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先生,自打来到我们村儿,到镇上逛过庙会没?”
“还没,应该挺热闹的吧?”
“还行吧,十里八乡的,少不了凑热闹的,你也搭个顺风车过去逛逛吧,跟你们城里还是不大一样的。”张师傅随口回应了几句。
“一般举办几天?”
“咱这儿的庙会算是规模比较大的,七八天的样子吧。”
“那不急,再说吧。”说着话,夏晓数随手帮着张师傅递过去一把薄刃凿子。
张师傅笑了笑,没再说什么,专心摆弄手中两件木质零部件。
窗外,莫扫芸跟石欣花闲聊了几句,转身出门走了。
过了一会儿,石欣花进屋跟老张打了声招呼:“待会儿我坐小芸的车上镇上转一圈去,你有啥要买的不?”
“那……家里的笼布快破了,买几块笼布得了。”张师傅随口回复了几句。
“行!夏先生,你不跟我们一起上镇上转转?有庙会哩!”
“您先去吧,我回头再说。”
“那你们先聊着,我得走了。”说着话,石欣花走出院门等候莫扫芸过来接她。
第89章 盛情难却
老木匠张师傅做过的木工活从来没用钢丝作为调节牵引物,夏晓数担心老张摸索着打造中间再出现什么差错,那就得重新返工,既浪费木料,还耽误事儿。
于是,他坚持在一旁守着,但遇不合适的地方,他就及时提示一下。
“夏先生,这儿要不要加一块钢衬,钢丝磨来磨去的,我担心把这些部件再给磨坏了。”
“具体操作起来,会不会不大方便?”
“不会,小事一桩,你瞧着哟!”说着话,张师傅随手一块自制的小块钢衬,手脚麻利地将其嵌进木质零部件当中,小铁锤一敲,再用小钢凿修了修两边,小块钢衬已经牢牢地嵌入零部件当中了。
“叔!您这手艺,真是没得说!”
“过奖,过奖!这不算啥,倒是这种钢衬,一般木匠还真有些做不来呢!里里外外,至少得做三道嵌槽,零部件那边得用小钢凿至少开两道嵌槽,算是细活儿吧。”
“您老这么好的手艺,怎么也不带个徒弟呢?”小夏忽然想起师徒传承的事儿。
“唉!之前也带过几个,没过多长时间就没耐性了,最后就剩下两个老实点儿的,不管怎么说,总算凑合着出师了。再后来,木工机器开始盛行,啥玩意儿也能做出来,你说,谁还跟着我受这份罪呢?唉!估摸着这些手艺到我手上就算走到头了。”说着话,张师傅还叹了口气。
“那不一样,咱这套测量仪,好多工序,再高级的机器它也做不出来的。”小夏宽慰了老张几句。
“话是那么说,你要的这种玩意儿,大多数木匠一辈子估计也接不上一件这样的活儿。”
一听这话,夏晓数也觉着话茬儿不好往下接续了。
眼看着快到十一点了,张师傅到底上了些年纪,干活时间久了,眼神儿就有些不大济事了。
夏晓数委托的这件木工活儿那可是精细活儿,眼花缭乱的,那还怎么做事呢!
见此情景,夏晓数赶紧劝老木匠歇会儿。
“唉!到底还是上年纪了,眼神儿不行了,先歇会儿吧。”
“等我婶儿从镇上回来,怕是要错过饭点儿了吧?”在小夏看来,张师傅不象是会做饭的人。
“呵呵……临走之前,她肯定已经把菜炒好了,馒头也放蒸锅里了,回头我热一热就成,如果不嫌弃,中午一块儿吃吧?”
“瞧您说的,我的生活习惯早随了咱村儿的人了,哪有什么嫌弃不嫌弃的,那就在您这儿蹭顿饭,呵呵……”
“夏先生总是这么客气。”
俩人正坐那儿聊着呢,就听着院门口传来一声招呼:“叔!您在屋里不?”
听声音,好象是位女士。
“我侄女,我出去问问她有啥事儿。”说着话,老木匠站起身出门招呼他侄女去了。
没过多一会儿,老木匠掀开门帘走进屋来。
“你婶儿走得匆忙,没来得及给我做午饭,路过我兄弟家的时候,嘱咐我侄女中午过来给我做顿饭。我侄女家正好包饺子,就招呼我上她家吃了,待会儿咱一块儿过去吧。”
“那……还是算了吧,我一个外人,头一回登门,空着手上人家家,那也太失礼了。我就不过去了,您老再歇会儿,溜溜达达的就过去了。我还是回仓库那边了,钢丝的事儿虽说都约好了,我还得叮嘱她们一下,省得再把尺寸弄错了,到时候再弄得咱们返工。”
“那……也行,你路上慢点儿哟!”
“好咧!叔!您先歇着,我先行一步。”
一路之上,夏晓数看到好多村民开着各式各样的农用车朝镇子方向驶去,十有八九都是奔着庙会去的。
刚从石桥上下来,迎面遇到一位中年药农正开着一辆陈旧的农用小四轮朝桥头驶来。
“哎哟!这不是夏先生吗?你这是忙啥了嘛!”
“刚从张师傅家出来,您这是赶庙会去?”
“可不是咋的!哪个张师傅?村南头那个老木匠吧?”
“对,是张叔家,您快赶路吧。”
“哎!等会儿!最近你那边又没啥业务可忙,别急着走呀!跟我一道儿上镇上转一圈呗!那可不是赶集,是庙会哩!热闹着呢!”话里话外的,那男的显得非常热情。
“那……也行!不过,我得回去打声招呼。”
“那还打啥招呼了嘛!先上车,路上给考古队的人打个电话不就完事儿了嘛!”
“您倒啥也清楚,呵呵……行!咱这就走!”说着话,小夏登上小四轮,坐在车厢后面,两手紧紧抓住边栏铁管,省得一会儿再摔下桥去。
“咱村看着不小,总共才几苗人呀,东头丢只鸡,不出五分钟,村西头就能找到线索,哈哈哈……”
“哈哈哈……您说话真是风趣。”
“啥风趣不风趣的,自己逗自己个儿瞎乐和呗,要不,这日子过得不更苦了呀!”
夏晓数笑了笑,不再多说什么。
等车子开到大道之上,夏晓数感觉安全多了,这才取出手机,给卢研究员打了个电话,麻烦他照看一下“旺财”,别再饿着它了。
等到了镇上一看,嚯!人流熙熙攘攘的,正是一天最热闹的时分。
“石大哥,到前面电脑维修店门口我就下了。”
“哦!你跟小谭兄弟还挺熟?”
“还行吧,谢谢您送我过来。”
“谢啥谢嘛!我在你手底下多挣了不少钱,一直没机会表示表示,你先上小谭兄弟那儿坐会儿,等我把车子安顿好,待会儿过来找你,今天,我得请你吃顿好的,你可别驳我的面子,乡下人可忌讳这个呢!哈哈哈……”
“那……好吧,待会儿见!”
“到底是大城市过来的人,不一样就是不一样!这多痛快!回见!”说着话,石姓药农驾车朝南边走了。
小谭的店里已经聚拢了不少顾客,看那意思,大多是前来修理手机的。
“哟!夏先生来了呀!我就说嘛!这么热闹的庙会,你说啥也得过来逛逛,不好意思,手头有点儿忙,你自己先倒点儿茶水喝。”
“你快忙你的吧,我旁边先坐儿儿。”说着话,小夏找了处地方坐了下来,这人来人往的,多少有些忙乱,小夏哪有心思喝茶呀。
没过多一会儿,那位石姓药农还真的寻上门来了,看那意思,他还真是要请夏晓数好好吃一顿。
“小谭兄弟这儿这么忙,咱就别在这儿坐着啦!走!我先陪你四下里转转。”说着话,石姓药农盛情邀请夏晓数跟他一起出去好好逛逛。
夏晓数感觉盛情难却,只得跟小谭打声招呼,跟着石姓药农出门逛庙会去了。
第90章 玄妙的嵌锁
庙会主场主要集中在鱼鼓镇主干道以及两边空地上,店铺开设比较集中的小街道上零零散散也搭建了一些彩棚,不过,其规模可就小多了。
夏晓数曾经测算过,鱼鼓镇的主街道基本上是沿着正东正西的方向修建的,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刚刚搭建不久的各式各样的彩棚。
手头宽裕的商家选用实木搭建彩棚,尺寸阔大,样式精巧,纹饰看上去也非常美观,里里外外再刷上红彤彤的亮漆,节日的气氛被烘托得十分浓烈。
另外一些彩棚就搭建得简单多了,七八根长条木棍有序地捆扎一下,往那儿一立,就算是门脸了。找几十根绳子两头一系,织成网格状绳网,前后随便系上几个大红色的绣球,随手点缀几盏纸质的红灯笼,再挂上十几面颜色各异的三角小彩旗,彩棚就算是搭好了。
也有那图省事的,弄一些干净的蒲草、雪绒草之类的干草,将其理顺,简单编织一下,弄成尺寸不一的门帘式的装饰物。然后再选用一些结实整齐的秸秆,将其捆扎成门架、柱子一样的垛子,细绳一拉,组成网格状绳网,再把草帘之类的装饰物往上面一铺,嚯!复古式彩棚就算搭建完毕了。
还有那更省事的,随手找来几十个尺寸差不多大小的包装纸箱,将其垒成门楼、边柱、简易墙……的样子,梅红纸写上一些吉祥话儿,往纸箱上一贴,再弄十几面大红色的三角小旗一插,好嘛!简易彩棚就算完工了。
甭管什么样的彩棚吧,都是热烈、喜庆、祥和……节日气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沿街溜达了一会儿,夏晓数感觉庙会的商业气息还是挺浓厚的,除了那些过来凑个热闹图个乐子的摊主,大多数的摊主还是想多少挣点儿钱的。
摊主之间的错落关系是自然形成的,没有看到明显人为规划的痕迹。这几个摊位是捏糖人、做面塑的,旁边紧挨着的摊位却是一位卖运动鞋的,走不了几米,一家挨着一家,全是出售儿童玩具的摊位……
细小的夏晓数发现,所有摊位跟前零零散散地放着几块砖头石块,估计是摊主们一大早过来预占位置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