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良点点头,回头看着衷涵:“希望你也能抓住机会。”他拍了拍衷涵的肩膀,转身离开了法庭。
“加油。”姜芮书看着衷涵,由衷祝福他。
“姜法官。”衷涵突然叫住她。
姜芮书回身看他,“还有事吗?”
“你那天是不是跟我外婆买了几双鞋垫?”
那天她在门口跟阿婆说话,他应该听到了吧。
姜芮书笑笑,“刚好碰到想买两双,你外婆手艺很好,我很喜欢。”
衷涵看着她,郑重道:“谢谢。”
不知道他这个谢谢,究竟是谢谢她的帮助,还是谢谢她买了鞋垫。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案子结束了,明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不过姜芮书倒是想起来,鞋垫还在车上没处理。
“芮书,这是什么?”范阿姨见她拿着一沓奇怪的东西,不由问了声。
“鞋垫。”姜芮书扬了扬,“跟一个阿婆买的,范阿姨您需要吗?”
范阿姨接过来一个个看了看,真心实意夸道:“哎哟,这鞋垫做得可真好,看这针脚,有密又整齐,鞋型也很好,这花纹秀得也好看,多少钱?”
“五十块。”
“那真便宜,我很久没见到手艺这么好的鞋垫了,可惜我不用不上呀,这个也不适合你,你的脚小一点,还有这个得45码吧,你爸爸脚没这么大,得很高很高的人才穿得了这么码。”范阿姨一个个数落过去,语气惋惜。
姜芮书囧,“这么大吗?”
“有呢。”范阿姨说,“家里人穿的码数我一看就知道,都不合适。”
“”
买的时候也没问阿婆是多少码,看着合适就买了,谁想竟然每一双合适的。
严重失误:3」
跟范阿姨问了码数,姜芮书拿回鞋垫,叹了口气:“我发朋友圈看有没有人要吧。”
范阿姨点头,“这么好的手艺可别浪费了。”
姜芮书拍了张照片,给每双鞋垫标上码数,发到朋友圈:纯手工鞋垫,传统老手艺,做工精致,质量过硬,现免费派送,快有慢无,有意者速来。
刚发出去,就有人冒泡:芮书,你又改行了?
什么叫又?
姜芮书问了句,得到回答:上次你不是改行接产了吗?
姜芮书:“”
她回了句:是啊,生活不易,多才多艺,混口饭吃,请大家多多捧场。
下面一群人插科打诨,好不热闹。
不过热闹有热闹的好处,三双女士鞋垫很快有人认领,剩下两双男士鞋垫没人要,因为码数太大。
“我认识的都是一群小脚男人啊”她嘀咕,拿着两双大鞋垫,突然想起,范阿姨说那双大鞋垫得很高很高的人才穿得了,秦聿是她在这边认识的最高的人,脚看着不算大,但好像也不小?
她把两双鞋垫拍了张照片发过去,秦律师,最近忙案子没少奔波吧?
秦聿回复很快:?
姜芮书:鞋垫,要吗?
下一刻,电话直接打过来,男人珠玉相击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什么意思?”
他突然打电话过来,倒是叫姜芮书不知道怎么说,发觉自己有点唐突,不过话已经说出口,干脆说明白:“有两双45码的手工鞋垫,你需要吗?”
“不需要。”那头毫不犹豫。
果然。
姜芮书并不意外,是她欠考虑了,秦聿这种人看着就跟传统布鞋垫不搭,就他那穷讲究的毛病,肯定嫌弃这种手工制品。
“你哪来这种玩意儿?”
听听这语气,这种玩意儿?果然是嫌弃了,姜芮书撇撇嘴,道:“从一个当事人家属那里买的。”
“那天在医院的当事人?”
姜芮书惊讶,“你怎么知道?”
“那天你沾染的穷酸味,迎风飘十里,现在还能透过电话传过来。”
不就是想送他两双鞋垫,不至于侮辱他的审美吧?姜芮书简直气笑了,“你要这么刻薄吗?”
“滥好心。”
“只是一点好意。”姜芮书辩解,“我是同情老人家,但我也是看做工很好才买的。”
“你根本不需要这东西,你所谓的好意其实是在浪费别人的心血。”
姜芮书不由想起了衷涵外婆劝自己不需要就不要买的话,不得不承认秦聿的话有点道理,她买的时候同情大于需要,阿婆虽然穷苦,但还没到需要别人同情过活的地步,比起同情,阿婆更希望别人买她的鞋垫是因为需要。“所以我现在正在积极的寻找需要的人,让它们不浪费。”
“显然你没找到。”
好吧,给他送鞋垫完全是个错误决定。姜芮书暗暗运气,让自己不要跟这个刻薄的男人生气,“那算了,我另外再找人,要实在没人要,我就找个旧衣服箱捐了。”
“多此一举。”
“也不是啊,至少帮了人家。”
“你这是施舍,不是帮助。”
“有什么区别吗?”
“施舍的价值在于给予者的自我满足,帮助是被帮助者的满足。”
姜芮书品了品他的话,的确,她买鞋垫的时候同心情得到了满足,虽然阿婆也得到了帮助,但这点帮助其实不是阿婆急需的,阿婆自己也很清楚,比起同情,她更想把鞋垫卖给需要的人,让自己的心血不被浪费。
这人总能把别人的心理分析得清清楚楚,也算得清清楚楚。
“好吧好吧,你说得对,我另外再找人送出去,一定不浪费。”姜芮书不想再跟他说。
秦聿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憋出一句话:“不要随便给别人尤其是男人送这种东西。”
“哎?”
那头又沉默了许久,才缓缓道:“以前只有妻子或姐妹才会送男人鞋垫。”
姜芮书愣了愣,没想听到这么个回答。
她没忍住噗嗤一声,“现在新时代了,没那么多讲究,我真没想到”你是个这么古板的直男。
回答她的是急促的挂断声。
这是恼羞成怒?
姜芮书愣了一会儿回过神来,没忍住笑起来。
范阿姨端着盘子,茫然地看着笑得在沙发打滚的姑娘,发生了什么?
第二百二十一章 道阻且艰
第二百二十一章 道阻且艰
吃过饭,姜大橘喵喵叫着过来蹭啊蹭,疯狂暗示。
姜芮书一边给它套牵引绳,一边说道:“有时候我真觉得自己养的是条狗,大橘,你是猫身狗心吗?”一只猫这么喜欢出去溜达,都成凯旋公馆的一道风景线了。
范阿姨忍不住笑,“大橘亲你,以前它都不乐意跟我出去。”
姜芮书撸了把大橘的大脑袋,“走咯。”
凯旋公馆有一条银杏路,这时候银杏叶开始变黄,傍晚在夕阳的斜照下特别美。姜芮书牵着姜大橘慢悠悠走上银杏路,大概是天气转凉,路上没遇到什么人。
地上落了一些银杏叶,踩上去有点柔软,姜大橘有点兴奋,一会儿匍匐突击,好像有敌人在你追我赶,一会儿跑着跑着就像喝醉了一样,扭着肥圆的屁股不好好走路,姜芮书在后面牵着它,很想给它唱一首歌:“一步两步,一步两步,一步一步似爪牙,是魔鬼的步伐”
也亏得她经常锻炼,否则还真跟不上这只大戏精。
扑腾完整条银杏路,姜大橘含情脉脉回过头,嗲嗲地喵了声,姜芮书一听就知道它跑累了要抱抱。
将大毛球捞到怀里,狠狠撸了把姜大橘油光亮滑的皮毛,感觉怀里一团肉乎乎的温暖,心情好到要飘。
她都有点期待冬天到来了,抱着这么一团“暖宝宝”,手感一定很好。
眼见夜幕渐浓,姜芮书带着大橘打道回府,路过秦聿家的时候,她下意识往里面看了看,黑漆漆一片,显然没人在家。
最近几次路过都没人在家,看来他最近很忙,也不知道小猫有多大了
“有事?”男人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
她猛然回头,只见秦聿一身西装革履,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她身后,夜幕像墨在他背后晕开,树木的阴影在他背后张扬,他高大得就像一座山给人压迫感。
她下意识后退了一步,还是要仰起头才能对上他的视线。
还没等她开口,秦聿的目光便往她手里看去,她开始还以为他在看姜大橘,但是下一瞬福至心灵,想到另一个可能,他估计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带鞋垫过来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她不想浪费是一回事,可也不会顶着人家厌恶硬送上门。
随后她想起了他在电话最后说的那两句话,笑意爬上眼尾,对着他想象起了他说那两句话时的表情。
秦聿板着脸,“停止你脑子里的想法。”
姜芮书眼底笑意更浓,“你知道我想什么?”
秦聿呵了声。
姜芮书抱紧了姜大橘才没让自己笑出声来,但眼底的笑意一点也遮不住,“其实我在想墨玉和小猫怎么样了,很想看看它们。”
秦聿瞥了眼她怀里的姜大橘,到底没说什么,开了门让一主一宠进来。
“小猫现在会走了吧?”姜芮书跟在后面问。
秦聿嗯了声。
姜芮书以前见过小猫长大的全过程,便想象了一下那个可爱的画面,但是等她走进客厅,发现自己的想象还不够。
只见一只大黑猫带着三只小猫迈着优雅的猫步从客厅走过,三只小猫毛茸茸的像一团毛球,排成队,跌跌撞撞地跟在妈妈身后。
觉察到有生人猫,墨玉朝她的方向瞥了眼,眯起了眼睛,显然有点戒备突然出现的一主一宠。
姜大橘茫然地喵了声,也不知是茫然铲屎官为什么带自己来其他喵的地盘,还是茫然老情人突然有了娃。
墨玉如女王般睥睨地瞥了它一眼,甩了甩尾巴,带着小猫离开了客厅。
姜芮书觉得自己的魄都被摄走了,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跌跌撞撞地小猫,很想伸手叫它们别走,但是脚生了根一样拔不动,只能眼睁睁看着墨玉和小猫离开。
三只小猫养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