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艺术顾问推荐机制来给新晋导演来拿投资的机会?
对于在场的这些导演们来说,这种玩法绝对是够新鲜的,因为据他们所知,目前在整个国内,暂时都还没有哪个资本采用这样的玩法。
这种玩法的优劣是什么?
对于未成名的导演们来说,这种玩法的弊端当然是想从理想拿投资的难度稍稍拔高了,在没有这种玩法之前,谁都可以随便拿一个剧本来碰碰运气,可是在有了这种玩法之后,若是手中没有好剧本,想找到人推荐拿投资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看来理想的人也不是钱多人傻嘛,竟然懂得利用资深导演来帮忙把关!
尚未拿到投资的导演们想道。
那好处呢?
好处当然是对手中有好剧本的导演们来说,若是有人推荐的话,拿到投资的可能性就更大了,用不着过于担心理想的人没眼光不懂行而拒绝投资。
利弊皆有。
而孙周、张一白等已拥有艺术顾问的导演们则是在考虑另外的问题。
“余总,这样对负责推荐的导演来说有啥好处跟坏处?”
孙周直接把内心的疑惑问了出来。
“好处当然是大大的。”
余老板先接了一句,接着说道:“在理想这边,针对合作的艺术顾问也会有一个长期的评分机制,你们跟理想合作的电影艺术价值越高,所获得的票房收益回报越高,评分也就越高。
“还有,所推荐的影片为理想带来了很好的回报,不管是艺术价值方面的,还是市场收益方面的,同样也能提升你们的评分。
“这评分有啥好处?
“最起码一点,评分越高,你们在理想所能获得的大投资机会也就越高。”
余老板先列出了第一点好处。
这好处绝对够有诱惑力的。
对于任何一个导演来说,谁愿意一直去拍那种低成本的艺术电影?而要想将艺术跟商业相融合,拿到高票房回报,有很重要的一个前提,那就是大投资。
可大投资这一块,可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能拿到的,而现在理想的这种推荐机制,却给了大家一个无限成长的机会。
自己导演出好作品能得到理想的认可,推荐好作品同样也能得到理想的认可,这种机制对大家来说,确实是相当不错的回报。
“还有,所推荐的作品,不管是在国内国际上拿奖,或者是获得了不错的投资收益,推荐者同样也有可能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
余老板又加了一句。
玩虚的不如来实的,对于任何人都是如此,因此他干脆将推荐机制跟实物奖励挂上钩来。
对于孙周等人来说,这一点确实更实惠了,尽管成名导演未必差那点奖励,可只要不是白干活,那他们就无话可说了。
“那坏处呢?”
孙周又追问了一句。
“坏处的话,一是如果谁推荐的是烂片,那推荐者的个人评分肯定是会减分的,二是推荐烂片过多的话,那理想这边肯定会质疑你的眼光,恐怕下次推荐的采纳度也会下降了。”
余老板又简单回了一句。
这种需要人家帮忙出力的事,还是奖励多惩罚少为妙,否则的话,容易打击推荐者的积极性。
当然,他也不担心推荐者不负责任。
一来,推荐归推荐,推荐过来的作品,理想也是有专业人士把关的,最终投不投,还是理想说了算。
二来,谁敢不负责任地推荐烂片,那这人的人品在理想这边绝对会打上一个问号,反而会影响他自己跟理想的合作,最终恐怕会因小失大。
玩规则,余老板绝对是高手,他所考虑的事,绝对不会轻易留空子给人钻。
“这么说,咱们得卖力多给理想推荐一些好作品咯?”
孙周即刻就笑着回了这么一句。
这是在向余老板表面,他认可了这样一种推荐机制,决定成为理想艺术顾问中的一员。
当然,他还有问题要问。
“余总,我再冒昧地问一句,我们所推荐过来的作品,理想这边采纳的可能性大吗?”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推荐没问题,可若是推荐过来,绝对的多,采纳的少,那岂不是很没面子?
而对于那些未成名的导演们来说,他们所关心的则是,从理想拿到投资的机会到底大不大?
“具体当然还是看质量。”
余老板先回了一句,接着又说道:“这么说吧,若是成本控制在一两百万的低成本艺术电影,理想这边每年投个上百部一点问题都没有。”
众人立即就被这听似有点吹牛的一句吓了一大跳。
每年投上百部?
这是打算垄断国内艺术电影投资的节奏?
要知道,在现阶段,国内每年能上映的电影也就五六百部,其中还包括引进的国外大片,然后再扣除商业片的话,恐怕国内每年投拍的艺术片总共也不到一百部。
还有,上百部艺术片,哪怕全是一两百万的低成本制作,每年算下来起码也得一两个亿吧?若是再加上中高成本的艺术片或商业片投资,那不得好几个亿甚至上十亿才打得住?
理想再财大气粗,也不是这么玩的吧?
这让孙周忍不住再次怀疑,这位年轻的总监是不是有点不靠谱。
但这话又不能直接问,于是他改问道:“余总,这是你个人的意思,还是理想上边的意思?”
严则纯:“……”
他的意思不就是理想的意志吗?
这问题真多余!
他忍不住又腹诽了一句,开始替老友的质疑感到羞愧。
余老板则回道:“放心,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能兑现的,不用担心我是在忽悠大家。”
“那理想图什么?”
孙周却立即又质疑了一句。
可能觉得自己的质疑实在是有点生硬,紧接着又说道:“要知道,按现在的行情,低成本的艺术电影虽然艺术价值是有的,但市场欢迎度却远不如商业电影,因此这样的投资,十有八九是亏的多,赚的少。”
这个问题又是替大家问出了心声。
是啊,理想图什么?
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紧盯向了某人。
余老板:“……”
这饼又画大了一点吗?
第1220章 平台优势初现
理想图什么?
真可以为了电影艺术不计回报?
这其实是余老板早已考虑过的一个问题。
作为一介商人,他当然不可能不计回报,做烂好人,但他把回报分为两种,一是投资收益,二是社会效益,而余老板要考虑的,则是两者兼顾。
这绝对不是他想当圣人,而是前世的经验教训。
前世的国内娱乐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简而言之,国内影视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资本介入史。
一开始,是以华谊兄弟为代表的国内资本的崛起,以及港资的深度介入,再后来,是阿里跟鹅厂等互联网资本的强势崛起……
也正因为这些资本的深度介入,让国内的娱乐业在数年之后,开启了高速发展之路。
可这些资本无一例外,全是利益至上,结果弄得整个娱乐圈都乌烟瘴气,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层出不穷,最终惹得上面大动干戈,全力来整治。
最终的结果再次证明,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不管是资本还是艺人,谁要是不守规则,谁因为收益而不讲社会效益,最终都不会有好下场,再大的资本,也会凄惨收场。
类似的错误,余老板当然是不会犯的。
不仅不会犯,甚至还想以一己之力,去尝试去改变一下整个娱乐圈的未来走向。
当然,这种事只能想不能说,因此他现在需要给这些导演们一个合理的说法。
所谓的一己之力,并不是指他准备单打独斗,而是指发展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围绕他的目标一起跟他来战斗。
“孙导,我想有一点你应该是搞错了,同一部影片,在别人手里可能会亏钱,可是在理想手里就未必了。”
他又接话了。
这一接,直接就否定了孙周的说法,这是为了向大家表明,理想其实并不会做亏本生意。
这是必要的。
若是跟有追求的人谈事,余老板喜欢跟对方谈理想,并且还相当有效,只可惜在这世界上有高尚追求的人少,俗人更多,因此在面对一大群人时,还是谈利益更有说服力。
为了让他的话具有说服力,他又说道:“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问问严导,理想在《生存大挑战》这一档节目上投了三千万,最终会亏本吗?”
该工具人严则纯出马的时刻到了。
“当然不会亏,不仅不会亏,而且还是大赚,事实上,节目还没开拍,我们就已经盈利了……”
受老板的指使,严则纯立即口若悬河地说了起来。
他从理想的投资大致用途,到几大老板的赞助,能说的几乎全都说了个大概。
确实是大赚。
从表面上看,理想确实为这一档节目投了三千万,可事实上,大部分钱都是花在设备采购,以及人才引进上,这些资源,节目拍完后是可以重复利用的。
而收入方面,四位老板各赞助了八百万,张教主贡献了四百万,加起来比理想的投资还多。
收入上就已经有了盈余,还积攒了一大堆专业人员跟设备,再加上电影版的节目版权,这不是大赚是什么?
很快,严则纯就把大家说了个口瞪目呆。
原来还可以这样玩?
在资本尚未进入的年代,理想的这一玩法,在整个行业内都足够新鲜。
可问题是,别家也能这么玩吗?
很难。
严则纯又说道:“余总说的没错,同一部电影,只要品质过得去,在别人手里可能会亏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