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娘子送我上青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家这样的书香世家,有大儒坐镇,底蕴超然,那可不是寻常的高门可比的。

    “大人,大都护府您过去一趟。”

    “知道了。”

    谢司马收拾了一下衣衫,然后阔步前行。

    赵震也知道了甘州那边发生的事情,心里头自然也想到了此事为谢司马所为。

    只是没有证据。

    再说了,就算是查到了他身上又如何?

    难道还真地要上报朝廷?

    一旦与谢司马撕破了脸,那就等于是跟谢氏对上了。

    到时候宫里头的谢贵妃和安王又岂能罢休?

    赵震只觉得头疼地厉害。

    这个谢司马,还真会给自己惹事。

    他身为大都护,也不能假装不知道。

    这件事情,就算是走走过场,也还是要询问一番的。

    就算是敲山震虎吧。

    赵震将柳承恩那里已经押下了几名恶个一事说了,然后观察在场几人的反应,果然,嫌疑最大的还是谢司马。

    “此事,柳长史必然还要彻查,趁着他不在,今日你们在这里给本官透个底,你们可有参与其中?”

    自副都护到底下的录事等人,个个连忙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怎么可能与柳长史做对呢?

    柳长史负责整个都护府的内外事务,他们哪里敢哦!

    无人承认,赵震也并不意外,只是又督促了一下大家,务必要配合柳长史,争取早日帮百姓们度过难关。

    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

    而柳承恩在这安西都护府里头,那是仅次于大都护的人。

    便是副都护,也得听命于柳承恩。

    事实上敢跟他对着干的,估计也就只有一个谢司马了。

    所以说,有时候人就是如此。

    当局者迷呀!

    谢司马自以为事情做地悄无声息地,查不出任何的痕迹,而且他也未曾亲自出面,谁又能查到他头上?

    他却忽略了,官场上最基本的一项规则。

    所以,才会造成了旁观者清的局面。

    在坐诸位大人们,几乎是都在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位谢司马。

    没有人说,不代表了人家不知道。

    早在去年柳承恩初至安西都护府时,这位谢司马便想着给上官一个下马威,结果却被柳长史轻而易举地反杀了。

    自那之后,这位谢司马便看柳承恩极不顺眼。

    时时处处地找人家的麻烦。

    赵震只觉得这人心胸过于狭窄,更是亲自给谢家去了一封信,言明目前谢司马在这里已经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他是来做事的,是来帮皇上排忧解难的。

    他现在最大的倚仗就是柳承恩。

    可是偏偏这位谢家子弟屡次找人家的麻烦,哪个做上峰的能乐意?

    也因此,年前谢家主亲书一封告诫了谢司马,总算是让他消停了一阵子。

    没想到,这就又开始了!

    柳承恩亲自视察了甘州段的水渠进度,估计再有半个月,这里就能完工。

    再继续往西挖,难度太大了,因为越往西走,这地势越高,并不利于修建水利。

    既然来了,柳承恩干脆就带人去了甘州西北的位置。

    那里的地势最高,而且条件也是最艰苦的。

    十年里头得有七八年的旱情能让他们赶上。

    由此可见,这里的百姓们生活是有多艰难!

 第658章 闲时壮丁用时兵

    关于甘州的问题,柳承恩其实也已经有一些想法了。

    可以组织大家一起挖鱼塘。

    当然,这个位置还得选好了,而且鱼塘的规模不能小了。

    如果只是占地两三亩,估计也起不到什么抗旱的作用。

    可若是太大了,这种地方又不是那么好找。

    而且如果是挖鱼塘的话,最好是选择有地下水的地方。

    柳承恩抬头看看天,甘州的雨季也快来了,今年春天的几场雨黄沙可是把百姓们祸害的不轻,若是今年夏天再不能有两场酣畅淋漓的大雨,那甘州的百姓们才是真地苦了。

    柳承恩次日返回了都护府,然后将自己写的计划书给赵震看了。

    “你想让我派兵去挖鱼塘?”

    “是,各村子的青壮年基本上都去开渠了。毕竟那头是大工程,而这挖鱼塘需要的人力相对而言少一些,而且对于咱们的兵丁们来说,这也算是小事一桩。”

    “去倒是可以去,只是少不得有人会来问,那我要怎么说呢?闲时壮丁用时兵,这话好说,可听着不好听呀。”

    让他派兵去修建城墙他没意见,可是去挖鱼塘?

    听着就替那些大兵们委屈。

    “大都护爱民如子,体恤百姓,不忍看甘州百姓受苦,所以才会有此决定。当然,去挖鱼塘的将士们,我也不会委屈了他们。正巧先前我家娘子派人送来了一批罐头,这对于咱们这里来说,可是好物件呢!”

    赵震的眼睛一亮,柳家出的那些个果子罐头,他可是吃过的。

    味道是真地好!

    “那行吧,我亲自带人去,也免得有些人再起事。”

    “多谢大都护愿意相信下官。”

    “行了,你我之间也用不着如此。我知道你是一心为了百姓,也是为了能给朝廷排忧解难。大家都不容易。”

    两人商定之后,接下来便是准备挖鱼塘的事了。

    鱼塘的大小、深度,以及下面要用到的石料等等,都得先计算好的。

    柳承恩命人去砖窑订购了大量的青砖,这个就要铺在最下面一层,然后上面再放石料,至少沙子,这里可不缺这东西。

    鱼塘可不是说挖个大坑就能成的。

    按道理来说,养鱼建池应当选择在水源充足的地方,以河水和水库水最好。

    良好的水源有利于经常加注新水,能够防止因鱼类缺氧、水质恶化而死鱼,且还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改善鱼类生活条件,所以池塘水源以河水和水库水最好。

    可是柳承恩建鱼塘的目的是为了抗旱,所以在选址上就又有些不同了。

    总之,修建鱼塘的目的就是闲时可以养鱼养荷,让百姓们增加一些收入。

    而到了旱时,这鱼塘可就是大家的救命宝贝了!

    一个村子挖一个鱼塘并不现实,而且这还涉及到了地理位置的问题,所以柳承恩带了几名老匠人开始选址了。

    最终,他们首批确定了三个地点。

    其中两个地点都是处于两个村子之间,位置不错。

    还有一处则是居于三个村子的村头,这位置也还行。

    确定好之后,又找人先试着打了几个井眼儿,没敢打太深,确定是有地下水的,柳承恩便挥手示意大家开干了。

    柳承恩已经找人打听过了,鱼苗鱼种池以三至五亩为宜,成鱼池以八至十亩为宜。

    鱼池的面积大,鱼的活动范围也广,水面广,受风力的作用也大,能给池子自动进行增氧。

    当然,这个道理,估计也就只有他能明白。

    池塘的水深,原本想按照成鱼池的深度来建的,三丈深左右,这样的水质不易剧变,能够增加水体的载鱼量,提高产量和效益。

    而且考虑到了这鱼塘是要建在村子里或者是附近的,所以柳承恩还让人想法子去外头寻一些竹子或者是木料过来。

    外面是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的。

    否则谁家的小孩子掉进去了,这也都是麻烦事。

    按道理来说,池塘形状呈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为宜,长宽比大约五比三为最佳。这样的池形,池埂日照长、遮荫小,有利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也利于拉网操作和饲养管理。

    但是柳承恩同样又逆着来了。

    减少日照时间,而且最好是有遮荫,还能让这水蒸发地慢一些。

    底下的匠人不知道柳承恩的打算,只以为他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无用书生。

    一边干活,一边还碎碎念。

    总觉得这个差事落不得好,没准根本就养不活鱼呢。

    他们这里水源紧张,哪里有养鱼的人家?

    别说是养鱼了,在这里吃鱼的都是极少数。

    除非是大富大贵之家,普通人哪里能吃得起鱼?

    倒是有些地方是靠着小河的,倒是可以捕鱼尝尝鲜。

    “大人,您这鱼塘若是这么建,只怕也不利于养鱼呀。”

    一位年迈的老丈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始劝他了。

    柳承恩一脸笃定,“老丈不必担心,就按我说的做就可以了。有这些将士们帮忙,相信很快就可以竣工了。”

    军营里的将士们自然都是有一把子力气的。

    而且大多数的兵丁们来之前都是在家里头种地的,所以这挖坑凿壁的,倒是难不住他们。

    柳承恩这厢盯着鱼塘的进度,天天在外头奔走,人也晒黑了一些。

    王录事匆忙地给倒了一杯水,“大人,您先喝口水歇歇,这里有下官盯着呢,出不了差错,您尽管放心。”

    “嗯,你做事,我自然放心,我今天转了三个地方,就属你这里的进度最快,而且各方面也都是做的最好的。”

    听到上峰夸奖,王录事当然很高兴。

    “大人,咱们建这么多的鱼塘真的有用吗?”

    “死马当活马医吧。至少等雨季来临时,这鱼塘能积蓄到一定的水源。还有到了冬天,家家户户要扫雪,到时候也可以直接把雪给推进这塘里面。”

    “这倒是个好主意。这么大的鱼塘,就算是再遇到了旱灾,应该也可以抵挡一阵子的。”

    “至少地里的庄稼成活的机率很高,庄稼有保障了,那百姓们的肚子也就有保障了。”

    “大人说的是。”

    “可惜了,这甘州只出产一种果子,而且对于土壤的要求还不低,若是能大面积种植,那就好了。”

 第659章 心里没底

    鱼塘这种东西,说好打理也好打理,说不好打理也不好打理。

    柳承恩还是专门找来了几个村子的里正以及各个村子里有名望的老人或者是族长,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各村的几个读书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