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就不客气了哟!”于老板笑着回应道。
关门落锁,小于还特意上后院跟孟大夫打了声招呼,一行三人沿着文通路朝前溜达了一会儿。
于老板不想让夏先生过于破费,当三人路过一家时鲜小炒餐馆的时候,于老板建议上那儿坐坐。
餐馆男老板跟于老板还挺熟的,特意为二人整理了一张稍微靠里面点儿的餐桌请三人落座。
荤素搭配,三人点了八九个小炒,三两白酒,另外给小于要了一大杯鲜榨果汁,莫扫芸不让小于在外面饮酒。
“夏先生,您这顿饭我可不白吃,呵呵……今日特意登门拜访,就是想跟您提个醒。”于老板话入正题。
“于先生请讲!”夏晓数笑着回应道。
“原先吧,贵店只销售药茶,虽说生意日渐红火,可也没对斜对门造成啥影响,颜经理上我那儿闲聊的时候,也没说过您什么,毕竟,他们那边的药茶销售是副业,不大上心的。可是……最近这段时间……颜经理上我那儿吃饭的时候,怨气就有些重了,我呢,向来主张街坊邻居的最好和睦相处,改天得空的话,要不要我把颜经理约出来,大家一起吃个饭?”听其语气,于老板这是主动充当起和事佬了。
“不至于吧?颜经理那边可是综合性大药店,我们这边的中药材业务刚刚恢复才几天呐!怎么可能影响到他们做生意呢!于先生,您是不是有些多心了?”
“那倒也不是,颜经理这人吧,我还算比较了解,如果不是账面上已经有了明显变化,相信他是不会跟外人报怨的,夏先生,请你别误会,我呢,完全是出于好意,希望你们两家都发大财,当然,若能和气生财那是最好不过了。”
“大路朝天,各做各的生意,就算是大家看着您的面子坐一块儿聊聊,又能怎么聊呢?这样的聚会……会不会显得有些尴尬啊?”夏晓数觉着于老板虽说出于善意的考虑,不过,两边的经理坐一块儿还真没什么可聊的。
“这……夏先生这边的生意是日渐火爆,我跟你说一事儿,平素我那小店说啥也得忙活到晚上八点多才能收摊吧?最近,不知你们发现没有,才七点多钟,面、馅儿、小菜可就全卖完了?为啥?好多客人可都是打你们店出来的呢!我的意思,二位明白了吧?万一你们两家将来矛盾渐深,说实话,我瞧着心里也怪别扭的,其实,颜经理那人挺不错的,大面上儿向来说得过去。”听这话茬儿,于老板这是开始替颜经理说话了。
笑了笑,略微琢磨了一下,夏晓数随口解释了几句:“于先生,这件事我是这么看的,‘瑚越堂’是‘瑚越堂’,‘歧宝堂’是‘歧宝堂’,颜经理自有颜经理的生活,我也有我的规划,其实,这是四本账,也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有。”夏晓数试着说服于老板不必从中多事儿。
有时候,出于善意不一定就能把事情办好。
听闻夏先生这番言语,于老板打了个愣神儿,好半天没反应过来。
旁边正吃得香呢,见此情景,小于忍不住插了几句嘴:“于叔叔,夏先生的意思是,颜经理同夏先生之间没有任何个人间的矛盾,各自对自己所在的公司负责,动脑筋想办法把业绩提上去也就是了,他们二人之间不存在任何麻烦的,这里面其实是四本账。”
“哦……夏先生原来是这个意思啊!有道理,有道理,倒显得我没什么见识了,呵呵……”于先生自我解嘲了几句,不过,小于刚才说的那番话他却也听进去了。
“您完全是出于好意,我明白的,其实,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出去坐坐倒也无妨,有些话,聊开了也就没啥事儿了,行,改天有时间,我约您。”夏晓数脑子当然转得要快得多。
“太好了!到时候咱们坐一块儿好好聊聊,我就愿意看着街坊邻居一个个的和和气气地相处,瞧着心里舒服。”
“呵呵……您心肠真善!”夏晓数笑着回应道。
各色小炒做得还挺不错,三个人吃得倒也开开心心的。
第356章 不同寻常的小人物
偶尔空闲的时候,透过落地大橱窗,夏晓数坐那儿也观瞧街景。
“老二两包子铺”的于老板也算得上是文通路的一景。
小夏发现,于老板身边总带着一部小巧精致的收音机,音质相当不错,平常过日子,别的东西还好说,唯独那部黑亮黑亮的收音机,于老板向来是须臾不离身的。
通过那部收音机,于老板了解、研究自己身处的小世界。
在夏晓数看来,于老板或许是文通路众多商户中人缘最好的一位。
平时少不了坐一块儿闲聊几句,话里话外的,夏晓数听得出来,于老板跟一般的小老板还是有些不大一样的,这主儿总爱在心底琢磨事儿。
一直以来,小夏有种感觉,于老板对于文通路街头的生活氛围看得还是挺重的,或许在于老板看来,和和气气的街巷生活气氛会使他感觉特别安然。
站在大街上,其貌不扬的于老板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了,不过,他给小夏留下的印象还是蛮特别的。
透过橱窗玻璃,小夏经常看到于老板拎着扫帚、簸箕或者小水桶、小铲子在包子铺周边街头清扫卫生,扫着扫着,老于可就把周边其它店铺门前也一同打扫干净了。
于老板常说,瞧着大街上干干净净的,他心里就觉着特别舒坦。
只要店里不是很忙,偶尔看到路边有小朋友哭闹,于老板往往会包上一个热气腾腾的包子哄孩子开心,大伙儿都说,于老板心地特别善良。
通过劝和这件小事,小夏发现,于老板应该是那种苦心经营自己周边生活氛围的人。
最起码,于老板肯定不是那种得过且过、万事顺其自然的老好人。
于老板其实非常在意周边生活环境的变化,如果那种变化让他感觉不安,他会立即想方设法加以调节,就此而言,这人其实一点儿也不简单。
事后想想,夏晓数觉着自己多少也能理解一点于老板的心境,或许对他来说,街头那种祥和的生活氛围就是他人生意义的全部。
以后若时机合适,夏晓数打算同颜向学经理好好聊聊。
……
打听到夏晓数曾经是“东歧大学”物理系在职教师的信息后,王禺冬打算开车跑一趟东歧市。
此次出行,王禺冬还有个目的:上“东歧大学”探望一下自己的宝贝外甥小魏。
在王禺冬印象里,外甥小魏英语、数学两科的单科成绩向来挺不错的啊!这怎么还给挂科了呢?
一路疾行,上午十点左右,王禺冬驱车赶到一家咖啡馆门前。
四下里打量了几眼,西南方向瞧着有一处收费停车场,反正此次出来是出公差,车马费公司都会报销的,于是,王禺冬选择将爱车驻停在那里。
那家咖啡馆距离“东歧大学”南校门大约有个二百多米的样子,这是事先约好的地方,咖啡馆二楼选了个临街的座位坐下,点了杯咖啡、一份甜点、一分果品,量都不大,一边吃喝着,王禺冬静候一位老熟人的到来。
路上走了好几个小时,王禺冬还真有些饿了,眼看着眼前的小吃都快吃完了,那位老熟人迈着沉稳的步子来到桌前。
“早到了啊!”
“也没多一会儿,来杯咖啡?”抬头看了看老朋友,王禺冬笑着问了一声。
“不了,老样子,清茶一杯。”老熟人笑着回应道。
来人是王禺冬上研究生时结识的一位师兄,年近四十了,肠胃不大好,长年拒绝在外用餐,有人找他聊事儿,往往只能选择茶社、咖啡馆、博物馆……之类的清雅之地相见。
这位师兄博士毕业后应聘到“东歧大学”执教,最近几年,可能是因为身体健康方面的原因,这位师兄申请调整到行政部门工作,从此离开了三尺讲台。
王禺冬招手叫过来一位服务生,给那位师兄点了一杯店里最好的茶。
“我那宝贝外甥到底咋回事儿啊?会不会影响正常毕业?”
“应该不会,我查过了,小伙子专业课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其中有几门分数还挺高的,我找他们辅导员谈过几次,我们认为你外甥或许是思维方式有些机械,对于更为抽象的大学学段的高数理解起来怕是有些困难,我找过他几次,他好象也提不出什么问题来,没什么好办法,慢慢引导吧。”那位师兄随口介绍了几句。
“那英语科目呢?高考那会儿,他的成绩还挺不错的呢!”
“不背单词呗,我测试他几次,词汇掌握量应该不会超过一千,回头你好好说说他,不背单词怎么能行呢!对我来讲,英语已经没什么大用了,每天早上,五点半准时起床,我还坚持背30个英语单词呢。”
“好吧,回头我跟他好好聊聊。对了,托你打听的那人具体什么情况?”
“你也知道,我们学校又是主校区,又是分校区的,规模越来越大了,好多同事彼此都不大认识,那位夏教师我也不是很熟,之前见过几面,文质彬彬的,数学方面的能力比较超常,据说赋闲在家的杨校长非常欣赏此人,其它方面嘛,好象也没什么特别的传闻。”
“夏教师后来为什么突然辞职了?”王禺冬随口问道。
“好象是因为学术分歧问题,其实,他本不用辞职的,据说是为了不让物理系的费教授为难,本人主动提出辞职的。不过,事后也听到一些议论,说他或许是想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充分发挥他的数学专长,这不,把你们钱总都惊动了啊!所以说,这种说法估计也是有一定根据的。”
“嗯!我跟搞技术的同事们讨论过几次,大家一致认定,若说到商用应用数学,这位夏先生绝对是一等一的高手。”王禺冬笑着回应道。
随后,二人就夏晓数在校其间的其它表现又聊了老半天,看着时候也不早了,那位师兄学校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