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文钢却回了这么一句。
“那钱呢?这样会花很多钱哦。”
何婷波又颇感担忧地问道。
其实她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想要研发生产商务手机的话,得投入多大的成本?像摩托罗拉那样的国际巨头,一款新手机的研发费用起码是以亿计,而且还是以美金为单位吧?
现在余文钢张嘴就说,高薪挖人,想挖多少人都可以,没工厂没熟练技术工人就高价去收购,这么弄的话,不投入几十个亿能打得住?
尽管华为在研发上很舍得花钱,可公司那么多项目那么多部门,哪有那么多钱来投一个新成立的手机事业部?
“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公司在小灵通项目上的收益,我起码会拿出一半来投到你这一部门,等3g项目上了,那部分的收益也会有相当大的比例投过来。”
安她心的一句来了。
何婷波:“……”
疯了,老板一定是疯了!
小灵通项目的收益起码有一半投到她这里来?那我这边岂不是整个华为技术研发部分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部门?这让其它部门怎么想?
她原本以为,让华为在手机研发这一块投个几十亿都是难度非常大的事,可余文钢现在嘴一张,就不是以十亿为单位,而是以百亿为单位,这让她怎么想?
“用不了那么多吧?”
她委婉地提醒道。
“不,必须这么多,因为你这一块,将是咱们整个华为的未来。”
余文钢却坚定地来了这么一句。
这让何婷波很是不解地问道:“啥意思?”
她确实很难理解。
她代表整个华为的未来?难不成华为以后都不做通信系统和设备了,专门改做手机?
“因为重点是在芯片研发那一块,你得有一个心理准备,那从现在开始,咱们华为设备上所需用到的所有芯片,不分大小,你这边都必须研发出可替代产品出来,一旦我们被供应方卡脖子了,就必须能快速将其生产出来进行替代。”
余文钢的解释来了。
何婷波一下就完全懵了。
华为所有设备上所需用到的芯片,都必须研发出属于自己的替代产品?
有这个必要吗?
她原本以为,手机研发那一块的难度就已经够大的了,可她没想到,与芯片这一块相比,还只是小巫见大巫,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老板这是想干啥?
“从现在开始,你必须把国内最为顶级的微电子和半导体人才都给招揽过来,有可能的话,国际上的顶级人才也照挖不误,待遇咱们可以高高给。”
余文钢又来了这么一句。
何婷波:“……”
疯了,真疯了,老板绝对是疯了!
这哪是为了生产手机?
这是为了打造新的芯片王国好吧!
第802章 收获的季节
江大最近热闹了,而且还是热闹非凡。
随着数字化校园的成果开始向外展示,来访的人开始络绎不绝,有来参观校园卡系统和校内电子商务的,有来考察小灵通试验局的,还有来考察彩铃业务的
来的人多到什么程度?
学校里几家档次较好的酒店几乎天天爆满,最忙的时候,甚至连档次稍低的招待所都一房难求。
这自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作为众多成果的参与方,江大收获了声誉和影响力,理想信息则开始收获校园卡系统和校内电子商务的订单,理想化那边则是准备在彩铃业务领域开始大展宏图
收获最大的,当然还是得数华为这边。
在短短的不到两周时间里,华为已经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十数家电信运营商前来考察,前来考察彩铃业务的移动和联通运营商更是多达二十多家。
而老任,自打从京城回来后,就基本呆在江陵没有挪窝,他每天的任务,不是接待一下来访的运营商大佬,就是去高新区那边看看华为江陵基地的规划建设,然后在碎片时间里,会偶尔到余钢的办公室坐上几分钟,跟他分享一下最新的消息。
“钢,收获不错,现在一共有九个省市的四十多个地市跟我们达成了小灵通项目的合作意向。”
新的商情通报来了。
收获的季节也到了。
从表面上看,全国的地级市多达近300个,与地级市总算相比,四十多个地市的合作意向根本就不算啥,可是别忘了,这只是第一批试水的。
如果按照前世发展的轨迹,2000年是小灵通项目的试水年,当六月份信产部发通知,将小灵通项目正式定义为固话的延伸之后,各省市开始纷纷安排非重点地市试水,这一年赶在年底前开始放号的地市总共也就五六十家。
然后01年和02年才是小灵通项目的大规模建设期,截止到2002年年底,全国已经有两百多个地市开通了小灵通业务,仅剩下北上广等重要城市因为被信产部限制,小灵通项目才迟迟没能放号。
然后在2002年年底和2003年年初,羊城率先冲破了限制,然后京城也跟上了,最后魔都也沦陷,小灵通项目正式遍布全国。
相对来说,短短的半个月时间之内,在还有约30的市场瓜分给了中兴,然后还有部分省市在华为和UT之间观望的情况下,这一结果已经好得让余钢都难以置信了。
或许是华为的小灵通系统性能太好,已接近于移动和联通手机效果,让电信运营商们难以按捺得住的缘故!
余钢喜滋滋地想道。
是的,一定是有这方面的原因的。
其实在前世,在六月份信产部正式下通知之前,很多电信运营商还对3G业务抱有期望,所以对小灵通项目下手相对较晚。
而这一世,性能更好,缺点几乎被全部克服的小灵通系统,自然就更能让人动心。
这一点,从华为能轻松从UT手里抢单就是证明。
“江陵电信这边呢?还没动静吗?”
余钢问起了自己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按道理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江陵电信就在本地,也是跟着鄂省其它地市的运营商们首批来考察华为小灵通试验局的,理应先动起来才对。
要知道,在前世,江陵电信可是所有的省会城市里第一批吃螃蟹的,可现在却在周边地市已跟华为达成了合作意向的情况下,却迟迟没动静,这很是不正常。
“还在拖,电信那边反馈回来消息,袁宏韦说江陵是省会城市,在政策没有明确的情况下,绝不能轻举妄动。”
老任回道。
因为知道江陵电信是余钢的一个心结,所以老任对这一方面的消息还是特别重视的,时不时就会安排人去打探一下消息。
只可惜反馈回来的并非是啥好消息,这样一来,在鄂省这里,真只能像余钢之前所谋划的那样,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了。
“他还是对UT抱有幻想。”
余钢接了这么一句,很直接地点明了问题的本质所在。
幻想二字,确实可以很贴切地用来形容UT和华为之间现在的竞争状况。
自打华为的新品发布之后,UT在小灵通项目上呈现了全线溃败之势,别说相当一部分已跟UT达成了合作意向的地市纷纷反水了,就连率先开通了试验局的余杭,在前来江陵考察过后,也在逼UT尽快跟华为达成专利授权许可,否则的话就会改换华为的系统。
可问题是UT有可能跟华为达成核心专利的授权许可吗?
不是没可能,但绝对会拖到猴年马月去。
因形势所逼,UT自然是想尽了各种办法来跟华为联系,要求谈专利授权许可的事,甚至还为此开出了极为可观的价码,可华为的答复是,专利还在申请审批之中,暂时没法答应。
这绝对是借口。
如果真是专利审批结果的问题,那中兴为啥又能拿到授权许可,开始在他们的试验局进行更新调试?
“中兴跟华为已经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算得上是友商了,那当然可以拿到我们的技术资料。”
这是华为的答复。
“UT也希望能成为华为的友商。”
“那得看你们有没有我们感兴趣的东西了。”
借口有的是。
这绝对是不把肉吃完不丢锅的节奏。
在运营商的通信系统建设这一块,是很有规律的,比如说鄂省这边,一旦有地市成为华为的客户,那其它地市基本上都会上华为的系统,尽量保持全省一致,目的是为了设备的统一管理和维护,以免出现互联互通的故障隐患。
这基本上是省公司的指示。
也就是说,某个省一旦有地市成为华为的客户,那这一地市一定是得到了省公司的许可,这也就意味着只要不出别的意外,这个省所有的单都属于华为了。
因此,华为只需拖一拖,当所有目标省市都有了试点以后,那时就算再以高价给UT提供专利授权,那也已经是黄花菜都凉了。
第一期建设没赶上,还能指望赶上第二期第三期的扩容?
想都别想。
前世的华为之所以在小灵通项目上颗粒无收,就是这一原因。
因此,华为只需稍稍拖一拖,就绝对能把UT给拖死,毕竟UT是新创公司,主营项目就是小灵通业务。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袁宏韦也还在用拖字计,指望UT能翻盘?
这一定是魔怔了吧!
是不是不来点狠的,给他一点颜色看看,他就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余钢皱起了眉头。
不到万不得已,他真不想做那么绝。
第803章 他来了他来了
有人欢喜就有人忧,这些天,吴鹰愁得连白头发都多了不少,再这样下去的话,他觉得自己会从吴大叔变成吴大爷。
可是愁又能咋样?能解决基本的问题吗?
在过去的两周里,坏消息在接二连三地由全国各地向UT本部传来。
“省今天组团去江陵了,去考察华为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