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河豚易得,河豚之毒得之不易,并非普通人能弄到。微臣觉得,从这方面开始查起比较好,或许会有线索。”
高伯逸沉声说道,他的话虽然是对的,但却并不能完全排除自己的嫌疑。
毕竟,他现在已经在邺城了,说对这件事不知道不知情哪怕是事实,高洋恐怕也不会百分百的相信。
尼玛,是有人想搞死高殷的同时,栽赃自己一把这一招栽赃,手法非常拙劣,但是,有时候很多事情是不需要讲证据的。
只需要在高洋心中扎下一根刺就行了,要什么证据呢?只要你不能自证清白就oK了。
一想到这里,高伯逸心中就有底了。
谁是最大受益人,谁就极可能是最终的凶手。高隆基是谁的孩子?李祖娥被废后是谁最开心?高殷死了是在给谁让位,恐怕高洋心中早已有一本账了。
不然他不会像现在这样迫不及待的找自己来。
猜透了高洋的心思,高伯逸心中大定。他拱手对高洋说道:“微臣愿意暂领内务司,十日之内破案。”
十日能破案?
不好说。
但是这个时候不站出来表忠心,能不能活过今夜都难说。谁知道高殷被杀还有没有什么后招呢?说不定立刻就有个自家的家奴跳出来,指认是自己让他给宫里下毒的巴拉巴拉,一环套一环。
必须马上堵住即将到来的毒计
“微臣若是十日之内不能破案,愿意提头来见”
高伯逸斩钉截铁的说道。
“嗯,你的能力,朕是信得过的。去内务司吧,让张晏之给你打下手。齐国之内,无人不可查,谁硬是要阻拦,你可以先杀了他再跟我回复”
高洋阴沉着脸说道。
“那太后呢?”
“你拿着我的玉扳指去,太后也是一样。太后肯定没办法亲自下毒,若是她身边真有人心怀不轨,难道你还不能对付?”
高洋的言外之意很明显,打不了主人,难道你连狗都不会打?
高伯逸听出来了,这位疑心很重的皇帝,估计已经怀疑是自己老母娄昭君虎毒食子,毒死高殷为自己的儿子高演高湛铺路了。
不得不说,这个可能性还挺大的。但高伯逸却知道这不是娄昭君做事的风格。
北朝求生实录
第571章 步步紧逼
高伯逸不敢回去,匆匆忙忙去了内务司,让张晏之调出今年的卷宗,看了一下午,依然是毫无头绪。两人大眼瞪小眼,也不敢相互交谈。
因为高洋派刘桃枝在自己身边“协助查案”,名为保护,实为监视不得不说,现在高洋已经进入神经质的状态,估计谁都信不过。
高伯逸注意到张晏之几次跟自己悄悄使眼色,他都不敢回应。毕竟刘桃枝凶名在外,又是高洋的铁杆亲信,高欢时代就是高欢的苍头奴,绝无可能背叛。
无论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刘桃枝都会事无巨细的报告给高洋,一个不小心,自己一直装孙子好不容易才装到今天,要是给毁了那就自作孽不可活了。
其实反过来想想,此刻高洋的应对还算是情理之中。估计这位爷现在对外人根本不相信,就算是高伯逸,他也不能确定是不是绝对忠心的。
毕竟,高伯逸跟赵郡李氏关系密切,可不像赵隐一样,是纯臣和孤臣。
所以你想想,高洋丢个亲信在内务司“帮忙”查案,不是很正常么?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到了傍晚,高洋就派人来把刘桃枝和高伯逸都叫去了邺南城的御书房。
在查案的紧要时刻,高洋居然让高伯逸再回皇宫去点卯,这事情实在是有些不同寻常。高伯逸感觉十分憋屈,像是进入看对手的节奏,被看不见的黑手牵着鼻子走。
有种一步步进入陷阱的错觉。
一进御书房,高伯逸就感觉有股肃杀的气氛扑面而来因为这里的人实在是多得有些不像话了。
高伯逸看到地上跪了几个家奴打扮的人,有一个他还很面熟。高洋身边坐着美艳绝伦的渤海长公主高彾,她穿着朴素的皂色长袍,宽大的衣襟看不出身材,但白皙精致的面庞如故。
高彾强装不认识高伯逸,怀里还抱着个孩子不肯松手两人只是短暂的眼神相触,又匆忙分开。
“高伯逸,你可知罪?你知道朕现在叫你来是为什么么?”
高洋平静问道。
“微臣今日刚到邺城,何罪之有?还请陛下明言。”
高伯逸感觉莫名其妙,更不知道为何高彾也在此地。
“你的家奴,今日偷跑到朕这里,状告你狼子野心,毒杀太子。
你企图扶持你与渤海长公主之子高承业上位。待你掌控军权后还会弑君兵变,你有什么可以说的?”
高洋似笑非笑的问道,手里在把玩一支匕首,刀柄上镶嵌着宝石,精美异常。
我他喵的吃饱了撑的做这些事?你当你们高家是吃素的啊
高伯逸一时气结,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这栽赃嫁祸的水平是不是太烂了一点,完全没点逻辑性啊就算高殷死了,做皇帝也轮不到高承业吧?
虽然都是姓高,但古代可是讲究“宗门”的,自己这个高,跟高洋那个高,完全不是一回事
举个例子,比如说司马迁家的后人若是篡位了司马懿家的后人,都是姓司马,那算不算是改朝换代呢?
那确实是改朝换代因为这两个司马不同宗不同门,姓氏的起源完全不同,甚至从生理学上说,也很可能完全没有血缘关系
除非其中一家的子弟过继到另外一家之后再篡位,那才算是一个朝代。
所以高伯逸先是觉得不可思议,随后他又猛然醒悟。
被幕后黑手那看似粗暴,却又无比缜密的心思吓得浑身冷汗。
所谓三人成虎,一个人说你狼子野心不要紧,故事编得漏洞百出也不要紧,关键是如果很多人都这样说,皇帝作为当事人,他会怎么想呢?
上位者本来就是多疑的,从高洋怎么收拾邺城的元氏,就知道这位皇帝平日里行事是什么作风了。
只要他觉得你有问题,那你就真的有问题,怎么解释也没有用这个幕后黑手,看来真是对高洋的性格非常了解
至于那些逻辑啊,证据啊,这些东西重要吗?
表面上看很重要,实际上则是都不重要,聊胜于无而已。
唯一要害的事情是,如果皇帝对你的感观坏了,那么任何办法都无法补救
“陛下,君不密则失其国,臣不密则失其身。微臣就算狼子野心,干嘛要把这些事情跟一个家奴说?这不是找死么?
再说微臣今日才到邺城,连家都没有回过,居然能布置一个如此缜密的杀局,还能成功毒杀太子,莫非微臣一直都待在邺城么?
微臣这一走半年,身在周国居然都能对邺城的事情如臂指使,那不是有分身术是什么?”
这次的栽赃,有一个逻辑硬伤,那便是高伯逸之前不在邺城,没有人脉也没有资源去布置这样的局,而且最后还得偿所愿。
其实高洋本身也不是太相信,毕竟在宫中暗杀太子,这种风险极高的行为,怎么也要好好谋划一段时间,不可能一天之内就搞定。
更何况事发的时候,高伯逸进城也不过一两个时辰而已
“行了,你去内务司吧。刘桃枝,你跟渤海长公主回去,好好保护着朕这表侄高承业。他若是有什么损伤,你也不必回来了。”
“喏,老奴谨遵陛下旨意。”
不监视高伯逸,但是监视渤海长公主。高洋的思维,果然是跟别人不太一样。
真可谓是步步为营,一丝都不会放松。明知道不可能是高伯逸做的,依然是留了一手。
高彾抱着孩子走了,她似乎也意识到高伯逸处境不妙,居然一句话也没说,只是面色苍白如纸张,高挑的身子看上去风一吹就会倒下。
满怀心事的来到内务司衙门,张晏之早就在门口等候,此时如同热锅蚂蚁一般。他看到高伯逸,整个人都轻松下来,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般。
“白天你一直对我使眼色,可是有什么要事?”
张晏之还是信得过的,毕竟他没有儿子,就一个独苗女儿跟了自己,若是背叛,人生还有什么精神寄托呢?
“主公随我来。”
张晏之低声了一句,引着高伯逸来到密室。
还不等高伯逸询问,张晏之就感慨的长叹一声道:“太子被毒杀并不突兀,内务司早就收到了风声。卑职一直引而不发,等着主公回来。
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
真的只是晚了一步?
高伯逸眯起眼睛看着张晏之,头一次认真打量着对方,心中潮水翻滚。
北朝求生实录
第572章 进亦忧退亦忧
“张晏之你好大的胆子你究竟有几个脑袋可以砍的,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当高伯逸看了张晏之递过来的纸条后,就忍不住揪着对方的衣领,怒不可遏
也难怪高伯逸会生气,一个月前,张晏之领导下的内务司,就查出邺南城皇宫,从晋阳而来的西域商队那里,采购了不少罕见的食材。
高洋和皇宫里的大佬们,自然不会关注宫里多了什么吃的,他们的任务只有吃而已,才不会管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唐诗有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会关心为了给她送荔枝,跑死了多少匹马么?这些人是不会关注过程的,他们只关心结果。
于是毒药就这样堂而皇之的进了皇宫。
至于河豚的毒素是怎么提纯去腥的,是怎么溶解在水里的,张晏之也不甚了解,大概是用的“西域秘法”吧。
而高殷之所以会中毒,会错过最佳拯救时机,乃是因为试毒的人故意要害他,自己悄悄的吃了些缓解河豚毒素的东西,缓解自身症状,让毒素发作的时间变慢一些
不要觉得奇怪,中国人吃河豚的历史几千年,自然不会不知道关键时刻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