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听了一会儿,多少有些不知所云,就手摘下耳机,压低嗓音,章书萌凑过来问夏晓数:“瞧着他跟咱长得差不多嘛!干嘛不讲汉语啊!听得我费劲的。”
“此公在海外长大,世界一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拿过一次学界最高奖项,想必他的汉语说得不是很熟练吧,毕竟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差异还是蛮大的。”估计夏晓数对此也是一无所知,童禺瑶悄声解释了几句。
童书萌瞪大一双秀目,做了个怪怪的表情,那意思是自己再次被惊到了。
见此情景,夏晓数、童禺瑶不由地哑然失笑,觉得章书萌好可爱。
第631章 请上台谈谈吧
会议筹备组分发的资料当中就有关于台上那位演讲者的简历,没多一会儿,台上背影屏幕左侧侧边条部分开始展示电子版的简介,原来那位教授姓詹,经济学界著名学者。
詹教授讲述的内容事关公司创新,詹教授阐述的重点在于无论技术创新还是经营理念升级换代,都离不开应用数学的无间渗透。
童禺瑶听得非常认真,时不时还在笔记本上记上几笔,偶尔听到一些似懂非懂的应用数学问题,她还不忘悄声向夏晓数请教一两句。
每一次,夏晓数都能以通俗晓白的语言讲解得明明白白的,偶尔,夏晓数顺手画上几笔,通过简图的方式向童禺瑶讲解问题的关键所在。
听着听着,童禺瑶心下不由地暗自吃惊:“数学修为、英语水平、逻辑思维……方方面面都这么厉害啊!唉!放眼整个‘施米惠’公司,哪还有第二个这样的出色人物啊!”
一旁看热闹的章书萌心下更是惊讶万分。
童禺瑶倾听英语演讲的神态就跟自己听汉语一样自然,夏晓数不仅听得懂,还能半英语半汉语地为童总解疑答惑。
再看看自己,偶尔听懂一两句吧,翻译成中文又不是那么回事儿。
“自打大学毕业之后,稀里糊涂地也就过来了,真没想到,我跟小夏居然差这么多,当年的大学全白上了。”想到这里,童书萌忽然感觉自己多少有些心慌意乱。
反正也听不懂,童书萌呆坐在座位上开始反思自己那表面看上去无忧无虑的小人生……
……
第二位演讲者稍做准备的时候,台下众人纷纷取下耳机,热烈地讨论起来。
童禺瑶笑着问夏晓数:“怎么样?詹教授讲得还可以吧?”
“纯理论方面略微偏重了些,应用数学实际操作方面显得有些细节不足,中间偶尔还出现过几次逻辑跳跃,我估计在场众人未必都跟得上他的思路。”夏晓数笑着回应道。
“你真是太厉害了!够专业!你英语水平相当可以啊!看来,我以后可得好好充充电呢!”
“唉!你们俩多好啊!哪象我,简直是鸭子听雷,整个一糊涂蛋,想当年,我也是顺利通过六级英语专业测试的,这才几年呐,全扔了……”神情有些落寞,章书萌不无沮丧地插了几句嘴。
“别那么说自己,稍加温习自然也就恢复了,再说了,咱们平时确实缺乏使用英语的人文环境,久而久之也就淡忘了。”夏晓数笑着宽慰了几句。
听夏晓数这么一说,章书萌心情好多了。
随后,台上前前后后又上来三位大人物就着技术创新的话题谈了各自的理论、实践心得。
有些听得明白,有的就不知所云了,及至后来,童禺瑶听得也有些吃力了。
章书萌更是听得打起了瞌睡……
当第五位演讲者出现在讲台的时候,夏晓数不由地愣了一下。
“童总,台上那位是不是苏禺卿老先生?”
“哎哟!听得我都犯迷糊了,我瞧瞧啊!”说着话,打起精神,童禺瑶朝台上看了看。
“没错!丽石最有争议的商界巨擘之一,呵呵……他怎么还给安排上台演讲呢?真神奇!”言语间,显得童禺瑶对苏老先生好象很有些看法似的。
“我觉着苏老先生讲得蛮实在的,技术创新大家都在搞,但是,好象都有些各自为政,彼此之间绝少交流,而且缺乏科学的数学模型建构指导,经常花钱不少,实效甚微啊!”夏晓数笑着回应道。
“是吗?这方面你比我内行多了,也许苏禺卿确实有两把刷子,不过……”话说到一半,童禺瑶好象意识到了什么,嘴角抽动了几下,忽然住口不说了。
夏晓数专心听讲,并没有注意到童总神情间微妙的变化。
正在这时,夏晓数忽然想起章书萌跟苏老先生的孙子是挚友,加之担心她老打瞌睡待会儿再感冒了,于是,轻轻拍了拍章书萌的肩头。
“啊……咋啦?会议结束了吗?”章书萌还是有些迷糊。
“呵呵……别睡了,待会儿该感冒了!你看看台上演讲那人。”夏晓数笑着指点道。
“哎哟喂……那不是苏观迪他爷爷吗?好家伙!一半汉语,一半英文,老爷子这么厉害啊?平时我怎么没发现呢!”章书萌心下大奇,精神头一下子清醒了许多。
出于好奇,童禺瑶听得也很认真。
苏禺卿讲得比较简短,内容偏重商务实践,逻辑条理却也十分清晰,时不时还搏得台下阵阵掌声。
演讲结束,苏禺卿走下讲台,夏晓数发现,苏老爷子的座位位于A区第二排,那可是尊贵之位啊。
“方才我只能看到老爷子的背影,所以没能认出来,听其言,观其所坐席位,老人家在商界的影响力只怕还在方伯铠老先生之上呢!”夏晓数心下暗忖道。
夏虹晓正在那儿瞎琢磨呢,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工作人员走到夏晓数所坐的那一排排头,冲着夏晓数招了招手。
“好象有事儿约你出去呢!”童禺瑶随口说了一句。
“那我过去看看。”说罢,夏晓数起身离开座位走到那男的跟前儿。
“您是夏晓数先生吧?苏禺卿苏总请您过去商量点事儿。”那男的笑容可掬地解释道。
“知道了,谢谢您啊!”夏晓数随口客气道。
“不客气!这边请!”说着话,那男的一直陪着夏晓数来到苏禺卿所坐的那一排排头。
“夏先生,快请这边坐。”说着话,苏禺卿用手轻轻拍了拍他旁边的沙发。
这种场合,不便来回瞎客气,夏晓数躬身绕过几位老先生坐到了苏禺卿身旁沙发上。
“苏老!您好!此处是尊位,小小年纪,我坐这儿不大合适吧?”
“切!哪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何为尊者?有本事的人嘛!以你的才干,绝对配得上所谓的尊位。夏先生,现有一事相商,不知你意下如何?”苏禺卿笑着问道。
“您老请讲!”
“刚才那些大人物的演讲想必你也听过了,有的偏重理论,有的重于商务实践,还有的干脆大谈特谈纯粹的技术革新,台人众人有多少人真正听得懂?我呢,也算是论坛筹备人之一,好不容易把这么大精英聚集在一起,多少得让大家听点有价值的东西不是?怎么样,随便选个角度,待会儿你上台谈谈技术创新?”
“啊?!我?我哪成啊,不合适,不合适……”一听这话,夏晓数脑子有些发蒙。
“‘鼎承邺’那边有我几个亲戚,有些事我也有所耳闻,谭悦诚先生为首的那个三人小组的工作成效还是相当有启发性的,就着类似的话题,你随便谈上几点就行,夏先生,组织这么一场学术交流会议挺不容易的,身为青年商务精英,咱们是不是应该多为丽石商界的声誉多加考虑一二啊?”苏禺卿执意请夏晓数上台演讲。
一点儿思想准备也没有,一时间,夏晓数好半天没反应过来。
第632章 静语惊四座
丽石商界众多名人当中,苏禺卿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成功商人。
与姜崤语、林其豫、石济书等人甚至于钱一家相比,苏禺卿向来不热衷技术革新、经营理念升级换代。
在苏禺卿看来,苦心致力于技术革新、经营管理,一则成本过高,二来耗时大久,不划算!
退一步,就算财神爷保佑,多少发点小财,自己也老了。
苏禺卿想富得快点儿!
人生不过百年而已,像方伯铠那样,钱倒是挣够了,人也老了,成天就知道琢磨着如何养生保命。
真没意思!
苏禺卿可不想那么活着。
苏禺卿创办的公司从来不设置类似于“鼎承邺”、“笛措”017车间之类的分公司,苏禺卿对实实在在的精微加工制造业务一点儿兴趣也没有。
不过,苏禺卿与郑馨易的爷爷、石济书、姜崤语之类的实力派长年保持十分良好的业务关系,偶尔遇上合同纠纷,苏遇卿宁可自己吃点儿小亏,也不愿得罪那些实业制造大户。
做生意,苏禺卿多少有些剑走偏锋。
不过,迄今为止,也没谁能具体说清楚苏总到底怎么个“剑走偏锋”。
不过,据说,就公司的实际收入而言,苏禺卿的财力远在姜崤语等人之上。
丽石商界传言,势头正劲的慕七今似乎正在模仿苏禺卿的经营之道。
最近几年,苏禺卿似乎觉察到了什么,反倒越来越看重实实在在的硬实力,其名下的各大公司已经开始不显山不露水地着手调整各自的经营方向。
此次积极参与筹备高端论坛,苏禺卿打算摸摸商界尤其丽石周边商圈的实底。
看人看事儿的视角这么一调整,夏晓数这匹黑马很自然地就闯入了苏禺卿的视野。
苏禺卿极为重视商业信息的收集、研究、理论提纯……为此,他还专门设立了三家分公司。姜崤语一直是苏禺卿重点关注的对象,发现姜崤语频频接触夏晓数,苏禺卿指派专人了解了一下,苏禺卿惊奇地发现,夏晓数原来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技术天才。
当他发现林其豫、钱一家、方伯铠等人对夏晓数也是礼敬有加,苏禺卿就有些着急了,感觉自己或许已经错失了一次难得一遇的良机。
一位老友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