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寻常的草药,管束还是稍松一些的。
可若是一些治疗外伤,或者是一些珍稀药材,那管地就比较严苛了。
一般而言,大兴朝每个几乎是有半数的药材都会直接进入药藏局。
而用量最大的,便是边关了。
至于一些珍稀药材,除了供应皇族之外,便是一些贵族了。
如今北安州发现了有上品的人参、龙胆草以及效果极佳的黄芪等,这可以说是一下子就成了诸多药商们想要争抢的宝地了。
闻家不是没动过想要买下一座山头的打算。
可惜了,柳承恩早已上报,明知这里有着大片的珍稀药材,朝廷怎么可能会允许私人买卖?
若是闻家真地胆敢提出这个想法,估计第一时间等来的就是要被灭族的旨意。
宋太医等人在山上一连待了五天,总算是下山了。
而王太医回来之后,不仅人看着消瘦了不少,脸色也是奇差。
柳承恩从下人的禀报中得知,这位王太医压根儿就不想待在山上,更不屑于亲自动手去查看这些药材的长势及品相。
这等闲人来了北安州,也只是浪费他们的粮食而已。
总共来了三位太医,柳承恩请他们各自写了相关的药材的功效及忌讳之后,便整理好了,抄录下来,将他们的原件则是直接反馈到了太医院。
柳承恩不屑于用一些卑劣手段害人,只是,你自己坑自己可就不关他的事了。
第356章 想要种人参
王太医很快被调回京城,他可是急不可耐地收拾东西当天就急着走,似乎是多待一晚上都能让他降了身价。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回京后迎接他的不是以往的舒适,而是父亲迎面来的一巴掌。
王太医本人并不是医博士,他的学识不足以达到教授医师的资格,所以一直以来都是给他的父亲做助教。
原本以为回来了,全家一定十分地想念他,定然是会给他好好地庆祝一番。
哪里想到,竟然是刚进家,一盆冷水就泼过来了。
“你这个不成器的东西!走之前我是怎么跟你说的?让你在那里好好做事好好做事!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你这样被急促地叫回来,不仅没有升职的可能,反而还被罚俸三月,你是不是傻!”
王太医捂着脸都傻了。
怎么就罚俸了?
他到底又犯什么错了?
“命令明天就会下,由太医院的院使大人亲自签发的。不仅如此,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可以接触到我大兴朝数一数二的药商,还能真正的接触到那些顶级的名贵药材,你,你竟然不知道珍惜这么好的机会,反而拱手让人了,你真是气死我了!”
王老太医是真地快要气疯了。
若不是因为年纪大了,他就亲自去了。
原想着这个儿子还有几分本事,哪成想,竟然直接就给自己搞砸了。
多么好的机会呀。
就算是借着研究的理由,也是可以弄到一些上等的药材的,到时候,手里头有了真东西,有什么事情不就做地更有底气了?
而且还能结交诸多的人脉,别以为那些药商就低贱了,药材都是由朝廷管控的,能做药材生意的,那必然都是与各大勋贵世家有一定牵连的。
就好比是酒一样。
不是什么人都能开个酒坊,卖个酒的。
这药材也是一样。
民间百姓可以开药铺,可是你这药材的来源,你总不能自己亲自上山去采吧?
王老太医原本以为这次可以借由那些药商而搭上几大世家的线,没想到,全都毁了。
而直到此时,王太医才明白过来,自己到底错过了什么。
宋太医的官职比王太医要高一些,这次去北安州除了自己的助教之外,还带了五名医师学生,而且都是他挑选的资质好的才带在身边,这也算是给他们好好地上一课。
太医院和药藏局虽然都有药田,可是那怎么能跟这里相比?
这里是真正的天生地长出来的药材,而且这些只怕是移到了京城也是活不成的。
比如说人参,那不是什么地方都能长的。
大兴朝的名山多了去了,可是能出人参的,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
而且这些名山大部分都是集中在了大兴朝的北边。
这也就是说,人参这东西,对于环境和土壤的要求还是极其严苛的。
事实上不止是这个,太医院的那些人都知道了,北安州可是发现了十余种珍贵的药材,其中好几味都是以前真丽国进贡的药材。
如今他们自己地界上也有了,那是不是也就不稀罕别人进贡的了?
宋太医忙地那些一个欢天喜地,看得出来,这人是医痴,也是药痴。
柳承恩关注了几天之后,觉得有宋太医在,出不了大岔子,便将注意力再度放在了各县的基建上。
第二批房子已经顺利交工,该往下分的也分了,该卖的也卖了。
只是,房子的钱回笼没有那么多,毕竟都是普通百姓,谁家能一下子拿出十多两银子来?
柳承恩倒是不急,反正是三年内还清,这也就意味着明年后年都会有进项。
当然,这房子,该盖的还得继续盖。
不仅今年,甚至是明年后年,都还得建。
把那些个破烂的村子直接重修了,也不是不可以。
柳承恩这边刚一闲下来,李信就拿着几份推荐信过来了。
看得出来,他格外头疼。
“你看看吧,除了闻家,还有好几家的药商,哪一个也不是好得罪的。都是相中了咱们这北安州的十余种珍稀药材了,个个都在盯着呢。”
柳承恩冷笑道:“这么大一块肥肉,身为药商自然是不可能错过。不过,今年已经是不可能了。有多少,都是要进药藏局的。”
“这个我已经跟他们说过了。他们也都表示接受。可是等秋后,还会有一批药材成熟,他们想看看能不能得一点儿。另外,就是这药材明年总得流到市面儿上吧?所以,就想着等你一句准话呢。”
柳承恩也有些为难了。
除了闻家,还有齐家、冯家,哪一家也不是能轻易得罪的。
可是若想让几家都满意,也是不可能的。
他是官,所以,他做出来的决定,极有可能会影响到别人对他的认知。
他若是把这重要的经营权给了闻家,那别人可能就会以为他是在向延陵吴氏示好,可若是给了齐家,只怕又会让人觉得他是在向蔡家示好,总之,给谁都不对。
最关键的是,他担心皇上也在等着看他的态度。
那可就相当地不妙了。
药商们盯着的,自然是以后的长远营生。
所以,柳承恩也得好好琢磨。
当然,这里头最为贵重的,当属人参了。
柳承恩私自做主给了北安卫两支,自己扣下来了三支,一支是给岳家准备的,还有两支则是留在了自己府中,以后家人有事也不至于太慌乱了。
皇上那里,肯定是要奏报的。
具体发现了几支,自然是他说了算。
毕竟刚开始那会儿,可是只有他的人知道发现了人参。
可是太少了,也说不过去。
如今柳承恩已经将那片区域划为了人参的养护基地,谁也不能随意出入。
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生长中的人参,另外,也是需要利用这一片区域,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来。
没错,他想要人工种植人参!
他不是没想过自己把这个消息瞒下来,然后再暗中试验。
可问题是,这个事情太大了。
他不敢,也没想着要隐瞒。
所以,现在想要试着人工种植人参,那就得需要皇上的支持了。
第357章 密旨
人参的种植,还需要试。
而他已经安排人单独辟了一块地出来,那里无论是土壤还是地理位置,都比较合适。
种子已经种下去了,可是人参的成熟,还需要六到八年的时间,能不能成活,能不能真地有收获,谁也不敢保证。
所以,柳承恩决定按时间分出批次来。
柳承恩在有了这个想法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想地很清楚了。
他是寒门出身,哪怕是如今家中略有薄产,可是对上了那些世家大族,也只有被人碾死的份儿。
所以,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靠山,确保他的一些想法可以去实施。
而他把自己所熟知的人都想了一个遍之后,还是觉得皇上才是他最大的倚仗。
不是没想过江元丰和张阁老。
问题是这二位都是朝臣,如今风光,不代表了以后也一直兴盛。
更何况,张阁老虽然权势大,可并非是能做到一手遮天的。
况且,人参的种植一旦成功了,那么,这就意味着巨大的利润以及珍贵药材的供应,这么大的事情,就算是张阁老,只怕也很难一人撑下来。
所以,柳承恩还是觉得选皇上才是最靠谱的。
一方面可以保证自己的计划得以实施,另外,也是借此机会向皇上表忠心,也得让皇上知道,他就是一个无助的小可怜,除了天子,他无人可依。
他相信,这样的示弱,也是皇上乐意看到的。
晚上搂着苏锦绣,又提到了种植人参的事。
苏锦绣是知情的,不仅矫情,而且相关的一些事情还是她亲自去安排的。
“我已经上了折子,若是皇上批了,自然皆大欢喜,可若是皇上不批,那咱们先前种的人参可就要泡汤了。”
“四郎放心,皇上不可能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的。而且,你不是也在折子上写了,你有把握人工种出人参来吗?还有,如今皇上倚重你,你又这般依赖皇上,皇上心中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不允?”
柳承恩:总觉得这话哪里有些不太对,什么叫他依赖皇上呀?
听起来像说他是一个小白脸儿!
苏锦绣只一眼便知道他在想什么,推了一下他的胸膛道:“四郎,依我看这北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