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子里头有不少人心思都活。
眼瞅着里正家能弄出一个吃食铺子来,他们就琢磨着是不是也可以弄些山货到对面去卖?
来的都是城里人,一看穿着都贵气。
弄些菇子啥的过来卖,还省得自己走路到镇子上了。
如此一来,这苏方村的村口,倒是越来越热闹了。
这人气,那是眼瞅着一天比一天高。
甚至还有一些大妈直接就拿了一篮子鸡蛋在村口卖,别说,还真能卖得出去!
在村子的这种变化中,苏大郎先前买的地,也终于要开工了。
第57章 有人故意使坏
苏大郎买下的并非是一处空地,有两处荒废的旧宅,一处是家里有人发达了,几年前去了县城,说是再也不回来了,便把地契和房契都给了里正,请他帮忙卖掉。
还有一处,那家人死绝了,原本是有亲戚家人都惦记着,可惜那家的主人也是个狠的,临死前就自己把房子给卖了,换了几两银子给自己买药,可惜,还是没能撑下来。
这房子虽然是卖了,可是买主也是本村的,有那些个亲戚搅和着,也一直没敢住。
这一拖,就是好些年。
如今这房子破败了,而且早先的那些个亲戚们也是走的走,死的死,现在也没人再惦记着这里了。
苏大郎命人将这些旧屋都拆了,然后请人先垒院墙,把这一整片的五亩地都圈起来。
这两处旧宅,原本就在里正家的对面儿,如今一动工,自然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
因为现在还不是正经盖房,所以找的都是村子里头的青壮年,二十几个人,拆房加清理地皮,干了七八天,也就差不多了。
后面就要先垒院墙了,苏大郎和家里商量之后,就去找了六爷爷。
村子里也有几个学过泥瓦手艺的。
这会儿由六爷爷出面,请了两个手艺不错的,一天二十钱,中午管一顿饭。
至于其它的打杂的小工们,则是一天十五钱,也是管一顿饭。
饭菜都是在苏宅做好,然后再让人给送过来的。
苏大郎抬了两张旧桌子过来,大家伙也能吃地更舒服一些。
这个工钱是六爷爷帮着定的。
原本苏大郎说的工钱要高,可是六爷爷觉得不妥。
都是一个村子里的,而且现在地里没有什么活计了,苏家愿意给他们一些活干,挣点儿钱就不错了,不能惯得人们太贪心了。
而且,中午还管一顿饭呢。
这待遇比别人家盖房要好很多了。
一般有人家盖三四间房,请村里人帮忙都是只管几顿饭,不给工钱的。
顶多就是最后房子盖好了再给些个吃食类的,而六爷爷同意苏大郎给工钱,主要是他家这工程大,不是十天八天能干完的活儿。
苏大郎让人垒上院墙之后,才能再让人送一些工料过来,外面用了木栅栏锁好,里面只有一些青砖,也不担心有人偷。
苏家里里外外忙碌着,苏锦绣则是因为婚期快到了,所以一直躲在房间里绣嫁衣。
苏保柱又临时起意,想着给女儿再多打两套陪嫁的家具,木料是苏久和苏忠两家给的,说是一点儿心意。
苏保柱也没客气,收下之后,又让大郎给他们家一人送了一小坛子果酱和几包点心。
有来有往嘛,这才能长久。
自打傻妞来苏家之后,这变化可以说是太明显了。
人也干净了,身上的衣裳是既整齐又漂亮。
如果妞妞不开口说话,没有人知道她现在的智力只是停留在了几岁。
两家订下的婚期是在十月,现在是八月了,几天前柳四郎来了一趟之后,杨氏便不让他再来了。
快要成亲了,再见面就不好了。
柳承恩知道乡下的风俗,也便听话地应了,倒是时常还会让人送些小玩意儿过来。
而苏家也没客气,让人也帮着捎了几次吃食给柳家。
苏锦绣把所有的手艺都教给了自家阿娘。
包括鲜花饼馅料的事。
“阿娘,等回头菊花开了,也是一样可以做成鲜花饼的,只是味道上可能不及现在这种好。而且还得再调试,若是我成亲前能找到合适的菊花,我便在家调试好,然后再告诉阿娘配方。”
“这个不急。咱们家就算是不做鲜花饼了,还有其它的吃食呢,不当事儿,你莫要累着自己就成。这绣活晚上可不许做了,听到没有?”
“知道了,阿娘。”
苏锦绣出门少了,而且灶房那边的事基本上都不用她插手了。
每天有傻妞过来陪陪她,张桂花因为怀着身子也不能干重活,所以每天都会弄一些红果过来找苏锦绣,两人一个绣嫁衣,一个给红果去籽。
这姑嫂俩的相处,倒是还不错。
第二天一早,苏大郎去工地上看,发现昨天新垒的院墙竟然倒了一处,开的口子差不多就是两扇门大小。
苏大郎仔细地看了一遍,地上有脚印儿,可是不明显。
再看院子里头存放的那些东西,倒是没少。
苏锦绣也过来看了看,皱眉道,“大哥,这应该是熟人干的。”
苏大郎不解,“怎么讲?”
“墙倒了,而且很明显墙是受了外力,然后向里倒的,这就是有人故意从外面做了手脚。因为是昨天新垒起来的,泥巴也没干,若是有几个大汉再用一些工具,是很容易把墙推倒的。”
苏大郎点头,“的确如此。”
“可是咱们存放在这里的东西却没少,那对方把墙推了又是想要做什么?”
苏大郎一下子被点醒了。
“你的意思是,对方知道这些东西不能拿,会暴露自己,所以才会只是故意搞了破坏?”
苏锦绣点点头,她正是如此猜测的。
毕竟,这青砖或者是其它的材料,不管谁拿走了,都是特别明显的东西,若是用了,自然是会被人怀疑。
可若是运到其它地方扔了,那对方又觉得太费力气,所以才会故意把墙推了,然后砸了十几块的青砖。
“如果不是因为惧怕动静太大,被人发现,我想他们是想着把咱们备下的青砖都给砸了的。”
苏大郎一拳捶在了墙,“到底是哪个混蛋干的!”
苏锦绣没出声,不过她觉得宋二郎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因为跟苏家有仇怨的总共就那么几家。
宋二郎之前还跟镇子上的傻狗头联系过,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又想到了什么坑人的法子?
苏大郎找人把墙垒好,然后又特意在傍晚的时候,拿了两把的竹签出去,就在刚修好的地方埋了下去。
对方不来便罢,若是来了,总得让他付出点儿代价!
可惜了,对方再没有动作,所以,自然也就没有办法惩治那个恶人了。
苏锦绣将山楂糕和山楂条做出来之后,又尝了一下味道,“还好,不是太甜。”
门外张桂花喊她,“绣姐儿,你快出来一下。有江州府的掌柜来了,大郎不在,你来谈吧。”
第58章 大主顾
江州府那可是大地方,大部分的农家人,是一辈子都没有去过的。
苏锦绣擦了手,然后示意张月兰帮着泡些茶水送过来。
来的这位是江州府的一家糕点铺。
以前也是听说过这苏家有果酱和鲜花饼的。
只是鲜花饼这东西,他们那边的师傅也会做,所以也没有当回事。
这果酱,他们前阵子倒是得了一些,除了在店里卖之外,就是想着能研究一下,琢磨着把配方给整出来。
可惜了,试了好几天,几位大师傅轮着,也没能弄出来。
他们甚至连原材料都没能猜得出来。
不得已,这位大掌柜就动了亲自过来一趟的心思了。
从江州府到这高县,走水路,也得走一天呢。
昨儿到了县城,歇了一晚,今天这才赶了马车过来。
结果一进门就看到了那红艳艳的山楂糕,这心思就活了。
“苏小姐,敢问这山楂糕能存放多久?”
“一般可以保存十天左右,若是夏天的话,是存放不了这么久的。”
何掌柜点了点头,“那这是?”
“哦,这是山楂条,您尝尝。”
苏锦绣说完,何掌柜真地就尝了一根,这个味道跟山楂糕是炯然不同的,而且更偏甜一些。
“这山楂条的存放时间就更长一些,大约二十日左右。”
何掌柜点头,表情甚是兴奋。
“不知这售价几何?”
苏锦绣笑了,“这要看何掌柜要多少了。我们县里和府城的水路是三天才有一趟船,当然,也可以走陆路。就看您怎么选了。”
何掌柜明白她的意思。
若是走水路,那必然是要多备些货来卖的。
若是陆路的话,天天这么折腾,成本上是不划算的。
何掌柜倒也是个痛快人,苏锦绣给的价格,他也没怎么还。
事实上,同样的东西放在府城售卖那价格自然是高一些的。
何掌柜又尝了他们这里做的核桃酥和鲜花饼,不得不说,这东西是真地不错。
同样是鲜花饼,他们自己家做的,竟然是没有这个好吃。
当然,何掌柜面儿上是不显的。
“何掌柜来的巧,我们正巧有一样新点心要上的,您稍等,我去灶房看看火候如何了,若是好了,正好请您尝尝。”
何掌柜还真有些意外。
他今天是来对了。
“这是马蹄糕,这是梅花酥。您尝尝,还稍微有一点点烫。”
何掌柜尝了之后,便大声夸赞,之后又尝了冷却之后的,味道似乎是更香了。
“这马蹄糕大概能保存五六日,这梅花酥和核桃酥一样,保存一个月是没有问题的。”
何掌柜痛快地谈拢了生意之后,又把自己的小厮留下来跟苏锦绣和杨氏这里露了脸,以后就由他负责来拿货了。
何掌柜总共订了七种点心,出手大方,先给了一百两的银票做定钱,等后天一早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