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军都是废物,完颜斡鲁并不如何在意,连忙下令清点金军的伤亡,结果发现带出城的一万金军,此时只有七千余人了。一场正面对战却能战损三千人,这简直就是破天荒的事情,何况对战的又不是天赐军,咋会死那么多人涅?
思来想去,完颜斡鲁将问题归罪于那些个裹着牛皮的,刺猬一样的木头大车。
装甲车的缺点是害怕火药弹,更怕大炮。但是这两样东西金军都没有。最后完颜斡鲁想明白了,装甲车速度太慢,就算骑兵打不动,绕开还是很轻松的。但在步兵对决上,却依旧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
完颜斡鲁长叹一声,站在城墙上看着宋军拖着笨重的装甲车缓缓退回营寨,心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打仗还得靠自己人,不论宋人还是齐军,都靠不住。
自己带了那么多齐军出战,本来就是错误的。若是发挥出金军骑兵的优势,又何至于战死三千金军啊。
痛定思痛的完颜斡鲁决定,接下来的仗要靠自己人去打。藏起来的那些金军本想着要对付田十一的,如今看来田十一是不会来了,那便只好让宋军看看金军的真正实力了。
完颜斡鲁需要调兵遣将,宋军经历一场大战需要休息,宗泽则对白日里的一战分外满意,一张老脸笑得像绽放的菊花。
没有经过任何人的禀报,宗泽强行闯进中军大帐之中,却发现刘衙内正在一个小本本上记着什么。
对于刘衙内的视而不见,宗泽不以为意。人家打了这么漂亮的一场胜仗,傲气一些也是有道理的嘛。要是让自己指挥,伪齐军里暗藏了那么多的金军,恐怕又是一场难以挽回的大败。若是再败一次,宋军怕是真的没有再战的机会了。
凑到近前,宗泽发现刘光世正在小本本上写着一个又一个名字,有的用黑笔,有的用红笔。
很快,刘光世写完了名字,吹干了墨迹,将小本本合了起来。
宗泽看到小本本的封面上写着,“天赐军真定府之战功勋谱”。
宗泽心中明白,刘衙内这是在为士卒记录军功,那些红色的名字,想必是阵亡了的。
想想自己最初还想要驱赶天赐军远离真定府的,如今人家却帮着自己打了这么漂亮的一场胜仗,还死了不少士卒,心里难免会有一些愧疚。
本想着和刘衙内深谈一番的,结果只是几句话之后,宗泽就发现田十一的影响无处不在。因为天赐盟的人,一个比一个会气人。
宗泽本意是想让刘光世重归大宋,重新成为西军的累世将门。刘光世却说受不得宋官和宋将的鸟气,还是回舟山受气更舒服一些。宗泽又说想让刘光世把新编第三营的天赐军士卒留在大宋,他一定会委以重任。刘衙内却掀开了中军大帐的门帘子,让宗大帅去军营里看看大刀关胜如今是什么品阶。
宗老头被噎得一愣一愣的,负气离开了中军大帐,心中却想着,自己是不是在对待关胜的问题上太小气了一些。
哼着小曲的宗老头起得很早,昨晚他几乎走遍了整个宋军大营,发现刘光世确实没有收买人心的举动,也没有更换将领的意图,这才算真正放下心来。
刘光世什么都没有做,那便说明他真的没想要把这支宋军占为己有,或是带回天赐盟去。如此一来,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来到营寨的寨墙上,宗泽望着远远的真定城心潮澎湃。虽然这一次损失了不少将士,但只要能顺利平定齐国之乱,也算上对得起君王,下对得起黎民了。至于大宋朝将来的希望,宗老头的心中还是很迷茫的。
新军不可重用,这不是天赐军练兵纲要的问题,也不是他宗泽的问题,而是皇帝陛下的眼光问题,这却是十分棘手的事情。
突然间,宗泽的眼睛已经瞪圆起来。本以为伪齐军已经没剩多少人了,收复真定城也只是旦夕之间的事情,咋真定城中,又会涌出如许多的大军来呢。
连忙揉揉眼睛细细看了一回,宗泽这才发现,真定城中出来的是清一色的金军。粗略一看,怕是有上万的骑兵,两万余步卒,个个盔明甲亮,一看就是真正的金军精锐。
经历昨日一战,宋军也只有五万多人而已,对阵三万金军,这仗怕是打不赢。何况,人家还有一万骑兵呢。
原本西军也是有骑兵的,但是骑兵速度太快,宗泽领兵打败那一次,骑兵全都逃得不知所踪了,竟是一个都没找回来。这导致此时宋军营寨之中战马奇缺,连些个将领都没有马骑,又哪里能凑出骑兵来。
三万金军排好了军阵,立即有金军士卒上前叫阵,大骂着让宋军出战。
宗泽连忙向营寨下走去,生怕刘衙内一时冲动着了金军的道。便在这时,韩世忠却跑了过来,并且高声喊着,让士卒把免战牌挂出去。
大宋最强县令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宗泽的哼哼哼
此时的双方一个在城里,一个在营寨里,要想打野战只能叫阵。倘若有一方不想打,只需挂出大大的木头牌子,上面写上“免战”两个字。想打的一方若是不甘心,到是也可以打,不过只能打攻坚战,却打不成野战。
宗泽见刘衙内没有冒然出战,这才放下心来。只是回头看了看三万精锐的金军,不禁又头疼起来。这些金军咋就敢随意进入大宋国境呢,他们莫非又想开战不成?
宗老头快步回了自己的帐篷,想把三万金军到达真定府之事上奏给朝廷,让皇帝陛下早做准备。可是转念又一样,皇帝又跑到西京去了,这封信还是得写给李纲。
皇帝总也不肯回京坐镇,这事可咋整,这样下去,咱大宋朝还有希望吗?
刘光世自然不知道宗泽的烦恼,他只是在烦恼金军的突然增兵。
天赐盟军官学校研发出的简易装甲车,与步兵对战许是一大利器,但面对骑兵时便只能说是鞭长莫及了。因为速度慢过老牛,与骑兵比起来,和蜗牛也差不了多少。
骑兵在冷兵器战争中毫无疑问处于金字塔的顶端,骑兵的速度和冲击力是步兵难以比及的。如果双方兵员数量和素质相当的情况下,骑兵可以在步兵还没有形成防御纵深之时就把步兵冲散、切割、屠杀干净。
如果步兵足够多也没什么大用,骑兵可以在任何时间随意袭扰,然后再快速撤离。步兵若是敢抱成团快速追击,骑兵就会凭借强大的机动力量切断步兵的补给线,等到步兵断粮之后,不用打都赢了。
若是步兵抱成团一直不动,骑兵也可以进行持续不断的骚扰。就算步兵防守时打胜了,骑兵也可以随时脱离战圈,步兵根本就没法追。
最终的结论是,步兵对上骑兵只有小胜而无小败,战败必将是全军覆没的可怕结局。
用步兵和骑兵去打野战,恐怕是天底下最愚蠢的行为了。而这种行为,宋国却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不间断的进行着。
野战中若想对付骑兵,战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天赐军才会有偏厢车阵。但战车这东西实在是太容易坏掉了,而且若是出战的话,战车在高速冲锋的时候很难转向和掉头,和骑兵仍是没有办法比,除非你家的战车上装满了大炮和床弩。
天赐军有大炮,有各种各样的火药武器,可此时的刘光世却没有。
新编第三营只有三百来人,自然不可能配备大炮这种尖端武器。不要说大炮了,此时的新编第三营,连火药弹都要省着用了。再打上一两场,大家真的只能和金军拼刀子了。
无论如何,退缩这种事情是不许发生的,这有违于天赐军的骄傲,更有违于十一哥的军令。
只不过总是躲在营寨里也不是个办法,刘光世决定开个会,让新编第三营的战士们说说自己的想法。
对了,也可以把西军的将领都请来,博采众家之长嘛。十一哥说过的,那叫集思广益。
于是,刘衙内便召开了第一次天赐军与西军的联席会议。只不过会议很快便再次扩大了,因为宗泽死皮赖脸一定要来参加,会议很快变成了天赐军、西军、宋军新军的联合会议。
会议在亲切、友好和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着,整个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的时间,除了宗老头中间被气得三次大吼之外,似乎没什么不和谐的因素。
最后,刘光世突然灵光一现,向大家询问起,有谁是参加过汴梁城外的那次战争的。
众人面面相觑,找来找去,宗泽却是唯一一个有幸亲眼目睹之人。之所以说是目睹,因为宗老头全程都是站在城墙上观望来着,根本就没参战。
刘衙内立即提出,请宗大人为大家讲一讲那场战争,天赐军到底是什么打的,也许能因此想出针对金军的办法也说不定。
一听说能找出对付金军的办法,已经很老的宗泽连觉都顾不得睡了,从头到尾把那场大战讲述了一遍,整整讲述了一夜。
这一夜只是刘衙内和西军将领与宗泽的一夜,天赐军的战士们自然要回去休息。万一和金军打起来的话,还得指望着他们当主力呢,休息不好怎么行。
当然了,宗泽讲反贼田十一的故事,那肯定是要带着批判色彩的。虽然刘衙内一再要求宗大人要辩证和客观的看待问题和讲述经过,但宗泽的话中,却仍是免不了带着“哼”、“哼哼”、“哼哼哼”一类的冷笑声。
当讲到田十一派了三万宋军士卒出战的时候,军帐里满是压抑的笑声。当讲到田十一恼怒地骂了那句“玩不起就别玩儿”的时候,宗泽却老怀大慰地大笑起来。
宗老头的冷笑声听着很刺耳,但故事真的很精彩。最后,刘衙内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说是有主意了,就按十一哥说的办。
西军将领和宗老头都面面相觑,心想田十一说什么了,我们怎么就没听见呢?
刘光世不停摆着手,只说就按十一哥说的办,就是不说怎么办。
众人心中直痒痒,但也知道军中的事情很多都是不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