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缺少研发力量?
也没关系,大不了在前期,就想之前的小灵通项目那样,把一个个研发项目肢解了开来,分包到江陵的各大高校去弄就好了。
随着摊子的越铺越大,余钢的思维也已经从单一的江大跳了出来,而是把目标盯向了江陵的整个高校群。
因此,这一项目的启动难度有是有,但还不至于让他茫无头绪。
可是这还不够。
除了上述两个项目以外,还有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项目,那就是动力电池。
在后世有一句被广为认可的话,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电池者得天下。
之所以有这一说法,是因为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碳中和概念的越来越被重视,电池的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现在的石油,将成为全世界竞争的焦点。
因此,余钢既然能想到电动汽车这一领域,就不可能忽视动力电池这一更为重要的领域,而他之前之所以没在老任面前提,是因为另有考量。
动力电池,既可以用于手机电池领域,也可以用于电动汽车领域。
甚至于说,在手机电池领域,一旦有了成果,是可以立竿见影,很快就产生效益的。
基于这一原因,就算他想搞动力电池的研发,也不适合把它丢在华为旗下,因为华为在搞手机项目。
还是那句话,想把事做大,就不能局限于一家,而得放眼于天下。
基于这一考量,余钢是想把电池项目放到理想名下去弄的。
理想的操作系统,再加理想的电池,华为的芯片和手机,再加华为的汽车项目,这几点结合起来,完全可以在通信和电动汽车这未来极为重要的两大领域,构建起一整套的完整生态链,去跟欧美角逐天下。
动力电池项目确实是极其重要的。
为啥这么说?
因为不解决动力电池的问题,电动汽车就是空中楼阁,永远也不可能落地。
在前世,新能源汽车的真正成气候差不多要到十来年之后,当特斯拉这条大鲶鱼冒出来时,才开始对传统的燃油汽车产生冲击。
而特斯拉的冒出,又是建立在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长续航电池的基础上的,并且在此基础上,国产新能源汽车开始了变道超车之路。
作为开挂者,余钢自然不满足于前世的进程,按照他的想法,是在十几年之后,根本就不给特斯拉忽悠国人的机会,不让刹车失灵事件去谋害国人的性命。
他希望,他所主持的电动汽车项目,一面世就是颠覆性的。
想做到这一点,制约他的就是动力电池技术的进展,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可充电电池还是以镍氢电池和传统锂离子电池为主,并且主要技术是掌握在日本和韩国公司手里。
至于真正让新能源汽车腾飞的几种主要动力电池,比如说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固态电池、钠电池啥的,好像暂时影子都还没有。
比亚迪啥时候开始磷酸铁锂电池研发的?
好像是2003年左右。
宁德时代是啥时候开始的?
更是到2011年才成立。
尽管在前世,在动力电池领域,国内以比亚迪、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动力电池生产研发厂商,已具备跟日韩企业相拼,甚至还要领先的实力,可是在这一世,已开始提前布局的余钢,不可能一直等,等比亚迪或宁德时代再冒出来。
他想再开挂,把这一极为关键的项目掌握在自己手里,来做到领导和超前于时代。
具体要怎么做?
借鸡生蛋。
他早就想到了合适的可利用对象,他的导师季老。
第1031章 老师也忽悠
余钢为啥连自己的挂名导师季老都想利用?
原因很简单,因为动力电池属于材料物理和高分子化学的专业领域,而在江大,这两大领域都有着相当强的实力,分别是物理学院的材料物理,以及化学学院的应用化学。
因此,余钢想往动力电池领域发力,完全可以先把江大的资源给利用起来,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属于理想自己的动力电池研究院。
这才是快速从零起步的最佳方法。
想充分利用江大在材料物理和应用化学方面的科研力量,就必须有一个较为权威的主事者,而在江大这一相关领域,还能有谁比季老更权威和更有号召力?
这么好的资源不用白不用啊!
因此,他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季老,说有点事要跟老师随便聊聊。
这小子竟然主动找我谈事了?
这对季老来说,倒是一个意外的消息,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自己的这位挂名弟子,似乎是第一次主动来找他谈事情。
难得这小子这么主动,季老自然是第一时间就答应了,让余钢即刻去他办公室。
“怎么样,考虑好了选择哪个专业了吗?”
在见到余钢后,季老即刻问了这么一句。
很显然,此时的他并不知晓他这位挂名弟子是来利用他的,而是以为余钢终于听他劝了,准备认认真真地跟他来学点东西。
说起来,同是院长,季老的风格跟骆俊鹏却是不太一样的,骆俊鹏那边,想得更多的是如何通过余老板来为电信院多争取一些好处,而季老这边,更为关心的则是弟子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个人成长。
这么好的学习天赋,不沉下心来把基础给垒扎实,却把时间全部耗费在企业经营上去,不是严重浪费,舍本逐末吗?
因此,其他人都认为现在的余老板很成功,可是在季老看来,这却未必是件好事,他担心弟子的知识基础不够扎实,会走不长走不远。
为此,他还语重心长地劝过余钢,让他赶紧选定一个专业,来跟他好好学一学。
因此,他还以为余钢这次来找他,就是为此而来的。
这可是为难余钢了。
对于从未想过要成为学术权威的余老板而言,哪能沉下心去学习新的知识?
在他看来,要想最好地发挥自己开挂者的优势,并不是去成为一名技术宅,而是成为一名合格的资源组织者。
因此,想让他沉下心去学知识,这是不可能的事。
但他也知道,对于季老这种稍稍有点迂腐的技术权威,太过于直接了当地谈利益的话,可能会有点行不通,于是
“嘿嘿,老师,我选好了。”
余钢配合着回道。
忽悠模式再次开启。
季老即刻问道:“哪一个?无线电物理还是微电子科学?”
这是他针对余钢的特点,之前曾经给他重点推荐过的两个专业。
余钢却嬉皮笑脸地回道:“都不是,我选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季老一下就被余钢的这一选择给弄懵了。
在江大,物理学院确实是一个非常强的大院,光是大的学类,就包括物理学类、材料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四大类,以及十多个专业方向。
在季老看来,余钢现在所从事的,是通信跟互联网相关,因此最好的选择,要么是无线电物理,要么是微电子科学,那样才叫专业对口。
“怎么会突然选材料物理与化学?”
季老不解地问道。
在物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倒也是强项,是学院里十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与博士点重点专业之一,并且还拥有多个省级甚至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但这却不是季老自己的强项。
我的强项及自己的对口专业不选,非得选材料物理与化学,这不是开玩笑吗?
余钢笑道:“嘿嘿,急病乱投医,我突然对电池那一领域感兴趣了,却发现相关专业知识缺乏,所以只好来求老师了。”
“电池?”
季老皱了皱眉。
他还是弄不明白,为啥余钢突然会对这么一冷门的专业领域感兴趣。
“这不,华为那边已经开始了手机项目的研发吗,我突然发现,现在市面上的手机电池有点满足不了我对这一项目的需求,因此干脆想自己亲自折腾一下。”
余钢即刻就抛出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其实他之所以动了亲自搞电池项目的想法,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所研发出来的电池技术,稍稍变换一下,同样可以用到手机电池这一领域去。
这么一来,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变现能力就大大加强了。
要知道,在动力电池领域,想要出效益,还需要等到十几年之后,电动车的各方面条件都成熟时,才有可能产生大规模的效益。
而在手机领域则是不一样。
如果按照前世的发展轨迹,明年,也就是2001年,会被业界称之为国内的移动手机元年。
这是因为,在前几年互联网资本的推动下,国内的通信和数据传输网络的基础设施得以了迅猛的发展,让手机用户的快速扩张具备了充足的条件。
而在现阶段,互联网领域又处于泡沫破灭期,国内及国际资本不得不去寻找新的投资方向,这么一来,手机领域就成为了新的热点。
有多热?
在这一年,诺基亚的市值逼近了2500亿美金,摩托罗拉、爱立信等传统手机制造商的市值也相当不菲,于是乎,在中国开始出现了国产手机热。
这一年都冒出了哪些新的国产品牌?
波导是最为有名的一个,IT厂商联想也介入进来,家电厂商海尔也介入了,电话座机厂商步步高Vivo和Oppo的母公司也介入了,除此之外,还有中兴、华为、UT等,数不胜数。
而这些手机,无一例外地使用的还是容量小、容易鼓包,有记忆效应,用一段时间就很容易报废的镍镉电池。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他真能提前研发出具备实用价值的锂电池,岂不是在手机电池领域也能狠狠捞上一笔?
因此,他就以手机电池为借口,开始了对老师的忽悠。
季老:“”
这小子,又是要搞大动作的节奏?
第1032章 有难度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