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非常高兴。
“我们这边的工作进展比预想得要顺利得多,下周四前后,第一批货就应该可以往您那边发运了,到时,我给您打电话。”
“太好了!真是辛苦你了!这回等咱们挣了钱,收益分配比例上再向你们那边多倾斜一些。”穆经理在电话那头表达了自己的合作诚意。
“那多不合适呐!您是经理,届时,您看着办就是了。对了,上回咱们也没挣了多少钱,已经惊动不少人了,这一次,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估计咱们的收益得翻好倍,所以……‘瑚越堂’那边最好不要惊动了人家,否则,人家那边万一反悔,最多按照合同约定赔付咱们一些违约金,如果真走到那一步,咱们又是白忙活一场。”夏晓数随口讲了讲自己的担忧。
“还真是的!那你的意思是……我们内部加强一下保密工作?具体工作细节知道得人越少越好,是吧?只要是你们那边发过来的货,具体交易尽可能由我和陶师傅去完成,中间环节越少越好,是这意思吧?”
“嗯!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如此一来,您跟陶师傅就得多受累了。”
“这算什么啊!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唉!这是上天保佑,我们大伙儿撞上你这么个大能人,否则,文玉路这边八成早就关张喽!”
“穆经理言重了,您要没别的事儿,我得挂电话了,手机快没电了。”
“好的,好的!晚安!”
“晚安!”
……
红日初升,霞光辉映,今儿又是一个好天气。
早早起来,夏晓数正在厨房那边准备早餐呢,就听着院门外有人敲门。
打开院门一瞧,哦!原来是石久当爱人石大嫂。
第242章 奇特的阅读方法
听石久当讲述了半天,石大嫂当时就想给夏晓数打个电话问个究竟,后来一看时间有点儿晚了,也就不提这事了。
大早上起来,担心夏先生再临时有事出门,石大嫂把手边的家务活儿简单地料理了一下,出得家门上仓库这边就开店的事儿请教请教夏先生。
“您好,快请进!”夏晓数随口客气道。
“在门口聊几句就成,我来得有点儿早,担心你再临时有事儿出去了,我家那口子跟我说了那开店的事儿,我觉着能成,只是具体批发些啥小商品,怎么装修,我俩啥都不懂啊!所以,特意过来请教请教夏先生。”石久当爱人随口解释了几句。
“大嫂,这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的,您还是进院稍坐一会儿,我给您拿两份资料瞧瞧,没关系的,考古队的人都有早起的习惯,不碍事的,请进,请进!”
“那……多有打扰了,真是不好意思。”
“您太客气了。”说着话,夏晓数请石久当爱人进院,他则转身回办公室那边搬来两把小竹椅、一件折叠小方桌,请石大嫂落座。
“您瞧瞧这个,昨晚我就打印好了,想着等哪天石大哥想通了,我再交给他。”说着话,夏晓数将打印好的两份计划书递给了石大嫂。
大早上的喝茶似乎不大合适,夏晓数回屋取来几盒果汁摆放在折叠小方桌上。
仔仔细细看了好几遍,石大嫂的眼神变得异常得明亮。
“夏先生!真是谢谢你了!给我们久当出这么好的主意,我决定了,就照你说的办。不过……这资料里也没提装修的事儿,你看?”石大嫂对门店装修的事儿还挺上心的。
“装修的事儿比较简单,为啥这么说呢?老石家不是石匠世家吗?不妨在石料方面多费费心思,费用方面可以省下不少钱不说,而且别具特色,估计这方圆三十里范围之类,也就你家才有那种装修风格。城里那边游客登门一看,哎嚯!古朴大方,极具地方特色,就算啥也不买,他们也想登门转悠一圈,拍拍视频、照几张照片留个纪念,回头往朋友圈一发,咱那店的人气儿可就上来了。”夏晓数笑着解释了一番。
“就是的啊!我们咋就想不到呢!这人呐,还得上大学,有眼光,会琢磨事儿!要不说这事儿还得听你的呢!”石大嫂连声夸赞了几句。
“千万别这么说,我是旁观者嘛,看问题的角度自然跟你们不大一样。另外,石大哥那么超绝的石匠手艺这回可算是有个展示的平台了,咱不只出售小食品、日用小百货,您不妨设置一个专用货架,专门摆放石大哥精心雕琢的石质小工艺品,比如说,十二生肖,活灵活现的,估计摆出来很快就销售一空了。”夏晓数随口又出了一个主意。
“真的?!真会那么抢手?”石大嫂有点儿不大相信。
“真的!石大哥那手艺,就算搁丽石城那也是一等一的高手,这一点,从他拿来的那件‘锁鼠扣”就看得很清楚了。
“是吗?真要是那样话,我们多少也挣点儿,唉!我们好歹也可以缓口气了,你是不知道,这一年到头,忙得跟啥似的,就是挣不到多少钱。”
“大嫂,我还有个建议,这城里来的游客,他们的审美跟咱们这边还是有些不大一样的,所以,那些石雕小工艺品的造型、尺寸大小、是否上漆……方方面面的事儿,咱还得打个行家里手好好商量商量呢!”
“有道理!可是,我们也不认识这种高人呐?”一听这话,石久当爱人有点儿犯愁了。
“我认识一位画家,姓姜,看他平时用电脑软件画画,水平还是蛮高的,艺术理论修养方面也不差,写艺评文章看着也挺在行的,不如把他介绍给你们,你们聊聊?这方面,咱们不妨听听人家专业人士的建议。”夏晓数随口提起了姜思泳。
“好是好,只不过……人家跟你是朋友,我们两口子吧……人家跟我们这关系可就有些远了,冷不丁地麻烦人家,会不会有点儿冒失了啊?”石大嫂有点儿为难地回应道。
“呵呵……大嫂!这一点您敬请放心,姜先生为人特别随和,时不时就来仓库这边转悠转悠呢,石大哥跟他照过好几面儿呢,一起吃过饭、喝过酒,早就是朋友了。”
“是吗?没听久当提过这事儿呢!那行!经你这么一解释,我这心里就有底了,你忙你的吧,我这就回去准备准备,有些事儿,还得跟亲戚朋友合计合计。”说着话,石大嫂拿着那两份计划书起身告辞。
“大嫂!我手上还有两千块钱闲钱,也没啥用处,你们那边如果手头不方便的话,不妨先拿去应个急。”夏晓数随口说道。
“不用,不用!听久当说过好几回了,你工资也不高。再说了,就你出的这主意,那可值金子值银子呢,寻常人,脑子转不到那儿去,我心里有数!”随口谢过夏先生,石久当爱人出得院门回自个家跟人们商量事儿去了。
吃罢早饭,看看时间尚早,夏晓数翻出那位小赵女士拿来的复习资料,随手翻看了一番。
一共七本,按照从厚到薄的顺序,夏晓数将其重新排了排次序,先拣页码最厚实的那本看起。
没过五分钟,书中的目录已经被夏晓数琢磨得清清楚楚的了。
夏晓数看书,向来有先研读目录习惯,那可不是一般的浏览,这是一种很高级的阅读方法,甭管什么类型的书,小夏花费不了多长时间,很快就能将所有的目录内容背将下来。
随后,夏晓数会坐那儿凭空遐想一番,在自己脑海里不断补充想象的成份,尝试着构建一套新书内容,一直等到想无可想的程度,小夏才会停下来,就手打开新书,瞧瞧作者实际所写内容与自己凭空想象的东西出入到底有多大。
通过这种奇特的阅读方式,夏晓数只须花费常人不到7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掌握新书作者的核心思路、逻辑框架、基本内涵……
读书效率之高,绝非寻常人等可以想象。
四十多分钟过后,夏晓数已经“读”完了五本参考书。
等莫扫芸、骆承乡先后进院的时候,夏晓数已经拿起了第六本参考书。
第243章 业务边界
丽石市西城区,仓槐路与西三环大街西南方向交汇处,“承锋”商务区,这是一处比较老旧的商务区,距离市中心大约有20多公里的样子,整个商务区最高的建筑也不过12层,楼宇之间间隔比较宽绰,绿色灌木丛、矮脚松、千叶兰……种得到处都是。
商务区东南角方向坐落着一栋12层老式写字楼,方方正正的,显得很不起眼儿。
十几年前,新逸想玩具公司将这栋楼的3至7层包租下来作为办公之所,丁薇珊的办公室位于5层,不高不低的,正合她的心意。
一直以来,丁薇珊对自己身处的办公环境非常满意。在她看来,“承锋”商务区虽说表面看上去有些老旧,好似一处被时尚遗忘的角落,不过,据她所知,在这个区域办公的大多都是那种闷声发财的公司,人文环境、商务气氛、物业管理……方方面面都相当不错。
这里聚集着一群很务实的商人。
另外,商务区周边大多建有植物园、好多名校的分校区、街心公园、图书馆……极富人文气息不说,空气还特别得好。
这一天早上,丁薇珊刚刚处理完几份商务合同,就听着门外有人敲门。
隔着落地雕花玻璃窗瞧了一眼,哦!梁总!
“您请进!”
“没打扰你吧?”新逸想玩具公司创始人梁渥叔在门外十分客气地问了一声。
“怎么会!呵呵……快请进!”说着话,丁薇珊转身上角落里给梁总沏了杯红茶。
“你拿来的那些游戏试玩片断我找人看过了,评价相当不错,如果方便,辛苦你全面了解一下那位独立开发人的详细情况,如果时机成熟,我想见见他。”梁渥叔说话向来习惯开门见山。
“是吗?回头我再侧面打听一下那位夏先生的生活背景,据商忆喜平素所说,这位夏先生目前的处境好象有些艰难,如果我们这边真的打算投资的话,估计谈判起来应该比较容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