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前者,老余同志是理解的,因为他已经知道,华为在汽车领域这一块的定位是电动汽车,因此跟燃油车有关的,比如说发动机、传动变速、点火、燃油、冷却、润滑都不在生产范围之内。
之所以如此定位,当然是在为未来做技术储备。
但对于后者,老余同志就不太理解了。
据他所知,电动自行车这东西,最近几年国内已经开始出现了,但基本上都是在自行车技术的基础上加上一块铅酸电池,再加上一个驱动电机,极为简略不说,还不怎么受欢迎,全国一年的产量也就20万辆左右,
这东西能有市场?
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来说,这对华为西山厂来说倒不难,哪怕没有华为的投资,就凭农机厂原有的设备和技术基础,老余也有信心很快就把它给弄出来。
毕竟原农机厂连拖拉机跟农用三轮车都能造,那东西的技术含量可比拖拉机和三轮车简单多了。
可问题是,那东西既笨重,还跑不快跑不远又死贵死贵,造出来能卖得动吗?
对此,老余当然是有不同意见的,因此当他听说这一决定就是他家儿子做出来的时,便赶紧利用这一机会问了起来。
至于未来儿媳妇啥的,他才懒得管那么多。
这也正合余某人胃口。
在老余同志回来之前,他已经被老学究拉着东拉西扯地问了半天,问的全都是一些东拉西扯鸡毛蒜皮的事,他早已被问烦了,现在巴不得跟老余聊点稍稍专业点的事。
于是他立即回道:“必须得有啊!之所以让你们先弄那个,当然是为了给你们一个发大财的机会。”
“发大财?能发多大财?”
老余同志追问道。
“年销售额几十个亿,每年赚个几个亿应该不成问题吧。”
余某人报出了一个差点把老余同志给吓倒了的惊人数字。
第1288章 老余长脾气了
余某人为啥突然决定让西山这边上电动自行车项目?
既跟国内电动自行车发展现状有关,也跟理想的动力电池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关,还跟理想加华为在未来电动汽车方向的布局有关。
先说国内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从1995年起,作为自行车王国,国内就已经有企业尝试性地开始生产电动自行车,早期的产品,主要就是在自行车的基础上,加上电机、电池和控制器来驱动车辆行使,然后以外接充电器来给车辆补充能量。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极为简易甚至是落后的技术,所采用的铅酸蓄电池,充电时间长,行使里程短,速度不快,爬坡能力不强,电池还容易老化,但售价却死贵……可以说是集诸多毛病于一身。
所谓的充电12小时,行使30公里,指的就是这一时期的电动自行车。
也正因为它的诸多毛病,确实很难卖得动,都五年过去了,整个国内的累积销售量也才几十万台。
可从长远来看,这一行业却是极有发展前景的,到十年之后,光是国内,年销售量就能达到几千台,保有量高达数亿台,市场潜力并不比手机差多少。
当然,这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解决电池跟电机所存在的问题。
这对别的企业来说,可能是难事,可是对于开挂者余某人来说,却是轻而易举的事。
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动力电池研究院那边的进展会那么快,短短的两个多月过去之后,不仅试制出了可用作手机充电电池的磷酸铁锂电池样品,还让这种电池作为机动车驱动电源也有了可能。
当然,受容量限制的问题,这种电池用作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源还不够,但取代铅酸电池,作为电动自行车的驱动电源却绰绰有余。
那就退而求其次,先搞电动自行车!
余某人即刻就做出了这一决定。
其实从原理上来说,电动汽车跟电动自行车其实没多大区别,都是蓄电池…电流…电力调节器…电动机…动力传动系统…驱动车辆行驶,稍有不同的是,是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系统要复杂很多。
也就是说,不管是电动汽车还是电动自行车,先要解决的都是两大核心:蓄电池和电动机。
因此,从电动自行车入手,是可以为电动汽车积累关键技术基础的,毕竟电动汽车的普及,起码还要到十年之后。
十年太久,不如先靠电动自行车来赚点小钱并积累技术。
电池这一块就不必说了,理想已开了挂,有了解决之道,而电动机那一块,对余某人来说似乎也不是难事。
最起码他知道,现在的电动自行车用的都是有刷无齿电机,而未来的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用的都是能效更高、使用寿命更长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也就是说,在电动机这一块,他也清晰地把握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有了方向,那就好办了,要知道,他现在的老师可是掌握着江大物理学院的季老,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研发,正是物理学院的专业。
因此,他干脆又让华为出面,以合作科研的名义,向物理学院发起了新的研究课题。
高效能电池已经有了,电动机暂时可以用有刷无齿电机,不久之后再上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这么一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暂时都还没发展起来的电动自行车项目,在他手里,又变成了能下金蛋的老母鸡一只。
别家的电动自行车,充电12小时只能跑30公里,速度不超过20码,他家的电动自行车,充电五小时,能跑80公里,速度能跑30码以上,还爬坡能力十足,能没有市场?
光凭磷酸铁锂电池这一块,就起码领先同行七八年,这就意味着,国内三四年之后才能开始爆发的电动自行车市场,在他手里又可以提前了。
这样的大便宜,与其给外人占,还不如给华为和西山来占。
他粗略算了一下,哪怕一开始的年销售额只有100万辆,按1000元一台计,年销售额也可以达到千亿规模,因此,他给老余同志报年销售额几十个亿,已经是极为保守了。
销不了100万台,销个几万台总可以吧!
因此,他开始不厌其烦地给老余同志讲述起了其中的关键。
很快就把老余同志听得心花怒放。
一年几十个亿,在余某人眼里是小钱,可是对西山的企业来说,那就是非常了不得的了,要知道,现在的华为一年销售额也才两三百亿,至于过去的西山农机厂,那就别提了。
“今晚咱爷俩必须得好好喝一个。”
老余同志确实又兴奋了,眼见梁老师的菜已经上得差不多了,竟然主动去酒柜翻起酒来,准备拉上儿子喝个痛快。
一家三代就这么喝起来了,梁礼在老余回来之前,还能拉着余某人问东问西,可老余一回来,就安静地做了个听众,包括在酒桌上也是如此。
而老余同志则觉得机会难得,一直拉着儿子聊个不停,从电动自行车聊到了磷酸铁锂电池,又聊到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还聊到了电动自行车轻摩托化的理念。
总之,餐桌上除了两父子以外,其他人根本就插不上嘴。
梁老师却有点不乐意了。
为啥?
因为她喉咙里还卡着一根刺,不吐不快。
这根刺,就是圆圆同学演员的身份,她原本以为,老余回来后,一定也会像她一样,对圆圆的来历表示关心,然后以家长的名义,对圆圆的演员身份说点什么。
演员就是戏子!
对于老一辈人来说,基本上都是这一观念,因此但凡有点背景的家庭,一般都不愿意娶演员进门,梁老师也不例外。
谁知老余回来后,竟然一点都不问圆圆的来历,而是拉着儿子说个不停。
哪有这样当父亲的?
“老余,圆圆大老远地过来,你也不关心一下吗?圆圆可是大明星呢,刚才妈还在电视上看到了她的广告。”
她忍不住委婉地出声提醒道。
老余同志楞了一下。
作为老夫老妻,他当然能听得出来,梁老师话里隐含的意思,因此他细细一琢磨,很快就明白,梁老师言下之意并不是责怪他不关心未来儿媳妇,而是在委婉地提醒他:儿媳妇是演员。
于是他眼睛一瞪:“文钢和圆圆的事你操心那么多干嘛?让他们吃好喝好玩好就好了。”
这也是在委婉地回应梁老师:别瞎操心。
余某人一听,忍不住暗暗一乐:哟,老余竟然长脾气了。
第1289章 解脱
老余同志绝对是长脾气了!
余某人确定了这一点,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前世的老余通知,从没像今天这样,一天之内连续两次批评梁老师。
原来男人的脾气果然得靠腰杆子硬朗吗?
他指的腰杆子硬朗,是指男人说话的底气,不过想想也是,前世的老余同志虽然脊梁挺直,可是在个人身份上,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技术员,甚至后来还成了下岗者,那样一来,自然就缺少在梁老师面前一言九鼎的底气。
而这一世,他已经成大领导一个了,这底气自然也就足了很多。
无论如何,这对他来说都是大好事,因为他似乎找到了彻底脱离了梁老师管教的捷径。
其实从重生以来到目前为止,几乎已经没有啥事能困扰到余某人了,唯一还让他有顾虑的是,就是梁老师那手伸得太长,喜欢插手他生活的老毛病。
在此之前,为了纠正梁老师的这一毛病,他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效果是有的,但还远远到不了永绝后患的程度,而现在,他似乎看到希望了。
希望就寄托在老余同志身上。
俗话说,一物降一物,他这当儿子的,不管他再怎么成功,但母子关系却导致他缺少降服梁老师的基础,可老余同志却不同,老余一发威,梁老师还真不敢当他是病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