只不过之前是以博对博,余钢胜,而现在,是以博对专精,相当于武侠剧中的高手一人挑战群雄,还给自己提出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约束,这样听起来更为嚣张。
真的太嚣张了。
这下终于有人憋不住了,出声问道:“众所周知,小灵通业务是利用微蜂窝模式来进行组网,但这种组网方式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基站功率很小,覆盖范围有限,穿透力差,这就会导致室内通话会严重受影响,这一问题怎么解决?”
“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余钢先问了一句。
连他都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问题,网络覆盖不佳,室内通话质量不如室外,高速通话时容易掉线这些都是小灵通业务的明显缺点,有些问题,一直到中后期才出现相对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
其中就包括这一问题。
在小灵通业务刚出时,很快就流行起了一道别致的风景。
大家走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街边的高楼大厦中一扇窗户突然被打开,一个人头从窗户探了出来,举着一台小手机大声嚷嚷道:“喂喂喂,听到吗刚才信号不好,现在好了,你继续说”
这就是因为小灵通基站功率小,穿透力有限的原因。
当然 这难不倒作弊者余钢。
在问到对方的名字之后 他说道:“优化这一问题的方式有两种,注意 是优化 不是彻底解决,毕竟这算不上是一项先进的组网技术。”
他以非常严谨的语气开始进行解答。
“第一种方式 是对基站覆盖网络进行优化。
“这一部分,是整个方案里最有技术含量的部分 现在跟你说的话 你也未必听得明白,所以暂时略过。”
众人:“”
连解答个问题都还是这么嚣张!
你也知道网优是最有技术含量的部分?可你才把公司的网优高手钱庆荣给撵跑了啊,现在是不是后悔了?
对此,大家稍有意见 但不说。
“第二种方式 就是对人流较多较为集中的写字楼、商场、酒店、会所、娱乐场所等,将基站采用分布式覆盖方案”
余钢开始娓娓讲述后世所采用的一种解决方案。
这也是一种别出心裁的解决方案。
众所周知,在GSM技术里,某一区域里将基站一架,别的啥也不用做 就能覆盖很大一片区域。
可这种方式对小灵通技术却不适用,原因在于 小灵通的基站信号弱,虽然价格便宜 但同样大小的区域,必须架设很多个小型基站才行。
可就算是这样 对于大的写字楼、商场、酒店那样的人流密集的大型楼宇来说 也还是难以解决信号穿透力差的问题。
而余钢所提的解决方案 则是加多了一小步,那就是通过有线射频电缆连接基站,再加上室内小型化定向天线,将基站信号均匀定向射进楼宇的各楼层里面。
这样的一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