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时代霸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次闭门会议,李长风把其中大部分作者也请来,目的就是让大家自己来评价,免得到时候谁评上金奖,大伙都不服气。

    当然,在他的心里还是有一个底数的,至少到目前为止,他还是认为今年第三期由谢长庚和李枫合作的那篇讨论互联网投资前沿理论的文章,能够力压群雄,成为今年的金奖作品。

    “各位,今天召集大家来,是为了听听大家的意见。”李长风顿了顿,说道,“大家都知道,《经济家》杂志到了年底,都会进行年度金奖文章的评选,这个活动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从往年的效果来看,影响力非常巨大,也说明我们的金奖文章分量是非常重的,在评选过程中必须要非常慎重。”

    “所以这次我们进过细致的斟酌和编辑部的内部讨论,整理出了一个包含三十六篇文章的名单,今天找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看看这个名单上有哪些文章大家是认可的,再逐步从中筛选,评出今年的金奖文章。”

    李长风说完,喝了一口茶,随即观望四周。

    往年的金奖评选并没有这么复杂,主要是因为往年的文章总数少,而且评选方式比较单一,就是由编辑部所有编辑进行投票,选出票数最多的一篇。

    但是这种方式已经遭到了一些诟病,作为业内最有影响力的经济类期刊,《经济家》杂志上的文章直接关乎作者的学术地位,因此这个金奖的含金量是相当高的,往年的两篇金奖文章的作者,也因此在学术圈声名鹊起,成为了经济圈和学术圈中最顶级的大咖。

    这就让那些略选的作者有些怨气了,毕竟文章的质量很难有一个量化的指标,评价的标准也很片面,说服力不足,给人一种暗箱操作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不好,如果大量作者对此次评选表现出质疑,无疑会削弱《经济家》杂志的社会信任,对杂志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带来负面效果,这并不知杂志社举行金奖评选的初衷。

    因此,为了更加公平公正,特别是让参选的这些个大咖们能够心服口服,这次的评选取消了原先编辑投票的方式,而是邀请作者和专家进行座谈,让大家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观点。

    这样一来,最终的金奖文章评选就是大家讨论的结果,即便谁要不服气,那也没办法,至少不能再批评杂志社了。

    大华基金公司的董事长徐晋林坐在李长风的一旁,油光光的大脑袋四处转了转,看了看眼前这批大咖作者。

    作为《经济家》杂志社的大股东,大华基金对于杂志社的工作有很大的发言权。甚至一部分文章的约稿方向,都是征求大华基金的意见的,毕竟这些文章能够深度影响市场的发展方向,大华基金也是以此,在投资中借助《经济家》杂志形成声势,使得不少投资项目得到市场普遍看好,实现名利双收。

    而这次让徐晋林恼火的是,《经济家》杂志在今年第三期的万字重磅长文,居然将李枫作为助理作者赫然印在了作者栏上,虽然这篇文章的主笔是谢长庚,但是李枫无疑借助这次机会狠狠地火了一把。

    甚至可以说,李枫在今年之所以会风生水起,跟这篇文章奠定的市场地位是分不开的。要不是因为这篇文章突然大火,甚至引起了全球经济领袖论坛的关注,李枫绝对不可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他的创业项目就会大打折扣。

    现在李枫已经成为了大华基金的重要障碍,作为《经济家》杂志社的大股东,徐晋林对于杂志社捧李枫的行为是非常不爽的,但是又不能摆到台面上来说,所以一直忍着。

    但是这次评选年度金奖文章,谢长庚和李枫联合撰写的万字长文赫然在列,而且排在了清单的第一位,虽然这个清单是不分先后次序的,但是李长风这样的排位,已经将自己的心理倾向表达得非常明显了,那就是打算将2002年度的金奖文章给谢长庚和李枫。

    虽然徐晋林和谢长庚没什么矛盾,但这是万万不行的。

    “这样吧,我来抛砖引玉,先谈谈自己的看法吧。”徐晋林拿过了话筒,说道。

    。

 第四七四章 实体还是虚拟

    “今年杂志的文章总体质量又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次编辑部选出的三十六篇佳作,我认为含金量都很高,要想从中挑选出一篇金奖作品,难度是很高的。我认为还是要先挑选出今年最有价值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选取作品,这样就能进一步缩小范围。”徐晋林话锋一转,“现在的互联网概念炒的很热,但是我认为虚拟的成分太多,还是要着眼于实体经济这一主要层面,从企业转型升级、产业集群建设、品牌战略思维这些角度去看。”

    “你的意思是,互联网领域的文章要率先抛弃?”坐在徐晋林对面,华夏财经大学的资深教授吴正通似乎有些意见。

    老吴是国内的知名经济学家,在学术界的地位不亚于谢长庚,尤其是在经济数据分析上,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

    近些年来,他开始关注到新经济的发展趋势,将自己的研究领域逐步转向了互联网,并且认为互联网领域将深刻地影响未来国家经济的发展走势,是一个必须得到重视并且大力发展的领域。

    这使得老吴的学术水准更上一层楼,达到了国内顶级专家的程度,甚至在国际上也有了相当的知名度。

    今年《经济家》杂志的方向选得非常准,在开春之后,就针对互联网领域看法了多篇重磅作品,其中吴正通的文章也赫然在列,是今年所有文章中热度最高的文章之一。

    现在徐晋林一上来就要否定整个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领域,那显然让老吴非常不爽。

    当然,徐晋林并没有针对吴正通的意思,他的主要目标是李枫,目的也是为了不让李枫署名的那篇文章获得年度金奖,否则李枫在行业中的名望就更大,到时候想要打压起来,就更有难度了。

    谢长庚瞄了徐晋林一眼,嘴上虽然没说话,但是心里很不舒服,这个老徐,平日里也算是自己的老朋友,怎么关键时刻这么说话?!

    虽然老谢一直深居书斋,只专心搞研究,不太关注外界的事务,不过他也是听到过徐晋林一直以来打压李枫的消息。

    想必就是因为当初在酒会上不太愉快的经历,使得徐晋林始终将李枫当成了眼中钉,特别是现在,李枫的手已经伸到了投资领域,之前对百宝网的一笔投资,让他获得了近乎百倍的收益,一举成为整个投资领域的神话。

    而且随着先锋基金公司的正规化运作,李枫有了涉足投资市场的资本,将逐步成为徐晋林的直接对手。

    因此在这个当口,必须要尽一切可能打压李枫的势头,防止他再度获得爆发的机会,这次的年终金奖文章评选,就是重要一战,绝对不能给李枫任何机会。

    坐在吴正通左边的张岁德冷冷一笑,说道:“吴大教授,互联网领域虽然现在发展势头很快,但是在经济构成中的占比是非常低的,而且主要功能只是沟通和传播,没有产生实打实的经济运作,所以我认为徐总的讲法也没什么问题,毕竟我们国家当前的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要更多的将目光投向实体经济,无论是种粮食还是搞工业品,都是实打实的,互联网再神奇,也不能当饭吃当衣穿。”

    张岁德的研究方向主要在工业领域,是传统工业领域的结构优化和效能提升,可以说老张也是学术界的一位超级大咖,只不过他不太喜欢电子产品,对互联网更是一窍不通,平时连电脑都不用,写文章还是纯粹依靠手写,是一位相当典型的书斋老学者。

    老张本来就很看不惯互联网这种新东西,觉得这种东西把人们的思想搞混乱了,又创造不出新价值,而且整天鼓吹有多牛逼,弄得经济界非常浮躁,大家都不安心搞生产,就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谢长庚向来跟张岁德不对付,听了老张的话,他缓缓喝了一口红茶,终于开了口:“张大教授,你的观点也有些偏颇,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身是一种智力活动,互联网就是人类社会的神经,带动整个社会前进,虽然你看到的前进是肌肉的力量,但是你能说神经作用不如肌肉,就忽视神经吗?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将会越来越重要,打个比方,咱们这些教授也不搞生产,难道就没价值吗?”

    谢长庚的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张岁德的实体至上论,的确有很多破绽,说到底,只是因为老张希望年度金奖文章能评给他。

    坐在会场中央的李长风有些难受,这种场合他不便表态,但是徐晋林身为杂志社的大股东,居然公然给话题带节奏,将大家将讨论引向了实体与虚拟之争,这就有点不好了。

    一直以来,李长风就很不喜欢大华基金的风格,毕竟《经济家》杂志是一本具有独立视角的经济类期刊,但是大华基金总是以大股东的身份,屡屡对杂志社的工作指手画脚,甚至为杂志社的征稿制定方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杂志社的独立性,使得杂志社的编辑也感到很困扰。

    所以李长风一直希望在杂志社内部,逐步找到打破大华基金控制的方法,至少让大华基金的影响力,降低到大伙能接受的程度。

    今天这个会议,徐晋林一定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一上来就阐释自己的观点,给大家带节奏,让李长风的讨论计划出现了混乱,这让李长风很是生气。

    “好了好了,关于互联网与实体经济之争,不是我们这次讨论的重点,我觉得我们要秉持一个原则,就是质量优先,而不是方向优先,只要质量高,无论是什么方向都没有问题。”李长风扶了扶眼镜,“我给大家几个评价的标准,一是文字表达,二是阐述深度,三是立意高度,四是前瞻性程度,这些是我们评价一篇文章好坏的基本要素。”

    。

 第四七五章 神秘社长现身

    李长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