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安州的气候还是不错的,至少夏天不会太热,着了薄衫,只要不干活,基本上也不会出汗。
苏锦绣也就只有冬天的时候会隔一天沐浴一次,其它时候,基本上都是天天沐浴。
这会儿她身上的玫瑰花的香味传出来,引得柳承恩一阵阵的心神荡漾。
“用了玫瑰露?还是洗的花瓣澡?”
“四郎不如猜猜看?”
苏锦绣如今这身材恢复的那叫一个好,或许是因为生了孩子,这眉眼间的风情更胜从前。
柳承恩一个把持不住,脚也不洗了,直接就抱着人在这榻上将人给压住了。
一番云雨之后,苏锦绣身子软绵绵地倒在他的怀里,抬手卷着他的头发玩。
“四郎可是有什么心事?”
柳承恩这会儿已经不那么愁了,稍微平静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
苏锦绣觉得这事其实也不难办呀,“这采购权的话,是不是可以明码标价卖出去的?四郎何不让他们自己出价,最后价高者得?”
柳承恩摇头,“这法子不成,我先前也想过的。若是寻常的药材,不需要走这一步,可问题是人参鹿茸一类的珍稀药材,咱们暂时不能保证供应量呀。”
苏锦绣一噎,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若是人家按十株人参的钱给了,结果却只得了三株人参,人家找谁说理去?
“那要不然,干脆就将这几种药材分一分便罢,如此,也算是各家都能有些收获,岂不是免了纷争?”
“如何分?那人参等珍贵药材,哪一家不想要?比如说闻家吧,我若是只给他们一家人参,或者说只给他闻家人参,其它药材不给,你觉得闻家能答应?其它人又能答应?”
好像还真是这样。
苏锦绣也有点发愁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确是有些难办。
“四郎,倒不如将这些药材做个分类,就是按珍稀程度做个等级出来,然后就让他们几家药商抽签?”
柳承恩无力地翻了个白眼儿,“阿锦,你不觉得这太过儿戏了吗?”
苏锦绣讪讪地笑了一声,好像真地不合适。
接二连三的被否定,并没有打击到苏锦绣。
“四郎,若是咱们按药材的珍稀程度做了等级标识,然后再做分组,到时候不就可以按比例给几家了?”
柳承恩拧眉道:“可是人参鹿茸乌拉草等一定会是他们争抢的对象,到时候谁都不服谁,又将如何办?”
苏锦绣笑了,“这个最好办了。大兴朝对于药材的管束还是很严格的。皇上虽然并未明确表态,可是定然不会愿意看到任何一家药商独大。你只管按比例分配,而且价格还得是由咱们官府来定,若是觉得不公者,可以直接退出。对于一些的确是实力不太强的药商,那就多给他们供应一些寻常药草,这一类的药商一般接触小药铺和百姓的机会更多一些,如此,他们的药能多卖一些,老百姓抓药也能方便一些。”
柳承恩眼睛一亮,“对呀!”
第361章 我闻家每年要一半
柳承恩很快就拿出了一套全新的方案。
在与李信等人商议过后,直接在外张贴了告示。
这上面将北安州所出产的百余种药材都做了归纳和分级。
其中优等药材有十余种,这里面就包含了人参和龙胆草等药材,另外,还将其它的药材也都做了分级。
除了优等,再就是一等和二等,没有三等之分。
药材嘛,就是用来治病救人的。
分好了等级之后,柳承恩又张贴出了相关的价格范围。
这也是为了防止有人故意扰乱药材市场,若是有人故意提价,到时候受影响的可不仅仅只是他们北安州。
如今在北安州还是有不少百姓们种植了药材的。
大都是种的比较常见的,用向也比较广的药材,一般就是治个头疼脑热,或者是腹痛腹泄的。
如今有了官府给出的分类和价格上的一个限制,药商们看到的是官府给出的规矩,而老百姓们看到的则是他们以后种药材应该是可以有一个最低保障的。
因为有了最低价,就意味着他们种的那些药材不可能亏了。
柳承恩将这些都公示出去之后,这才将各地的药商们又都聚集到了一起。
闻家二公子得知官府出了新告示,让人打探一番之后,则是嗤之以鼻。
“什么破规矩?不过就是糊弄那些个老百姓而已!什么价格保障?分明就是废话!到时候价格不降,药商们不收了,看他们自己降不降?”
“公子说的是。”
闻二公子所说的情况,自然是有可能发生的。
只不过,对于目前的北安州来说,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太低了。
因为大兴朝原本就是药材紧缺,药农们的药怎么可能卖不出去?
除非是所有的药商都联合起来,故意压低价格。
只是这种情况,柳承恩又怎么会眼看着发生?
所以,把药材分了个级别,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那就是分配问题了。
对于二级药材,柳承恩没有做出硬性的规定,也就是说,谁都可以买卖,不限。
可是对于一级药材,那就要有所扼制了。
一级药材有三十余种,其中只有北安州才产生的,高达十二种。
所以,将这些药材再根据医理一划分,又分成了三组。
这三组中的大部分药材是可以替代使用的。
这分类,还是劳烦了宋太医和他的弟子们给弄好的。
有了这个分类,药商们心中也就有数了。
再之后,便是这优等药材了。
柳承恩将人都叫过来,自然就是先解决了这一等药材的采购问题。
而且,这些人要先跟官府签定契约,若是拿了采购权,却又没有按规定采购到足够数量的药材,可是要赔银子的。
这就是对药商的一种限制。
当然,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还有很多,具体的详细章程,柳承恩还在让人弄,不着急,反正只是把他们叫来这一次,也不可能就把这人参等药材的经营权给解决了。
柳承恩此时倒是无比的怀念上辈子的市场经济呀。
价高者得,多公平!
可是现在不成。
这药材紧缺是一回事,而且朝廷对于药和酒的管理都十分严格,其实说到底,还是这东西珍贵,而且目前大兴朝的国力还不能算是最强盛,不得不多加要求呀。
果然,等到诸位都明白了这其中的一些的关窍之后,自然就有人不服了。
头一个跳出来的,便是闻家的二公子。
“柳大人,听您这意思,优等药材,你至少是要提供给三家药商?”
柳承恩点点头,为免一家独大,这是必需的。
“的确如此。诸位都是药商里头有头有脸的人物,而且都是经营药材多年,应该也知道这药材不可能只售与一家的。”
闻二公子皱眉,怎么就不行了?
以前他们闻家的珍稀药材可是最多的!
就打个比方说这上等的人参吧,除了他们闻家,别的地方能卖的,估计也就是那等子长了个几年的小人参,哪里能与百年人参相提并论的?
其它人倒是没什么意见,也都知道,越是珍贵的药材,药藏局管理地也就越是严格。
若是一个弄不好,皇上一道旨意下来,把这些珍稀药材都收归国有,然后统一保管,那可就麻烦了。
别人明白这个道理,可是闻二公子不明白呀!
在这位向来喜欢作天作地的闻二公子的眼里,这天底下就没有闻家摆不平的事儿!
就算是有,那只要是他们向吴家求助,也便可以大功告成了!
所以,你看,这人年少轻狂,他是有原因的。
“柳大人,在座的几位也都是熟人了,有什么话也就不必藏着掖着了,我闻家乃是大兴朝第一药商,不知大人以为我说的可对?”
柳承恩皱眉,一旁的李信也跟着不悦。
这位闻二公子不过是一介白身,就算是有一个秀才功名,又能起什么作用?
在大人面前,要么自称草民,要么自称学生,这开口我闭口我的,这是得有多狂?
眼睛里头没人了呀!
柳承恩倒是不欲与他计较这许多,只是闻二公子身后的一位管事显然是被吓着了,连忙弯腰,附耳道:“公子,不可对大人无理!”
这闻二公子嚣张惯了,在老家的时候,也从来不曾将当地的知府放在眼里。
而眼前这位知州,年轻不说,而且还是下等州的职官,有什么可让他觉得畏惧的?
所以,对于下人的提醒,未做理会。
“闻二公子所言不差,闻家的确是大兴朝的第一药商。”
“这就是了。便是药藏局里头收录的不少名贵药材,还是多亏了我闻家才能找到。如今这人参、鹿茸、辽细辛以及乌拉草等药材,我闻家也不欺负人,每年只得一半即可,大人以为如何?”
在场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唯柳承恩仍一脸淡然自若,坐于一侧的李信都有些压不住火了,这闻家人也太嚣张了!
开口就要一半的优等药材,这是根本就不将知州大人放在眼里了!
闻二公子身后的管事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这是生怕闻家不够惹眼呀!
第362章 有想法了
不需要柳承恩再说话,其它的几位药商代表就不干了。
哪有这么干事儿的?
这不是明摆着要欺负人吗?
人家柳大人刚刚都明确表态了,优等药材至少是要找三家的采购商的,你们闻家凭什么就得先拿下一半儿?
那其它几家怎么办?
闻二公子提出来这个要求,其实就是完全基于闻家考虑的。
闻家的药铺不少,而且他们家的药铺也大,主要的客源也都是大户人家,甚至是以勋贵之家居多。
闻家的药铺基本都是开在了府城或者是州城,底下的县镇,除非是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