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起身说:“我有件事忘了交代小姜,你稍等一下,我马上回来。”
等离开那人的视线,他立刻打开手机,开启移动网络。
大华国的3G网络要明年才能投入使用,现在的2G网速慢得像乌龟爬。
花了好几分钟时间,杜采歌才用版本的百灵搜索,查到了这个长发中年的身份。
大华紫天音乐副总监,丁巍。
回到座位上,杜采歌发现妹妹正和邻座的一个女孩聊得火热。
那女孩看上去23、4岁,身量很高,模样俏丽,但并不眼熟,应该不是经常出现在荧幕上的公众人物。
当杜采歌出现时,她和杜媃琦交换了几个眼神,立刻激动起来。
杜采歌冲她微微点头,坐下后对丁巍说:“丁兄,特地想和我坐在一起,是想聊点什么?”
“早就想约你出来聊聊音乐了,我还让老金约你,结果你不给面子。”丁巍还是显得懒洋洋的。
现场仍然很嘈杂,杜采歌要很费力才能听清他的话。
说到老金,杜采歌便想起,紫天的音乐总监金诚明确实说过,想约他出来玩,有个老朋友想见他,但当时杜采歌婉拒了。
话说这一对搭档倒也有趣,一个地中海,一个长发飘飘,一个相貌是车祸现场,一个英俊威严。
对比太鲜明了。
不知道丁巍多少次暗地里羡慕金诚明的相貌,而金诚明多少次看着丁巍的秀发,黯然销魂地摸摸自己的地中海?
“我最近在埋头写东西,真的没空。”杜采歌说道。
而这个扯谈的理由,丁巍竟然接受了,只是有点不同意见:“写音乐也好,写也好,都不应该闭门造车。”
注意到杜采歌诧异的眼神,丁巍笑道:“我也看网的,你的诛仙我看了一半,不太喜欢。鬼吹灯倒是很合胃口,一直在追读。”
不过他显然不是狂热书迷,也没想过要追着杜采歌问后面的剧情,而是说回正题,“你对晓晨的上张专辑诟病不已,不怕告诉你,她上张专辑我花了很多心思,又从星条国请来一个拿过格莱美最佳编曲的金牌制作人,合作弄出来的,花了很大的代价。”
“不过专辑的销量确实不好。我本来觉得,可能是这届的听众不行。可既然你也说这张专辑有问题,那就真的是有问题了。”
“能不能找个时间,我们坐下来好好谈谈?还有,虽然这不是正式的邀请,但是你能一起参与到晓晨下张专辑的制作中来么?”
“谈谈没问题,下个月吧,最近真的忙,”杜采歌没有一口回绝,笑道,“邀请我的话,难道不应该是晓晨来邀请吗?”
丁巍显然没什么城府,挠了挠头说,“说来也奇怪,之前她也气势很足,想马上开动制作下张专辑,一雪前耻。但是这阵子我再问她,她却老是顾左右而言他,好像不打算做新专辑了一样。”
“那等你们统一意见了再说吧,不好意思,我妹妹找我有事。”杜媃琦已经在他大腿上轻轻拍了好几下了。
丁巍憨憨地笑了笑,“行,回头聊。”
杜采歌这才看向妹妹,杜媃琦扯了扯她旁边那个女孩,兴奋地对杜采歌说:“哥,这是刘姗姗,她是一个空姐。告诉你哦,她既是晨姐的歌迷,又是你的书迷!”
“嗨,海大!很高兴认识你!”刘姗姗那张俏丽的脸,因为兴奋和夸张的笑容,都差点变形了。
“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杜采歌回道。
“上次晨姐邀请我去参加了她的歌迷见面会,我们在见面会上还诵读了诛仙!”
杜采歌顿时觉得心里暖暖的,然后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段晓晨会不会就是他的那个黄金盟,“等你忘了我是谁”?
当然,这个想法一闪而逝。
“谢谢你喜欢我的作品。”杜采歌温和地笑道。
“能给我签个名么?”刘姗姗小心翼翼地说。
“当然可以。”
杜采歌时而和右手边的妹妹说两句,时而又转向左边应付一下丁巍。
丁巍倒没有一直拉着杜采歌聊音乐,此人给人的感觉是一个风流名士请忽略外貌。
他好像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能聊几句。
不管是时事政治,学艺术,还是地摊历史,战略忽悠,都能信手拈来。
除了闲聊,他也不时给杜采歌介绍其余坐在保留座位的人。
其中有一部分,应该是幸运的粉丝。但也有几个是魔都音乐界的大咖,还有几位魔都的社会名流。
杜采歌觉得和丁巍聊得还算愉快,甚至打算下次再约丁巍出来喝茶。
尤其丁巍这个大嘴巴说了很多圈里的事情,然后时不时就蹦出一句“那个谁谁,以前和你关系很僵”“据说当时九天传媒派出男记者想采访你,被你一口拒绝,后来换了个美女记者,才把你睡服”。
诸如此类,很多和原主有关的八卦。
在杜采歌完全找回原主的记忆之前,能从丁巍这里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
他们正聊得起劲,忽然一缕幽幽的歌声响起:“写信告诉我,今夜,海是什么颜色”
杜采歌心中一动,扭头向舞台上看去。
舞台的布置没太多新意,舞美的功底只能说是一般般,感觉和地球上20世纪末,21世纪前五年的效果差不多。
当然,也或许是蔚蓝星在这个领域的审美还没发展起来吧。
在聚光灯下,舞台中的一个平台缓缓升起,一个美得像精灵的长发女子低着头,和平台一起缓缓上升。
“夜夜陪着你的海,心情又如何”
直到此刻,还没有音乐,段晓晨一直是在清唱。
大屏幕上,播放着海浪的视频,波涛拍案的声音,取代了音乐,混合着段晓晨的歌声,有种奇异的美感。
而段晓晨身着蓝色的华丽长裙,有点像“冰雪奇缘”里艾尔莎公主的那件。
但是艾尔莎的长裙颜色更艳丽,而段晓晨这件更偏向于蔚蓝,偏向于人们印象中大海的颜色,也没有那么多闪闪发光的宝石镶嵌,更加朴素。
“灰色是不想说,蓝色是忧郁。”
音乐声响起,一束灯光给到了舞台后面角落里的乐队。
“而漂泊的你,狂浪的心,停在哪里?”
这个时候,一直低头,轻吟浅唱的段晓晨突然抬头,一双美眸看着舞台下方。
而杜采歌则感觉,段晓晨是在看自己。
当然理智上他知道,这不太可能。
哪怕自己的位置是第一排,但段晓晨身在舞台,被聚光灯笼罩,是很难看清台下的。
平台不再上升,停留在半空。
一队舞者入场,肢体语言模仿着海浪起伏。
歌声在继续,那天籁之音,让全场寂静无声,只有音乐,和那天籁之音在体育场上空流转。
第168章 为何你明明动了情,却又不靠近
杜采歌有短暂的恍惚。
他不自觉地对比着段晓晨的演绎,和地球上张珲美的原版。
张珲美的声音,更有穿透力,有时给人类似于黑人灵歌的感觉。
而段晓晨的声音,更加捉摸不透,变幻莫测,忽高忽低。
于她而言,声音已经不仅仅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能让人心醉神驰的艺术。
“我揪着一颗心,整夜都闭不了眼睛。为何你明明动了情,却又不靠近。”
杜采歌很少会自恋。
但是此时,此刻,他总觉得段晓晨那幽怨的眼神是在看着自己,那歌是只为自己而唱,那句歌词分明是在声泪俱下地质问自己。
因此,歌声虽美,杜采歌却如坐针毡。
旁边的人都听得入神,一些狂热歌迷眼中甚至有泪光闪烁。
段晓晨这次演唱的版本,与之前正式发布的版本有很大的不同,吐字更清,也更轻,婉转低回,如泣如诉,编曲也有一些改变。
总体感觉,节奏慢一点,更深情,更能打动人心。
杜采歌这时才猛然想起,段晓晨不仅仅是一位歌手,她自己也是有创作能力的。
在2002年的摄影丑闻事件之后,“林可”从乐坛离开,段晓晨开始尝试自己独立创作歌曲。
其中确实有一些还不错的作品。
虽然,在歌迷们心目中,她最经典的代表作还是林可给她写的那些。
但她的创作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这次对“听海”的改编,说不定就是她自己的杰作。
不得不说,改编得非常到位,比起原版的编曲丝毫不逊色。
杜采歌自然在网上了解过段晓晨的过往,记者采访时,段晓晨透露她曾经是酒吧驻唱,也有人爆料她不是驻唱,而是普通的卖酒女郎。总之她17岁时就已经高中辍学,出来谋生,没念过一天大学,也从没正经学过音乐。
1998年,她18岁那年,在林可的帮助下发布第一张专辑,一举成名后,倒是勤学不辍。
通过各种培训,短短几年时间,就掌握了扎实的乐理基础,在2003年就开始自己创作音乐。
说明她不但刻苦,也是有音乐天赋的,并不只是有一把好嗓。
她不再是简单的、随时可以被取代的工具人,而是一名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音乐人。
“写封信给我,就当最后约定,说你在离开我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一曲终了,过了好几秒,沉浸在歌声中的歌迷们才反应过来,热烈的掌声响起,震耳欲聋,简直要掀开体育场的顶棚。
荧光棒和应援牌狂乱地挥舞,歌迷们眼中含着热泪,疯狂地喊着:“段晓晨!段晓晨!”
“段晓晨!我爱你!你是最棒的!”
而杜采歌发现,坐在他身边的杜媃琦出乎他意料地并没有尖叫出声,虽然也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鼓掌,吸着鼻子。
左边的丁巍则凑过来,对着他耳朵吼道:“很不错,是吧?”
杜采歌点点头。
“大家都把苏曼芫和她相提并论。要我说,苏曼芫给她提鞋都不配,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