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驸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那就有劳沐讲大师联络这些旧部,若他们能够提供倭寇的消息,我定会禀明陛下,为他们请功!”李节当即也站起来向张定边郑重了行了一礼道。

    张定边是陈友谅的结拜大哥,当初又被陈友谅拜为太尉,在军中的威望极高,有他出面,那些陈友谅的旧部肯定会有所响应。

    聊完正事后,李节又陪着张定边吃了晚饭,两人也闲聊了一些当初的事,比如李节最感兴趣的鄱阳湖大战,可惜提到当年的事时,张定边似乎十分伤感,并不愿意多谈,不过想想也正常,毕竟他的兄弟陈友谅就是死于乱军之中。

    不过说实话,鄱阳湖大战也是朱元璋一生中最为凶险的一战,因为当时他的兵力根本比不上陈友谅,特别是在水军方面,哪怕是用火攻烧掉了陈友谅的一些战船,依然没能完全扭转战局,如果不是陈友谅意外的死于流矢,恐怕那一战的胜负谁也说不准。

    晚饭后李节这才回到战船上,方关带了一部分战船回了宁波港,汤和则带着另一部分战船留下,主要就是等着李节这边的消息,而李节回到战船上时,汤和也立刻上前问道:“怎么样,他怎么说?”

    李节当即把张定边的话复述了一遍,不过汤和听后却是冷笑一声道:“我就知道,他肯定与陈友谅等人的旧部有联系!”

    不过紧接着汤和就再次抬头对李节道:“张定边并没有把话说死,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有几成把握,所以我们也不能把希望都放在他身上!”

    “那汤爷爷您的意思是?”李节还是比较相信张定边的,不过汤和说的也有道理。

    “你这边盯着张定边,如果他能借助旧部提供倭寇的情报当然最好,我这边则准备加强海防的事宜,如果你那边失败了,至少我这边还可以向陛下交待!”汤和当即吩咐道。

    李节听后却是不置可否,他来之前可是向朱元璋保证过,不灭倭寇不回京,如果只是加强海防的话,根本不能让他向朱元璋交待,所以他必须要想到其它的办法清剿倭寇,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张定边真的能提供倭寇的消息,从而找到他们的老巢一举摧毁。

    与此同时,金陵紫禁城,暖阁中的朱元璋将一份奏本狠狠的摔在桌子上,一脸恼火的怒声道:“不知好歹,他难道就没有一点自知之明,非要让朕再次退让吗!”

    “父皇息怒!要不我亲自去劝一劝韩国公吧?”朱标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开口道。

    把朱元璋气成这样的奏本正是李善长送上来的,而内容则是为他的外甥丁斌求情,请求朱元璋看在他的面子上,放过自己这个外甥。

    如果李节在这里的话,恐怕会被李善长给气死,他都已经把话说的那么明白了,结果对方还是没听。可惜李善长却不知道,十年前朱元璋可以看在他的面子上放过他弟弟李存义,但十后的今天,朱元璋却不会再看在他的面子上放过他外甥丁斌。

    “不用,他自己老糊涂,别人劝有什么用?”朱元璋气的再次大怒道,对于李善长这个老臣,他觉得自己已经一再容忍,可是对方却得寸进尺,这已经引起他极大的厌恶了。

    就在朱元璋发怒之时,忽然只见有一人快步走了进来,正是锦衣卫都指挥使毛骧,只见对方来到近前立刻行礼道:“启禀陛下,丁斌招供了!”

    “他说了什么?”朱元璋闻言也是精神一震,旁边的朱标则是露出担忧的神色。

    “据丁斌所说,当初他在胡惟庸府上时,曾经亲眼见到李存义与胡惟庸商议谋反之事,而且李存义很可能知道更多的内情!”毛骧神情兴奋的道,当年因为李善长,他也不敢审问李存义,但现在有了确实的证据,已经足够的理由再次把李存义抓来审问了。

    朱标听到这里也终于忍不住上前劝说道:“父皇!当初李存义是您亲口赦免的,若是现在旧事重提,恐怕会对父亲”

    然而朱标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朱元璋挥手打断道:“当初是当初,现在是现在,既然查实了李存义与胡惟庸有关,那就要一审到底。”

    朱元璋说到这里也脸色一冷,当即对毛骧吩咐道:“毛骧,你亲自带人去崇明,将李存义父子带回来审问!”

    “末将遵令!”毛骧当即也兴奋的答应一声,说完转身就离开了这里,而在他背后,朱标却是满脸的忧虑,父亲要把李存义抓回来,到时恐怕又要有不知多少人被牵连进来了?

 第九十九章 迁岛民入内陆?

    张定边走了,为了寻找旧部打听倭寇的消息,他不惜亲自去了福建沿海,据说当初张士诚与陈友谅的旧部,在出海后主要集中在那一带生活,那里也是倭寇的主要活动区域,每次倭寇上岸抢掠,几乎都是从那里开始。

    不过张定边这一走就是小半个月,而且一直没有任何的消息传来,刚开始李节还信心十足,认为张定边肯定会回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不禁暗自怀疑,张定边会不会是骗自己,走了就不回来了吧?

    “小子,别再等张定边了,说不定他真的不打算回来了,你来帮我看看这份加强海防的策略,还有没有什么可补充的?”汤和这天找到李节,把一份拟好的书交给他道。

    “这么快?”李节接过书也十分惊讶的道,加强海防可不是一句话的事,而是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影响,甚至这段时间汤和还派出不少人,亲自去各地巡查了一番,以他的估计,最快也得花费一两个月才能得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策略。

    “不快不行啊,上次倭寇来势汹汹,而且显然有备而来,我们却连他们的主力都找不到,天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再来一次?”汤和说到这里也叹了口气道。

    上次倭寇来袭,几乎把他们玩弄于鼓掌之中,为此李节与汤和断定,宁波府中肯定有人与倭寇暗通消息,而且这个人的身份还不低,否则不会把他们的行踪掌握的那么清楚,而倭寇之所以选择他们到达宁波的第二天突袭金塘岛,为的就是向他们示威,打击他们的士气。

    “对了,那个与倭寇私通的人查到了没有?”李节没有急着打开书,而是再次关切的问道,断定宁波府有人与倭寇私通后,汤和把蒋瓛与他手下的锦衣卫骂的狗血淋头,限定他们在这个月底查到这个奸细,算算时间也快到期限了。

    听到李节提到奸细的事,汤和也气的冷哼一声道:“锦衣卫都是一帮废物,平时叫的挺响,可到了用他们的时候,却全都不顶用,到现在也没能查出什么有用的消息!”

    李节听到这里也是暗自摇头,蒋瓛上次受了重伤,自己还给他缝了几针,但就算这样,蒋瓛还是拖着伤体四处奔波查探,可惜那个奸细隐藏的极深,而且又涉及到宁波官场,自然更难查,所以一时间查不到也很正常。

    当下李节打开汤和的加强海防策略,不过刚看到第一条他就皱起眉头,因为汤和为了加强海防,竟然要在沿海一带筑城五十九座,所谓的城,其实就是堡垒,按照规模不同,里面驻扎着不同数量的兵员。

    可以说汤和就是用这五十九座堡垒,连接成一道海岸长城,堡垒在沿海一字排开,连成一张大网,只要倭寇来袭,附近堡垒的士卒就能快速出动,最大限度的阻拦倭寇杀进内地,从而减少朝廷的损失。

    不得不说汤和的这个办法虽然很笨,但也的确有效果,在原来的历史上,他似乎就是这么做的,而且修建的堡垒也十分坚固,据说后来戚继光抗倭时,这些堡垒都还能发挥作用。

    不过要修建这么多的堡垒,花费肯定也不少,就算沿海一带的州府大都比较富裕,这笔支出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且修建堡垒也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期间万一倭寇来袭,他们依然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

    太被动了!这是李节对这第一条的看法,对倭寇光是采取守势是不行的,毕竟你防守的再严密,也依然存在着一些漏洞,而且你可以防守一年、两年,撑死了十年八年,但不可能永远的被动防守下去,所以后来的倭寇才会越闹越厉害。

    想到上面这些,李节也是暗自摇头,随后他又看向第二条,不过当看到这一条时,他却“蹭”的一下站了起来,一脸坚决的抬头道:“这条我不同意!”

    “什么你不同意?”正在悠闲的品茶的汤和闻言也是一愣道,他让李节看这分书,主要还是走个过场,毕竟李节是副使,这些事情也需要让他表个态,却没想到李节竟然出言反对。

    “将沿海岛民内迁,这简直就是断绝百姓的生路,到底是谁想出的这种办法?”李节也气恼的指着书上的第二条道。

    这份加强海防的第二条简直超出李节的想像,因为它竟然是让岛民内迁,下面还列出哪些地方需要迁移,比如舟山岛,岛上的百姓有一万多户,将近四万多人,竟然要全都迁到浙东各县,只剩下一个昌国卫驻守,这简直就是在断绝百姓的活路,毕竟这些百姓靠海为生,离开了家乡,又该如何生活?

    “这办法怎么了,沿海有人与倭寇勾结,老子才想这么一个办法,将他们全都内迁,到时看还有谁能倭寇通风报信?”汤和闻言也是眼睛一瞪道,这个办法可是他亲自想出来的,本来他对自己的机智还十分得意,却没想到李节竟然如此反对。

    “您这是因噎废食!不能因为沿海有人与倭寇私通,就把沿海一带的百姓全都迁到内地去,这些人靠海为生,去了内地如何生活?另外又要怎么安置他们?这些全都是问题啊!”李节实在是哭笑不得,不过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

    “哼,老子这是一举两得,沿海一带没了百姓,倭寇也就抢无可抢,到时饿也能饿死他们!”汤和却是眼睛一瞪,十分固执的道。

    迁移沿海百姓到内地,这个政策在后世人看来可能十分的离谱,但在历史上却真实发生了,而且正是朱元璋和汤和做出的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