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姓李,前几天我弟弟喝了点酒……给贵店添麻烦了……我今天特意过来跟你道个歉,他就一浑人,还请你别跟他一般见识才好。”哟!原来这位是李二楞的姐姐。
“哎哟!原来是李经理啊!言重了,言重了!快请坐!过去的事了,没什么的,不必放在心上,呵呵……”说着话,夏晓数非常客气地将李经理礼让到橱窗边落座。
“这是本店自己调配的果茶,不影响晚间睡眠的。”说着话,夏晓数用一次性纸杯为李经理沏了一杯果茶。
李经理倒是显得落落大方,拿起纸杯喝了两口。
“嗯!味道很特别,不错,不错!”李经理随口回应道。
自打李二楞再也没有现身之后,夏晓数也就没把这事儿放心上了。不过,听闻此事,谢婷毓倒是蛮敏感的,私底下简单调查了一番。
据谢婷毓提供的信息,这位李经理也挺能干的,她所打理的那家“欣晖”药店门面很小,就一层,一年到头,估计收益也不是很高。
李经理这突然造访,道歉估计也就是句客气话,夏晓数有点儿怀疑她的诚意。
“假如她真心道歉的话,那也早该登门了,拖延到这会儿,足见并无多少诚意,呵呵……”夏晓数心下暗忖道。
“夏先生,这要说起来,我经营药店少说也有二十多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品种如此齐全的药茶系列呢!看样子,贵公司这是要东山再起了啊!”李经理随口恭维了几句。
“李经理客气!其实,我们公司目前的处境还是挺困难的,您是行家,仅凭药茶一顶的销售额,一年到头的,那才能挣几个钱呐,对吧?东山再起?真谈不上呢!”说到虚与逶迤,有时候,小夏的表现也不次于市井上厮混的那帮人。
听闻此言,李经理不由地抬眼瞧了瞧小夏,她已经察觉到了,眼前这位年轻经理表面看上去极其谦和,脑子却也转得更快。
尴尬地笑了笑,李经理笑着说道:“不瞒你说,我们夫妻俩苦心打理那家药店,一直鲜有起色,旁边又紧挨着贵店和‘瑚越堂’那种大店,所以这……日子就更加不好过了,前段时间,眼见着贵店突然歇业了,我们还长舒了口气呢,不承想,经夏经理这么一打理,人气越来越兴旺了,我那傻弟弟一见店里生意日渐清淡,一时气恼,就跑你们这儿胡闹了,看在他有些憨傻的份上,还请夏经理多多包涵。”
说了半天了,李经理今天前来到底有何用意,夏晓数还是没听明白。
“说起令弟了,他好象有些身患宿疾,程度好象还挺重的,我这么说,您不介意吧?”既然对方迟迟不说明自己的来意,夏晓数干脆直接将话题岔到了别处。
听闻此言,李经理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诧异,略微停顿了片刻,李经理随口反问道:“夏经理之前也是学医的?”
“那倒不是,我也是听孟大夫提过一回,刚才你们二位才照过面的。”
“怪不得贵店人气渐旺,那位孟大夫的医术果然十分了得!就见了那么一面,就将我那傻弟弟的病情断了个八九不离十,佩服,佩服!”
“李经理客气!敢问令弟所患贵恙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引发的?”夏晓数随口追问道。
“唉!说来命苦……那一年,我弟弟正上初二呢,其实……他挺聪明的,我记得当时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面还排前三名呢,那是个冬天,我们全家返乡探望我姥姥,也不知怎么搞得,我那傻弟弟居然跟村里的孩子打赌,大晚上的,一个人独自上山采摘一种叫什么‘羽屋苗’的玩意儿,逞能呗,显得他比谁都胆儿大。结果,第二天就不大对劲了,吃什么都吐,到最后,喝口水都吐,也不发烧,就是不能吃东西。”李经理随口解说了一番。
“后来呢?”
“丽石、东歧、南歧……各大医院的专家教授看了个遍,除了输液见点儿效以外,那些大夫全都束手无策,说是什么几十年难遇的怪症,按照民间的说法,我那傻弟弟这就是中邪了,后来,经人指点,我们家开始四处寻访中医高手,还好,总算在西歧市那边寻访到一位,那位老中医当年已经快九十了吧,采用中西医合治的疗法,不管怎么说,我弟弟总算是可以正常饮食了,也不呕吐了。”
“那倒后来怎么就突然发胖了呢?”夏晓数随口问道。
“唉!这事儿也怪我们家人,没有听从那位老中医的忠告,急着想早点儿治好我弟弟的病,好让他早点儿返校读书啊!紧接着又寻访了些民间偏方,结果,病没治好,我弟弟的脑子也变得比以前慢多了,再去找那位老中医,人家还给搬家了,上南方大城市颐养天年去了,说是子女们不愿意让老人家继续出诊了,太耗神!”
“原来是这样啊……听您这意思,那位老中医是不是说这病特缠人,没个三年五载的怕是难以调养好?”夏晓数好象想起了什么,随口问了问。
“哦!难道您也认识那位老中医?!没错!当时,老人家跟我们就是这么说的,好象至少得花费七年左右的时间,对了,好象是缺少一种什么药引子,特别难寻觅的那种……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记不大清楚了。”李经理随口解释道。
“我不认识什么老中医,只是想起当年看过的一段文章而已,要不这样吧,改天您找个合适的时机,陪着令弟过来一趟,让孟大夫给他把把脉,他或许有些办法。”
“哦!真的吗?那太好了!”听闻此言,一激动,李经理竟然把自己此行的真实目的忘了个干干净净。
第366章 人善了好打交道
刚过四十,李翠邺就多了个遇事爱唠唠叨叨的毛病,“歧宝堂”文通路分店人气变得越来越兴旺,“欣晖”药店的生意似乎显得更加清淡了,为此,在家人面前,李翠邺没少抱怨。
听得次数多了,李二楞就恨死了“歧宝堂”那边的人,总想着找个机会替姐姐出口恶气。
自打得了那场怪病之后,李二楞的脑子变得糊里糊涂的,时而精得要命,伶牙俐齿的不说,还特会算计;时而又憨憨傻傻的,少不了给李翠邺两口子惹点儿麻烦事儿。
所幸的是李二楞本性并不坏,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也不跟他一般见识。
此次前往“歧宝堂”无理取闹,纯粹是李二楞脑子一热的举动,李翠邺事先压根儿就不知情。
听说小舅子在“歧宝堂”文通路那边丢了人,李翠邺爱人很是生气,几次三番要上门找门店经理说道说道,每一次,都被李翠邺给拦了下来。
“欣晖”门店业务也好,日常家务事也罢,平时都是李翠邺说了算,吵吵了一阵子,想着李翠邺心底肯定有别的计较,李翠邺爱人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李翠邺为人精明,街面上认识的也不少,私底下打听了一段时间,发现几乎无人知道夏晓数的底细,想着应该是一位冒冒失失闯到丽石城的新人。
就在前几天,有位药农上“欣晖”那边办事儿,那人平时跟李翠邺关系处得不错,三说两不说地就聊起了夏晓数。
那人告诉李翠邺,说他上鱼鼓村出售过药材,对夏先生印象特别好,聪明不说,人还特别厚道,让他多挣了不少钱。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李翠邺就向那位药农详细打听了半天,李翠邺决定去一趟鱼鼓村。
到了鱼鼓村那边一打听,李翠邺惊奇地发现,夏晓数的口碑好得不得了,最后,李翠邺认定,夏先生应该是那种大度、良善之人。
在李翠邺看来,跟“瑚越堂”的颜向学比起来,夏先生应该更实诚一些,说不定可以谈谈合作经营的事儿。
自从颜向学打理“瑚越堂”那家分店以来,李翠邺两口子也跟他打过几次交道,总感觉那人滑头滑脑的,不实在。
再后来,大家就各忙各的,互不来往了。
回到丽石城,李翠邺坐那儿琢磨了好几天,最后决定登门跟夏晓数好好谈谈。
李翠邺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她想做“歧宝堂”新近研发的药茶的代理商。
具体一接触,李翠邺立即意识到,夏先生和孟大夫都不是一般人,怪不得人家店里人气旺得很,原来人家都是那种有真本事的人。
从小到大,李翠邺都非常善待她那个宝贝弟弟,当李二楞得了那种稀里糊涂的怪病之后,李翠邺对他更是照顾有加。
原本以为自己这个傻弟弟这辈子就这样了,工作没个正经工作,成家都是不敢奢望了。
这突然听闻夏先生所说,弟弟居然有可能治愈,惊喜之余,李翠邺哪里还顾得上药茶代售之事了。
……
听李翠邺提及“羽屋苗”,顾名思义,夏晓数不由地联想起“羽屋村”,于是小夏笑着问道:“请问,您刚才提到‘羽屋苗’,西城那边有个‘羽屋村’,不知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没有?”
“你知道‘羽屋村’啊?我姥姥家就在‘羽屋村’怎么?你对那地方还挺熟的?”听夏先生说起“羽屋村”,李翠邺不由地眼前一亮,瞪大眼睛惊喜地回应道。
“熟悉倒谈不上,前段时间上那边办了点儿事,我对那边的民风印象还是蛮好的。李经理,不如这样,这天色已晚,您回去跟家人商量商量,看看什么时候方便,陪着令弟过来让孟大夫给号号脉,说不定还真就治好了呢!”
“好的,好的!谢谢夏先生指点,我今天还真是来对了呢!那我就不打扰了,回见!”说着话,李翠邺起身告辞。
夏晓数十分客气地将李翠邺送出店门,看着李翠邺渐行渐远,小夏站那儿琢磨:“谁说同行一定就是冤家?只要坦诚以待,孟大夫真要是把她弟弟给治好了,这往后两家的关系不就很好相处了?天下事,还得看谁去打理呢!”
劳累了一天了,小夏觉着有些腰酸腿乏,赶紧收拾收拾将店门关了,上楼歇会儿再做晚饭吧。
正当夏晓数准备往下放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