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肃王进京也有几年了,一直很低调,不管是在朝堂上领的差事,还是平时的人情往来上,都是尽量地不让自己与权利中心的那些重臣们有牵扯。
可是今天早上,他听到了什么?
北安州内竟然潜伏了大量的死士!
这个消息,差点儿没把肃王给吓死过去。
肃王一直都知道皇上对他颇有忌惮,可是他发誓自己没想过那个位置呀!
他也不敢想呀!
再说了,如今皇上都登基这么多年了,皇权牢牢在握,朝臣们也都是一边儿倒地向着他,自己不过是一个闲散王爷了,手上既无兵权,又无政权,也不知道皇上忌惮他什么。
现在好了,这北安州一出事,皇上头一个怀疑的定然是他。
肃王此时急得团团转,王府的长史等人也都被他给急召了过来,商议对策。
而内院的肃王妃,对于此事还并不知情。
就算是知道了,估计也没有什么用。
不管肃王这里怎么担心,怎么焦虑,北安州的事情,他们现在都是插不上手的。
就算是能插得上,现在也是万万不敢动分毫。
什么都不做,都尚且担心皇上的疑心病,若是真地再做些什么,估计皇上能活劈了他们。
皇上钦点了范兴,却不代表着就只让他一个人过去了,张正阳等人又举荐了兵部的几位一同前往,同时,还带了两千的兵马。
这阵仗,什么意思,已然十分清楚了。
若是普通的命案冤案,需要调动这么多的兵马吗?
肃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两眼发黑,随时都有可能晕死过去了。
肃王其实是个窝囊的,胆子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抱负。
也正是因为窝囊,一直以来才被肃王妃给拿捏地死死的,几次差点儿连亲儿子都没了。
这等大案,所有官员都不敢懈怠,一路快马加鞭,很快就抵达了北安州。
而柳承恩也接到了旨意,要协同办案。
论官职品级,现在的柳承恩,可是比范兴还要高。
范兴现在只是从六品的邢部司门员外郎,其实在刑部,也算是一个高级一些的跑腿的。
大兴朝刑部掌律令、刑法、徒隶、按覆谳禁之政。其属有四:刑部、都官、比部、司门。
而范兴所隶属的司门,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门关出入之籍及阑遗之物。
所以,他有机会能接触到这等大案,那是天大的机缘。
若是办好了,升职加薪,那必然是指日可待的。
到底是范氏子孙呀,虽然年纪大了些,可还是有前途的。
靠山硬呀!
柳承恩简单地为他们接风洗尘之后,便同大理寺卿商议一番,最终分配了各自的任务。
这么多人,不可能都盯着一处查。
王硕和高威一前一后进来,将他们目前的审讯结果奉上。
“这位是北安卫的王千户,这位是我的护卫高威,之前也是曾在御林军中任职。这次杨家庄的一干暴民能被顺利地收押,多亏了这二位。”
两人自然是抱拳称不敢当。
大理寺卿为人正直,也是个眼睛毒辣的。
“二人也不必自谦,此案本官已知晓大概,若无北安卫出手相助,想必柳大人也的确是难以处置。等案结清,本官定会为几位上奏请功的。”
“多谢大人。”
屠村案、杨家庄暴民案、北安州暴动案三案归一,柳承恩比以前更忙了。
苏锦绣则是十分意外地收到了一人的求救,她做梦都没想到,竟然会是他!
第450章 故人
苏锦绣去茶楼见了这位过来求着她救命的李三娘,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最终确定,不认识!
“就是你让人送了求救信给本夫人,然后说是旧识?”
“是是是!夫人,还请夫人救命呀。”
苏锦绣冷哼一声,“你怕是认错了人,本夫人可是压根儿不识得你。你到底是哪里人氏,又为何将本夫人诓出来?”
她话音刚落,春桃和苏灵就已经警惕地往夫人这边靠了一步。
那李三娘见此,一脸苦相道:“夫人,您的确是不识得民妇,民妇乃是正经的北安州人士,民妇知道夫人是江宁府人,民妇未去过,可是民妇的夫君却是夫人的老乡,高县苏方村人。”
苏锦绣这回愣住了,“你夫君姓何名谁?”
“回夫人,民妇的夫君姓宋,不知夫人可还记得苏方村的宋二郎?”
苏锦绣的脸顿时便沉了下来。
那个被征了兵役走的宋二郎?
“我当是谁?你夫君因何被抓?可是与北安州暴动有关?”
“夫人,我家夫君冤枉呀!只因民妇怀了身子,夜里突然不适,他才不得不出门去找大夫的,哪知道一出门便被官兵给抓了,还请夫人明鉴。”
苏锦绣眯眼,宋二郎是以征兵役的名义被带走的,缘何会出现在此?
就算是他要被遣返回乡,也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而且,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当时宋二郎要去当兵的地方,应该是在陇西!
一瞬间,苏锦绣似乎是想明白了什么,心中既喜又惊,当即按下激动,面上佯作淡定,当务之急,还是要先将这个妇人安抚住。
“你切莫急,说说看,你家住何处,家中还有几人,又是如何与宋二郎结识,二人成婚多久了都一一道来。切记,在本夫人面前撒谎的话,那你这辈子都别想再见到宋二郎了。”
“是是是,民妇不敢撒谎。”
另一边,柳承恩等人已经是陷入了困境。
案子一直没有进展,底下的这些人,要么根本就不知情,要么就是推说自己是被冤枉的,而杨家庄那里的暴民,更是个个如同生了钢筋铁骨一般,宁可看着自己的家眷被杀,也不肯吐露一个字。
如此看来,这些人与死士,倒也没有什么分别了。
范兴看完了卷宗,一脸理所当然道:“大人,依下官看,此案已经十分明白了。这些人都住在北安州,而且有不少就是祖籍此处,这分明就是早有预谋。下官推测,此案与肃王府脱不了干系。”
大理寺卿皱眉,“范大人慎言。目前没有任何证据,不足以做出此等判断。”
范兴正要再说,大理寺卿手下的推官进来了。
“大人,这是下官刚刚审讯出来的几份口供,还请大人一阅。”
大理寺卿接过来一看,脑子里嗡的一声,暗道不妙!
接连几人的证词,都指向了肃王府。
这其中,更有一人,还曾在肃王府当差。
这下子,似乎是更让肃王府脱不开干系了。
柳承恩这边则是收到了内宅那边递过来的消息,告罪一声后,匆匆离去。
范兴等人的注意力都在这几份口供上,已然是大有成就之感,觉得此案离结案不远了。
柳承恩听完了苏锦绣的话,暗暗吃惊,“那妇人何在?”
“我已命人送她回去,而且也让久叔安排了人手在附近看护着,我只怕有人查到了她们一家头上,再动了杀心。”
“做的好。”
“夫君,这是口供,那妇人家中有个小营生,也是个识字的,我与她说了,近日若无要事暂不可出门。我派去的人也确认过了,那里的确是有着夫妻一同生活过的痕迹。”
柳承恩想到了自己刚刚出来之时,推官那里才刚刚得了几份口供,而且都将矛头指向了肃王府,这是巧合,还是早有预谋?
“若那宋二郎原本是在陇西当兵,却为何出现在了北安州?而且我确认过了,那些被抓的人里头并没有江宁府人士,这是他们的户籍及履历都造假了?”
苏锦绣想到了上辈子发生的事,如此一来,当初肃王府为何会被指证地那般详实,也就有理由了。
“此案牵扯甚广,你近日也尽量少出门。这个李三娘当真是一个关键人物,若非是她一直将宋二郎的真实身份凭证都给藏起来了,只怕我们所有人都要被真凶牵着鼻子走了。”
“夫君,此事事关重大,你切切小心,我总觉得,那人的手段不俗,只怕咱们的州衙里头,也未必干净。”
都能在北安州安插这么多的死士了,还有什么是对方做不出来的?
如此,柳承恩极为郑重地点点头,“好,放宽心,在家里好好照顾爹娘和几个孩子,也告诉七郎一声,近日勿再与其它人有联系。”
眼下这等大案,谁也不能保证哪个人是干净的。
万一有一丁点的牵扯,只怕都要遭受灭顶之灾。
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容许有叛民的出现!
“我知道了,家中一切我会安排好。”
柳承恩拿了那份供词后收好,再回到了衙门,便看到了范兴已然是眉开眼笑,而且说话时,手指还微微颤抖,显然是以为自己已经破获了一起大案,不日即将启程返京了。
“大人,此案还待进一步审理,这样,时候也不早了,还是先用饭吧。”
大理寺卿为官十余载,自然不可能真地以为就凭着几份口供就能去指证肃王了。
那可是皇上的亲弟弟!
他就算是再急于贪功,也不可能如此冒进。
看到范兴如此地不淡定,则是微微摇头。
明明比柳知州大了这么多,怎么脑子还是这么单纯呢?
这种案子,一个审不好,那就是要掉脑袋的!
“连日来诸位大人都辛苦了,我在城内的酒楼里订了一桌酒席,诸位大人请吧。”
柳知州的官位不低,可是他年纪小呀。
在场这么多的大人,他最年轻,自然也就谦逊一些。
大理寺卿倒是很喜欢他,一众官员先后出了州衙,柳承恩则是趁人不注意到了大理寺卿身边道:“大人,此案只怕是案中有案。”
第451章 贪功冒进
时间有限,柳承恩能说的也仅此一句了。
几位大人都在呢,不能表现地太突兀了。
大理寺卿为官十余载,自然也是知道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