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帅与大将之间的关系,某种程度上说,跟斛律光喜欢开局射杀对手大将,如出一辙。
甚至更“卑鄙”。
正当二人在新绛城的城头签押房闲聊目前战局的时候,一位亲兵不动声色的走了进来,将一个火漆封好的竹筒交给韦孝宽,随后一声不吭的出去了。
“战报?”
辛道宪疑惑问道。
眼前这一幕,看起来不像是周军“官方”系统里的情报体系,倒是很像韦孝宽私人的作风。
“我一直担心南线的战局,于是派遣了一支斥候队伍,让他们在河东附近见机行事。若是遇到大事,那么立刻派人送消息到蒲坂城。这不,果然是出了大事。”
韦孝宽叹息着将竹筒里的纸卷摊开放到石桌上。辛道宪好奇拿起来看了半天,完全不相信上面写的是真的。
纸卷上说的事情,是如此的离奇,比宇文邕被高伯逸抓住还要让人不敢相信。毕竟,周军若是战败这个可能性并不小,在全军崩溃之下,宇文邕于军中被人逮住,不算是上面稀奇事。
可是黄河水把河阳三镇中间的河阳关冲垮了,这就有些夸张了!
而且早不坏晚不坏,非得周军攻城那天坏,坑死了梁士彦麾下不少精锐!那些人,不比韦孝宽手下这些边军,那些人都是宇文邕着力培养的主力。
别看韦孝宽这一次在斛律光手下吃了点小亏,只要他还是勋国公,今年在玉璧城附近招募一些郡兵,以玉璧城为基地练兵,到明年,就恢复元气了。
宇文邕这一波,可以说损失惨重,没个三五年,缓不过劲来。
韦孝宽走到挂在墙上的大地图跟前,上面已经用笔描了很多线,他之前已经在洛阳这里画了一个圈。现在又拿起木炭做成的笔,在河阳三镇这里画了一条线。
“瓮中捉鳖么?高伯逸倒是打的好算盘啊。”
韦孝宽长叹一声,无论他有多少谋略,无论他有多少奇计,若是没有力量去施展,若是宇文邕不愿意听他说什么,那也是白搭。
“如果你是高伯逸,你会用什么办法,抓住陛下?”
韦孝宽沉声问辛道宪。
这个问题就很诛心了,辛道宪哪怕想到了什么,也是面色微变,不敢说出来。
“南面的宜阳,东面的虎牢关,西面的弘农城,还有北面的河阳三镇。现在河阳三镇这条路已经断了。
虎牢关在神策军手里,能不能拿下,取决于战斗的结果,先不看。”
韦孝宽要说的话,几乎已经在嘴边了。
如果高伯逸要打反击,绝对是多面开花,一路主攻!所谓主攻,就是沿着虎牢关反打回去,然后趁着周军应接不暇的时候,一路偏师打宜阳,一路偏师从黄河逆流而上,打弘农城!
无论哪一路能得手,都会让前线的周军顾此失彼。若是两路得手,那么宇文邕和他麾下的周军府兵主力,将会陷入重重包围。
他本人能不能脱身,都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更别说要带着大军回到关中了。
“河阳关被黄河水冲毁,我军士气,必定大跌,认为齐军如有神助。这样一来,战局有些危险了啊。”
韦孝宽此时觉得鞭长莫及,对洛阳的战局完全没有办法。
“若是宇文宪能带着一支兵马,从汉中出击,走水路奇袭襄阳。
那样,齐国腹部被狠狠的打一拳,齐军又没有主力在,高伯逸想不回师都不行。他怕宇文宪一路沿途烧毁齐国的水次仓。
到那时候,我军获胜或许很难,但陛下带着大军全身而退到关中,却不是难事。”
韦孝宽看着地图喃喃自语的说道。
“从汉中出发奇袭襄阳?疯了么?”
辛道宪忍不住叫嚷道。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主将,都不会做这样的蠢事。
“你都觉得疯了,齐军定然也感觉不可思议,不是么?”
韦孝宽反问道。
辛道宪顿时无言以对。
“其实,我倒是希望宇文宪不要带兵夺襄阳。”
韦孝宽只说了半截话,因为如果这次宇文邕回到关中,真是因为宇文宪的“救驾”,那么回来之后,宇文邕定然容不下这个弟弟,兄弟反目,只是迟早。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
第1212章 身不由己
洛阳金墉城城头,高演板着脸,看着城外不远处周军正在列队操演,他将双手按在城墙的女墙上,胳膊上的青筋都暴起了。
自从昨日周军派使者前来,让他带着大军作为前驱,攻打虎牢关,然后被自己严词拒绝以后,周军从上午开始,就在洛阳城外列队,时不时的进行操演。
并不排除他们直接翻脸。
要知道,这个所谓的城外,那是洛阳西北角的金墉城城下,实际上,周军所在的位置,已经是在洛阳城内了!
宇文邕的意思很清楚,你们这些高氏一族的人不是不想动么,那我就带着兵马到洛阳城内跟你占地盘,看你动不动!
“叔父,周军这是在逼迫我们出兵。我看,要么出去跟他们打一场,要么,出去到虎牢关跟那些人去打一场,总比困在城里要好。”
高演身边的高延宗同样很生气,不过大概还能忍得住脾气。
“你说的有理,不过朕已经派唐邕去周军大营交涉了,现在应该快要有结果了。”
哪怕很生气,高演也保持着头脑的冷静,没有贸然下达不理智的命令。
因为形势比人强。
没有周军的扶持,他们这个所谓的“小朝廷”,说得难听点,还经不起高伯逸打个喷嚏!
不一会,唐邕被周军放回,等回到金墉城,唐邕带来的消息,喜忧参半。
所谓的喜事,就是宇文邕答应高演等人,不需要他们单独出击,攻打虎牢关。毕竟,神策军凶神恶煞的,高演和麾下的那些土鸡瓦犬,真顶不住。
从这个角度上说,宇文邕还是挺明白事理的。
不过唐邕也带来了坏消息。
那就是周军当中特别不好说话的贺若弼,将作为前锋队伍,攻打虎牢关。那么高演必须要派出至少五千人,进行“协同作战”。
说白了,还是当炮灰。
毕竟攻打虎牢关是在攻城啊,前面总要有一些挨刀的,对不对?
所谓寄人篱下,还想着跟别人一样的待遇,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想都不要想。
即便高演预料到了是这种情况,但从唐邕嘴里说出来的时候,还是感觉一阵阵的不爽!人生很长,然而有时候又很短,特别是最关键的那几步。
一旦走错了,你很难把局面调回来。
现在高演,就是感觉到了那种“积重难返”。特别是在周军攻打河阳关成功之后,这座坚固的城关居然当夜被黄河冲毁!
导致周军整个作战计划功败垂成,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在保佑着高伯逸一样。得知这件事情后,高演和唐邕等人,明显能感觉到金墉城里的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军心浮动,每天都有逃兵。
只是还没出现成建制逃跑的现象。
宇文邕对此会不知情么?
呵呵,那怎么可能呢。金墉城里的逃兵,周军的斥候总会抓到几个的,到时候一询问,不就什么都知道了么?
宇文邕明明知道金墉城内的军队已经是这幅德行,却已然要求高演派兵,这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周国对于高演等人,采取的态度,完全是杀猪一样的。
利用完没有价值了,随时都可以抛弃,没有什么感情可以讲的。
“道和(唐邕表字),你怎么看?”
高演面色平静的问唐邕道。
后者回来以后只是说了宇文邕的态度,却没说他们是怎么谈的,宇文邕态度如何这些细节。想来,这应该不是什么美好回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而已,鱼肉岂能有想法?”
唐邕摊开空空如也的双手对高演说道,二人相视苦笑。
“高延宗,你带着五千兵马同去吧,见机行事。”
高演将怀里揣着的“虎符”交给高延宗说道。老实说,高演对他大哥的这个儿子,并不怎么喜欢,起码远远没有高洋当初那么疼爱高延宗。
对方此番带着五千人出马,能回来多少人,不太好说,甚至高延宗本人能不能回来,也为未可知。
送死当然是别人去,高演自己怎么会去呢?好不容易苟延残喘到今日,不就是为了能活下去么?要是这样简单“痛快”的死在了战场上,当初一番折腾,又是为了什么?
其实,也可以派高孝珩去的。
不过高演还真是有点担心,高孝珩会临时起意,把这五千人直接“送给”高伯逸。那样,就等于是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此外,高孝珩首先到的洛阳,手底下笼络了一批人。这些人跟自己带来的人,也不怎么对付。虽然在一个小池塘里争些鱼食非常可笑,但这种事情,正是那些小人物们的常态,所谓“池浅王八多”,就是说的这种。
越是情况窘迫,越是会疯狂内卷。如果高伯逸在此地,一定会告诉高演,如果上面的人都不正,下面的只会更坏!
当高孝珩和高演引来周军入洛阳,他们就已经失去了人心,所有的说辞,都失去了可信度,剩下的只有自说自话罢了。
哪怕刘桃之,薛丰洛这样的死忠,此时也不会奉高演为齐国之主,这就是做人的原则问题了。
他们宁可刺杀高伯逸,与之同归于尽,也不可能做引周军入洛阳这样的事情。
“叔父,我知道了。不过我希望不要让高孝珩的人混进来掣肘。”
高延宗平静的说道,似乎对高孝珩有些不屑。
“这是自然。”高演点点头说道,他也看不上高孝珩。
“那我就去准备了。”
高延宗走了以后,唐邕满脸疑惑的看着他的背影,皱着眉头不说话。
“怎么了?”
高演发现唐邕的表情不太对劲。
“此战风险极大,可是高延宗居然面无惧色。”
唐邕揣摩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